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 第一节 酸碱物质的来源及稳态 一、体液酸碱物质的来源(略) 二、酸碱平衡的调节 当体内H+负荷增加时是靠各种缓冲系统及肺肾 的调节作用来维持体液的pH相对稳定。 [H+]↑ 细胞外液 细胞内液 H++HC0-3→H2C03 肾脏排H+ 缓冲 缓 冲 回收HCO-3 (即刻) H20+C02 (3-4h) (几分钟) (3-5日) 体液缓冲系统 肺的调节 肾的调节1
1 第四章 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 第一节 酸碱物质的来源及稳态 一、体液酸碱物质的来源(略) 二、酸碱平衡的调节 当体内H+负荷增加时是靠各种缓冲系统及肺肾 的调节作用来维持体液的pH相对稳定。 [H+]↑ 细胞外液 缓 冲 (即刻) 细胞内液 缓 冲 (3-4h) H++HCO- 3→H2CO3 ↓ H2O+CO2 (几分钟} 肾脏排H+ 回收HCO- 3 (3-5日) 体液缓冲系统 肺的调节 肾的调节
(一)体液的缓冲作用 1、细胞外液的缓冲作用 在细胞外液中有: NaHCO3/H2CO3.Na2HPO4/NaH2PO4.NaPr/HPr 2、细胞内液的缓冲作用 在细胞内液中有: KHCO3/H2CO3,K2HPO4/KH2PO4, KPr/HPr,KHb /HHb,KHbO,/HHbO2 在血浆和红细胞中,分别以碳酸氢盐缓冲对及血红蛋白缓 冲对,氧合血红蛋白缓冲对为主,其中以碳酸氢盐缓冲对的 2 缓冲能力最强
2 (一)体液的缓冲作用 1、细胞外液的缓冲作用 在细胞外液中有: NaHCO3/H2CO3,Na2HPO4/NaH2PO4,NaPr/HPr 2、细胞内液的缓冲作用 在细胞内液中有: KHCO3/H2CO3,K2HPO4/KH2PO4, KPr/HPr,KHb/HHb,KHbO2/HHbO2 在血浆和红细胞中,分别以碳酸氢盐缓冲对及血红蛋白缓 冲对,氧合血红蛋白缓冲对为主,其中以碳酸氢盐缓冲对的 缓冲能力最强
挥发酸:H2CO3 可以变成气体的CO,从肺排出体外, 称之为挥发性酸。 固定酸:不能由肺排出体外,必须由肾从尿中排出的 酸性物质,称为固定酸。如S042-、HPO42-、乳酸、有 机酸。 体内挥发酸主要由非碳酸氢盐缓冲系统中的Hb缓冲 对缓冲。固定酸能被所有缓冲系统包括碳酸氢盐和非碳 酸氢盐(Buf)所缓冲。 Buf- Pr Hb- 3
3 挥发酸:H2CO3 可以变成气体的CO2从肺排出体外, 称之为挥发性酸。 固定酸:不能由肺排出体外,必须由肾从尿中排出的 酸性物质,称为固定酸。如S04 2-、HPO4 2- 、乳酸、有 机酸。 体内挥发酸主要由非碳酸氢盐缓冲系统中的Hb缓冲 对缓冲。固定酸能被所有缓冲系统包括碳酸氢盐和非碳 酸氢盐(Buf-)所缓冲。 Buf- HPO4 2- Hb- Pr-
(二)肺在酸碱平衡调节中的作用 肺的调节作用是通过改变肺泡通气量和CO,排 出量来实现的。 肺泡通气量是受呼吸中枢的控制。延髓的呼吸 中枢接受来自中枢化学感受器和外周化学感受器的 信息。 Pa02↓+主、颈动脉体◆ PaC02↑一化学感受器 呼吸中枢一呼吸加肺泡通,C02排出1 化学感受器深加快气量↑ [H+]↑ ↑+ CSF[H+]↑ ↑ PaCO21 4
4 (二)肺在酸碱平衡调节中的作用 肺的调节作用是通过改变肺泡通气量和CO2排 出量来实现的。 肺泡通气量是受呼吸中枢的控制。延髓的呼吸 中枢接受来自中枢化学感受器和外周化学感受器的 信息。 PaO2↓ PaCO2↑ 主、颈动脉体 化学感受器 + 呼吸中枢 化学感受器 呼吸加 深加快 肺泡通 气量↑ CO2排出↑ ↑+ CSF[H+]↑ ↑ PaCO2↑ [H+]↑
(三)肾在酸碱平衡调节中的作用 肾主要调节固定酸,通过排泌H+和NH3重吸收HCO3一达到 排酸保碱的作用。 1、近端肾单位的酸化作用(HCO3一的重吸收) 在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的基侧膜和管腔膜上各有转运蛋白或 称载体,承担离子转运。在基侧膜上还有钠泵,能主动转 运Na+。 近端肾单位的酸化作用是通过近曲小管Na+一H+交换完 成的。Na+一H+交换的结果是伴有HCO3一的重吸收。肾小 管上皮向管腔分泌1moL的H+,也同时在血浆增加1moL的 HCO3ˉ,即每进行一次H+-Na+交换,就有一个HCO3-重 吸收入血。见图4一1。 5
5 (三)肾在酸碱平衡调节中的作用 肾主要调节固定酸,通过排泌H+和NH3重吸收HCO3 -达到 排酸保碱的作用。 1、近端肾单位的酸化作用(HCO3 -的重吸收) 在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的基侧膜和管腔膜上各有转运蛋白或 称载体,承担离子转运。在基侧膜上还有钠泵,能主动转 运Na+ 。 近端肾单位的酸化作用是通过近曲小管Na+-H+交换完 成的。Na+-H+交换的结果是伴有HCO3 -的重吸收。肾小 管上皮向管腔分泌1moL的H+,也同时在血浆增加 1moL的 HCO3 -,即每进行一次H+-Na+交换,就有 一个HCO3 -重 吸收入血。见图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