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首页精神病学基础中文课程名称英文Basis of psychiatry授课对象2010级精神卫生专业本科层次2学时课时授课周节上课教室东二2教室第7教学周周五第3-4小节第五章精神症状学第十节意识障碍授课章节第十一节自知力和自知力障碍第十二节精神障碍综合征教学目标:1.掌握嗜睡、昏睡、昏迷、自知力的概念和表现教学目标2.熟悉幻觉宴想综合征、紧张综合征、精神自动症和柯萨可夫综合征与要求3.了解急性脑病综合征、慢性脑病综合征、神经衰弱综合征和强迫综合征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提前预习教学重点:1.嗜睡、昏睡、昏迷、自知力的概念;紧张综合征、精神自动症、柯萨可夫综合教学重点征、急性脑病综合征和慢性脑病综合征。与难点教学难点:1.Cotard综合征和Ganser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录像教学法、讨论法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手段:电化教学(投影、幻灯、音像)、计算机辅助教学教材与教材:《精神病学基础》、江开达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7、第1版教具教具:光盘、课件、多媒体意识-consciousness;昏迷状态-coma;朦胧状态-twilightstate;谱妄-delirium;专业词汇自知力-insight;人格分离-dissociatedpersonality5分钟引言部分:87分钟基本部分:(35分钟)第十节意识障碍《10分钟)对周围环境的意识障碍《25分钟)二、自我意识障碍第十一节自知力和自知力障碍(12分钟)教学内容(40分钟)第十二节精神障碍综合征与一、幻觉症<3分钟>时间分配二、幻觉妄想综合征<3分钟><4分钟>三、紧张综合征四、精神自动症<3分钟>五、疑病综合征<3分钟>六、柯萨可夫综合征<4分钟>七、急性脑病综合征<4分钟><3分钟>八、慢性脑病综合征
教 案 首 页 课程名称 中 文 精神病学基础 英 文 Basis of psychiatry 授课对象 2010 级 精神卫生 专业 本科 层次 课 时 2 学时 授课周节 第 7 教学周 周五第 3-4 小节 上课教室 东二 2 教室 授课章节 第五章 精神症状学 第十节 意识障碍 第十一节 自知力和自知力障碍 第十二节 精神障碍综合征 教学目标 与要求 教学目标:1.掌握嗜睡、昏睡、昏迷、自知力的概念和表现。 2.熟悉幻觉妄想综合征、紧张综合征、精神自动症和柯萨可夫综合征。 3.了解急性脑病综合征、慢性脑病综合征、神经衰弱综合征和强迫综合征。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提前预习 教学重点 与难点 教学重点:1. 嗜睡、昏睡、昏迷、自知力的概念;紧张综合征、精神自动症、柯萨可夫综合 征、急性脑病综合征和慢性脑病综合征。 教学难点:1.Cotard 综合征和 Ganser 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教学方法 与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录像教学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电化教学(投影、幻灯、音像)、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材与 教具 教材:《精神病学基础》、江开达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7、第 1 版 教具:光盘、课件、多媒体 专业词汇 意识-consciousness;昏迷状态-coma;朦胧状态-twilight state;谵妄-delirium; 自知力-insight;人格分离-dissociated personality 教学内容 与 时间分配 引言部分: 5 分钟 基本部分: 87 分钟 第十节 意识障碍 (35 分钟) 一、对周围环境的意识障碍 〈10 分钟〉 二、自我意识障碍 〈25 分钟〉 第十一节 自知力和自知力障碍 (12 分钟) 第十二节 精神障碍综合征 (40 分钟) 一、幻觉症 <3 分钟> 二、幻觉妄想综合征 <3 分钟> 三、紧张综合征 <4 分钟> 四、精神自动症 <3 分钟> 五、疑病综合征 <3 分钟> 六、柯萨可夫综合征 <4 分钟> 七、急性脑病综合征 <4 分钟> 八、慢性脑病综合征 <3 分钟>
九、神经衰弱综合征<3分钟><3分钟>十、易人综合征<3分钟>十一、Cotard综合征十二、Ganser综合征<4分钟>结束部分:8分钟教案正文注解授课内容目的教法时间
教 案 正 文 授 课 内 容 目的 教法 时间 注解 九、神经衰弱综合征 <3 分钟> 十、易人综合征 <3 分钟> 十一、Cotard 综合征 <3 分钟> 十二、Ganser 综合征 <4 分钟> 结束部分: 8 分钟
第十节意识障碍意识是指人对客观环境和自身的认识能力。前10者称环境意识,后者为自我意识。意识活动是通过脑干网状结构的上行激活系统和大脑皮层的功能活动共同实现的。皮层下活动是大脑皮层活动的动力源泉,网状结构的上行激活冲动传导对维持大脑皮层活动或觉醒状态有重要作用:同时,大脑皮层又不断的调节或控制皮层下的活动。一、环境意识障碍临床上将急性意识障碍分为三类:通过讲解(一)以意识水平障碍为主的意识障碍:使学生能1、嗜睡状态:意识障碍程度较轻,在安静够熟悉意环境下常处于睡眠状态,较强刺激能唤醒,并能进行意识障碍由轻到重列识障碍的简短的交谈或完成一些简单的动作,刺激一旦消失又出表格,条理清晰,增临床表入睡。加学生的理解和记忆。2、意识混浊状态:意识模糊,对外界反应迟钝,现。强刺激方能引起反应。常有理解、定向障碍,以致对问题理解与应答常有错误。吞咽反射、角膜反应与对光反应存在,可出现吸、强握、舔唇等原始动作。3、昏睡状态:意识水平降低程度较上述二者深,对呼叫或推动已不能引起反应。针刺或压眶上缘等强刺激也只能引起无意识的发声或防御反射。角膜与睫毛反射较弱,对光反应存在,深反射亢进,可有肢体震额或不自主动作。案例教学4、昏迷状态:意识完会丧失,对任何刺激都不法、视频产生反应。防御、吞咽与角膜等反射及对光反应消失,多媒体教可引出病理反射。学法、讲(二)意识范围缩小为主的意识障碍:授法1、意识朦胧状态:患者的意识活动集中于较窄而孤立的范围之内,只对范围内的体验能够感知。表而上看,尚能保持接近正常的行为,自动完成习惯性动作:自理简单生活,回答简单问题,甚至能完成某些连续的行动,但对外界感知不清晰、联想抑制、理解判断能力缺乏,不能适切的掌握与适应周围环境。还可出现定向障碍、片断幻觉、错觉,表情范然,焦虑、恐惧等情感体验,冲动或攻击行为。朦胧状态以25反复发作为特征,常突然发生、持续数分至数日后突然终止。事后多有遗忘。常见于癫痫与瘾症,也见于反应性精神障碍、颅脑外伤、感染、中毒及驱体疾病。2、漫游性自动症:是意识朦胧状态的一种特殊形式,以不具有幻觉、妄想和情绪改变为特征。患者在
第十节 意识障碍 意识是指人对客观环境和自身的认识能力。前 者称环境意识,后者为自我意识。意识活动是通过脑 干网状结构的上行激活系统和大脑皮层的功能活动共 同实现的。皮层下活动是大脑皮层活动的动力源泉, 网状结构的上行激活冲动传导对维持大脑皮层活动或 觉醒状态有重要作用;同时,大脑皮层又不断的调节 或控制皮层下的活动。 一、环境意识障碍 临床上将急性意识障碍分为 三类: (一)以意识水平障碍为主的意识障碍: 1、嗜睡状态:意识障碍程度较轻,在安静 环境下常处于睡眠状态,较强刺激能唤醒,并能进行 简短的交谈或完成一些简单的动作,刺激一旦消失又 入睡。 2、意识混浊状态:意识模糊,对外界反应迟钝, 强刺激方能引起反应。常有理解、定向障碍,以致对 问题理解与应答常有错误。吞咽反射、角膜反应与对 光反应存在,可出现吸吮、强握、舔唇等原始动作。 3、昏睡状态:意识水平降低程度较上述二者深, 对呼叫或推动已不能引起反应。针刺或压眶上缘等强 刺激也只能引起无意识的发声或防御反射。角膜与睫 毛反射较弱,对光反应存在,深反射亢进,可有肢体 震颤或不自主动作。 4、昏迷状态:意识完会丧失,对任何刺激都不 产生反应。防御、吞咽与角膜等反射及对光反应消失, 可引出病理反射。 (二)意识范围缩小为主的意识障碍: 1、意识朦胧状态:患者的意识活动集中于 较窄而孤立的范围之内,只对范围内的体验能够感知。 表而上看,尚能保持接近正常的行为,自动完成习惯 性动作;自理简单生活,回答简单问题,甚至能完成 某些连续的行动,但对外界感知不清晰、联想抑制、 理解判断能力缺乏,不能适切的掌握与适应周围环境。 还可出现定向障碍、片断幻觉、错觉,表情茫然,焦 虑、恐惧等情感体验,冲动或攻击行为。朦胧状态以 反复发作为特征,常突然发生、持续数分至数日后突 然终止。事后多有遗忘。常见于癫痫与癔症,也见于 反应性精神障碍、颅脑外伤、感染、中毒及躯体疾病。 2、漫游性自动症:是意识朦胧状态的一种特殊形 式,以不具有幻觉、妄想和情绪改变为特征。患者在 通过讲解 使学生能 够熟悉意 识障碍的 临床表 现。 案例教学 法、视频 多媒体教 学法、讲 授法 10′ 25′ 意识障碍由轻到重列 出表格,条理清晰,增 加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教案正文授课内容教法去时间注解目的
教 案 正 文 授 课 内 容 目的 教法 时间 注解
意识障碍中可进行无目的、无意义的、与当时处境不相适应的动作。突然发生,持续时间短暂,突通过视然终止,事后遗忘,临床上较多见的有二类:频、案例(1)梦游症又称睡行症。患者多在入睡后1~形象地展2小时突然起床,但并未觉醒,做些简单而无目的的示睡行症动作,持续数分至数十分钟后突然入睡。翌晨醒来,和神游完全遗忘。见于癫痫或瘾症。(2)昼游症旧称神游症。多发生于白天或于晨症。起时突然发作,患者无目的的外出漫游或外地旅行,持续数小时至一日或更长时间,突然清醒,事后有部分遗忘。见于癫痫,也见于瘾症,心因性精神障碍等。(三)意识内容改变为主的意识障碍在正常状态下,由于新的印象不断地充实意识内容,使其内容不仅复杂,且经常改变。病理性意识内容改变常呈一过性,预后一般良好,其特征是在精神活动抑制的背景上,出现兴奋性症状。亦可出现幻觉、片断妄想、恐惧情绪、躁动不安等。1、谱妄状态:在意识水平降低的背景上出现丰富、形象、生动的错觉与幻想觉,以幻视居多,言语性幻听少见。伴有紧张、恐惧等情绪反应,兴奋不安思维不连贯,喃喃自语。定向不良,对周围环境不能正确辨认。昼轻夜重,持续数小时或数日不等,意识恢复的可有部分遗忘或完全遗忘。见于感染、中毒、脑外伤及躯体疾病。2、精神错乱状态:表现与谱妄状态相似,但病情较严重。以精神活动不协调,无法理解为特征。可出现片断性的幻觉、思维极不连贯,感知综合障碍,焦虑、恐惧、严重不协调性运动兴奋,定向力与自知力丧失。持续时间可长达数周至数月,愈后有遗忘。见于严重的感染中毒性疾病。3、梦样状态:是伴有意识水平降低的一种梦境样体验,其内容多反映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片断,并与谱妄又称急性脑病综富有情感色彩的幻想交织在一起。常出现丰富的假性合征,是脑器质性精神幻视和幻听,以及恐惧、忧郁或淡漠等相应的情感变障碍急性期主要症状化,致使患者沉浸于幻觉和幻想之中,与周围环境缺之一。乏或丧失联系。反应迟钝,定向错误,以无思维不连贯和内心体验比较丰富为特征。事后有部分回忆和批判能力。见于心因性精神障碍、癫痫、精神分裂症及感染中毒性疾病。睡眠剥夺、过度疲劳,服用致幻剂时也可引起梦样状态。与学生共同讨论与意第十一节自知力和自知力障碍识障碍有关的案例?自知力是指患者对自己所患疾病的认识与判断案例法、能力。大多数精神疾病患者自知力丧失,有的患者在讲授法患病初期尚有自知力,随病情加重逐渐丧失。经过治疗,病情好转后患者的自知力恢复,并能对患病期间的精神异常表现做出恰当的判断和认识。因此,自知
意识障碍中可进行无目的、无意义的、与当时 处境不相适应的动作。突然发生,持续时间短暂,突 然终止,事后遗忘,临床上较多见的有二类: (1)梦游症又称睡行症。患者多在入睡后 1~ 2 小时突然起床,但并未觉醒,做些简单而无目的的 动作,持续数分至数十分钟后突然入睡。翌晨醒来, 完全遗忘。见于癫痫或癔症。 (2)昼游症旧称神游症。多发生于白天或于晨 起时突然发作,患者无目的的外出漫游或外地旅行, 持续数小时至一日或更长时间,突然清醒,事后有部 分遗忘。见于癫痫,也见于癔症,心因性精神障碍等。 (三)意识内容改变为主的意识障碍在正常状 态下,由于新的印象不断地充实意识内容,使其内容 不仅复杂,且经常改变。病理性意识内容改变常呈一 过性,预后一般良好,其特征是在精神活动抑制的背 景上,出现兴奋性症状。亦可出现幻觉、片断妄想、 恐惧情绪、躁动不安等。 1、谵妄状态:在意识水平降低的背景上出现丰 富、形象、生动的错觉与幻想觉,以幻视居多,言语 性幻听少见。伴有紧张、恐惧等情绪反应,兴奋不安, 思维不连贯,喃喃自语。定向不良,对周围环境不能 正确辨认。昼轻夜重,持续数小时或数日不等,意识 恢复的可有部分遗忘或完全遗忘。见于感染、中毒、 脑外伤及躯体疾病。 2、精神错乱状态:表现与谵妄状态相似,但病 情较严重。以精神活动不协调,无法理解为特征。可 出现片断性的幻觉、思维极不连贯,感知综合障碍, 焦虑、恐惧、严重不协调性运动兴奋,定向力与自知 力丧失。持续时间可长达数周至数月,愈后有遗忘。 见于严重的感染中毒性疾病。 3、梦样状态:是伴有意识水平降低的一种梦境 样体验,其内容多反映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片断,并与 富有情感色彩的幻想交织在一起。常出现丰富的假性 幻视和幻听,以及恐惧、忧郁或淡漠等相应的情感变 化,致使患者沉浸于幻觉和幻想之中,与周围环境缺 乏或丧失联系。反应迟钝,定向错误,以无思维不连 贯和内心体验比较丰富为特征。事后有部分回忆和批 判能力。见于心因性精神障碍、癫痫、精神分裂症及 感染中毒性疾病。睡眠剥夺、过度疲劳,服用致幻剂 时也可引起梦样状态。 第十一节 自知力和自知力障碍 自知力是指患者对自己所患疾病的认识与判断 能力。大多数精神疾病患者自知力丧失,有的患者在 患病初期尚有自知力,随病情加重逐渐丧失。经过治 疗,病情好转后患者的自知力恢复,并能对患病期间 的精神异常表现做出恰当的判断和认识。因此,自知 通过视 频、案例 形象地展 示睡行症 和神游 症。 案例法、 讲授法 谵妄又称急性脑病综 合征,是脑器质性精神 障碍急性期主要症状 之一。 与学生共同讨论与意 识障碍有关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