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五果胶质的测定一、实验目的了解(质量法)测定果胶质的意义:掌握果胶质测定的原理和方法。二、实验原理利用果胶酸钙不溶于水的特性,先用水将果胶质从样品中提取出来,再加氯化钙使之形成果胶酸钙沉淀,测定其质量并换算成果胶质质量。三、实验试剂与仪器(一)实验试剂及材料1、1mo1/L醋酸(CHsC00H)溶液:以58.3mL冰醋酸(化学纯)加水稀释至1000mL:2、1mo1/LCaC12溶液:称取纯无水氯化钙55.1g,加水稀释至500mL;3、0.1mo1/LNa0H溶液:称取NaOH4g溶于1000mL水中,摇匀贮于橡胶塞的试剂瓶中;4、2%硝酸银溶液:称取硝酸银(AgNOs)2g溶于100mL水中,摇匀于棕色滴瓶中;5、苹果、柑桔、山楂等。(二)实验仪器电热干燥箱、电子天平、称量瓶、古氏、抽滤瓶、电炉、烧杯、量筒等。四、实验步骤(一)准确称取新鲜样品30-50g,或干样品5-10g捣碎,置250mL烧杯中,加150mL水,小心加热煮沸1h(间歇搅拌并加水补充蒸发损失),冷却后移入25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勺;(二)用干滤纸抽滤(最好用古氏璃抽滤)。准确吸取滤液25mL于500mL烧杯中,加0.1mo1/LNaOH溶液100mL,静置30min。而后加50mL1mo1/LCH.C00H溶液搅拌,5min后加入50mL1mol/LCaC12溶液,摇匀,放置1h;(三)煮沸5min立即用烘干至恒重的滤纸过滤,以沸水洗涤沉淀,直至洗涤液加入硝酸银溶液无白色沉淀为止。然后将带有滤渣垢的滤纸放在预先烘干至恒重的称量瓶内,置于13
13 实验五 果胶质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了解(质量法)测定果胶质的意义;掌握果胶质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 利用果胶酸钙不溶于水的特性,先用水将果胶质从样品中提取出来,再加氯化钙使之 形成果胶酸钙沉淀,测定其质量并换算成果胶质质量。 三、实验试剂与仪器 (一)实验试剂及材料 1、1mo1/L 醋酸(CH3COOH)溶液:以 58.3mL 冰醋酸(化学纯)加水稀释至 1000mL; 2、1mol/LCaCl2溶液:称取纯无水氯化钙 55.1g,加水稀释至 500mL; 3、0.1mol/LNaOH 溶液:称取 NaOH4g 溶于 1000mL 水中,摇匀贮于橡胶塞的试剂瓶中; 4、2%硝酸银溶液:称取硝酸银(AgNO3)2g 溶于 100mL 水中,摇匀贮于棕色滴瓶中; 5、苹果、柑桔、山楂等。 (二)实验仪器 电热干燥箱、电子天平、称量瓶、古氏坩埚、抽滤瓶、电炉、烧杯、量筒等。 四、实验步骤 (一)准确称取新鲜样品 30-50g,或干样品 5-10g 捣碎,置 250mL 烧杯中,加 150mL 水, 小心加热煮沸 1h(间歇搅拌并加水补充蒸发损失),冷却后移入 250mL 容量瓶中,加水至 刻度、摇匀; (二)用干滤纸抽滤(最好用古氏坩埚抽滤)。准确吸取滤液 25mL 于 500mL 烧杯中,加 0.1mo1/LNaOH 溶液 100mL,静置 30min。而后加 50mL 1mol/L CH3COOH 溶液搅拌,5min 后 加入 50mL 1mol/LCaC12溶液,摇匀,放置 1h; (三)煮沸 5min 立即用烘干至恒重的滤纸过滤,以沸水洗涤沉淀,直至洗涤液加入硝酸 银溶液无白色沉淀为止。然后将带有滤渣垢的滤纸放在预先烘干至恒重的称量瓶内,置于
105℃烘箱中烘至恒重。五、结果计算0.9235×m×100果胶质含量(%)=(式1-5-1)mx(25/250)式中:m一—滤渣质量,g;m样品质量,g;25/250—稀释倍数;0.9235一一果胶酸钙换算为果胶质的系数。14
14 105℃烘箱中烘至恒重。 五、结果计算 果胶质含量(%)= ( ) 100 25 250 0.9235 1 × × × m m (式 1-5-1) 式中:ml——滤渣质量,g; m——样品质量,g; 25/250——稀释倍数; 0.9235——果胶酸钙换算为果胶质的系数
实验六单宁含量的测定(滴定法)一、实验目的了解单宁测定的意义:掌握测定单宁含量的原理和方法。二、实验原理单宁物质为强还原剂,极易被氧化。此测定方法以高锰酸钾为氧化剂,根据单宁被活性炭或骨炭吸附前后的氧化值之差计算单宁物质的含量。靛红(靛蓝二磺酸钠)能被高锰酸钾氧化,从蓝色变为黄色,从而指示终点。三、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一)实验材料柿子、香蕉、苹果等。(二)试剂1、0.05mo1/LKMn0,溶液:将1.58g高锰酸钾(KMn0)溶于100℃沸水中,移入1000ml容量瓶,冷却后定容至刻度;2、0.1%靛红溶液:称取靛红1g,溶于50ml浓硫酸(HS04)中,如难溶,可在水浴中加热到60℃,保持4h,然后稀释至1000ml;3、活性炭或骨炭。(三)仪器烧杯、量筒、滴瓶、250ml容量瓶、10ml及25ml移液管、滴定管及滴定管架、研钵、漏斗、滤纸等。四、实验步骤(一)称取捣碎均匀样品10-20g,用约150ml水移入250ml容量瓶中,充分振摇后加水至刻度,再混匀,用干燥滤纸过滤;(二)吸取过滤后的样品液10ml于1000ml烧杯或三角瓶中,准确加入靛红25ml,蒸馏水750ml,用0.05mo1/LKMn0,溶液快速滴定至黄绿色时,再缓慢滴定至明亮的金黄色即为终15
15 实验六 单宁含量的测定(滴定法) 一、实验目的 了解单宁测定的意义;掌握测定单宁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 单宁物质为强还原剂,极易被氧化。此测定方法以高锰酸钾为氧化剂,根据单宁被活 性炭或骨炭吸附前后的氧化值之差计算单宁物质的含量。靛红(靛蓝二磺酸钠)能被高锰 酸钾氧化,从蓝色变为黄色,从而指示终点。 三、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一)实验材料 柿子、香蕉、苹果等。 (二)试剂 1、0.05mol/L KMnO4溶液:将 1.58g 高锰酸钾(KMnO4)溶于 100℃沸水中,移入 1000ml 容 量瓶,冷却后定容至刻度; 2、0.1%靛红溶液:称取靛红 1g,溶于 50ml 浓硫酸(H2SO4)中,如难溶,可在水浴中加 热到 60℃,保持 4h,然后稀释至 1000ml; 3、活性炭或骨炭。 (三)仪器 烧杯、量筒、滴瓶、250ml 容量瓶、l0ml 及 25ml 移液管、滴定管及滴定管架、研钵、 漏斗、滤纸等。 四、实验步骤 (一)称取捣碎均匀样品 10-20g,用约 150ml 水移入 250ml 容量瓶中,充分振摇后加水至 刻度,再混匀,用干燥滤纸过滤; (二)吸取过滤后的样品液 l0ml 于 1000ml 烧杯或三角瓶中,准确加入靛红 25ml,蒸馏水 750ml,用 0.05mo1/LKMnO4 溶液快速滴定至黄绿色时,再缓慢滴定至明亮的金黄色即为终
点;(三)另取样品溶液10ml,加入骨炭或活性炭2-3g,置水浴上加热搅拌,过滤,约10min,趁热过滤,并用热水洗涤数次。于滤液中准确加入靛红25ml,蒸馏水750ml,同上法滴定。五、结果计算单宁含量(%)=C×(V-V)x0.0416、6V×100(式1-6-1)Vsm式中:c——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mo1/L;V一一滴定样品所消耗的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ml;V一样品吸收单宁后所消耗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mlVs——滴定时所用样品溶液体积,ml;V一制成样品液的总体积,ml;m一一样品的质量,g;0.0416—一单宁的毫摩尔质量,mg/mol。16
16 点; (三)另取样品溶液 10ml,加入骨炭或活性炭 2-3g,置水浴上加热搅拌,过滤,约 10min, 趁热过滤,并用热水洗涤数次。于滤液中准确加入靛红 25ml,蒸馏水 750ml,同上法滴定。 五、结果计算 单宁含量(%)= ( ) 100 0.0416 4 3 1 2 × × × − × m V V C V V (式 1-6-1) 式中:c——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mol/L; V1——滴定样品所消耗的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ml; V2——样品吸收单宁后所消耗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ml; V3——滴定时所用样品溶液体积,ml; V4——制成样品液的总体积,ml; m ——样品的质量,g; 0.0416——单宁的毫摩尔质量,mg/mol
实验七叶绿素的测定一、实验目的及原理叶绿素是蔬菜和水果含有的绿色色素,掌握测定叶绿素的含量,是鉴定果实成熟度和蔬菜鲜嫩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方法测定叶绿素含量的原理是叶绿素a和b对645和663毫微米波长的光有吸收高峰,并且叶绿素a和b两曲线相交于652毫微米处,因而在这一波长下测定其提取液的光密度,即可计算其含量。在663nm时,叶绿素a、b的80%丙酮溶液的比吸收系数分别为82.04和9.27。在波长645nm下,分别为16.75和45.6,由此得出下列关系:D663=82.04Ca+9.27Cb(式 1-7-1)(式 1-7-2)D645=16.74Ca+45.6Cb解方程(式1-7-1)和(式1-7-2)得:Ca=12.7D6632.69D645(式1-7-3)(式 1-7-4)Cb=22.9D645-4.68D663(式 1-7-5)叶绿素总量C,=Ca+Cb=20.2D645+8.02D663另外,由于叶绿素a、b在652nm处有相同的比吸收系数(均为34.5),也可在此波长下测定一次光密度D652),而求出叶绿素总量。D652×1000×1稀释倍数4(mg/g)C,=(式 1-7-6)34.51000样品鲜重Da×1000单位为mg/L,乘以1注:可使式中的单位从mg/L变为mg/g。34.51000二、实验材料和用具菠菜、苹果(青香蕉、国光)、黄瓜、碳酸钙、丙酮。组织磨碎器、具塞刻度试管、2m1移液管、玻璃漏斗、分光光度计,滤纸或离心机。三、操作方法(一)将样品切碎,均匀称取0.5g,放入组织磨碎器内,加入少量碳酸钙和丙酮研磨至组17
17 实验七 叶绿素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及原理 叶绿素是蔬菜和水果含有的绿色色素,掌握测定叶绿素的含量,是鉴定果实成熟度和 蔬菜鲜嫩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方法测定叶绿素含量的原理是叶绿素 a 和 b 对 645 和 663 毫微米波长的光有吸收高 峰,并且叶绿素 a 和 b 两曲线相交于 652 毫微米处,因而在这一波长下测定其提取液的光 密度,即可计算其含量。 在 663nm 时,叶绿素 a、b 的 80%丙酮溶液的比吸收系数分别为 82.04 和 9.27。在波 长 645nm 下,分别为 16.75 和 45.6,由此得出下列关系: D663=82.04Ca+9.27Cb (式 1-7-1) D645=16.74Ca+45.6Cb (式 1-7-2) 解方程(式 1-7-1)和(式 1-7-2)得:Ca=12.7D663-2.69D645 (式 1-7-3) Cb=22.9D645-4.68D663 (式 1-7-4) 叶绿素总量 Cr=Ca+Cb=20.2D645+8.02D663 (式 1-7-5) 另外,由于叶绿素 a、b 在 652nm 处有相同的比吸收系数(均为 34.5),也可在此波长 下测定一次光密度(D652),而求出叶绿素总量。 ( ) mg g 1000 1 1000 34.5 652 样品鲜重 稀释倍数 = × × × D Cr (式 1-7-6) 注: 1000 34.5 D652 × 单位为 mg/L,乘以 1000 1 可使式中的单位从 mg/L 变为 mg/g。 二、实验材料和用具 菠菜、苹果(青香蕉、国光)、黄瓜、碳酸钙、丙酮。 组织磨碎器、具塞刻度试管、2m1 移液管、玻璃漏斗、分光光度计,滤纸或离心机。 三、操作方法 (一)将样品切碎,均匀称取 0.5g,放入组织磨碎器内,加入少量碳酸钙和丙酮研磨至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