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 货币市场的均衡,: 及其他金融机构所发行的资产的性质,使得货币供给的定义不断改变,货币总量中所包含 的形式也越来越多。虽然各国的货币供给的定义有所不同,但对于狭义货币供给M,却基 本一致。西方经济学教科书中一般使用的货币供给概念就是M 4.12货币与金融资产 金融资产也叫金融工具,是保证人们购买力的凭证。金融工具是从金融市场交易的角 度来讲的,是交易中的对象、手段和工具;金融资产是从金融工具的持有者角度讲的,这 些金融工具是持有者的资产。金融资产的种类很多,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 的金融工具涌入到生活中来,金融资产的范畴也越来越广。在这里,只对常见的三类金融 资产进行介绍。它们是债券、股票和货币 1.债券 债券是表明债权债务关系的凭证,是债务人为筹资向债权人发行的按一定利率支付利 息并按约定条件偿还本金的有价证券。债券上一般标有发行单位、面额、利率和偿还期 限等。 债券的种类很多,比如按债券的偿还期限分为短期债券、中期债券和长期债券。通常 1年以下为短期,1~5年为中期,5年以上为长期。按发行主体分国家债券、地方债券 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等。发行主体分别为国家政府、地方政府、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以 及企业。其中国家债券简称国债或公债,主要用于弥补财政赤字。政府短期公债的发行及 买卖已成为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的重要手段。 债券具有偿还性、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等。债券到期时,债券持有人除了收回本 金外,还得到其延迟消费、承担违约和市场风险的报酬,即利息收入。因此,不同债券的 利息率将随着债券期限长短、违约可能性大小、市场风险大小而不同。如企业债券的利息 率一般高于公债。 债券的市场价格是随着债券市场供求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当市场上的债券供大于求 时,债券价格就会下降,反之,债券价格就会上升。影响债券供求关系的因素很多,市场 利率就是其一。若市场利率上升,超过债券利率时,投资者就会选择利率较高、收益较多 的其他金融产品,债券需求下降,债券价格趋于降低。反之,市场利率下降,债券价格趋 于上升。债券价格与市场利率呈反向变化趋势。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债券价格的变化主要 还不是反映现实利率水平的高低,而更重要的是产生于对利率将来变化的预期之中。当人 们预期市场利率将提高时,就会现行抛售债券,导致债券价格下跌;当人们预期市场利率 将提高时,就会抢先购入债券,导致债券价格上升。 2.股票 公司股票是用于证明股东身份和权益并获得股息和红利的凭证,具有收益性、风险性
101 货币市场的均衡 第 4 章 及其他金融机构所发行的资产的性质,使得货币供给的定义不断改变,货币总量中所包含 的形式也越来越多。虽然各国的货币供给的定义有所不同,但对于狭义货币供给 M1,却基 本一致。西方经济学教科书中一般使用的货币供给概念就是 M1。 4.1.2 货币与金融资产 金融资产也叫金融工具,是保证人们购买力的凭证。金融工具是从金融市场交易的角 度来讲的,是交易中的对象、手段和工具;金融资产是从金融工具的持有者角度讲的,这 些金融工具是持有者的资产。金融资产的种类很多,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 的金融工具涌入到生活中来,金融资产的范畴也越来越广。在这里,只对常见的三类金融 资产进行介绍。它们是债券、股票和货币。 1. 债券 债券是表明债权债务关系的凭证,是债务人为筹资向债权人发行的按一定利率支付利 息并按约定条件偿还本金的有价证券。债券上一般标有发行单位、面额、利率和偿还期 限等。 债券的种类很多,比如按债券的偿还期限分为短期债券、中期债券和长期债券。通常 1 年以下为短期,1~5 年为中期,5 年以上为长期。按发行主体分国家债券、地方债券、 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等。发行主体分别为国家政府、地方政府、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以 及企业。其中国家债券简称国债或公债,主要用于弥补财政赤字。政府短期公债的发行及 买卖已成为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的重要手段。 债券具有偿还性、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等。债券到期时,债券持有人除了收回本 金外,还得到其延迟消费、承担违约和市场风险的报酬,即利息收入。因此,不同债券的 利息率将随着债券期限长短、违约可能性大小、市场风险大小而不同。如企业债券的利息 率一般高于公债。 债券的市场价格是随着债券市场供求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当市场上的债券供大于求 时,债券价格就会下降,反之,债券价格就会上升。影响债券供求关系的因素很多,市场 利率就是其一。若市场利率上升,超过债券利率时,投资者就会选择利率较高、收益较多 的其他金融产品,债券需求下降,债券价格趋于降低。反之,市场利率下降,债券价格趋 于上升。债券价格与市场利率呈反向变化趋势。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债券价格的变化主要 还不是反映现实利率水平的高低,而更重要的是产生于对利率将来变化的预期之中。当人 们预期市场利率将提高时,就会现行抛售债券,导致债券价格下跌;当人们预期市场利率 将提高时,就会抢先购入债券,导致债券价格上升。 2. 股票 公司股票是用于证明股东身份和权益并获得股息和红利的凭证,具有收益性、风险性
宏观经济学(原理与实务 流通性、价格波动性等特点。股票的种类很多,按照不同标志,股票有不同的分类。比如 按照股票所代表的股东权利划分,股票可分为优先股票和普通股票;按是否记载股东姓名 分为记名股票和不记名股票;按有无面值分为有面值股票和无面值股票等 股票可以出售。股票的市场价格又称为股票行市,是股票在市场交易过程中实际成交 的价格。股票价格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经常处于波动之中。有很多因素影响到股票的供 求,市场利率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一般说来,利率下降,股票价格就上升,而利率 上升时,股票价格就下降。股票价格与市场利息率反相关。原因是一方面利率变动影响到 公司融资成本,利率低,可以降低公司利息负担,增加公司盈利,证券收益增多,价格随 之上升;利率高,公司融资成本高,利息负担加重,公司利润下降,证券收益减少,价格 下降。另一方面,利率降低,人们能够以较低利率借到所需资金,这会増大股票需求,造 成股价上升;利率上升,一部分资金会转向银行存款,股价会下降。 通常将债券和股票称为有价证券。有价证券的价格的变化尽管受很多因素影响,但经 常起作用的是利率与偿还期。如上所述,利率对有价证券价格的影响是反向的,这种联系 是必然的。 有价证券可以分为三类:一次性支付本息的债券,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债券,永久性 债券和股票 次性还本付息的债券,其价格计算公式为 其中P为债券价格,A为到期支付的本息之和,r为利率,n为偿还期 分期付息到期还本债券价格的计算公式为 M 式中,C为每年收益;M为债券面值 例如,现发行票面金额为100元,每年按年利率8%付息,10年还本的债券。现在市 场利率上升到9%,那么这张债券的价格变为多少? 解 100×8%100×8% 100×8% 1+9% +100 8×64176+100×0.42241 这时这张债券的价格下降为93.58元,或者说,若按100元面值销售,则无人愿意购买
102 宏观经济学 原理与实务 流通性、价格波动性等特点。股票的种类很多,按照不同标志,股票有不同的分类。比如 按照股票所代表的股东权利划分,股票可分为优先股票和普通股票;按是否记载股东姓名 分为记名股票和不记名股票;按有无面值分为有面值股票和无面值股票等。 股票可以出售。股票的市场价格又称为股票行市,是股票在市场交易过程中实际成交 的价格。股票价格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经常处于波动之中。有很多因素影响到股票的供 求,市场利率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一般说来,利率下降,股票价格就上升,而利率 上升时,股票价格就下降。股票价格与市场利息率反相关。原因是一方面利率变动影响到 公司融资成本,利率低,可以降低公司利息负担,增加公司盈利,证券收益增多,价格随 之上升;利率高,公司融资成本高,利息负担加重,公司利润下降,证券收益减少,价格 下降。另一方面,利率降低,人们能够以较低利率借到所需资金,这会增大股票需求,造 成股价上升;利率上升,一部分资金会转向银行存款,股价会下降。 通常将债券和股票称为有价证券。有价证券的价格的变化尽管受很多因素影响,但经 常起作用的是利率与偿还期。如上所述,利率对有价证券价格的影响是反向的,这种联系 是必然的。 有价证券可以分为三类:一次性支付本息的债券,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债券,永久性 债券和股票。 一次性还本付息的债券,其价格计算公式为 ( ) 1 A P n r = + (4-2) 其中 P 为债券价格,A 为到期支付的本息之和,r 为利率,n 为偿还期。 分期付息到期还本债券价格的计算公式为 ( ) ( ) ( ) 2 M 1 1 11 n n CC C P r r rr = + ++ + + + ++ " (4-3) 式中,C 为每年收益;M 为债券面值。 例如,现发行票面金额为 100 元,每年按年利率 8%付息,10 年还本的债券。现在市 场利率上升到 9%,那么这张债券的价格变为多少? 解: ( ) ( ) ( ) ( ) ( ) 2 10 10 10 10 1 100 8% 100 8% 100 8% 100 1 9% 1 9% 1 9% 1 9% 1 1 8 100 1 9% 1 9% 8 6.417 6 100 0.422 41 93.58 t t P = ×× × = + ++ + + + ++ =× + × + + =× + × = ∑ " 这时这张债券的价格下降为 93.58 元,或者说,若按 100 元面值销售,则无人愿意购买
第章 货币市场的均衡,: 永久性债券也就是指定期付息而无偿还期的债券,股票情况与它类似。由于 ≈0,因此,其计算式变为 这时,利率对价格的决定更为直接。 3.货币 这里的货币就是狭义的货币M,包括通货和活期存款,是流动性或灵活性最强的金融 资产。一般来讲,金融资产的流动性越大,该资产所获得的收入就越小,货币具有完全的 流动性,它就没有收入或收入极少。通货就没有收入,活期存款账户,也叫支票存款账户, 有些国家不付利息,有些国家支付很少的利息。 货币的价值是它的购买力,即购买其他财产的能力。当单位货币能够购买的产品和服 务的数量增加时,货币的价值就增加,反之就减少。因此,货币的价值取决于货币供给量 相对于总产量(包括服务)的大小。 个人的财富或资产可以以多种方式持有,比如以货币或其他金融资产如债券、股票 形式持有。持有债券或股票未来可能会有一定收入,那么持有货币的成本(即机会成本)就 是因持有货币而放弃的持有其他金融资产(债券或股票)可能得到的收入。由于债券或股票 的收入都与利率有关,所以货币的成本被看作是利率。 4.1.3货币市场 金融市场是与产品市场、要素市场等并列的一种市场,是进行资金融通的市场。从金 融交易的期限角度划分,金融市场包括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货币市场是交易期限在1年 以下的短期金融交易市场,其功能在于满足交易者的资金流动性要求。资本市场是交易在 1年以上的长期金融交易市场,主要满足工商企业的中长期投资需求和政府弥补财政赤字 的资金需要,包括长期存贷市场和证券市场 在金融市场中,货币市场规模巨大。货币市场的活动目的是为了保持和增强资金的流 动性,以便随时可以获得现实的货币。它一方面满足资金需求者的短期资金需要,另一方 面也为资金盈余者的暂时闲置资金提供能够获取赢利的机会。在货币市场中,短期金融工 具的存在及发展是其发展的基础。短期金融工具将资金供应者和资金需求者联系起来,并 为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提供操作手段。在货币市场上交易的短期金融工具,一般期限较 短,最短的只有1天,最长的也不超过1年,较为普遍的是3~6个月。正因为这些工具期 限短,可随时变现,具有较强的货币性,所以,短期金融工具又有“准货币”之称。短期 金融工具交易的市场便被称为货币市场
103 货币市场的均衡 第 4 章 永久性债券也就是指定期付息而无偿还期的债券,股票情况与它类似。由于 n → ∞ , ( ) 0 1 n M r ≈ + ,因此,其计算式变为 C P r = (4-4) 这时,利率对价格的决定更为直接。 3. 货币 这里的货币就是狭义的货币 M1,包括通货和活期存款,是流动性或灵活性最强的金融 资产。一般来讲,金融资产的流动性越大,该资产所获得的收入就越小,货币具有完全的 流动性,它就没有收入或收入极少。通货就没有收入,活期存款账户,也叫支票存款账户, 有些国家不付利息,有些国家支付很少的利息。 货币的价值是它的购买力,即购买其他财产的能力。当单位货币能够购买的产品和服 务的数量增加时,货币的价值就增加,反之就减少。因此,货币的价值取决于货币供给量 相对于总产量(包括服务)的大小。 一个人的财富或资产可以以多种方式持有,比如以货币或其他金融资产如债券、股票 形式持有。持有债券或股票未来可能会有一定收入,那么持有货币的成本(即机会成本)就 是因持有货币而放弃的持有其他金融资产(债券或股票)可能得到的收入。由于债券或股票 的收入都与利率有关,所以货币的成本被看作是利率。 4.1.3 货币市场 金融市场是与产品市场、要素市场等并列的一种市场,是进行资金融通的市场。从金 融交易的期限角度划分,金融市场包括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货币市场是交易期限在 1 年 以下的短期金融交易市场,其功能在于满足交易者的资金流动性要求。资本市场是交易在 1 年以上的长期金融交易市场,主要满足工商企业的中长期投资需求和政府弥补财政赤字 的资金需要,包括长期存贷市场和证券市场。 在金融市场中,货币市场规模巨大。货币市场的活动目的是为了保持和增强资金的流 动性,以便随时可以获得现实的货币。它一方面满足资金需求者的短期资金需要,另一方 面也为资金盈余者的暂时闲置资金提供能够获取赢利的机会。在货币市场中,短期金融工 具的存在及发展是其发展的基础。短期金融工具将资金供应者和资金需求者联系起来,并 为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提供操作手段。在货币市场上交易的短期金融工具,一般期限较 短,最短的只有 1 天,最长的也不超过 1 年,较为普遍的是 3~6 个月。正因为这些工具期 限短,可随时变现,具有较强的货币性,所以,短期金融工具又有“准货币”之称。短期 金融工具交易的市场便被称为货币市场
宏观经济学(原理与实务 近年我国的货币市场发展迅速,交易品种逐渐增加,交易规模持续增长,市场成员不 断扩大。但我国的货币市场还处于发展初期,可供交易的货币市场工具还比较少,交易规 模偏低,对信贷市场等其他市场的影响还有限。 货币供求在货币市场上的变动是决定利率水平及其变动的方向的决定性因素。货币市 场的利率结构的基础是短期债券的利息率。短期债券的利率是风险最小的收益率,货币市 场上大多数其他的收益率都是在短期债券利率基础上按比例增加的。当风险最小、期限最 短的利率由其供求关系确定后,其他风险较大和期限较长的贷款利率都会调整到与其相适 应的水平。正是由于利率之间的这种关系,各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都在货币市场上通过 短期债券的买卖来实现。 实例41 个人支票存款为什么难以走入我国寻常百姓家? 现阶段我国居民的个人消费主要以现金支付为主,极少用到个人支票,许多人甚至根本不知道个人支 票存款为何物。为什么支票这种便捷的支付方式不能走入我国寻常百姓家呢?也许有人会认为,个人支票 存款不普及的原因在于银行监管方面的限制,但事实上,中国人民银行向来鼓励和支持个人使用支票存款 认为这既方便消费者个人消费,也利于人民银行对现金的管理和控制,1986年1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曾联合下发《关于推行个体经济户和个人使用支票结算的通知》,通知认为 由于人民群众收入的增加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在其消费活动中有使用支票结算的要求。为便利商品流通 减少现金使用,调节现金流通,简化清点和收付手续,并利于聚集社会资金,扩大信贷资金来源,决定对 个人结算进行改革。《通知》还设专门条款指示“有条件的储蓄所试办个人活期储蓄支票结算”,199 年公布的《票据法》规定的申请开立支票存款账户的条件也并不苛刻:“申请人必须使用其本名,并提交 证明其身份的合法证件”“应当有可靠的资信,并存入一定的资金”“开立支票存款账户,申请人必须预 留其本名的签名式样和印签” 那么是不是因为各商业银行对办理个人支票存款不热心呢?商业银行是追求利润的,如果一项业务 有利可图,而且政策上也支持,它们是应该有积极性去办理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 趋激烈,各银行曾经为了竟争招揽存款而使出浑身解数,如果个人支票存款能够成为它们吸收存款的有 效途径,它们又何乐而不为呢?据悉,中国工商银行曾于1989年在浙江某地试办过个人支票业务,然而 当地居民宁愿用麻袋装现金也不肯使用支票。自1996年底开始,中国银行在北京分行和建国门分理处进 行个人支票业务的试点,但效果也并不理想。如中国银行北京分行从1996年底至1998年中总共只办了不 到80份个人支票账户,又因中途有清户,其所存个人支票账户不到70个 令人可喜的是,我国于2003年9月1日起开始施行《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这意味着个 人可以在银行开立结算账户,个人可以签发支票了。但是,仅从成都市的情况看,第一周内个人支票签发 是零 (资料来源http://www.nwnu.edu.cn/jgxy/jxcgi/yinhang/jxal.php) p104∥
104 宏观经济学 原理与实务 近年我国的货币市场发展迅速,交易品种逐渐增加,交易规模持续增长,市场成员不 断扩大。但我国的货币市场还处于发展初期,可供交易的货币市场工具还比较少,交易规 模偏低,对信贷市场等其他市场的影响还有限。 货币供求在货币市场上的变动是决定利率水平及其变动的方向的决定性因素。货币市 场的利率结构的基础是短期债券的利息率。短期债券的利率是风险最小的收益率,货币市 场上大多数其他的收益率都是在短期债券利率基础上按比例增加的。当风险最小、期限最 短的利率由其供求关系确定后,其他风险较大和期限较长的贷款利率都会调整到与其相适 应的水平。正是由于利率之间的这种关系,各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都在货币市场上通过 短期债券的买卖来实现。 实例 4-1 个人支票存款为什么难以走入我国寻常百姓家? 现阶段我国居民的个人消费主要以现金支付为主,极少用到个人支票,许多人甚至根本不知道个人支 票存款为何物。为什么支票这种便捷的支付方式不能走入我国寻常百姓家呢?也许有人会认为,个人支票 存款不普及的原因在于银行监管方面的限制,但事实上,中国人民银行向来鼓励和支持个人使用支票存款, 认为这既方便消费者个人消费,也利于人民银行对现金的管理和控制。1986 年 1 月 27 日,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曾联合下发《关于推行个体经济户和个人使用支票结算的通知》。通知认为, 由于人民群众收入的增加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在其消费活动中有使用支票结算的要求。为便利商品流通, 减少现金使用,调节现金流通,简化清点和收付手续,并利于聚集社会资金,扩大信贷资金来源,决定对 个人结算进行改革。《通知》还设专门条款指示“有条件的储蓄所试办个人活期储蓄支票结算”。1995 年公布的《票据法》规定的申请开立支票存款账户的条件也并不苛刻:“申请人必须使用其本名,并提交 证明其身份的合法证件”“应当有可靠的资信,并存入一定的资金”“开立支票存款账户,申请人必须预 留其本名的签名式样和印签”。 那么是不是因为各商业银行对办理个人支票存款不热心呢 ? 商业银行是追求利润的,如果一项业务 有利可图,而且政策上也支持,它们是应该有积极性去办理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 日趋激烈,各银行曾经为了竞争招揽存款而使出浑身解数,如果个人支票存款能够成为它们吸收存款的有 效途径,它们又何乐而不为呢?据悉,中国工商银行曾于 1989 年在浙江某地试办过个人支票业务,然而 当地居民宁愿用麻袋装现金也不肯使用支票。自 1996 年底开始,中国银行在北京分行和建国门分理处进 行个人支票业务的试点,但效果也并不理想。如中国银行北京分行从 1996 年底至 1998 年中总共只办了不 到 80 份个人支票账户,又因中途有清户,其所存个人支票账户不到 70 个。 令人可喜的是,我国于 2003 年 9 月 1 日起开始施行《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这意味着个 人可以在银行开立结算账户,个人可以签发支票了。但是,仅从成都市的情况看,第一周内个人支票签发 是零。 (资料来源:http://www.nwnu.edu.cn/jgxy/jxcgj/yinhang/jxal.php)
第章 货币市场的均衡,: 42货币需求 经济学家们从货币所具有的职能角度来探讨货币需求:一种是从货币所具有的交易媒 介或支付手段的职能角度出发,探讨为完成一定的交易量,需要有多少的货币来支撑;另 外一种则是从货币具有的贮藏手段的职能角度出发,探讨人们愿意以货币这种形式持有的 财富量为多少。由于各种资产的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的不同,人们在持有时会根据自 己的偏好和具体情况进行选择,使货币这种资产在各种资产的持有中保持一个恰当的比例 所以,从这个角度说,货币需求也可以说是人们在资产组合中愿意持有且能够持有的货币 数量。 42.1古典货币数量论 货币数量论是一种关于货币数量与货币价值或物价水平之间关系的货币理论,它以货 币数量的变化来解释货币价值或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动。这种理论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 情况下,一个国家的物价水平或货币价值,取决于这个国家向流通中投放的货币的数量, 货币数量的增减必将引起物价水平同方向同比例的变动 古典货币数量论主要是指从17世纪的休谟开始后经李嘉图、约翰·穆勒到20世纪 年代以前的货币需求理论,具有代表性的是费雪的交易方程式和庇古的剑桥方程式。 1.交易方程式 交易方程式也叫“费雪方程式”,是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在其1911年出版的《货 币购买力》一书中提出的用于解释一般物价水平决定的方程式,用公式表示为 (4-5) 式中,M代表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代表货币流通速度;P代表一般物价水平;T代表 商品交易数量 该方程式从商品供给者的角度,认为人们需要货币是因为货币可以用来交换商品满足 人们的需要,人们手中的货币最终都是用于购买商品。因此,销售出去的商品总值必然等 于用作交易的货币总值。可见,在费雪的货币理论中强调的是货币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充当 交易媒介的重要性 费雪认为式(4-5)中货币流通速度V是由公众的支付习惯、信用范围的大小、交通和通 信的发达程度等制度上的因素决定的,这些因素是比较稳定的,因而V可以看作是常数。 商品的交易数量T是由影响生产者的因素,如自然资源、技术条件等决定的,这些因素在 短期内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因而也可以假设T在短期内是不变的。只有M是最活跃的因 素,所以,一般物价水平P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流通中货币数量M的变化
105 货币市场的均衡 第 4 章 4.2 货 币 需 求 经济学家们从货币所具有的职能角度来探讨货币需求:一种是从货币所具有的交易媒 介或支付手段的职能角度出发,探讨为完成一定的交易量,需要有多少的货币来支撑;另 外一种则是从货币具有的贮藏手段的职能角度出发,探讨人们愿意以货币这种形式持有的 财富量为多少。由于各种资产的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的不同,人们在持有时会根据自 己的偏好和具体情况进行选择,使货币这种资产在各种资产的持有中保持一个恰当的比例。 所以,从这个角度说,货币需求也可以说是人们在资产组合中愿意持有且能够持有的货币 数量。 4.2.1 古典货币数量论 货币数量论是一种关于货币数量与货币价值或物价水平之间关系的货币理论,它以货 币数量的变化来解释货币价值或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动。这种理论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 情况下,一个国家的物价水平或货币价值,取决于这个国家向流通中投放的货币的数量, 货币数量的增减必将引起物价水平同方向同比例的变动。 古典货币数量论主要是指从 17 世纪的休谟开始后经李嘉图、约翰·穆勒到 20 世纪 30 年代以前的货币需求理论,具有代表性的是费雪的交易方程式和庇古的剑桥方程式。 1. 交易方程式 交易方程式也叫“费雪方程式”,是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在其 1911 年出版的《货 币购买力》一书中提出的用于解释一般物价水平决定的方程式,用公式表示为 MV PT = (4-5) 式中,M 代表流通中的货币数量;V 代表货币流通速度;P 代表一般物价水平;T 代表 商品交易数量。 该方程式从商品供给者的角度,认为人们需要货币是因为货币可以用来交换商品满足 人们的需要,人们手中的货币最终都是用于购买商品。因此,销售出去的商品总值必然等 于用作交易的货币总值。可见,在费雪的货币理论中强调的是货币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充当 交易媒介的重要性。 费雪认为式(4-5)中货币流通速度 V 是由公众的支付习惯、信用范围的大小、交通和通 信的发达程度等制度上的因素决定的,这些因素是比较稳定的,因而 V 可以看作是常数。 商品的交易数量 T 是由影响生产者的因素,如自然资源、技术条件等决定的,这些因素在 短期内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因而也可以假设 T 在短期内是不变的。只有 M 是最活跃的因 素,所以,一般物价水平 P 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流通中货币数量 M 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