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乐谱的版本研究五、音乐作品的形式分析六、音乐作品的内涵体验七、音乐作品的风格把握八、音乐表演心理【重点、难点】1.重点:音乐表演人才的素质与能力;音乐表演的美学原则、风格把握、音乐表演心理。2.难点:美学原则、风格把握、表演心理【教学方法】讲授法、观摩法、案例法、讨论法【学习要求】1.理解音乐表演人才所需的基本素质和技能2.了解音乐表演的创作和表现原则3.熟悉音乐作品的分析和演绎方法4.掌握音乐表演过程中的心理因素和管理技巧【学习资源】相关音视频资料、网络资源、在线学习平台:第三章音乐表演专业课程设置与学习【学习目标】了解我院音乐表演专业特点、音乐表演专业课程设置与课余活动【课程内容】一、学校的办学方向、人才培养定位与总体课程设置思路二、音乐专业类课程的设置与学习1.音乐表演专业课的学习2.音乐理论课的学习3.表演实践、实习类课程的学习三、、文化通识课的设置与学立四、音乐会、图书馆、网络资料的学习五、社团活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民间音乐采风【重点、难点】1.重点:我院音乐表演专业特点、音乐表演专业课程设置与课余活动简介2.难点:专业及文化类课程学习方法、时间及内容安排【教学方法】讲授法、观摩法、问题学习法【学习要求】19
19 四、乐谱的版本研究 五、音乐作品的形式分析 六、音乐作品的内涵体验 七、音乐作品的风格把握 八、音乐表演心理 【重点、难点】 1.重点:音乐表演人才的素质与能力;音乐表演的美学原则、风格把握、音乐表演 心理。 2.难点:美学原则、风格把握、表演心理 【教学方法】讲授法、观摩法、案例法、讨论法 【学习要求】 1.理解音乐表演人才所需的基本素质和技能 2.了解音乐表演的创作和表现原则 3.熟悉音乐作品的分析和演绎方法 4.掌握音乐表演过程中的心理因素和管理技巧 【学习资源】相关音视频资料、网络资源、在线学习平台; 第三章 音乐表演专业课程设置与学习 【学习目标】 了解我院音乐表演专业特点、音乐表演专业课程设置与课余活动 【课程内容】 一、学校的办学方向、人才培养定位与总体课程设置思路 二、音乐专业类课程的设置与学习 1.音乐表演专业课的学习 2.音乐理论课的学习 3.表演实践、实习类课程的学习 三、文化通识课的设置与学习 四、音乐会、图书馆、网络资料的学习 五、社团活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民间音乐采风 【重点、难点】 1.重点:我院音乐表演专业特点、音乐表演专业课程设置与课余活动简介 2.难点:专业及文化类课程学习方法、时间及内容安排 【教学方法】讲授法、观摩法、问题学习法 【学习要求】
1.理解学校课程设置和培养方向,包括音乐专业和文化通识课程2.掌握音乐专业课程内容和学习方法,包括音乐表演、理论和实践课程3.能够充分利用各类学习资源,如音乐会、图书馆和网络资料4.积极参与校园及社会活动,拓展音乐表演专业学习的实践经验和社交圈【学习资源】相关音视频资料、网络资源、在线学习平台、校内资源、社会资源;第四章职业方向与规划【学习目标】了解表演专业的就业岗位,思考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为大学四年的本科学习制定合理的计划【课程内容】一、音乐表演者的多重角色和身份歌唱家/演奏家、教师、学者、管理者。二、音乐表演者的具体工作、生活环境音乐界(专业院团、专业类学校、音乐管理部门):非专业单位(企事业单位工会、职工艺术团:文化馆、群艺馆等文化行政机构:普通中小学、老年大学:少年宫、个体音乐培训机构)。三、德艺双馨的大师风范歌唱家/演奏家、音乐家、艺术家、品德高尚的人:帕尔曼、马友友、卡萨尔斯、小泽征尔等;沈湘、周小燕、周广仁、但昭仪、林耀基、王昆、傅聪等。四、分析就业前景,明确职业方向我校的应用性办学方向:历届(音乐表演专业)毕业生省内就业情况简介,通过音乐学子的成功案例分析就业前景。克服理想与现实、主观与客观、理性与感性、兴趣与擅长的矛盾与困惑,结合自己已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职业方向。制定计划,刻苦学习,努力进步。【重点、难点】1.重点:音乐表演专业与音乐学专业的区别,就业方向、具体工作岗位、生活环境介绍:优秀音乐表演者人才类型的多样性。我校办学方向、音乐表演专业课程设置与专业音乐学院的区别:本校优秀毕业生的成功案例介绍。2.难点:结合自已的实际情况选择未来的职业方向,针对适宜的职业定位制定学习计划。20
20 1.理解学校课程设置和培养方向,包括音乐专业和文化通识课程 2.掌握音乐专业课程内容和学习方法,包括音乐表演、理论和实践课程 3.能够充分利用各类学习资源,如音乐会、图书馆和网络资料 4.积极参与校园及社会活动,拓展音乐表演专业学习的实践经验和社交圈【学习资 源】相关音视频资料、网络资源、在线学习平台、校内资源、社会资源; 第四章 职业方向与规划 【学习目标】 了解表演专业的就业岗位,思考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为大学四年的本科学习制定 合理的计划 【课程内容】 一、音乐表演者的多重角色和身份 歌唱家/演奏家、教师、学者、管理者。 二、音乐表演者的具体工作、生活环境 音乐界(专业院团、专业类学校、音乐管理部门); 非专业单位(企事业单位工会、职工艺术团;文化馆、群艺馆等文化行政机构;普 通中小学、老年大学;少年宫、个体音乐培训机构)。 三、德艺双馨的大师风范 歌唱家/演奏家、音乐家、艺术家、品德高尚的人: 帕尔曼、马友友、卡萨尔斯、小泽征尔等;沈湘、周小燕、周广仁、但昭仪、林耀 基、王昆、傅聪等。 四、分析就业前景,明确职业方向 我校的应用性办学方向;历届(音乐表演专业)毕业生省内就业情况简介,通过音 乐学子的成功案例分析就业前景。 克服理想与现实、主观与客观、理性与感性、兴趣与擅长的矛盾与困惑,结合自己 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职业方向。 制定计划,刻苦学习,努力进步。 【重点、难点】 1.重点:音乐表演专业与音乐学专业的区别,就业方向、具体工作岗位、生活环境 介绍;优秀音乐表演者人才类型的多样性。 我校办学方向、音乐表演专业课程设置与专业音乐学院的区别;本校优秀毕业生的 成功案例介绍。 2.难点: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未来的职业方向,针对适宜的职业定位制定学习 计划
【教学方法】案例法、讲授法或请校友讲座、座谈的形式,采取互动与主动发言的形式进行。【学习要求】1.了解音乐表演领域的多样职业选择2.熟悉艺术表演者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路3.分析就业前景,明确个人职业方向4.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5.持续学习,提升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将优秀课例、师德案例以及方案中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融汇贯通,做出合理的职业规划【学习资源】相关音视频资料、网络资源、在线学习平台、校内资源、社会资源。五、实践教学安排在课堂上设计围绕经典案例等中心话题的任务驱动式讨论。讨论环节中,每组选取代表发言,小组的所有参与者需要对本组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从而提升学生的鉴赏、评价和表述能力。课外可通过音乐表演观摩和评析,安排学生参观专业音乐表演活动或音乐会(线下、线上),让他们观摩优秀的音乐表演,然后进行评析和讨论,以加深对音乐表演艺术的理解和欣赏,提升学生的专业视野和职业认同感,激发学生对音乐事业的理想和追求。六、考核方式与评定方法(一)考核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对应关系课程目标考核内容考核方式对于音乐表演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形成基本认识:了解本专业应具课堂参与、平时作业、课程目标1备的相关音乐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学习笔记、期末考试表演能力:认同本专业工作的专业性和独特性。对优秀表演案例中艺术家的专业技能和艺术修为能做出初步的分析和课堂参与、平时作业、课程目标2评价;明确职业发展目标,初步领悟学习笔记、期末考试本专业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能制定科学可行的四年专业学习规划。从优秀表演案例课例中感悟专业的力量;初步形成职业认知和意愿;立课堂参与、平时作业、课程目标3志成为具备扎实的音乐技能、一定的期末考试表演经验、良好艺术修养和积极的职业态度的音乐表演人才。对国际音乐表演艺术家的深入理解课堂参与、平时作业、课程目标4和批判性分析能力:对不同音乐文化学习笔记、期末考试21
21 【教学方法】案例法、讲授法或请校友讲座、座谈的形式,采取互动与主动发言的 形式进行。 【学习要求】 1.了解音乐表演领域的多样职业选择 2.熟悉艺术表演者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路 3.分析就业前景,明确个人职业方向 4.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 5.持续学习,提升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 将优秀课例、师德案例以及方案中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融汇贯通,做出合理的职 业规划 【学习资源】相关音视频资料、网络资源、在线学习平台、校内资源、社会资源。 五、实践教学安排 在课堂上设计围绕经典案例等中心话题的任务驱动式讨论。讨论环节中,每组选取 代表发言,小组的所有参与者需要对本组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从而提升学生的鉴赏、 评价和表述能力。 课外可通过音乐表演观摩和评析,安排学生参观专业音乐表演活动或音乐会(线下、 线上),让他们观摩优秀的音乐表演,然后进行评析和讨论,以加深对音乐表演艺术的 理解和欣赏,提升学生的专业视野和职业认同感,激发学生对音乐事业的理想和追求。 六、考核方式与评定方法 (一)考核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对应关系 课程目标 考核内容 考核方式 课程目标 1 对于音乐表演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 要求形成基本认识;了解本专业应具 备的相关音乐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 表演能力;认同本专业工作的专业性 和独特性。 课堂参与、平时作业、 学习笔记、期末考试 课程目标 2 对优秀表演案例中艺术家的专业技 能和艺术修为能做出初步的分析和 评价;明确职业发展目标,初步领悟 本专业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能制 定科学可行的四年专业学习规划。 课堂参与、平时作业、 学习笔记、期末考试 课程目标 3 从优秀表演案例课例中感悟专业的 力量;初步形成职业认知和意愿;立 志成为具备扎实的音乐技能、一定的 表演经验、良好艺术修养和积极的职 业态度的音乐表演人才。 课堂参与、平时作业、 期末考试 课程目标 4 对国际音乐表演艺术家的深入理解 和批判性分析能力;对不同音乐文化 课堂参与、平时作业、 学习笔记、期末考试
课程目标考核内容考核方式背景下的交流和理解策略以及对国际音乐事业的全面理解和应用能力。(二)评定方法1.成绩评定成绩采用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方式。过程性考核指平时成绩100分(包括课堂参与40分、平时作业60分)占总成绩30%、学习记录100分占总成绩20%;终结性考核指末考成绩,考核方式为论文形式,末考成绩100分,占总成绩的50%。2.课程目标考核占比与达成值计算考核环节考核方式课程目标3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51025课堂参与(40分)平时成绩过程性考核(30%)平时作业(60分)202020(满分100)学习记录70学习记录(100分)30(20%)终结性考核期末成绩304030论文形式(50%)(满分100)课程达成值分目标达成值=各考核环节样本总均分/总分*权重(总达成值以分目标最小值确定)(三)评分标准1.期末考试评分标准评分标准课程目标90-10080-8970-7960690-59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能准确表述音能较准确表述能大致表述出对于音乐表演不了解音乐表乐表演专业培音乐表演专业音乐表演专业专业培养目标演专业培养目养目标,对毕业培养目标,对培养目标,大致毕业要求以及标、毕业要求以要求形成基本毕业要求形成了解毕业要求本专业应具备及本专业应具基本认识;以及本专业应的相关音乐基认识;了解本专了备的相关音乐业应具备的相解本专业应具具备的相关音本理论、基本技基本理论、基本课程目标1关音乐基本理备的相关音乐乐基本理论、基能和表演能力技能和表演能论、基本技能和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表演只形成了简单力,对于本专业工作的专业性表演能力;认同本技能和表演能力;基本认同的认识,对于本本专业工作的能力;基本认本专业工作的专业工作的专和独特性没有专业性和独特同本工作的专专业性和独特业性和独特性概念。性。性。业性和独特的了解不全面。性。22
22 课程目标 考核内容 考核方式 背景下的交流和理解策略以及对国 际音乐事业的全面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评定方法 1.成绩评定 成绩采用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方式。过程性考核指平时成绩 100 分(包 括课堂参与 40 分、平时作业 60 分)占总成绩 30%、学习记录 100 分占总成绩 20%;终 结性考核指末考成绩,考核方式为论文形式,末考成绩 100 分,占总成绩的 50%。 2. 课程目标考核占比与达成值计算 考核环节 考核方式 课程目标 1 课程目标 2 课程目标 3 过程性考核 (满分 100) 平时成绩 (30%) 课堂参与(40 分) 5 10 25 平时作业(60 分) 20 20 20 学习记录 (20%) 学习记录(100 分) 70 30 终结性考核 (满分 100) 期末成绩 (50%) 论文形式 30 40 30 课程达成值 分目标达成值=∑各考核环节样本总均分/总分*权重(总达成值以分目标最小值确定) (三)评分标准 1.期末考试评分标准 课程目标 评分标准 90-100 80-89 70-79 60-69 0-59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课程目标 1 能准确表述音 乐表演专业培 养目标,对毕业 要求形成基本 认识;了解本专 业应具备的相 关音乐基本理 论、基本技能和 表演能力;认同 本专业工作的 专业性和独特 性。 能较准确表述 音乐表演专业 培养目标,对 毕业要求形成 基本认识;了 解本专业应具 备的相关音乐 基本理论、基 本技能和表演 能力;基本认 同本工作的专 业 性 和 独 特 性。 能大致表述出 音乐表演专业 培养目标,大致 了解毕业要求 以及本专业应 具备的相关音 乐基本理论、基 本技能和表演 能力;基本认同 本专业工作的 专业性和独特 性。 对 于 音 乐 表 演 专业培养目标、 毕 业 要 求 以 及 本 专 业 应 具 备 的 相 关 音 乐 基 本理论、基本技 能 和 表 演 能 力 只 形 成 了 简 单 的认识,对于本 专 业 工 作 的 专 业 性 和 独 特 性 的了解不全面。 不了解音乐表 演专业培养目 标、毕业要求以 及本专业应具 备的相关音乐 基本理论、基本 技能和表演能 力,对于本专业 工作的专业性 和独特性没有 概念
评分标准课程目标90-10080-8970-7960690-59良优中及格不及格能准确且有逻能简单地对优能较有逻辑性能基本对优秀不能对优秀表辑性地对优秀地对优秀表演表演案例中艺秀表演案例中演案例中艺术案例中艺术家术家的专业技表演案例中艺艺术家的专业家的专业技能术家的专业技的专业技能和能和艺术修为技能和艺术修和艺术修为做能和艺术修为专业修为做出做出初步的分为做出初步的出初步的分析做出初步的分初步的分析和析和评价;有职分析和评价;职和评价;没有职析和评价;能明评价;能明确业发展目标,能业发展目标不业发展目标不确职业发展目职业发展目初步领悟音乐太明确,对音乐太明确,不能理标,初步领悟到标,初步领悟表演专业发展表演专业发展解音乐表演专课程目标2音乐表演专业音乐表演专业的必要性和重的必要性和重业发展的必要发展的必要性发展的必要性要性;能制定四要性的领悟较性和重要性;不和重要性:能制和重要性:能年专业学习规差;制定的四年会制定四年专划。定科学可行的较契合实际地专业学习规划业学习规划。四年专业学习不太契合专业制定四年专业规划。学习规划。实际。能从优秀表演能从优秀表演较能从优秀表对于优秀表演不能从优秀表案例中深刻感案例中感悟专演案例中感悟案例的感悟较演案例中感悟悟专业的力量;业的力量:形专业的力量;有差,从专业认知教育的力量;没形成了强烈的成了较强的专了一定专业认和职业意愿较有形成专业认专业认知和职业认知和职业知和职业意愿;差;对立志成为知和职业意愿;业意愿;立志成意愿;立志成对立志成为具具备扎实的音对立志成为具为具备扎实的为具备扎实的备扎实的音乐备扎实的音乐乐技能、一定的表演经验、良好音乐技能、一定音乐技能、一技能、一定的表技能、一定的表课程目标3的表演经验、良定的表演经演经验、良好艺艺术修养和积演经验、良好艺好艺术修养和验、良好艺术术修养和积极极的职业态度术修养和积极积极的职业态修养和积极的的职业态度的的音乐表演人的职业态度的度的音乐表演职业态度的音音乐表演人才才没有太多认音乐表演人才人才。的认识一般。识。乐表演人才。没有感觉。对国际音乐表对国际音乐表对国际音乐表对国际音乐表对国际音乐表演艺术家的理演艺术家的理演艺术家的理演艺术家的理演艺术家的理解深刻且分析解深入且分析解准确且分析解基本正确且解不准确且分全面,提出创新详细,提出合清晰,提出基本分析浅显,提出析缺乏逻辑,未性跨文化交流理的跨文化交合理的跨文化初步的跨文化能提出有效的课程目标4策略,能够灵活流策略,能够交流策略,能够交流策略,能有跨文化交流策运用理论知识。较好地运用理部分运用理论限度地运用理略,无法运用理论知识。知识。论知识。论知识。23
23 课程目标 评分标准 90-100 80-89 70-79 60-69 0-59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课程目标 2 能准确且有逻 辑性地对优秀 表演案例中艺 术家的专业技 能和艺术修为 做出初步的分 析和评价;能明 确职业发展目 标,初步领悟到 音乐表演专业 发展的必要性 和重要性;能制 定科学可行的 四年专业学习 规划。 能较有逻辑性 地对优秀表演 案例中艺术家 的专业技能和 专业修为做出 初步的分析和 评价;能明确 职 业 发 展 目 标,初步领悟 音乐表演专业 发展的必要性 和重要性;能 较契合实际地 制定四年专业 学习规划。 能基本对优秀 表演案例中艺 术家的专业技 能和艺术修为 做出初步的分 析和评价;有职 业发展目标,能 初步领悟音乐 表演专业发展 的必要性和重 要性;能制定四 年专业学习规 划。 能 简 单 地 对 优 秀 表 演 案 例 中 艺 术 家 的 专 业 技 能 和 艺 术 修 为 做 出 初 步 的 分析和评价;职 业 发 展 目 标 不 太明确,对音乐 表 演 专 业 发 展 的 必 要 性 和 重 要 性 的 领 悟 较 差;制定的四年 专 业 学 习 规 划 不 太 契 合 专 业 实际。 不能对优秀表 演案例中艺术 家的专业技能 和艺术修为做 出初步的分析 和评价;没有职 业发展目标不 太明确,不能理 解音乐表演专 业发展的必要 性和重要性;不 会制定四年专 业学习规划。 课程目标 3 能从优秀表演 案例中深刻感 悟专业的力量; 形成了强烈的 专业认知和职 业意愿;立志成 为具备扎实的 音乐技能、一定 的表演经验、良 好艺术修养和 积极的职业态 度的音乐表演 人才。 能从优秀表演 案例中感悟专 业的力量;形 成了较强的专 业认知和职业 意愿;立志成 为具备扎实的 音乐技能、一 定 的 表 演 经 验、良好艺术 修养和积极的 职业态度的音 乐表演人才。 较能从优秀表 演案例中感悟 专业的力量;有 了一定专业认 知和职业意愿; 对立志成为具 备扎实的音乐 技能、一定的表 演经验、良好艺 术修养和积极 的职业态度的 音乐表演人才 的认识一般。 对 于 优 秀 表 演 案 例 的 感 悟 较 差,从专业认知 和 职 业 意 愿 较 差;对立志成为 具 备 扎 实 的 音 乐技能、一定的 表演经验、良好 艺 术 修 养 和 积 极 的 职 业 态 度 的 音 乐 表 演 人 才 没 有 太 多 认 识。 不能从优秀表 演案例中感悟 教育的力量;没 有形成专业认 知和职业意愿; 对立志成为具 备扎实的音乐 技能、一定的表 演经验、良好艺 术修养和积极 的职业态度的 音乐表演人才 没有感觉。 课程目标 4 对国际音乐表 演艺术家的理 解深刻且分析 全面,提出创新 性跨文化交流 策略,能够灵活 运用理论知识。 对国际音乐表 演艺术家的理 解深入且分析 详细,提出合 理的跨文化交 流策略,能够 较好地运用理 论知识。 对国际音乐表 演艺术家的理 解准确且分析 清晰,提出基本 合理的跨文化 交流策略,能够 部分运用理论 知识。 对 国 际 音 乐 表 演 艺 术 家 的 理 解 基 本 正 确 且 分析浅显,提出 初 步 的 跨 文 化 交流策略,能有 限 度 地 运 用 理 论知识。 对国际音乐表 演艺术家的理 解不准确且分 析缺乏逻辑,未 能提出有效的 跨文化交流策 略,无法运用理 论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