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是人美微缩的历史,它揭示了人类法律文明发展的漫长旗苦跋涉的历程 脐带文丛一1 法律的故事 〔美国〕约翰·梅西·赞恩著 孙运申译 中国盲文出版社
脐带文丛一II 这套丛书是用文学手法写成的学术著作、它赋予 知识以灵性,使知识走向大众。 在欧洲哲学和信 大自然有其自身的规 仰毋宁说是某种装饰, 东方营学的故事 而不像东方那样是生活 律.这些规律是公正的 本身,东方生命智慧将 地球的故事 却是无情的,在此不存在 是拯救现代西方文明走 喜一富 上诉法院,大自然施惠于 + 出困境的精神食粮,这 我们.而且从不吝啬。作 些思想把哲学之魂推展 为回报.它要求我们学习 为包罗万象的博大的思 并适应它的规则,服从它 想,它们还将推展到更 的意志, 广泛,更为精深的领域 和范围。西方仍然在期待着来自东方的征服。 人类在地球上第一次 人是万物的尺度,但 可以象现在这样,在环顾 法律的故事 同时万物也是人的尺度或 自己这块大地的同时,还 心灵的故事 主人。如果人凭其经验使 可以放眼整个文明世界 自己成为世界的主人,他 因此,我们对法律的未来 的所作所为仍然必须接受 充满信心。法律对人类的 自然世界的指导。正是因 贡献,实在是超过了其他 为树桩太粗大,人才不得 一切人类活动 不使用炸药, 历史是一幅展示人类 生命历程的画卷。作为一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音乐的故事 种艺术形式,任何时期的 建筑更是凝固的历史。建 建筑的故事 音乐都是完全平等的.而 筑大师正是运用不同的材 料 且可以反映音乐创造者的 在大地上书写音符, 性格特征,艺术形式没有 同时也将其写在历史的书 进化.只有变化,这是我 页上,历史上所有的建筑 们研究音乐历史的基本观 共同构成人类文明的恢弘 点 乐章。楚筑的历史就是人 类文明的历史。 SBN7-5002-1735-8/D·51 定价:28.00元
脐带文丛 出版说明 人类的知识犹如一条河,自文明肇始以来,涓涓细流 汇成江河,流过了漫漫的历史时空,流到现代并奔向未 来。在奔流的过程中,髓着“支流”的不断汇入,人类的知 识“流域”变得如此广阔,在每一门科学的基础上都诞生 了十数个学科,而且每个学科都变得越来越精微和深奥。 在弗兰西斯·培根发出“知识就是力囊”的断言后的二百 到三百年间,却因知识的爆炸式增长,使人类知识的负担 几乎超出了人类的承受能力。正如威尔·杜兰特所说: 人类知识的重负太大了,已经不能为人类的心灵所承受 了。剩下的便只是对越来越少的问题知道得越来越多的 科学专门家和对越来越多问题知道得越来越少的哲学思 辨家了。当专门家们蒙上自己的双眼,以便对整个世界 不闻不问,而把眼光仅仅盯在鼻子底下的那一小块地方 时一一整体消失了,“事实”取代了理解,而被分割得七零 八落互不关联的知识已不再产生智惹和力量了。正是这 种知识的“非人化”,使一般大众为逃避“菲人的折磨”而 对知识心生畏惧,敬而远之,使大量的人类知识陷入僵死 状态。 面对这种状况,正是对“非人”知识的逆反,近百年 来,在欧美掀起了一场知识人性化的运动:美国历史学家 J·H·鲁宾逊(James Harvey Robinson)起来宣扬一种强 调人类社会、科学和思想进步而不仅仅是政治事件的“新 历史”,从而吹响了现代知识人性化的号角。于是,各门 学科的“概况”书应运而生,这些书摆脱了古板的江湖暗 语似的术语,用所有人易于理解的日常词语来讲述那些
一度九乎被扼杀在少数专门家那里的知识,使这些知识 获得了人性化的光辉。 我们选编这套书的目的也正是如此。因此,这套书 的入选标准有两个:一是具有全局观的高度“概括”;二是 采用人性化的写作方式(即讲“故事”的方式)。 《汉字的故事》,系统全面地阐述了汉字的基本知识, 从来没有一部汉字研究专著将文字学这公认的最晦涩难 懂的学究信,古板的训诂知识讲得如此明了透彻、通俗易 懂、妙趣横生,地从没有一部汉字专著被赋子如此的激 情,汉字在这里焕发出夺目光辉,如同抒情诗一样打动人 的心灵。 《哲学的故事》,曾使一位大学哲学教授在教了十五年 康德哲学后,通过此书弄清了康德的意思。这本书的出现 在美国城起的哲学热,使哲学经典的销置增加了二倍。 《人类的故事》中,房龙谈笑风生,一路走过多少个世 纪,时不时地用绘画和做笑向人们点明故事的含意。读 了这本书后,世人一下子都令人讨嫌地变成历史通了。 《文学的故事》出版的时候,成千上万的读者都为这 一迷人的领域所做的平易近人和富有岩发性的概括表示 欢迎,一时“洛阳纸贵”。 在选缑这套书的时候,我突然获得了一个极富人性 色彩的意象—母体中的胎儿。人类社会之于人类个 体,正如母体之三胎儿。而人类个体需要母亲知识的滋 养才能茁壮成长。姑且将这套书定名为“脐带文丛”,以 强调人类个体与母体的联系。 铁农 2001.3于片石书坊
编者寄语 在编辑《脐带文丛》第一辑的时侯,虽然我自信能够得到读者的 认可,能够激发出读者对理性知识的热爱。但这套书出版后受欢迎 的程度远远还是超出了我的想像。2001年下半年,我们收到读者 的来信达数百封,有一些信出于热诚之心提出了批评与建议,更多 的则是热切要求出版《脐带文丛》第二辑。为了回应读者的要求,经 过精心遴选编辑,我们又推出了《脐带文丛》第二辑,也包括六本书: 《地球的故事》、《东方哲学的故事》、《法律的故事》、《心灵的故 事》、《音乐的故事》、《建筑的故事》。 这套书的作者大都是肇始于18世纪末席卷欧美的知识人性化 运动中涌现出来的杰出的人文主义作家。他们都是用激情、爱心和 圣徒般的热诚来写作并进行”知识救世”福音的传播的。这场运动 持续了一百多年,使整个西方世界民众的人文素养得到极大地提 高。通过《脐带文丛》第一辑的热销,我也感受到了这场运动在中国 引起的些微波澜。同时也激励我更加热切地希望这场知识人性化 运动的中心能够转移到我们这文明古老的国度,能够在今后的几年 或几十年内涌现出大批宛如星瀚灿烂的带着爱心与救世理想来写 作的人文主义作家,从而使我们的民众素质得到大幅度提高。 我之所以作如此希望,一是,我们的国家民族已获得了自信,我 们在各个方面正在取得巨大进步。二是,我们的民众素质和精神境 界还有待提高,三是,我们不能总是通过译介来享受外来的”嗟来之 食”。更主要的是,我认为西方的大多数此类作品,往往带有一些缺 陷一一一我承认就他们所处的时代而言,这些西方作家无疑是具有" 世界性”眼光的,但他们的民族经由殖民扩张获得的自信,使他们也 不能免俗地沾染上一些他们同胞所共有的毛病:西方中心主义和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