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与大国崛起 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祁斌 一、进入新世纪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一极,面临着良好的崛 起机遇,也将会不可避免地参与到大国博弈中去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中国的经济发展成为了全球最为亮丽的一 道风景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GDP年增长率保 持在9%左右的高速。截至2006年底,中国GDP达到了约二十万亿 元,经济总量为世界第四,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并成为世界第三大 贸易国。全世界三分之二的复印机、微波炉、DD机和鞋子、几乎所 有的玩具都产自中国,中国成功地由一个农业为主的国家转型成为 “世界工场”。西方经济学家惊叹:“在近20年的时间里,中国10 多亿人口的收入提高了4倍。在人类历史上,还从来没有过如此多的 人,在物质生活方面经历如此快速的改善。”进入新世纪的中国, 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一极。 以崭新姿态出现在世界舞台上的中国,既面临着崛起的历史性机 遇,又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同时也将不可避免地参与到全球的大国博 弈中去。近年来出现的中美、中欧贸易摩擦,中日石油管线之争,围 绕人民币升值而展开的争论,尤其是近年的中海油收购受阻事件等 等,无不体现了现实的国际利益的重新分配,并正式揭开了新世纪的 大国博弈的序幕。历史已经将我们带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对中国而言, 大国博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客观现实,不容回避。如何采取正确 的策略赢得这场博弈,是中国从一个大国走向强国的必经之路。 -1-
- 1 - 资本市场与大国崛起 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 祁 斌 一、进入新世纪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一极,面临着良好的崛 起机遇,也将会不可避免地参与到大国博弈中去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中国的经济发展成为了全球最为亮丽的一 道风景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GDP 年增长率保 持在 9%左右的高速。 截至 2006 年底,中国 GDP 达到了约二十万亿 元,经济总量为世界第四,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并成为世界第三大 贸易国。全世界三分之二的复印机、微波炉、DVD 机和鞋子、几乎所 有的玩具都产自中国,中国成功地由一个农业为主的国家转型成为 “世界工场”。西方经济学家惊叹:“在近 20 年的时间里,中国 10 多亿人口的收入提高了 4 倍。在人类历史上,还从来没有过如此多的 人,在物质生活方面经历如此快速的改善。” 进入新世纪的中国, 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一极。 以崭新姿态出现在世界舞台上的中国,既面临着崛起的历史性机 遇,又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同时也将不可避免地参与到全球的大国博 弈中去。近年来出现的中美、中欧贸易摩擦,中日石油管线之争,围 绕人民币升值而展开的争论,尤其是近年的中海油收购受阻事件等 等,无不体现了现实的国际利益的重新分配,并正式揭开了新世纪的 大国博弈的序幕。历史已经将我们带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对中国而言, 大国博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客观现实,不容回避。如何采取正确 的策略赢得这场博弈,是中国从一个大国走向强国的必经之路
从国际经验看,任何一个大国的崛起,无一不是首先以经济体制 的优势为先导。面积狭小的荷兰,率先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引领欧 洲从中世纪的黑暗中苏醒过来,一跃成为当时的世界海上霸主;最早 进行产业革命的英国,成就了此后近两百年的“日不落帝国”;而在 美国崛起过程中,始终可以看到资本市场在其中发挥的核心作用。十 九世纪末,依托于一个日益强大的资本市场的美国经济,相对于当时 世界其他国家有着强大的制度优势,以一日千里的速度向前发展,最 终成功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超越了欧洲列强,成为迄今仍然无人 匹敌的“超级大国”。 二、华尔街成就美国:纵观历史,资本市场在大国博弈中占到举足轻 重的地位 历史是最深刻的教科书。研究过去近两百年世界各国的博弈史, 探讨美国为什么能够在建国后一百年左右的时间内迅速超越欧洲各 大强国,实现经济起飞,并至今仍然保持着强大的经济活力,对于今 天的中国,有着特殊的借鉴意义。 亚当·斯密在1776年提出了“看不见的手”的概念,为自由市场 经济提供了朴素而深刻的理论基础。而资本市场的出现,将这一概念 大大深化和拓展了,从此,人们不再是只能在有形的市场交换商品, 他们也可以在资本市场这个无形的平台上投资和交易,而现代企业则 从资本市场上汲取他们发展所需要的营养,逐渐壮大和成熟。借助这 个市场,人类社会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实现了更高的资源配置效率。在 全球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金融体系资源配置的效率,对一个国家的 -2-
- 2 - 从国际经验看,任何一个大国的崛起,无一不是首先以经济体制 的优势为先导。面积狭小的荷兰,率先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引领欧 洲从中世纪的黑暗中苏醒过来,一跃成为当时的世界海上霸主;最早 进行产业革命的英国,成就了此后近两百年的“日不落帝国”;而在 美国崛起过程中,始终可以看到资本市场在其中发挥的核心作用。十 九世纪末,依托于一个日益强大的资本市场的美国经济,相对于当时 世界其他国家有着强大的制度优势,以一日千里的速度向前发展,最 终成功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超越了欧洲列强,成为迄今仍然无人 匹敌的“超级大国”。 二、华尔街成就美国:纵观历史,资本市场在大国博弈中占到举足轻 重的地位 历史是最深刻的教科书。研究过去近两百年世界各国的博弈史, 探讨美国为什么能够在建国后一百年左右的时间内迅速超越欧洲各 大强国,实现经济起飞,并至今仍然保持着强大的经济活力,对于今 天的中国,有着特殊的借鉴意义。 亚当·斯密在 1776 年提出了“看不见的手”的概念,为自由市场 经济提供了朴素而深刻的理论基础。而资本市场的出现,将这一概念 大大深化和拓展了,从此,人们不再是只能在有形的市场交换商品, 他们也可以在资本市场这个无形的平台上投资和交易,而现代企业则 从资本市场上汲取他们发展所需要的营养,逐渐壮大和成熟。借助这 个市场,人类社会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实现了更高的资源配置效率。在 全球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金融体系资源配置的效率,对一个国家的
核心竞争力有重大的影响。 历史经验表明,以华尔街为代表的美国资本市场依托于美国的实 体经济而发展起来,而美国的实体经济的增长同样也离不开华尔街, 两者的良性互动创造出了经济史上的奇迹。根据2004年美联储数据, 美国资本市场中的股市市值达到17.2万亿美元,占美国GDP(12万 亿美元)的143%;美国债市市值达到36.9万亿美元,占到美国GDP 308%,两者的总规模已远远超过美国的实体经济。 华尔街的历史几乎是和美国建国和纽约建市同时开始的。在美国 崛起的过程中,不同的历史时期,华尔街承担了不同的历史使命。在 美国十九世纪上半叶,新生的资本市场立刻成为大规模运河和铁路建 设的重要融资渠道,使得美国这个地域广阔、运输不便的新兴国家迅 速整合成为一个一体化的经济实体;在决定美国命运的南北战争中, 北方的联邦政府有效地利用了华尔街发行战争债券,从经济和财政上 击垮了南方,奠定了胜利的基础;在十九世纪末期开始的美国重工业 化浪潮中,华尔街为美国在从钢铁到化工等各个领域中迅速超越欧洲 强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其自身也在这个过程中扩大了规模和影 响。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前后,纽约股票交易所一举 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交易所,同年,纽约取代伦敦成为世界第一大 金融中心。而在历史的同一瞬间,美国超越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 (1913年,美国人均GDP首次超过英国)。这三个事件发生在历史 的同一瞬间,这一发人深省的历史事实再清楚不过地表明了在现代经 济中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高度的协同性,也证明了资本市场在美 国超越欧洲列强的过程中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 三、资本市场是当今世界创新型经济的发动机。国际资本的流向与资 本市场的竞争力,将成为新世纪大国博弈的战略制高点。 -3-
- 3 - 核心竞争力有重大的影响。 历史经验表明,以华尔街为代表的美国资本市场依托于美国的实 体经济而发展起来,而美国的实体经济的增长同样也离不开华尔街, 两者的良性互动创造出了经济史上的奇迹。根据 2004 年美联储数据, 美国资本市场中的股市市值达到 17.2 万亿美元,占美国 GDP (12 万 亿美元) 的 143% ;美国债市市值达到 36.9 万亿美元,占到美国 GDP 308%,两者的总规模已远远超过美国的实体经济。 华尔街的历史几乎是和美国建国和纽约建市同时开始的。在美国 崛起的过程中,不同的历史时期,华尔街承担了不同的历史使命。在 美国十九世纪上半叶,新生的资本市场立刻成为大规模运河和铁路建 设的重要融资渠道,使得美国这个地域广阔、运输不便的新兴国家迅 速整合成为一个一体化的经济实体;在决定美国命运的南北战争中, 北方的联邦政府有效地利用了华尔街发行战争债券,从经济和财政上 击垮了南方,奠定了胜利的基础;在十九世纪末期开始的美国重工业 化浪潮中,华尔街为美国在从钢铁到化工等各个领域中迅速超越欧洲 强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其自身也在这个过程中扩大了规模和影 响。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 年)前后,纽约股票交易所一举 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交易所,同年,纽约取代伦敦成为世界第一大 金融中心。而在历史的同一瞬间,美国超越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 (1913 年,美国人均 GDP 首次超过英国)。这三个事件发生在历史 的同一瞬间,这一发人深省的历史事实再清楚不过地表明了在现代经 济中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高度的协同性,也证明了资本市场在美 国超越欧洲列强的过程中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 三、资本市场是当今世界创新型经济的发动机。国际资本的流向与资 本市场的竞争力,将成为新世纪大国博弈的战略制高点
当历史翻过一页,进入到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和平发展时期,美 国、欧洲和日本都经历了战后经济恢复性高速增长,这是由于战争时 代被严重抑制的民用需求得以释放,拉动了以初级消费为主的经济成 长。但是,在经历了二十多年的粗犷式的发展之后,从七十年代开始, 初级消费达到饱和,经济增长乏力,包括美国在内地各个西方主要发 达国家无一例外地出现了“滞胀”的现象。由于金融改革严重滞后, 资本市场的发展落后,金融体系缺乏弹性,德国、日本等国的经济在 取得短暂辉煌之后,开始了长时间的持续衰退,至今未能走出低增长 的困境。 从七十年代末期开始,美国则依靠资本市场的推动成功地实现了 经济转型,走出了这一困境,一轮一轮的高科技浪潮帮助美国经济成 功地实现了产业升级。过去的三十年中,在世界范围内,几乎所有的 高科技产业都无一例外从美国本土兴起,今天,美国仍然引导全球高 科技产业的发展,而很多其他国家包括一些发达国家都只是在跟踪或 模仿美国而没有自主创新的能力。 为什么如此众多的高科技产业是在美国兴起?它的发现机制和 创新机制是什么?为什么美国的高科技公司如微软、雅虎等能够迅速 地在全球占到领先地位?除了技术优势,其迅速扩张的资本从哪里 来?我们探究这些问题时,会发现问题的答案都离不开资本市场。美 国得以近几十年里在包括高科技产业等经济领域保持巨大的优势,是 依靠一个以资本市场为核心的技术与资本相结合的强大机制。也就是 说,与其说美国的高科技产业是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原因,不如说美 -4-
- 4 - 当历史翻过一页,进入到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和平发展时期,美 国、欧洲和日本都经历了战后经济恢复性高速增长,这是由于战争时 代被严重抑制的民用需求得以释放,拉动了以初级消费为主的经济成 长。但是,在经历了二十多年的粗犷式的发展之后,从七十年代开始, 初级消费达到饱和,经济增长乏力,包括美国在内地各个西方主要发 达国家无一例外地出现了“滞胀”的现象。由于金融改革严重滞后, 资本市场的发展落后,金融体系缺乏弹性,德国、日本等国的经济在 取得短暂辉煌之后,开始了长时间的持续衰退,至今未能走出低增长 的困境。 从七十年代末期开始,美国则依靠资本市场的推动成功地实现了 经济转型,走出了这一困境,一轮一轮的高科技浪潮帮助美国经济成 功地实现了产业升级。过去的三十年中,在世界范围内,几乎所有的 高科技产业都无一例外从美国本土兴起,今天,美国仍然引导全球高 科技产业的发展,而很多其他国家包括一些发达国家都只是在跟踪或 模仿美国而没有自主创新的能力。 为什么如此众多的高科技产业是在美国兴起?它的发现机制和 创新机制是什么?为什么美国的高科技公司如微软、雅虎等能够迅速 地在全球占到领先地位?除了技术优势,其迅速扩张的资本从哪里 来?我们探究这些问题时,会发现问题的答案都离不开资本市场。美 国得以近几十年里在包括高科技产业等经济领域保持巨大的优势,是 依靠一个以资本市场为核心的技术与资本相结合的强大机制。也就是 说,与其说美国的高科技产业是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原因,不如说美
国的高科技产业是美国资本市场有效运行的结果。而日本等国在反省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经济发展的失误时,都无一例外地认识到,一个缺 乏强大资本市场的金融体系使得经济泡沫的出现和破灭都成为必然。 以硅谷和华尔街为代表,美国形成了以科技产业、风险投资和资 本市场联动的一整套发现和筛选机制。1971年英特尔公司、1980年 苹果公司到1986年微软和甲骨文公司上市,奠定了美国计算机行业 在全世界的垄断地位;1990年思科公司和1996年朗讯公司的上市, 推动了美国通讯行业迅猛的发展;1996年时代华纳公司、1996年的 雅虎公司、1997年的亚马逊公司和2004年G00g1e公司上市使得美 国成为网络科技行业当仁不让的“超级弄潮儿”。这样的例子在半导 体、生物制药等其他高科技行业中也是俯拾即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的 今天,资本市场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资本市场将知识和经济紧密 地结合起来,推动着科技产业的飞速发展,使美国在当今激烈的国际 竞争中,在具有战略意义的科技领域里始终保持着领先地位。与此同 时,在过去的十几年内,从欧洲、日本到很多发展中国家,都无一例 外地认识到资本市场在现代经济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并把发展资本市 场作为健全金融体系的首要任务。 研究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我们会发现一个值得深思的“阿根廷 现象”。100年前,阿根廷的人均GDP与美国处在大致可比的水平(据 OECD经济学家麦迪逊的估计,在1913年,阿根廷的人均GDP为美国 的74%),当时很多欧洲人选择移民或投资时会选择阿根廷而不是 美国。从自然资源来说,阿根廷也并不逊于美国。可以说,在某种意 -5-
- 5 - 国的高科技产业是美国资本市场有效运行的结果。而日本等国在反省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经济发展的失误时,都无一例外地认识到,一个缺 乏强大资本市场的金融体系使得经济泡沫的出现和破灭都成为必然。 以硅谷和华尔街为代表,美国形成了以科技产业、风险投资和资 本市场联动的一整套发现和筛选机制。1971 年英特尔公司、1980 年 苹果公司到 1986 年微软和甲骨文公司上市,奠定了美国计算机行业 在全世界的垄断地位;1990 年思科公司和 1996 年朗讯公司的上市, 推动了美国通讯行业迅猛的发展;1996 年时代华纳公司、1996 年的 雅虎公司、1997 年的亚马逊公司和 2004 年 Google 公司上市使得美 国成为网络科技行业当仁不让的“超级弄潮儿”。这样的例子在半导 体、生物制药等其他高科技行业中也是俯拾即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的 今天,资本市场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资本市场将知识和经济紧密 地结合起来,推动着科技产业的飞速发展,使美国在当今激烈的国际 竞争中,在具有战略意义的科技领域里始终保持着领先地位。与此同 时,在过去的十几年内,从欧洲、日本到很多发展中国家,都无一例 外地认识到资本市场在现代经济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并把发展资本市 场作为健全金融体系的首要任务。 研究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我们会发现一个值得深思的“阿根廷 现象”。100 年前,阿根廷的人均 GDP 与美国处在大致可比的水平(据 OECD 经济学家麦迪逊的估计,在 1913 年,阿根廷的人均 GDP 为美国 的 74%),当时很多欧洲人选择移民或投资时会选择阿根廷而不是 美国。从自然资源来说,阿根廷也并不逊于美国。可以说,在某种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