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产权交易市场现状分析 刘洁卫学玲 产权交易市场从20世纪80年代兴起,历经几次限制、关停,几度沉浮, 现在又在各地渐渐兴起,截至2005年,全国各地有220多家产权交易所。产权 交易所为何会有较大的发展?它们的生存现状怎样?未来走向如何?为此我们 走访了上海、北京和西部产权交易所,了解其目前主要的业务内容和经营状况, 听取了业界人士对产权交易所现状和未来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发现尽管产 权交易市场存在着一些问题,但它在目前的生存环境下,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 度上发挥了资源配置、价格发现、融通资金等资本市场的基本功能。在此基础 上,我们对国外的相关制度进行了研究,试图借鉴国际有益经验,对我国产权 市场的未来发展提出些许思考。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国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历程 为了顺应全国人大七届一次会议有关“将企业产权的有条件转让作为深化改 革的重要措施”的精神,1988年5月湖北武汉成立了“企业产权转让市场”,它 是现代产权交易市场的前身。后四川乐山、河北保定及江苏南京、福建福州等 地也相继成立了产权交易机构。到1989年底,全国已有25家产权交易市场正 式挂牌营业。1992年随着各地企业股份制改革的深入,全国掀起了建立产权交 易所的热潮。据统计,1992一一1993年期间,新建产权交易市场达122家,其 中省级5家,但其后不久,有些市场就偏离了其主营业务,从柜台市场变相成 为股票市场,如四川乐山的“企业产权转让市场”将国有企业的产权搬上柜台 交易,以至于当地人将这些股票装在箩筐里出售,演变成为所谓的“箩筐交易 市场”。为进一步加强企业国有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保证国有企业产 权交易活动健康有序地进行,国务院办公厅于1994年4月25日发布了《关于 加强国有企业产权交易管理的通知》,宣布“暂停企业产权交易市场和交易机构 的活动”,由此,产权市场步入第一个低潮。 1995年,为纠正企业国有产权转让中存在的一些不规范现象,促进国有资产 优化配置,当时的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颁布了《关于加强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监 督管理工作的通知》,1996年1月,国务院从加强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管理, 健全国有资产基础管理制度的角度出发,颁布了《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管理 办法》,对国有产权的登记管理和转让进行了规定,使产权市场有了发展的依据。 适值党的十四大会议首次提出了“产权交易”这一概念,因此,全国范围内又 出现了产权交易市场。据不完全统计,至1996年底,全国产权交易市场已多达 210余家。 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缺位,有些产权交易市场的定位不明确,甚至一些省市 的产权交易所不满足于企业整体或部分产权交易,利用山东淄博产权交易所成 立的报价系统'将非上市股份公司的股权拆细交易,截至1997年,全国有12家 产权交易所与淄博联网,有的外地企业也将股权拆细成单股在淄博产权交易所 交易。同时,一些地方将大量国有资产“半卖半送”“明卖实送”,造成国有资 产的变相流失,产权市场的这些不正常现象再次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1997 年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决定对涉及拆细交易和权证交易的“场外非法股票交易” 国务院有关部门于1993年9月在山东淄博试点组建区域性的非上市股份公司后,当地产权交易所建立了 报价系统
1 我国产权交易市场现状分析 刘洁 卫学玲 产权交易市场从 20 世纪 80 年代兴起,历经几次限制、关停,几度沉浮, 现在又在各地渐渐兴起,截至 2005 年,全国各地有 220 多家产权交易所。产权 交易所为何会有较大的发展?它们的生存现状怎样?未来走向如何?为此我们 走访了上海、北京和西部产权交易所,了解其目前主要的业务内容和经营状况, 听取了业界人士对产权交易所现状和未来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发现尽管产 权交易市场存在着一些问题,但它在目前的生存环境下,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 度上发挥了资源配置、价格发现、融通资金等资本市场的基本功能。在此基础 上,我们对国外的相关制度进行了研究,试图借鉴国际有益经验,对我国产权 市场的未来发展提出些许思考。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国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历程 为了顺应全国人大七届一次会议有关“将企业产权的有条件转让作为深化改 革的重要措施”的精神,1988 年 5 月湖北武汉成立了“企业产权转让市场”,它 是现代产权交易市场的前身。后四川乐山、河北保定及江苏南京、福建福州等 地也相继成立了产权交易机构。到 1989 年底,全国已有 25 家产权交易市场正 式挂牌营业。1992 年随着各地企业股份制改革的深入,全国掀起了建立产权交 易所的热潮。据统计,1992——1993 年期间,新建产权交易市场达 122 家,其 中省级 15 家,但其后不久,有些市场就偏离了其主营业务,从柜台市场变相成 为股票市场,如四川乐山的“企业产权转让市场”将国有企业的产权搬上柜台 交易,以至于当地人将这些股票装在箩筐里出售,演变成为所谓的“箩筐交易 市场”。为进一步加强企业国有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保证国有企业产 权交易活动健康有序地进行,国务院办公厅于 1994 年 4 月 25 日发布了《关于 加强国有企业产权交易管理的通知》,宣布“暂停企业产权交易市场和交易机构 的活动”,由此,产权市场步入第一个低潮。 1995 年,为纠正企业国有产权转让中存在的一些不规范现象,促进国有资产 优化配置,当时的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颁布了《关于加强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监 督管理工作的通知》,1996 年 1 月,国务院从加强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管理, 健全国有资产基础管理制度的角度出发,颁布了《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管理 办法》,对国有产权的登记管理和转让进行了规定,使产权市场有了发展的依据。 适值党的十四大会议首次提出了“产权交易”这一概念,因此,全国范围内又 出现了产权交易市场。据不完全统计,至 1996 年底,全国产权交易市场已多达 210 余家。 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缺位,有些产权交易市场的定位不明确,甚至一些省市 的产权交易所不满足于企业整体或部分产权交易,利用山东淄博产权交易所成 立的报价系统1将非上市股份公司的股权拆细交易,截至 1997 年,全国有 12 家 产权交易所与淄博联网,有的外地企业也将股权拆细成单股在淄博产权交易所 交易。同时,一些地方将大量国有资产“半卖半送”“明卖实送”,造成国有资 产的变相流失,产权市场的这些不正常现象再次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1997 年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决定对涉及拆细交易和权证交易的“场外非法股票交易” 1国务院有关部门于 1993 年 9 月在山东淄博试点组建区域性的非上市股份公司后,当地产权交易所建立了 报价系统
进行清理整顿,成都、乐山、武汉、淄博等一批产权交易市场因此关闭,只有 比较规范的上海、深圳等少数几家仍正常开展活动,全国范围内的产权交易市 场再次走入低潮。 近年来,国企改革、经济结构调整,特别是各地国有资本大量退出竞争性领 域为产权交易机构的发展提供了契机。首先,国资委从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角 度,于2003年12月颁布了《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要求企业 国有产权交易必须进场“阳光操作”,使产权市场成为国有资产转让的必经通道; 其次,各地政府和有关部门为探索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中小企业融资及创业 投资的退出渠道,也出台了一系列措施积极支持各类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如 北京市政府利用市场化力量与资源,对原北京中关村技术交易中心进行了改制 重组,于2005年推出市场化运行的“中关村技术产权交易所”,全力打造中关 村高新技术企业股权的市场融资平台;最后,沪深股票市场不能满足中小型和 创新型企业的融资需求和非上市公司的股权转让要求,产权交易市场在某种程 度上为这些企业提供了招商引资服务,通过挂牌转让满足了它们股权流动的需 求,在多种动因下,产权交易市场又在全国逐渐发展起来。 从产权交易市场曲折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产权交易市场虽几度起落,但至 今能够顽强地生存下来的主要原因在于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产业结构的调整, 要求企业重新洗牌,而产权交易市场为企业资产重组提供了平台;国有企业改 革要求国有资产战略性退出,而产权交易市场为国有产权转让提供了阳光操作 的场所;外资、民企参与并购热情高涨,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旺盛,产权交易市 场为这些活动提供了舞台。 二、产权交易市场的现状 1、交易量逐年攀升 各地产权交易市场从2003年逐渐恢复发展起来,根据《2003年中国产权市 场年鉴》,92家产权交易市场自成立到2002年累计交易额为60965.51亿元。据 不完全统计,2003年全国产权交易成交21571宗2;2004年成交23025宗,成交 金额为1913.84亿元3,根据国家发改委2006年2月“关于我国产权交易市场发 展情况的调研报告”,“目前全国共有产权交易所约220家,其中技术产权交易 市场约为30家。”2005年全国产权交易成交约2000宗,成交金额将达3000亿 2数据来源于《2004年中国产权市场年鉴》 数据来源于《2005年中国产权市场年鉴》 2
2 进行清理整顿,成都、乐山、武汉、淄博等一批产权交易市场因此关闭,只有 比较规范的上海、深圳等少数几家仍正常开展活动,全国范围内的产权交易市 场再次走入低潮。 近年来,国企改革、经济结构调整,特别是各地国有资本大量退出竞争性领 域为产权交易机构的发展提供了契机。首先,国资委从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角 度,于 2003 年 12 月颁布了《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要求企业 国有产权交易必须进场“阳光操作”,使产权市场成为国有资产转让的必经通道; 其次,各地政府和有关部门为探索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中小企业融资及创业 投资的退出渠道,也出台了一系列措施积极支持各类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如 北京市政府利用市场化力量与资源,对原北京中关村技术交易中心进行了改制 重组,于 2005 年推出市场化运行的“中关村技术产权交易所”,全力打造中关 村高新技术企业股权的市场融资平台;最后,沪深股票市场不能满足中小型和 创新型企业的融资需求和非上市公司的股权转让要求,产权交易市场在某种程 度上为这些企业提供了招商引资服务,通过挂牌转让满足了它们股权流动的需 求,在多种动因下,产权交易市场又在全国逐渐发展起来。 从产权交易市场曲折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产权交易市场虽几度起落,但至 今能够顽强地生存下来的主要原因在于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产业结构的调整, 要求企业重新洗牌,而产权交易市场为企业资产重组提供了平台;国有企业改 革要求国有资产战略性退出,而产权交易市场为国有产权转让提供了阳光操作 的场所;外资、民企参与并购热情高涨,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旺盛,产权交易市 场为这些活动提供了舞台。 二、产权交易市场的现状 1、交易量逐年攀升 各地产权交易市场从 2003 年逐渐恢复发展起来,根据《2003 年中国产权市 场年鉴》,92 家产权交易市场自成立到 2002 年累计交易额为 60965.51 亿元。据 不完全统计,2003 年全国产权交易成交 21571 宗2;2004 年成交 23025 宗,成交 金额为 1913.84 亿元3,根据国家发改委 2006 年 2 月“关于我国产权交易市场发 展情况的调研报告”,“目前全国共有产权交易所约 220 家,其中技术产权交易 市场约为 30 家。”2005 年全国产权交易成交约 2000 宗,成交金额将达 3000 亿 2数据来源于《2004 年中国产权市场年鉴》 3数据来源于《2005 年中国产权市场年鉴》
2003一2005年产权交易市场成交量 35000 30000 25000 20000 口交易宗数(宗) 15000 ■交易额(亿元) 10000i 5000 0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元左右。 注:2003年数据来源于《2004年中国产权市场年鉴》,2004年数据来源于《2005 年中国产权市场年鉴》,2005年数据来源于《2006年中国产权市场年鉴》编制 办公室的初步统计,其中2003年交易额无法获取。 2、业务以国有产权转让为主 产权交易市场主要由原体改、财政、国资系统组建的产权交易所和由科委系 统组建的技术产权交易所两大类组成,它们多采用会员代理制,进行产权、股 权转让、资产并购、重组等活动。从产权市场的交易内容与市场功能看,它为 非上市公司资产转让提供了交易平台,为中小企业和创新型企业提供了引资服 务,具有资本市场的某些特征。2005年国资委牵头六部委开展了“中央企业国 有产权交易试点机构评审”,将北京、天津和上海三家产权交易所列为从事中央 企业国有产权转让业务的首批试点产权交易机构。随后,地方国资管理部门也 相继指定了地方国有产权交易机构。这些政策的出台,使国有产权转让成为产 权交易市场的主营业务。我们通过对包括京津沪在内的19家省级产权交易市场 的资料进行分析发现,2004年这些产权市场的国有企业出让的平均成交宗数占 总宗数的70.3%,平均成交金额占总金额的75.22%,因此,大多数产权交易市 场仍将国有资产转让作为主要业务。 3、存在数量众多、地域分割的状况 全国范围内的各级产权交易市场数量多,除了省级产权交易所外,各地级 市一般均成立市级产权交易所,甚至有些县也有自己的产权交易所。以河南省 为例,就存在三级产权交易机构,有河南省产权交易中心、地市级产权交易所 (如开封市企业产权交易市场)和县级产权交易所(如兰考县产权交易所)。过 于密集的产权交易市场布局在某种程度上导致各地企业一般只在本地区设立的 产权交易市场挂牌,很少去外地交易。据调查,2006年2月一一10月底在大连 产权交易所挂牌的28家企业中,全部是大连本地企业。据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 的统计资料,该交易所的本异地企业交易比例为9:1。由此可见,大多数产权 交易市场存在着地域、行业等条块分割,各自为政。 4、盈利状况参差不齐 很多产权交易所盈利状况不佳,除了上海、天津、北京等一些较具规模的 产权交易所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外,很多产权交易所盈利模式单一,仅靠收取鉴 3
3 元左右。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35000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3—2005年产权交易市场成交量 交易宗数(宗) 交易额(亿元) 注:2003 年数据来源于《2004 年中国产权市场年鉴》,2004 年数据来源于《2005 年中国产权市场年鉴》,2005 年数据来源于《2006 年中国产权市场年鉴》编制 办公室的初步统计,其中 2003 年交易额无法获取。 2、业务以国有产权转让为主 产权交易市场主要由原体改、财政、国资系统组建的产权交易所和由科委系 统组建的技术产权交易所两大类组成,它们多采用会员代理制,进行产权、股 权转让、资产并购、重组等活动。从产权市场的交易内容与市场功能看,它为 非上市公司资产转让提供了交易平台,为中小企业和创新型企业提供了引资服 务,具有资本市场的某些特征。2005 年国资委牵头六部委开展了“中央企业国 有产权交易试点机构评审”,将北京、天津和上海三家产权交易所列为从事中央 企业国有产权转让业务的首批试点产权交易机构。随后,地方国资管理部门也 相继指定了地方国有产权交易机构。这些政策的出台,使国有产权转让成为产 权交易市场的主营业务。我们通过对包括京津沪在内的 19 家省级产权交易市场 的资料进行分析发现,2004 年这些产权市场的国有企业出让的平均成交宗数占 总宗数的 70.3%,平均成交金额占总金额的 75.22%,因此,大多数产权交易市 场仍将国有资产转让作为主要业务。 3、存在数量众多、地域分割的状况 全国范围内的各级产权交易市场数量多,除了省级产权交易所外,各地级 市一般均成立市级产权交易所,甚至有些县也有自己的产权交易所。以河南省 为例,就存在三级产权交易机构,有河南省产权交易中心、地市级产权交易所 (如开封市企业产权交易市场)和县级产权交易所(如兰考县产权交易所)。过 于密集的产权交易市场布局在某种程度上导致各地企业一般只在本地区设立的 产权交易市场挂牌,很少去外地交易。据调查,2006 年 2 月——10 月底在大连 产权交易所挂牌的 28 家企业中,全部是大连本地企业。据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 的统计资料,该交易所的本异地企业交易比例为 9:1。由此可见,大多数产权 交易市场存在着地域、行业等条块分割,各自为政。 4、盈利状况参差不齐 很多产权交易所盈利状况不佳,除了上海、天津、北京等一些较具规模的 产权交易所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外,很多产权交易所盈利模式单一,仅靠收取鉴
证费和企业产权(股权)转让中介费用维持日常营运,不少处于负债经营的状 况。据统计,2004年,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的成交金额占全国总成交金额的三 分之一多,而京津沪三家产权交易中心的成交总额占全国总数的62%,如下表 所示,位列全国前十的产权交易机构的成交金额占全国市场总额的81%,其它 95%的产权交易所的交易金额仅占全国交易总额的19%4。 2004年全国产权交易市场成交额分布图 1% 19% 口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 口天津产权交易中心 1% 口北京产权交易所 2% 38% 口青岛产权交易所 ■湖北省产权交易中心 2% 口河南省技术产权交易所 3% 口广州产权交易所 5% 口河北省产权交易中心 6% ■南京产权交易中心 口温州产权交易中心 11% 12% 口其他 注:数据来源于《2005年中国产权市场年鉴》 5、为谋生存、图发展,出现联合趋势 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近几年,产权交易市场出现了融合趋势。我 国由北到南形成了三个主要的区域产权交易市场,2002年以天津为首发起成立 的北方产权交易共同市场,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流域产权交易共同市场和2004 年成立的中国西部产权交易共同市场。广东省也在整合省内三大产权交易机构 的基础上,提出在2007年全面组建成“9+2”泛珠江三角洲产权交易共同市场 5。这些产权交易共同市场使用统一的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建立统一的信息披露 标准、交易统计标准和对外推介项目格式标准,通过加大互动和合作力度,增 进一定地域范围内各产权交易所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各地信息、人才、资金 优势,既简便了办理手续,又降低了交易成本,使挂牌企业可以在更大范围内、 以更市场化的手段寻找投资方,从而实现资产的高效流动。据统计,2004年长 江流域产权交易共同市场的成交宗数达12230宗,占全国总宗数的53%,成交 金额占全国的55%。6 三、产权交易市场的作用 1、为非上市企业的资产提供了流动性平台 产权主要包括物权、债权、股权和知识产权等各类财产权。流动性是产权最 重要、最典型的运作特性'。产权交易市场通过交易方式和品种的不断创新,为 产权流动提供了竞价场所和信息平台。从著名的“狗不理”包子饮食集团国有 42004年,全国产权交易成交总金额为1913.84亿元,天津产权交易中心的成交额为234.69亿元,北京 产权交易所的成交额为214.29亿元。 5依托珠江流域的9个省和香港、澳门地区的地方国有资产存量资源 6数据来源于《2005年中国产权市场年鉴》 王耀宗:“以产权制度改革为动力,推动医院健康快速发展"”,《中国医院》2004年第8期
4 证费和企业产权(股权)转让中介费用维持日常营运,不少处于负债经营的状 况。据统计,2004 年,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的成交金额占全国总成交金额的三 分之一多,而京津沪三家产权交易中心的成交总额占全国总数的 62%,如下表 所示,位列全国前十的产权交易机构的成交金额占全国市场总额的 81%,其它 95%的产权交易所的交易金额仅占全国交易总额的 19%4。 2004年全国产权交易市场成交额分布图 38% 11% 12% 6% 5% 3% 2% 2% 1% 1% 19% 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 天津产权交易中心 北京产权交易所 青岛产权交易所 湖北省产权交易中心 河南省技术产权交易所 广州产权交易所 河北省产权交易中心 南京产权交易中心 温州产权交易中心 其他 注:数据来源于《2005 年中国产权市场年鉴》 5、为谋生存、图发展,出现联合趋势 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近几年,产权交易市场出现了融合趋势。我 国由北到南形成了三个主要的区域产权交易市场,2002 年以天津为首发起成立 的北方产权交易共同市场,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流域产权交易共同市场和 2004 年成立的中国西部产权交易共同市场。广东省也在整合省内三大产权交易机构 的基础上,提出在 2007 年全面组建成“9+2”泛珠江三角洲产权交易共同市场 5。这些产权交易共同市场使用统一的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建立统一的信息披露 标准、交易统计标准和对外推介项目格式标准,通过加大互动和合作力度,增 进一定地域范围内各产权交易所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各地信息、人才、资金 优势,既简便了办理手续,又降低了交易成本,使挂牌企业可以在更大范围内、 以更市场化的手段寻找投资方,从而实现资产的高效流动。据统计,2004 年长 江流域产权交易共同市场的成交宗数达 12230 宗,占全国总宗数的 53%,成交 金额占全国的 55%。6 三、产权交易市场的作用 1、为非上市企业的资产提供了流动性平台 产权主要包括物权、债权、股权和知识产权等各类财产权。流动性是产权最 重要、最典型的运作特性7。产权交易市场通过交易方式和品种的不断创新,为 产权流动提供了竞价场所和信息平台。从著名的“狗不理”包子饮食集团国有 4 2004 年,全国产权交易成交总金额为 1913.84 亿元,天津产权交易中心的成交额为 234.69 亿元,北京 产权交易所的成交额为 214.29 亿元。 5 依托珠江流域的 9 个省和香港、澳门地区的地方国有资产存量资源 6 数据来源于《2005 年中国产权市场年鉴》 7 王耀宗:“以产权制度改革为动力,推动医院健康快速发展”,《中国医院》2004 年第 8 期
产权拍卖案例可以看出,狗不理企业通过在产权交易市场进行“阳光交易”,其 国有产权得到了转让,并在流动中实现保值增值,充分体现了产权市场的信息 辐射功能。 2、为各类产权的价格发现和价格形成提供了场所 在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尚不健全的情况下,进行国有产权场外交易,易导致国 有资产严重流失,其它类产权在定价过程中,也可能无法充分发现价格。通过 产权进场公开挂牌、公平竞争和规范操作,可以防止暗箱操作和黑幕交易。通 过公平原则割断特定的利益输送,通过竞争机制形成合理的价格。如北京二毛 纺织集团宣告破产,在北京产权交易所为破产财产举行的拍卖会上,最终以3.1 亿元成交,比起拍价高出约83.4%,实现了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彻底改变了 以往国有企业在产权交易所进行交易的“手拉手”模式”。 3、为异地并购和外资并购提供舞台 产权交易市场促进了产权交易挂牌项目信息在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的传递, 为异地并购和外资并购提供了条件,促进了国内外资本的联动。例如在福建省 马尾外贸食品冷冻厂整体产权转让过程中,异地竞买人成为竞价主角,通过激 烈竞价,产权交易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表现得更加充分;再如福建雪晶啤酒有 限责任公司国有产权转让,外资企业对雪晶啤酒的兴趣比国内的啤酒巨头更大, 出价比国内厂家高20多亿。比利时的英博集团最终以58.86亿元取得了雪晶啤 酒100%的控股权,为增强其在中国东南沿海的市场份额,从而进一步取得中国 啤酒市场的话语权打下根基。同时,雪晶啤酒也通过福建产权交易中心实现了 “卖个好价钱,找个好伙伴”的初衷。可以说,雪晶啤酒进场交易达到双赢的 效果。 4、为创业投资提供了进入和退出渠道 产权交易市场在为风险资本提供进入机会的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退出渠道。 创业者可以通过将种子企业、成长企业或者是发展成熟企业的股权出售来实现 资本的退出,从而实现资本流动,使更多的创业企业受益,而产权交易市场则 为我国创业资本提供了退出渠道。如上海市信息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向上海聚众 目标传媒有限公司出资111万元,为了促进聚众公司更好地发展,信投公司2005 年12月决定向创始人出让其持有的聚众公司10%的股权,在决策批准后以高于 评估价约25%的价格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成交,成为科教兴市的风险投资成功 退出的典型案例。 四、产权交易市场存在的问题 产权交易市场尽管在近年来得到了较大地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资源 配置、价格发现、资产保值增值等功能,但其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1、性质、功能定位不清 在我们能获取产权市场定性资料的73家产权交易所中,有47家是事业单位, 有26家实行企业制管理,其中一些产权交易所实行事业编制企业化管理,在实 行公司制的产权交易所中,有些属于国有控股企业,有些属于民营企业。而现 行法律对产权交易所的性质应定位于服务机构还是盈利机构缺乏明确的规定。 82005年2月,天津狗不理集团国有产权在天津产权交易中心拍卖厅进行拍卖,参加拍卖会的六家企业中, 有来自广东、浙江的企业,最终天津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以1.06亿元购得狗不理包子饮食集团国有产权。 成交价比拍卖底价高出9080万元。 9手拉手模式,即国企和合作伙伴在进交易所之前已经达成合作共识,双方走进产权交易所只是办理出让 手续、做形式上的见证,这种模式不利于国有企业在产权转让过程中的监管。 5
5 产权拍卖案例8可以看出,狗不理企业通过在产权交易市场进行“阳光交易”,其 国有产权得到了转让,并在流动中实现保值增值,充分体现了产权市场的信息 辐射功能。 2、为各类产权的价格发现和价格形成提供了场所 在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尚不健全的情况下,进行国有产权场外交易,易导致国 有资产严重流失,其它类产权在定价过程中,也可能无法充分发现价格。通过 产权进场公开挂牌、公平竞争和规范操作,可以防止暗箱操作和黑幕交易。通 过公平原则割断特定的利益输送,通过竞争机制形成合理的价格。如北京二毛 纺织集团宣告破产,在北京产权交易所为破产财产举行的拍卖会上,最终以 3.1 亿元成交,比起拍价高出约 83.4%,实现了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彻底改变了 以往国有企业在产权交易所进行交易的“手拉手”模式9。 3、为异地并购和外资并购提供舞台 产权交易市场促进了产权交易挂牌项目信息在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的传递, 为异地并购和外资并购提供了条件,促进了国内外资本的联动。例如在福建省 马尾外贸食品冷冻厂整体产权转让过程中,异地竞买人成为竞价主角,通过激 烈竞价,产权交易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表现得更加充分;再如福建雪晶啤酒有 限责任公司国有产权转让,外资企业对雪晶啤酒的兴趣比国内的啤酒巨头更大, 出价比国内厂家高 20 多亿。比利时的英博集团最终以 58.86 亿元取得了雪晶啤 酒 100%的控股权,为增强其在中国东南沿海的市场份额,从而进一步取得中国 啤酒市场的话语权打下根基。同时,雪晶啤酒也通过福建产权交易中心实现了 “卖个好价钱,找个好伙伴”的初衷。可以说,雪晶啤酒进场交易达到双赢的 效果。 4、为创业投资提供了进入和退出渠道 产权交易市场在为风险资本提供进入机会的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退出渠道。 创业者可以通过将种子企业、成长企业或者是发展成熟企业的股权出售来实现 资本的退出,从而实现资本流动,使更多的创业企业受益,而产权交易市场则 为我国创业资本提供了退出渠道。如上海市信息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向上海聚众 目标传媒有限公司出资 111 万元,为了促进聚众公司更好地发展,信投公司 2005 年 12 月决定向创始人出让其持有的聚众公司 10%的股权,在决策批准后以高于 评估价约 25%的价格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成交,成为科教兴市的风险投资成功 退出的典型案例。 四、产权交易市场存在的问题 产权交易市场尽管在近年来得到了较大地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资源 配置、价格发现、资产保值增值等功能,但其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1、性质、功能定位不清 在我们能获取产权市场定性资料的 73 家产权交易所中,有 47 家是事业单位, 有 26 家实行企业制管理,其中一些产权交易所实行事业编制企业化管理,在实 行公司制的产权交易所中,有些属于国有控股企业,有些属于民营企业。而现 行法律对产权交易所的性质应定位于服务机构还是盈利机构缺乏明确的规定。 8 2005 年 2 月,天津狗不理集团国有产权在天津产权交易中心拍卖厅进行拍卖,参加拍卖会的六家企业中, 有来自广东、浙江的企业,最终天津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以 1.06 亿元购得狗不理包子饮食集团国有产权。 成交价比拍卖底价高出 9080 万元。 9 手拉手模式,即国企和合作伙伴在进交易所之前已经达成合作共识,双方走进产权交易所只是办理出让 手续、做形式上的见证,这种模式不利于国有企业在产权转让过程中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