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内容提要 本章阐述了会计的基本理论,包括会计概念、会计作用、会计核算基本前提、会计核算 般原则和会计要素等内容。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货币计量和会计分期。应注意把握: 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概念:(2)法律主体与会计主体的关系:(3)会计分期中的“中期” 的新定义。 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可以分为三类:(1)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原则,包括客观性原 则、可比性原则、一贯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明晰性原则:(2)确认和计量的 般原则,包括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划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 原则:(3)起修正作用的一般原则,包括谨慎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对 于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考生应在了解其涵义的基础上,着重把握它们在会计实务处理中的 具体例证,即在考核某项经济业务遵循了何种原则时,应能作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对于会 计初学者来说,会计理论中使用的原则往往难以全部辨认清楚,随着学习的深入,就会逐渐 理解各个原则的适用范围。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某一经济事项,有时会计核算原则之间会发 生矛盾,此时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则会权衡利弊,选择最重要的原则作为解决的基本点,提 供一个普遍接受且社会成本最低的解决方法 会计要素可以分成两类:(1)资产负债表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其会计 等式是“资产=负债十所有者权益”:(2)利润表要素,包括收入、费用和利润,其会计等 式是“收入一费用=利润”。教材根据2000年颁布的《企业财务报告条例》赋予了六个会计 要素新的内涵,考生应对其概念和特征加以识记和理解 二、历年试题分析 年度 题型分值 多项选择题 计法内容,已不适用现行教材 1999单项选择题2 ①会计法内容,已不适用现行教材:②会计分期 多项选择题2 贯性原则 2000 判断题1 资产要素 2001 0 无 2002单项选择题1 收益性支出 2003多项选择题2 贯性原则
一 、 本 章内容提要 本章阐述了会计的基本理论,包括会计概念、会计作用、会计核算基本前提、会计核算 一般原则和会计要素等内容。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货币计量和会计分期。应注意把握 :(1) 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概念;(2)法律主体与会计主体的关系;(3)会计分期中的“中期” 的新定义。 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可以分为三类:(1)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原则,包括客观性原 则、可比性原则、一贯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及时性原则 、明晰性原则;(2)确认和计量的 一般原则,包括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划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 原则;(3)起修正作用的一般原则,包括谨慎性原则、重要性原则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对 于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考生应在了解其涵义的基础上,着重把握它们在会计实务处理中的 具体例证,即在考核某项经济业务遵循了何种原则时,应能作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对于会 计初学者来说,会计理论中使用的原则往往难以全部辨认清楚,随着学习的深入,就会逐渐 理解各个原则的适用范围。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某一经济事项,有时会计核算原则之间会发 生矛盾,此时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则会权衡利弊,选择最重要的原则作为解决的基本点,提 供一个普遍接受且社会成本最低的解决方法。 会计要素可以分成两类:(1)资产负债表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其会计 等式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2)利润表要素,包括收入、费用和利润,其会计等 式是“收入-费用=利润”。教材根据 2000 年颁布的《企业财务报告条例》赋予了六个会计 要素新的内涵,考生应对其概念和特征加以识记和理解。 二 、 历 年试题分析 年度 题型 分值 考点 1998 多项选择题 2 会计法内容,已不适用现行教材 1999 单项选择题 2 ①会计法内容,已不适用现行教材;②会计分期 2000 多项选择题 2 一贯性原则 判 断 题 1 资产要素 2001 ―― 0 无 2002 单项选择题 1 收益性支出 2003 多项选择题 2 一贯性原则
三、本章变化内容 与2004年教材相比,本章内容无变化。 1.1.1会计的概念 I.历年考题 (无) II.知识点讲解 、会计的定义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经济管理工作 二、会计的职能 在理论上,会计有“两职能”论,即反映和监督;也有“三职能”论,即反映、监督和 参与经营决策。教材采用了“两职能”论,即在会计定义里包含了会计的两个职能:一是“反 映”,反映的内容是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二是“监督”,监督的内容是经营活 动和财务收支。 III.知识点练习 .1.2会计的作用 I.历年考题 (无) II.知识点讲解 在日常工作中,会计核算实质上是“会计凭证一一会计账簿一一会计报表”的循环。虽 然会计人员大部分的工作时间是扑在编制会计凭证和登记会计账簿上,但对外部使用者而言, 对他们有用的只是会计报表,因为会计报表上集中了其想获得的会计信息,至于会计报表的 编制过程,大概只有审计人员比较关心。由此看来,会计的目标可以简单地概括成“提供会 计信息”,会计的作用正是阐述了“向谁提供会计信息”的问题。 会计的作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向企业外部提供会计信息。 会计信息有助于有关各方(投资者、债权人、政府部门)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 和现金流量,并据以作出经济决策,进行宏观经济管理
2004 ―― 0 无 三 、 本 章变化内容 与 2004 年教材相比,本章内容无变化。 1 . 1 . 1 会计的概念 I. 历年考题 (无) I I. 知识点讲 解 一、会计的定义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经济管理工作。 二、会计的职能 在理论上,会计有“两职能”论,即反映 和监督;也有“三职能”论,即 反映、监督和 参与经营决策。教材采用了“两职能”论,即在会计定义里包含了会计的两个职能:一是“反 映”,反映的内容是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二是“监督”,监督的 内容是经营活 动和财务收支。 III.知识点 练习 (无) 1 . 1 . 2 会计的作用 I. 历年考题 (无) I I.知识点讲 解 在日常工作中,会计核算实质上是“会 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 ”的循环。虽 然会计人员大部分的工作时间是扑在编制会计凭证和登记会计账簿上,但对外部使用者而言, 对他们有用的只是会计报表,因为会计报表上集中了其想获得的会计信息,至于会计报表的 编制过程,大概只有审计人员比较关心。由此看来,会计的目标可以简单地概括成“提供会 计信息”,会计的作用正是阐述了“向谁提供会计信息”的问题。 会计的作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向企业外部提供会计信息。 会计信息有助于有关各方(投资者、债权人、政府部门)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 和现金流量,并据以作出经济决策,进行宏观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