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一、说明(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面向所有师范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教师教育类必修课程。(二)教学目的本课程旨在培养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即运用一定的技术支持教与学的活动的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以及社会责任等。(三)教学内容及学时数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教育技术概述、教育技术基础、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网络教学资源的检索与获取、常见教学媒体的基本操作、多媒体素材的加工与处理、多媒体教材的集成开发、教学工具软件的操作与应用、教学信息的交流等。学时数(16)序号内容课堂实践学时数学时数教育技术概述,具体包括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发展趋50势、研究内容,及当代教师学习教育技术的必要性等教育技术基础,具体包括教育技术理论基础(含学习理论、教学理230论、传播理论等)、媒体基础、艺术基础等教育技术基本理论,具体包括教学媒体理论、教学设计理论、信息30化教学理论、教育传播理论、远程教育理论、教育技术管理理论、教育技术评价理论、教育技术研究方法等网络教学资源的检索与获取,具体包括利用搜索引擎、联机数据03库、数字图书馆等检索与获取网络教学资源多媒体素材的加工与处理,具体包括文字、图像、音频、视频、动4画等素材的加工与处理多媒体教材的集成开发,具体包括听觉教材、视听教材、多媒体课a件、专题学习网站的集成开发教学工具软件的操作与应用,具体包括概念图、数学、物理、化0学、生物等教学工具软件的操作与应用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一、说明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面向所有师范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教师教育类必修课程。 (二)教学目的 本课程旨在培养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即运用一定的技术支持教与学的活动的意识与态度、知识 与技能、应用与创新、以及社会责任等。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数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教育技术概述、教育技术基础、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网络教学资源的检索 与获取、常见教学媒体的基本操作、多媒体素材的加工与处理、多媒体教材的集成开发、教学工具 软件的操作与应用、教学信息的交流等。 序号 内容 学时数(16) 课 堂 学时数 实 践 学时数 1 教育技术概述,具体包括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发展趋 势、研究内容,及当代教师学习教育技术的必要性等 5 0 2 教育技术基础,具体包括教育技术理论基础(含学习理论、教学理 论、传播理论等)、媒体基础、艺术基础等 3 0 3 教育技术基本理论,具体包括教学媒体理论、教学设计理论、信息 化教学理论、教育传播理论、远程教育理论、教育技术管理理论、 教育技术评价理论、教育技术研究方法等 7 0 4 网络教学资源的检索与获取,具体包括利用搜索引擎、联机数据 库、数字图书馆等检索与获取网络教学资源 0 3 5 多媒体素材的加工与处理,具体包括文字、图像、音频、视频、动 画等素材的加工与处理 0 4 6 多媒体教材的集成开发,具体包括听觉教材、视听教材、多媒体课 件、专题学习网站的集成开发 0 4 7 教学工具软件的操作与应用,具体包括概念图、数学、物理、化 学、生物等教学工具软件的操作与应用 0 2
教学信息的交流,具体包括运用即时通讯软件、Email、博客与微028博、BBS等进行教学信息的交流15合计15(四)教学方式本课程采用理论讲授与实践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即利用信息化、数字化的教与学的方式(即实践部分中所要学习的内容)来学习教育技术的理论知识,强化实践技能的训练。二、本文理论篇第一章教育技术概述教学要点:本章主要学习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当代教师学习教育技术的必要性等内容。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1学时)1.1.1国外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1.1.2国外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第二节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1学时)1.2.1国外教育技术的发展阶段1.2.2国外教育技术的发展阶段第三节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1学时)1.3.1教育技术的理论发展趋势1.3.2教育技术的实践发展趋势第四节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1学时)1.4.1从发展历史看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1.4.2从逻辑角度看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
8 教学信息的交流,具体包括运用即时通讯软件、Email、博客与微 博、BBS等进行教学信息的交流 0 2 合计 15 15 (四)教学方式 本课程采用理论讲授与实践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即利用信息化、数字化的教与学的方式(即实 践部分中所要学习的内容)来学习教育技术的理论知识,强化实践技能的训练。 二、本文 理论篇 第一章 教育技术概述 教学要点: 本章主要学习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教育技术的研究 内容、当代教师学习教育技术的必要性等内容。 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 (1学时) 1.1.1国外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 1.1.2国外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 (1学时) 1.2.1国外教育技术的发展阶段 1.2.2国外教育技术的发展阶段 第三节 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 (1学时) 1.3.1教育技术的理论发展趋势 1.3.2教育技术的实践发展趋势 第四节 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 (1学时) 1.4.1从发展历史看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 1.4.2从逻辑角度看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
第五节当代教师学习教育技术的必要性(1学时)1.5.1从宏观层面看当代教师学习教育技术的必要性1.5.2从微观层面看当代教师学习教育技术的必要性教学要求:1.教会学生利用CNKI概念知识元库、CNKI工具书馆、百度百科等查找教育技术相关概念的定义,并分析不同定义之间的异同。2.教会学生利用表格方式整理国内外教育技术发展阶段及其特点。3.教会学生利用CNKI学术趋势搜索结果分析教育技术的理论发展趋势。4.通过让学生比较过去上中小学时和现在上大学时教师所采用的教育技术的不同,分析教育技术的实践发展趋势。5.通过CNKI查阅教育技术与教育信息化、教育改革、实施国家课程标准、教师专业素质、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创新型人才、教师专业发展等的关系的电子文献,了解当代教师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必要性。考核要求:1.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和实施国家课程标准的重要作用。2.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3.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作用。4.具有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以完善自身素质结构的意识与态度。5.具有利用教育技术进行终身学习以实现专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意识与态度。6.了解教育技术基本概念。第二章教育技术基础教学要点:本章主要学习教育技术理论基础(含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传播理论等)、教育技术媒体基础、教育技术艺术基础,以及常见的视觉媒体、听觉媒体、视听媒体、交互媒体、综合媒体的基本操作等内容。教学时数:5学时
第五节 当代教师学习教育技术的必要性 (1学时) 1.5.1从宏观层面看当代教师学习教育技术的必要性 1.5.2从微观层面看当代教师学习教育技术的必要性 教学要求: 1.教会学生利用CNKI概念知识元库、CNKI工具书馆、百度百科等查找教育技术相关概念的定义,并 分析不同定义之间的异同。 2.教会学生利用表格方式整理国内外教育技术发展阶段及其特点。 3.教会学生利用CNKI学术趋势搜索结果分析教育技术的理论发展趋势。 4.通过让学生比较过去上中小学时和现在上大学时教师所采用的教育技术的不同,分析教育技术的 实践发展趋势。 5.通过CNKI查阅教育技术与教育信息化、教育改革、实施国家课程标准、教师专业素质、优化教学 过程、培养创新型人才、教师专业发展等的关系的电子文献,了解当代教师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必 要性。 考核要求: 1.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和实施国家课程标准的重要 作用。 2.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 3.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作用。 4.具有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以完善自身素质结构的意识与态度。 5.具有利用教育技术进行终身学习以实现专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意识与态度。 6.了解教育技术基本概念。 第二章 教育技术基础 教学要点: 本章主要学习教育技术理论基础(含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传播理论等)、教育技术媒体基础、教 育技术艺术基础,以及常见的视觉媒体、听觉媒体、视听媒体、交互媒体、综合媒体的基本操作等 内容。 教学时数: 5学时
教学内容:第一节教育技术理论基础1(1学时)2.1.1学习理论2.1.2教学理论2.1.3传播理论第二节教育技术媒体基础1(1学时)2.2.1媒体概述2.2.2视觉媒体2.2.3听觉媒体2.2.4视听媒体2.2.5交互媒体2.2.6综合媒体第三节教育技术艺术基础(1学时)2.3.1教育技术艺术基础概述2.3.2文本呈现艺术2.3.3静止画面艺术2.3.4运动画面艺术2.3.5声音呈现艺术2.3.6交互功能运用艺术教学要求:1.让学生结合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课程的学习,通过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查阅相关的书籍,自主学习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的基本类型和基本问题。2.通过练习媒体的基本操作练习,认识常见的媒体及其优劣势。3.将教育技术艺术基础的基本原理揉合进多媒体素材的处理、多媒体教材的设计与开发等实践技能训练之中讲授。考核要求:1.具有关注新技术发展并尝试将新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意识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教育技术理论基础 (1学时) 2.1.1学习理论 2.1.2教学理论 2.1.3传播理论 第二节 教育技术媒体基础 (1学时) 2.2.1媒体概述 2.2.2视觉媒体 2.2.3听觉媒体 2.2.4视听媒体 2.2.5交互媒体 2.2.6综合媒体 第三节 教育技术艺术基础 (1学时) 2.3.1教育技术艺术基础概述 2.3.2文本呈现艺术 2.3.3静止画面艺术 2.3.4运动画面艺术 2.3.5声音呈现艺术 2.3.6交互功能运用艺术 教学要求: 1.让学生结合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课程的学习,通过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查阅相关的书 籍,自主学习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的基本类型和基本问题。 2.通过练习媒体的基本操作练习,认识常见的媒体及其优劣势。 3.将教育技术艺术基础的基本原理揉合进多媒体素材的处理、多媒体教材的设计与开发等实践技能 训练之中讲授。 考核要求: 1.具有关注新技术发展并尝试将新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意识
2.理解教育技术的主要理论基础。3.能为学生提供各种运用技术进行实践的机会,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1.具备常见视觉媒体的操作能力。2.具备常见听觉媒体的操作能力。3.具备常见视听媒体的操作能力。4.具备常见交互媒体的操作能力。5.具备常见综合媒体的操作能力。实验要求:1.学会幻灯机、投影器、扫描仪、视频展示台、照相机、电子白板等视觉媒体的基本操作。2.学会数码录音笔、简易数字音频系统等听觉媒体的基本操作。3.学会教学光盘播放系统、摄像机等视听媒体的基本操作。4.学会交互式电子白板等交互媒体的基本操作。5.学会微格教学系统、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网络教室等综合媒体的基本操作。第三章教育技术基本理论教学要点:本章主要学习教学媒体理论、教学设计理论、信息化教学理论、教育传播理论、教育技术管理理论、教育技术评价理论、教育技术研究方法等内容。教学时数:8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教学媒体理论(1学时)3.1.1教学媒体的特性3.1.2教学媒体的选择3.1.3教学媒体的利用第二节教学设计理论公(1学时)3.2.1传统教学设计3.2.2系统化教学设计
2.理解教育技术的主要理论基础。 3.能为学生提供各种运用技术进行实践的机会,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1.具备常见视觉媒体的操作能力。 2.具备常见听觉媒体的操作能力。 3.具备常见视听媒体的操作能力。 4.具备常见交互媒体的操作能力。 5.具备常见综合媒体的操作能力。 实验要求: 1.学会幻灯机、投影器、扫描仪、视频展示台、照相机、电子白板等视觉媒体的基本操作。 2.学会数码录音笔、简易数字音频系统等听觉媒体的基本操作。 3.学会教学光盘播放系统、摄像机等视听媒体的基本操作。 4.学会交互式电子白板等交互媒体的基本操作。 5.学会微格教学系统、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网络教室等综合媒体的基本操作。 第三章 教育技术基本理论 教学要点: 本章主要学习教学媒体理论、教学设计理论、信息化教学理论、教育传播理论、教育技术管理理 论、教育技术评价理论、教育技术研究方法等内容。 教学时数: 8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教学媒体理论 (1学时) 3.1.1教学媒体的特性 3.1.2教学媒体的选择 3.1.3教学媒体的利用 第二节 教学设计理论 (1学时) 3.2.1传统教学设计 3.2.2系统化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