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高等院校教材 —祛举系列 担保法原理 叶金强著 31 。 斜学出版社 www.sciencep.com
前 言 担保,作为弥补债权效力先天不足的制度存在,随着债权在现代社会中的发 达,而日显重要。我国于1995年即通过了单行的《担保法》,但由于立法技术的 欠缺、理论研究的滞后,再珈上担保本身的复杂性,使得《担保法》几乎成为我 国立法中受到批评最多的一部法。经过几年实践,最高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最高 院)在总结司法实践经验的基础之上,于2000年通过了《关于适用担保法的若 干问题的解释》,试图对实践中的问题,做出全面的回应。但是,基于同样的原 因,司法解释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制造了很多的问题。 本书以《担保法》及最高院《关于适用担保法的若于问题的解释》所确立的 规则为主线,以传统大陆法系民法理论为背景,紧密结合我国的实践,分析、检 讨现行规则,评述流行观点,阐发一己之见。在力求体系完整的同时,着力于难 点问题的展开,注重在获得一定价值判断之后,具体价值构成之分梳,以明晰其 间的理路。而有些问题,本不具有重要性,但由于存在很多的误解,故也作了一 些澄清。为节省笔墨,文中在理论阐释之外,未采用实例分析的方法,而是以举 例的方式,简单勾勒出事实结构,建立起事实模型,将其中的利益构成立体化, 进而加以分析。另在每章最后专设一节案例释解,选取典型案例,作充分的展 开,以案释解担保规则,展示法律运作的实际状况。 立法的完善,离不开比较法资源的利用,其他国家、地区在面对我们所面对 的同一问题时,所采取的解决方式,无疑对我们当前问题的解决,有着极大的参 考价值。但是,我们不能忽视两个重大问题:首先,任何一个规则都是在一个制 度体系中发挥作用的,体系内的各规则之间,存在着互相补充、协调、校正等关 系,脱离制度体系这一客观存在,根本无法理解具体的规则。同时,由于不同国 家的制度结构不同,具体问题的解决规则在其制度结构中的位置也不同,这更增 加了我们的难度。这就要求我们在争取整体把握的同时,采取回到原点的方法, 具体分析规则中的基础价值判断和逻辑结构,以此汲取其中的营养。在我们还没 有全面把握他人制度之前,断章取义是难免的,许多担保规则的不当,也都是断 章取义的结果,但是我们应当知道努力的方向。其次,我们应当明察我们所面对 的生活事实的特殊性,其与所借鉴国的不同,直接影响着规侧的走向。面这事实 层面的因素,涉及民族文化传统、道德风尚、民众心理、交易习惯等,需要深厚
。ii 担保法原理 的功底方能发掘出来,而将这些再反映在具体规则之上,更是需要艰苦的努力。 本书注重担保制度的整体结构、功能的研究,以实践之取向,采价值导向之思维 方式,运用法益衡量之方法,揭示我国法借鉴中的成功与不足,并提出自己粗浅 的认识。 因笔力所限,书中错误、疏失定然难免,诚望读者不吝指正! 作者 2002年9月
目 录 前曹 第一章担保总论 (1) 第一节担保的制度空间 ( 1) 第二节担保的功能 6) 第三节 担保的分类 (8) 第四节对外担保 (11) 第五节 共同担保 (12) 第六节 案例释解 (27) 第二章保证…… (33) 第一节 保证概述 (33) 第二节 保证人, (35) 第二节 保证合同 (39) 第四节 保证责任 (49) 第五节 保证人的权利 (67) 第六节 特殊保证 …(73) 第七节案例释解 (76) 第三章抵押权 (91) 第一节 抵押权概述 (91) 第二节 抵押权的设定 (97) 第三节抵押权登记 … (109) 第四节 抵押权的效力 (124) 第五节 抵押权的实行及消灭 (154) 第六节特殊抵押权 (162) 第七节案例释解 (174) 第四章质权 … (186) 第-一节质权概述 (186) 第二节 动产质权 (188) 第三节权利质权 (202) 第四节案例释解 (222)
·iv 担保法原理 第五章留置权 (231) 第一节留置权概述 (231) 第二节 留置权的取得 (234) 第三节 留置权的效力 (240) 第四节留置权的实行与消灭 (243) 第五节案例释解… (249) 第六章定金… (256) 第一节定金概述 (256) 第二节 定金的成立 (264) 第三节定金的效力 (266) 第四节案例释解 (270) 第七章非典型担保 4 (278) 第一节让与担保 (278) 第二节所有权保留 (289) 第三节案例释解 (298) 参考文就, (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