第一章家族 23 主祭人仍爲族長①。一般習慣,家祠私祭由家長主祭,只有家内人 口参加,歲時的族祭則於族祠舉行,由族長主祭,全族的人皆参加。 除祭祀而外,族長最重要的任務是處斷族内糾紛。家内糾 紛,自可由家長處斷,族内家際間的糾紛則非家長所能解决。族長 寶等於族的執法者及仲裁者,族長在這方面的權威寶是至高的,族 内的糾紛往往經他一言而泱,其效力决不下於法官。有的權力甚 至爲法律所承認。例如族中立嗣的問題,常引起嚴重糾紛,有時涉 訟不清,法官難以判断,斷亦不服。只有族長及合族公議才能解决 這種糾纷,往往一言而決,争端立息。法律上看清這一點,所以明 白規定,“婦人夫亡,無子守志者合承夫分,須憑族長擇昭穆相當之 人繼嗣”②。又如獨子承繼兩房應取具合族甘結⑤,因争繼釀成人 命者,争產謀繼及扶同争繼之房分,均不准其繼嗣,應聽闔族另行 公議承立④。所謂闔族公議者實由族長主持。 招婿養老本應仍立同宗應繼者一人承奉宗祀,但未及立繼而 死,自不得不由族長於同宗中擇一人立繼,法律上明文規定“從族 長依例議立”⑤。 對於達犯族規及不服仲裁的族人,族長是有懲罰權的。許多 宗族中都有法律,有時是成文的,<鄭氏規範>爲最著稱的一例。 有些家族雖没有條規,但總有些傳統的禁忌,凡足以破敗門風,玷 辱祖宗的行爲都是族所不容的。往往觸犯刑律的人同時也就是觸 ①浦江脚氏朔望歲時皆由家長(族萇)主祭,(見《鄭氏規範》,《義門鄭氏家後》, 《通複第一》,一《緻金華叢青》)。李塨《摩橙》日:“公祠主祭實若族長,擇行辈年盥高 於一族,族聚共推者爲之,於是爲祭主…祭時亦如家祠之祭,立闔族辰支嫡長於族長 後,灌翠,辑長支嫡長主初款禮,不敢忘始祖嫡萇也。”(卷四,《主祭》) ②《清律例》八,《户律》,《户役》,“立嫡子蓬法”條, ③同上。 ④同上。 ⑤《清律例>十,《户律》,《婚姻》,“男女婚姻”條例
24 中國法律與中國社合 犯族禁者,國法與家法有時是相合的。 族長實無異於奉行宗族法律(家法)的法官,爲族法的執行者。 他可以根據自己的意志判断曲直,酌定處罰(族中若没有規定處罰 的條款,自只得採取自由裁定的方式),他的話在族中卸命令即法 律,他可以使令赔償損害,以及服禮道歉之類: 王榮萬因堂弟王貲萬將坍敗公籴廳堂修整居住,令出租錢不允,將王貴萬錢槍走。 王贵萬投族,将王榮萬尋獲,處令還錢① 蟯念八兄病敌,寡婦曹氏情願守志。懿念八欲将曹氏嫁賈,且説恐曹氏破敢門風, 免得丢臉。曹氏投明族来,處令饒念八服禮②。 劉彩文素行不端,爲母劉陳氏还出另居。劉彩文偷藕族人劉章耕牛一隻,爲事主 所悉。将劉彩文拉投族兼。族長劉賓以做贼有犯族禁,倡言罸银八十雨,置酒謝族,免 其送官究治③。 更重的罪則加以身體刑,或開除族籍。家長族長之有身體懲 罰權,在中國家族史上是極重要的,陸九龄、九韶兄弟家家法極嚴 峻,子弟有過,家長責而訓之,不改則撻之,终不改,度不可容,則言 之官府,屏之遠方④。婺州郊文嗣、文融兄弟家庭内凛然如公府, 家人稍有過,雖頒白笞之⑤。族居時代,人口泉多,關係極爲複雜, 極易引起衝突,若無家法,自難維持秩序。否則鄭氏斷不能十世同 居,達二百數十年之久。 有時族長甚至下令將犯過的族人處死。 劉彩文經族長劉賓断令罰銀潮族後,卽將劉彩文交劉公允領交劉陳氏收管。彩文 回家,欲虞陳氏膳田備酒。陳氏不允,彩文嚷鬧,將陳氏推倒。次日,劉賓、劉章、到大 ①《刑案彙魔》44:29。 ②同上7:78a。 ③《取案新编》,10:1a。 ④《宋史四三四,心陸九龄傳》。 ⑤《元史》一九七,《孝友傅·鄭文嗣傳》。其詳細家規,某通該罰,某過該笞,皆 戴《鄭氏規範>中
第一章家·族 25 嘴(劉章之子)、剧公允等赴劉陳氏家催索罰銀。陳氏聲述昨天情事,求幫同送官究治, 到宾z:“做贼不幸,不如埋死,以免族人後累。”陳氏不允。割宵锐:“如不坦死,定將数 腾田辦酒示罚。”劉賓卸令劉大嘴取出吊狗细鄉將劉彩文被住,拉本前走。彩文不背 走,别实又令到彩文之大功服兄劉文登在後幫推。悚氏帶稻草唤彩文之弟劉招劉牙 同行,到相中途逃走。劉牙哀哭求饶,到窝不允,令劉文登挖坑,隙氏將稻草舖整坑 内。到宝隨令劉大嘴將練解放,同劉大嘴將到彩文推落下坑,劉文登與到陳氏准土掩 里①。 徐公舉與姪女徐昭英通姦,經徐昭英之母、叔捉褛细缚,投明族長徐添柒送官究 治。徐公塞在途求釋,不允,遂说,送官族長亦無源面,徐添榮以其敗壤門户,忿激之下, 嗯令徐漭壽將徐公舉推溺斃命②。 淤長的生殺權固不是法律所承認的,前案劉賓病故不議,後案 徐添柴照擅殺律科斷。但我們應注意其傅統的威權,族人肯服從 他的命令,加以執行,便表示承認他的生殺權,並不曾有所懷疑。 這類事在窮鄉僻壤不知曾發生過多少次,若有記绿,其效量定可 驚人。 於此我們可見家長族長在維持家族秩序及家族司法上所處的 重要地位以及國法與家法的關係。在社會和法律都承認家長或族 長這種襟力的時代,家族寶被認爲政治、法律之基本罩位,以家長 或族長爲每一單位之主權,而對國家負責。我們可以説家族是最 初級的司法機構,家族属醴以内的糾紛及衝突應先由族長仲裁,不 能調解處理,纔由國家司法機構處理。這樣可省去司法官更許多 标煩,並且结果也較調和,俗話說清官難新家務是有其社會根擦 部。有許多糾紛根本是可以調解的,或是家法便可以處治的,原用 不着涉訟,更有些家庭過犯根本是法律所不過問的,只能由家族自 行處理。家長族長除了生殺權以外,寶具有最高的裁决權與懲 ①《取案新》10:1a一7b。 ②《刑案棄覽27:14b-20a
26 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 罰權。 反過來看,法律既承認家長、族長爲家族的主權,而予以法律 上的種種權力,自亦希望每一單位的主權能爲其單位團體的每一 分子對法律負責,對國家負青。此等責任或爲對國家的一種嚴格 的義務。 在公元前二世紀時,我們便看見中國法律上對家長所要求的 這種責任,當時的占租律便是以家長爲負責的對象,占租不實者有 罪①。脱漏户口,自來的法律都要求家長負責。唐、宋律脱户者家 長徒三年,無課役者减二等,明、清律,一户全不附籍,有賦役者家 長杖一百,無赋役者杖百十,將他人隱蔽在户不報及相冒合户附籍 者同罪②。晉眸舉家逃亡,家長處斬③。户籍租税等事本係家長職 權,故由家長獨負其壹, 有些事雖應由個人負責,但所有家族内人口都居於家長或族 權之下,應隨時督察,所以也應由家長負青。而且有過失之本人反 不負法律上的責任。例如服舍違式,明、清律俱罪坐家長④,清律 並規定,族長係官罰俸三個月⑤。又如居喪之家修齋設醮,而男女 混雜,飲酒食肉者,亦罪坐家長,杖八十⑧。 從家法與國法,家族秩序與社會秩序的連繁中,我們可以説家 族實爲政治、法律的單位,政治、法律组織只是這些單位的組合而 ①《漢書》七,《昭帝纪》,如淳引律, ②《唐律疏義》一二,《户婚》上,“脱户”;《宋刑統》一二,《户婚律》,“脱漏增减户 口”;《明律例四,《户律》一,《户役》,“脱漏户口”;《清律例》八,《户律》,《户役》,“脱漏 户口”。 ③《管替》三○,《刑法志》。 ④《明律例》十八,《禮律>,《儀制>,“服舍建式”,《清律例》一七,《禮律》,《儀制》, “服舍逢式”。 《清律例黛顛便覽》,“服舍逢式"條引, ⑥《清律例》一七,《禮律>,《篯制》,“喪葬
第一章家族 27 已。這是家族本位政治法律的理論的基礎,也是齊家治國一套理 論的基礎,每一家族能維持其單位内之秩序而對國家負責,整個社 會的秩序自可維持。 第三節 刑法與家族主義 親屬間的侵犯 轂傷罪 直系尊親屬對子系本有教養扑青的權利,原不成立傷害罪,因 子孫不孝或違犯教令,而將子孫殺死,法律上的處分也極輕,甚至 無罪,過失殺死且得不論,這些在父權一節内已講過了。如子孫並 無過失而爲父母所擅殺,便超出訓責的範圍,而須負刑律上的責任 了。北魏律祖父母忿怒以刃殺子孫者五歲刑,毆殺者四歲刑,若心 有爱憎而故殺者各加-一等①。唐、宋律故殺子系,毆殺者徒二年, 以刃殺者徒二年半②。元律無故以刃殺其子者杖七十七⑧。明、清 律故殺子孫者杖六十,徒一年④。《清現行刑律>亦處徒刑一年⑤。 唐,宋、明、清律,謀殺子孫已行者依故殺罪减二等,已傷者减 一等,已殺者依故殺法®。 這些處舒較常人間的輕得多了。常人鬬毆輕傷笞杖,重則徒流, ①《魏毒》一一一,《刑法志》。 ②《唐律疏義》二二,《鬬訟》二,“毆罵祖父母父母”,《宋刑统》二二:《鬥讼律》, “夫妻妾媵相毆並殺”; ③《元史》一○三,《刑法志》三,“殺傷”。 付《明律例》一○,《刑律》二,《策殷》,“毆祖父母父丹”;《清律例》二八,《刑律, 《鳎殷下,“毆祖父母父母”。 《请現行刑律》,《明股》下,“骰祖父母父母”。 ⑩唐律疏義》一七,《贼盗一》,“謀殺人”;《宋刑统》一七,《贼盗律》,“謀殺”;《明 律例一儿,《刑律-一》,《人命》,“謀殺祖父母父母”;《清律例》二六,《刑律》,《人命,“ 殺祖父母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