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深沪制造业上市公司资源基础与绩效的实证分析 )广东省制造业企业发展的总体状况 随着跨国公司主导的产业细分化加剧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产业结构的调整,世界 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大量转移。在中国,各级各地方政府对制造业的发展非常重视,广东 也不例外,制造业被认为是推动广东发展的重要力量,许多产品在全球市场中有相当的份 额,广东制造行业有巨大发展潜力 下面本文对广东省制造业的特点、优势以及劣势做出分析 1.广东省制造业的特点 第一,产品专业集中程度较高。绝大多数产品集中于轻工家用产品,家用电器、方便 食品、装饰材料、服装、鞋业、塑胶、家具、饮料和医药占广东工业产值的70%以上。 第二,产品的层次较低。主要生产质低价廉的产品,高档产品少 第三,外向型发展。这种外向型与一个国家的外向型不同,它指的是向省外和海外两 个途径输出商品。 2.广东省制造业的优势 第一,相对稳定,受经济周期的影响较小。主要是因为广东经济的主力集中于轻工业, 相对于重工业来说,受经济衰退冲击较轻。其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汉森最早提出,即加速 原理一一重工业在繁荣时期,订单接踵而至,高速增长;而在衰退时期,使用机器的轻工 业和农业将停止投资扩大生产,机器的订单减少至零,严重衰退。轻工业在衰退期,虽然 也会减少,但至少不会是零口。所以轻工业虽然也受影响,但相对较轻 第二,存在市场扩展的空间。虽然广东制造业多数产品(相对于发达国家)技术含量不 高,但仍有扩展空间,我们可从三个方面得出这个结论:首先,我国人民收入水平较低 人民在使用耐用消费品方面相对来说比较少。这也就表明,我国家用工业产品远没有饱和, 存在着巨大的潜在市场增量。其次,由于国家的经济增长强劲,未来10年我国人民收人的 绝对量将显著增加。根据恩格尔定律,收人绝对额的迅速增加将使用于较贵重的耐用消费 品支出的比例增加。这表明工业品的销售市场将持续扩大。最后,由于2000年党中央提出 了开发大西北的规划和政策。开发西北地区的政策必将使西北地区的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 善,从而使工业消费品需求增加。沿海地区也会在开发中受益,加之东南亚危机的阴影逐 步消散,出口增长已经回升,沿海地区的经济将会迅速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经济的繁荣 即将到来。所以,我们可以断言,近几年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必有较大提高,耐用消费品 市场必将有快速增长,届时,广东的制造业必有可观的增长。 第三,经济扩张的弹性强。广东制造业相对国内其他地区具有很好的市场跟踪特性 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广东制造业的多数产品不需要较长时间的基础建设,从投资到产 品上市时间很短。二是广东资本分散于居民手中,进退灵活。在信用遭到破坏,经济低迷 时期,许多商家持币(存在银行)观望,一旦有利可图,资本迅速从银行汇聚于制造业。总 之,品种齐全的散件市场、产品生产周期短、资本分散保存和居民家庭经商的习惯保证了 制造业的扩张弹性
5 二、深沪制造业上市公司资源基础与绩效的实证分析 (一)广东省制造业企业发展的总体状况 随着跨国公司主导的产业细分化加剧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产业结构的调整,世界 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大量转移。在中国,各级各地方政府对制造业的发展非常重视,广东 也不例外,制造业被认为是推动广东发展的重要力量,许多产品在全球市场中有相当的份 额,广东制造行业有巨大发展潜力。 下面本文对广东省制造业的特点、优势以及劣势做出分析。 1.广东省制造业的特点 第一,产品专业集中程度较高。绝大多数产品集中于轻工家用产品,家用电器、方便 食品、装饰材料、服装、鞋业、塑胶、家具、饮料和医药占广东工业产值的 70% 以上。 第二,产品的层次较低。主要生产质低价廉的产品,高档产品少。 第三,外向型发展。这种外向型与一个国家的外向型不同,它指的是向省外和海外两 个途径输出商品。 2.广东省制造业的优势 第一,相对稳定,受经济周期的影响较小。主要是因为广东经济的主力集中于轻工业, 相对于重工业来说,受经济衰退冲击较轻。其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汉森最早提出,即加速 原理——重工业在繁荣时期,订单接踵而至,高速增长;而在衰退时期,使用机器的轻工 业和农业将停止投资扩大生产,机器的订单减少至零,严重衰退。轻工业在衰退期,虽然 也会减少,但至少不会是零[7]。所以轻工业虽然也受影响,但相对较轻。 第二,存在市场扩展的空间。虽然广东制造业多数产品(相对于发达国家)技术含量不 高,但仍有扩展空间,我们可从三个方面得出这个结论:首先,我国人民收入水平较低, 人民在使用耐用消费品方面相对来说比较少。这也就表明,我国家用工业产品远没有饱和, 存在着巨大的潜在市场增量。其次,由于国家的经济增长强劲,未来1O年我国人民收人的 绝对量将显著增加。根据恩格尔定律,收人绝对额的迅速增加将使用于较贵重的耐用消费 品支出的比例增加。这表明工业品的销售市场将持续扩大。最后,由于2000年党中央提出 了开发大西北的规划和政策。开发西北地区的政策必将使西北地区的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 善,从而使工业消费品需求增加。沿海地区也会在开发中受益,加之东南亚危机的阴影逐 步消散,出口增长已经回升,沿海地区的经济将会迅速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经济的繁荣 即将到来。所以,我们可以断言,近几年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必有较大提高,耐用消费品 市场必将有快速增长,届时,广东的制造业必有可观的增长。 第三,经济扩张的弹性强。广东制造业相对国内其他地区具有很好的市场跟踪特性。 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广东制造业的多数产品不需要较长时间的基础建设,从投资到产 品上市时间很短。二是广东资本分散于居民手中,进退灵活。在信用遭到破坏,经济低迷 时期,许多商家持币(存在银行)观望,一旦有利可图,资本迅速从银行汇聚于制造业。总 之,品种齐全的散件市场、产品生产周期短、资本分散保存和居民家庭经商的习惯保证了 制造业的扩张弹性
3广东省制造业企业存在的劣势 第一,广东省制造业企业处于体制转轨时期,尤其是民营企业,普遍采用的是家族化 管理模式,在企业的治理结构、激励约束机制和外部监督制度建设方面与现代企业的治理 结构相去甚远,企业管理的制度化和科学性欠缺。 第二,广东省制造业企业绝大多数为中小企业,明显存在资金实力不足的问题,税收 债务负担沉重、融资渠道不畅、融资方式单一。不少企业在进行初期规模较小的试探性投 资后就无后续资金再扩展投资规模和进一步的研究开发工作。 (二)模型的建立和假设确定 1.无形资产与无形资源的定义 在1993年7月1日,我国开始实施《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明确提出无 形资产的概念和界定范围。无形资产是指企业长期使用而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包括专利 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商誉等。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新的经济 业务不断出现,无形资产已成为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能为企业提供超额利润的重 要经济资源。而且无形资产的内容种类也在不断的发展。无形资产除包括专利权、商标权、 著作权等传统的内容之外,还包括企业营销关系网络、企业信息资源、企业文化和企业形 象等新兴的无形资产。 有人认为无形资产主要是知识形态的,诸如专利、商标、著作权、许可证等,而无形 资源内涵更广,在企业内部资源中,广大员工的远大理想、奋斗目标、前进动力、魄力、 意志、智力、知识、习惯等文化、价值观因素都是无形的资源:在环境资源中,产业链 积聚效应、公共关系、社会舆论、文化氛围、政策法规等因素就是无形资源。实际上,无 形资源是一个比无形资产、组织知识、企业能力等概念外延更为宽泛的概念,它泛指一切 给企业运行带来影响且无物质形态的经济要素。较为综合地研究企业无形资源的构成、分 类与本质属性,是进一步深入研究企业资源获取、转化、融合、创新与配置以提升企业价 值的重要基础。 本文认为,虽然“资源”属于经济范畴,而“资产”属于法律范畴:但“资源”强调 的是财富来源,而“资产”强调的是财富归属。不过在本论文实证研究中,“无形资产” 与“无形资源”这两个概念大致相同,具体都是指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的内部无物质形态 的资源,具体用员工、资产等指标代表所它们所携带的知识技术等核心资源 2.模型建立 企业作为一种社会经济组织,在拥有厂房、场地、设备、资金等有形资源的同时,也 拥有着种类繁多、不易计量与把握的无形资源。如企业商号、商标、专利权、发明权、专 有技术、土地使用权等等。另外,企业的社会形象、营销能力、管理制度、信息资料、企 业文化等也都具有可被企业用于获取经济利益的资源性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企业知 名度和信誉度为核心内容的无形资产,也已经成为企业竞争制胜的资本,并发挥着越来越 大的作用。如图2所示,无形资源对企业绩效的形成有着直接且深远的影响
6 3.广东省制造业企业存在的劣势 第一,广东省制造业企业处于体制转轨时期,尤其是民营企业,普遍采用的是家族化 管理模式,在企业的治理结构、激励约束机制和外部监督制度建设方面与现代企业的治理 结构相去甚远,企业管理的制度化和科学性欠缺。 第二,广东省制造业企业绝大多数为中小企业,明显存在资金实力不足的问题,税收 债务负担沉重、融资渠道不畅、融资方式单一。不少企业在进行初期规模较小的试探性投 资后就无后续资金再扩展投资规模和进一步的研究开发工作。 (二)模型的建立和假设确定 1.无形资产与无形资源的定义 在1993年7月1日,我国开始实施《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明确提出无 形资产的概念和界定范围。无形资产是指企业长期使用而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包括专利 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商誉等[8]。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新的经济 业务不断出现,无形资产已成为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能为企业提供超额利润的重 要经济资源。 而且无形资产的内容种类也在不断的发展。无形资产除包括专利权、商标权、 著作权等传统的内容之外,还包括企业营销关系网络、企业信息资源、企业文化和企业形 象等新兴的无形资产。 有人认为无形资产主要是知识形态的,诸如专利、商标、著作权、许可证等,而无形 资源内涵更广,在企业内部资源中,广大员工的远大理想、奋斗目标、前进动力、魄力、 意志、智力、知识、习惯等文化、价值观因素都是无形的资源;在环境资源中,产业链、 积聚效应、公共关系、社会舆论、文化氛围、政策法规等因素就是无形资源。实际上,无 形资源是一个比无形资产、组织知识、企业能力等概念外延更为宽泛的概念,它泛指一切 给企业运行带来影响且无物质形态的经济要素。较为综合地研究企业无形资源的构成、分 类与本质属性,是进一步深入研究企业资源获取、转化、融合、创新与配置以提升企业价 值的重要基础。 本文认为,虽然“资源”属于经济范畴,而“资产”属于法律范畴;但“资源”强调 的是财富来源,而“资产”强调的是财富归属。不过在本论文实证研究中,“无形资产” 与“无形资源”这两个概念大致相同,具体都是指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的内部无物质形态 的资源,具体用员工、资产等指标代表所它们所携带的知识技术等核心资源。 2.模型建立 企业作为一种社会经济组织,在拥有厂房、场地、设备、资金等有形资源的同时,也 拥有着种类繁多、不易计量与把握的无形资源。如企业商号、商标、专利权、发明权、专 有技术、土地使用权等等。另外,企业的社会形象、营销能力、管理制度、信息资料、企 业文化等也都具有可被企业用于获取经济利益的资源性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企业知 名度和信誉度为核心内容的无形资产,也已经成为企业竞争制胜的资本,并发挥着越来越 大的作用[9]。如图2所示,无形资源对企业绩效的形成有着直接且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