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课堂测评评分标准评分标准课程目标18-2016-1712-130-1114-15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学习效果学习效果很学习效果较差,学习效果较般。课堂随机差。课堂随机学习效果好,课课堂随机测试,好,课堂随机测试,有少量测试,错误很课程目标2堂随机测试成错误较多;或没测试,有少量错误:或没有多;或没有参绩优异。有参与部分随错误。与部分随机测参与部分随机机测试。试。测试。5.实践表现评分标准评分标准课程目标 9-108760-5中优良及格不及格能准确将理论能较准确将理基本不会将理能将部分理论理论与实践的课程目标2论与实践相结论运用与实践与实践相结与实践相结合。结合不充分。合。合。中。6.学习记录评分标准评分标准课程目标18-2016-1714-1512130-11中优良及格不及格学习记录完整学习记录基本学习记录完整学习记录完整学习记录完整性较好,书写完整,书写基性好,书写工性较差,书写不性差,书写凌课程目标1较工整,准确本工整,准确整,准确率达到工整,准确率较乱,潦草,准率达到80%以率达到70%以低。90%以上。确率低。上。上。七、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一)选用教材出版编者备注教材名称出版社是否马工程教材时间否2001基本乐理教程童忠良上海音乐出版社(二)主要参考书[1]李重光.音乐理论基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62.[2]童忠良.现代乐理教程[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3]童忠良等.中国传统乐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14
14 4.课堂测评评分标准 课程目标 评分标准 18-20 16-17 14-15 12-13 0-11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课程目标 2 学习效果好,课 堂随机测试成 绩优异。 学 习 效 果 较 好,课堂随机 测试,有少量 错误。 学 习 效 果 一 般。课堂随机 测试,有少量 错误;或没有 参与部分随机 测试。 学习效果较差。 课堂随机测试, 错误较多;或没 有参与部分随 机测试。 学 习 效 果 很 差。课堂随机 测试,错误很 多;或没有参 与部分随机测 试。 5.实践表现评分标准 课程目标 评分标准 9-10 8 7 6 0-5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课程目标 2 能准确将理论 与 实 践 相 结 合。 能较准确将理 论与实践相结 合。 能将部分理论 与实践相结合。 理论与实践的 结合不充分。 基本不会将理 论运用与实践 中。 6.学习记录评分标准 课程目标 评分标准 18-20 16-17 14-15 12-13 0-11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课程目标 1 学习记录完整 性好,书写工 整,准确率达到 90%以上。 学习记录完整 性较好,书写 较工整,准确 率达 到 80%以 上。 学习记录基本 完整,书写基 本工整,准确 率 达到 70%以 上。 学习记录完整 性较差,书写不 工整,准确率较 低。 学习记录完整 性差,书写凌 乱,潦草,准 确率低。 七、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一)选用教材 教材名称 编者 出版社 出版 时间 是否马工程教材 备注 基本乐理教程 童忠良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1 否 (二)主要参考书 [1]李重光.音乐理论基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62. [2]童忠良.现代乐理教程[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 [3]童忠良等.中国传统乐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
[4]杜亚雄.中国传统乐理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5]杜亚雄,秦德祥.中国乐理[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6]郭.基本乐理教程(第5版)【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7]孙从音,付妮.基础乐理教与学实用教程[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0[8]安亮山,卫栓龙.实用基本乐理教程[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3[9]傅子华.实用乐理教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5[10]李吉提.中国音乐结构分析概论[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11]吴晓萍.中国工尺谱研究[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L12王耀华等.中国传统音乐乐谱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13]刘正维.中国民族音乐形态[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4]王耀华.中国传统音乐结构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15]褚历.中国传统音乐曲式结构分析[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4[16]赵冬梅.中国传统旋律的构成要素[M].北京:现代出版社,2020L17李西安,赵冬梅.中国传统曲式学M:北京:现代出版社,2020[18]李西安,赵冬梅《八板》及其变体研究谱例集[M].北京:现代出版社,2021.[19]李西安,赵冬梅.汉族语言与汉族旋律研究[M].北京:现代出版社,2021.八、课程学习建议课前可观看中国大学慕课《音乐理论基础》或超星课程自建资源,课上认真听讲,课后完成作业并及时提交,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与老师互动,无其对和弦解决与调式分析一定要做到熟练运用。课程资源中上传了相关电子教材与专著,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下载并学习。15
15 [4]杜亚雄.中国传统乐理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5]杜亚雄,秦德祥.中国乐理[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 [6]郭锳.基本乐理教程(第 5 版)[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7]孙从音,付妮.基础乐理教与学实用教程[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0. [8]安亮山,卫栓龙.实用基本乐理教程[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3. [9]傅子华.实用乐理教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5. [10]李吉提.中国音乐结构分析概论[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11]吴晓萍.中国工尺谱研究[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 [12]王耀华等.中国传统音乐乐谱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 [13]刘正维.中国民族音乐形态[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4]王耀华.中国传统音乐结构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 [15]褚历.中国传统音乐曲式结构分析[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4. [16]赵冬梅.中国传统旋律的构成要素[M].北京:现代出版社,2020. [17]李西安,赵冬梅.中国传统曲式学[M].北京:现代出版社,2020. [18]李西安,赵冬梅.《八板》及其变体研究谱例集[M].北京:现代出版社,2021. [19]李西安,赵冬梅.汉族语言与汉族旋律研究[M].北京:现代出版社,2021. 八、课程学习建议 课前可观看中国大学慕课《音乐理论基础》或超星课程自建资源,课上认真听讲, 课后完成作业并及时提交,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与老师互动,尤其对和弦解决与调式分 析一定要做到熟练运用。课程资源中上传了相关电子教材与专著,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 下载并学习
《专业导论》课程大纲一、课程信息课程名称(中文)专业导论(英文)ProfessionalIntroduction课程编码230510203B适用专业音乐表演无1先修课程修读学期课程类别学科专业基础课程课程性质回必修口选修0. 5课程学分考核方式口考试口考查课程学时学时(理论学时8,实践学时0)执笔人张晟审核人张晟二、课程简介《专业导论》是为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学科专业基础必修课程,是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所学专业,促进学生对自己四年的学习以及将来的职业发展形成初步的、较合理的规划的重要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音乐表演专业的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设置以及音乐表演专业需要掌握的能力与技巧:通过著名音乐表演艺术家、音乐表演专业优秀毕业生的成功案例分析,明晰音乐学专业的合格人才应具备的专业素养和艺术才能:按照专业定位,能初步对四年的专业学习和日后职业发展形成规划。三、课程目标(一)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达到以下目标:课程目标1:使学生感受音乐表演艺术,了解高校音乐表演专业的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设置等。同时通过建立对音乐史脉络、不同风格流派、音乐作品的学习,进一步开启学生对丰富音乐视野的探索。课程目标2:熟悉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必备的专业素质、文化艺术素养和表演实践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艺术观,调动学习专业的热情,遵循艺术规律,在专业上长足进步,德智体全面发展。16
16 《专业导论》课程大纲 一、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 (中文)专业导论 (英文) Professional Introduction 课程编码 230510203B 适用专业 音乐表演 先修课程 无 修读学期 1 课程类别 学科专业基础课程 课程性质 必修 □选修 课程学分 0.5 考核方式 考试 考查 课程学时 学时(理论学时 8,实践学时 0 ) 执笔人 张晟 审核人 张 晟 二、课程简介 《专业导论》是为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学科专业基础必修课程,是引导学 生进一步了解自己所学专业,促进学生对自己四年的学习以及将来的职业发展形成初步 的、较合理的规划的重要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音乐表演专业的专业培 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设置以及音乐表演专业需要掌握的能力与技巧;通过著名音乐 表演艺术家、音乐表演专业优秀毕业生的成功案例分析,明晰音乐学专业的合格人才应 具备的专业素养和艺术才能;按照专业定位,能初步对四年的专业学习和日后职业发展 形成规划。 三、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达到以下目标: 课程目标 1:使学生感受音乐表演艺术,了解高校音乐表演专业的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规格、课程设置等。同时通过建立对音乐史脉络、不同风格流派、音乐作品的学习, 进一步开启学生对丰富音乐视野的探索。 课程目标 2:熟悉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必备的专业素质、文化艺术素养和表演实践能 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艺术观,调动学习专业的热情,遵循艺术规律,在专业上长足 进步,德智体全面发展
课程目标3:1.根据课程设置的特点和课程的难易,确定学习的重点和方法,为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音乐感知力、音乐分析能力的提升以及音乐鉴赏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2.根据市场人才需求判断就业形势,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未来的职业方向,制定大学四年的学习规划。3.利用大学校园各种资源、课余校内外各种学习、实践机会努力拓展自已、锻炼自已、不断进步。课程目标4:通过研究和分析世界著名音乐表演艺术家的音乐作品和表演实录,深化学生对全球音乐文化的理解和欣赏,促进跨文化交流和国际音乐视野的拓展。(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关系课程目标支撑的毕业要求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2.1系统掌握音乐理论知识,包括乐理、和声和作品分析等,了解音乐艺术构成要素与规律:熟悉中西方音课程目标1学科知识乐史及不同音乐风格的演变历程,包括民族音乐流派及其代表作品。1.2乐于从事音乐表演、传承地方音乐文化,具备基本课程目标2品德修养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了解国情社情民情,具备一定的人文与艺术修养。4.2[具备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能够感知、分析、表课程目标3应用能力达不同风格音乐作品,将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并具备积极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8.1具备一定程度上对国际音乐动态的了解和较为开课程目标4国际视野阔的国际视野,熟悉各国音乐风格、传统和文化背景。四、课程内容(一)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学时分配支撑内容章序教学方法讲实小课程目标计授践第一章音乐表演专业概述讲授法、问题学习法课程目标1.42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必备的素第二章观摩法、案例法、讨论法课程目标2质、素养和能力音乐表演专业课程设置与第三章观摩法、案例法、讨论法课程目标21学习17
17 课程目标 3: 1.根据课程设置的特点和课程的难易,确定学习的重点和方法,为专业理论知识的 理解,音乐感知力、音乐分析能力的提升以及音乐鉴赏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2.根据市场人才需求判断就业形势,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未来的职业方向, 制定大学四年的学习规划。 3.利用大学校园各种资源、课余校内外各种学习、实践机会努力拓展自己、锻炼自 己、不断进步。 课程目标 4:通过研究和分析世界著名音乐表演艺术家的音乐作品和表演实录,深 化学生对全球音乐文化的理解和欣赏,促进跨文化交流和国际音乐视野的拓展。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关系 课程目标 支撑的毕业要求 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目标 1 学科知识 2.1 系统掌握音乐理论知识,包括乐理、和声和作品分 析等,了解音乐艺术构成要素与规律;熟悉中西方音 乐史及不同音乐风格的演变历程,包括民族音乐流派 及其代表作品。 课程目标 2 品德修养 1.2 乐于从事音乐表演、传承地方音乐文化,具备基本 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了解国情社情 民情,具备一定的人文与艺术修养。 课程目标 3 应用能力 4.2[具备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能够感知、分析、表 达不同风格音乐作品,将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 并具备积极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 课程目标 4 国际视野 8.1 具备一定程度上对国际音乐动态的了解和较为开 阔的国际视野,熟悉各国音乐风格、传统和文化背景。 四、课程内容 (一)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章序 内容 教学方法 学时分配 支撑 讲 课程目标 授 实 践 小 计 第一章 音乐表演专业概述 讲授法、问题学习法 2 0 2 课程目标 1.4 第二章 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必备的素 质、素养和能力 观摩法、案例法、讨论法 2 0 2 课程目标 2 第三章 音乐表演专业课程设置与 学习 观摩法、案例法、讨论法 2 0 2 课程目标 2
学时分配支撑章序内容教学方法讲实小课程目标授计践第四章职业方向与规划观摩法、案例法、讨论法课程目标2、322合计88U(二) 课程内容第一章音乐表演专业概述【学习目标】1.使学生感受音乐表演艺术的魅力,了解音乐表演在音乐中的作用和社会意义2.初步了解课程设置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课程内容】一、音乐表演、音乐表演艺术和音乐表演专业二、世界著名音乐表演艺术大师音像赏析三、音乐表演在音乐中的作用和社会意义四、我校音乐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设置,以及课程对于毕业要求的支撑矩阵、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的关联关系等【重点、难点】1.重点:欣赏世界著名表演艺术大师的音像,感受音乐表演艺术:认识其在音乐艺术中的重要作用2.难点:音乐表演的实践性与二度创作,音乐表演与人类文化艺术的关系【教学方法】讲授法、观摩法、问题学习法【学习要求】理解音乐表演的定义和意义、赏析著名表演大师的艺术、认识音乐表演在社会中的作用、以及了解学校音乐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学习资源】相关音视频资料、网络资源、在线学习平台:《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国标》(音乐类专业)《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晋中学院)》第二章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必备的素质、素养和能力【学习目标】明确音乐表演专业必备的素质、素养和能力【课程内容】一、音乐表演人才的素质、学习与修养(乐感、技术、文化修养)二、音乐表演是二度创作三、音乐表演创造的美学原则18
18 章序 内容 教学方法 学时分配 支撑 讲 课程目标 授 实 践 小 计 第四章 职业方向与规划 观摩法、案例法、讨论法 2 0 2 课程目标 2、3 合计 8 0 8 (二)课程内容 第一章 音乐表演专业概述 【学习目标】 1.使学生感受音乐表演艺术的魅力,了解音乐表演在音乐中的作用和社会意义 2.初步了解课程设置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课程内容】 一、音乐表演、音乐表演艺术和音乐表演专业 二、世界著名音乐表演艺术大师音像赏析 三、音乐表演在音乐中的作用和社会意义 四、我校音乐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设置,以及课程对于毕业要求的 支撑矩阵、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的关联关系等 【重点、难点】 1.重点:欣赏世界著名表演艺术大师的音像,感受音乐表演艺术;认识其在音乐艺 术中的重要作用 2.难点:音乐表演的实践性与二度创作,音乐表演与人类文化艺术的关系 【教学方法】讲授法、观摩法、问题学习法 【学习要求】理解音乐表演的定义和意义、赏析著名表演大师的艺术、认识音乐表 演在社会中的作用、以及了解学校音乐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 【学习资源】相关音视频资料、网络资源、在线学习平台;《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 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国标》(音乐类专业)《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晋中学院)》 第二章 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必备的素质、素养和能力 【学习目标】明确音乐表演专业必备的素质、素养和能力 【课程内容】 一、音乐表演人才的素质、学习与修养(乐感、技术、文化修养) 二、音乐表演是二度创作 三、音乐表演创造的美学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