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水肿 水肿(edema):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 积水(hydrops):体腔内过多液体积聚。 如胸腔积水(胸水),腹腔积水(腹水),心包腔积水,脑 室积水(脑积水)。 水肿的分类 (1)按水肿波及范围分类:①全身性水肿如心性水肿、 肾性水肿,肝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②局部性水肿如炎 性水肿,淋巴水肿,血管神经性水肿。 (2)按发病原因分类:肾性水肿,肝性水肿,心性水肿, 炎性水肿,淋巴水肿等。特发性水肿。 (3)按发生水肿的器官组织分类:皮下水肿,脑水肿, 肺水肿
六、水 肿 水肿(edema ):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 积水(hydrops ):体腔内过多液体积聚。 如胸腔积水(胸水),腹腔积水(腹水),心包腔积水,脑 室积水(脑积水)。 水肿的分类 (1)按水肿波及范围分类:①全身性水肿如心性水肿、 肾性水肿,肝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②局部性水肿如炎 性水肿,淋巴水肿,血管神经性水肿。 (2)按发病原因分类:肾性水肿,肝性水肿,心性水肿, 炎性水肿,淋巴水肿等。特发性水肿。 (3)按发生水肿的器官组织分类:皮下水肿,脑水肿, 肺水肿
(一)水肿的发病机制 1、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 ①平均有效流体静压 ②有效胶体渗透压 ③平均实际滤过压 平均实际 平均有效 有效胶体 =3.20-3.15 滤过压 流体静压 渗透压 =0.15KPa ④淋巴回流
(一)水肿的发病机制 1、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 ①平均有效流体静压 ②有效胶体渗透压 ③平均实际滤过压 平均有效 流体静压 有效胶体 渗 透 压 平均实际 滤 过 压 ⒊20-⒊15 0.15KPa = = = ④淋巴回流
有效胶体 三 血浆胶体 一组织间液二3.05kpa 渗透压 渗透压 胶体渗透压 (3.72) (0.67) 平均有效 毛细血管 组织间液 流体静压 平均血压 流体静压 三 3.2kpa (2.33) (-0.87) 图2一6影响毛细血管内外液体交换的因素
A V 毛细血管 平均血压 (2.33) = 组织间液 流体静压 (-0.87) 平均有效 流体静压 = 3.2kpa 血浆胶体 渗 透 压 (3.72) 组 织 间 液 胶体渗透压 (0.67) = 有效胶体 渗 透 压 = 3.05kpa 图2—6 影响毛细血管内外液体交换的因素
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的原因和机制 平均实际-平均有效_有效胶体一〔毛细血管 组织间液) 〔血浆胶体组织间液 渗透压流体静压渗透压一(流体静压流体静压) (渗透压一胶体渗透压 (1)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 原因:静脉压升高 (2)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原因:血浆清蛋白含量下降 ①蛋白合成障碍②蛋白质丧失过多③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 (3)微血管壁通透性增高。原因:各种炎症 (4)淋巴回流受阻。原因:恶性肿瘤、丝虫病
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的原因和机制 平均实际 渗 透 压 = 平均有效 流体静压 有效胶体 渗 透 压= 毛细血管 流体静压 组织间液 流体静压 - - 血浆胶体 渗 透 压- 组 织 间 液 胶体渗透压 (1)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 原因:静脉压升高 (2)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原因:血浆清蛋白含量下降 (3)微血管壁通透性增高 。原因:各种炎症 ①蛋白合成障碍 ②蛋白质丧失过多 ③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 (4)淋巴回流受阻。原因:恶性肿瘤、丝虫病
2、体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一钠水潴留 球一管平衡:正常' 肾小球滤过的钠和水 99~99.5%肾小管重吸收 其中60-70% 近曲小管重吸收 如果肾小球的滤过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率保持这 种正常比例关系,称肾小球一肾小管平衡,简称球一 管失平衡。 球一管失平衡:在病理条件下,如果肾小球滤过 率下降和/或肾小管重吸收增多,都可引起球管失平 衡,导致钠水潴留和细胞外液增多而发生水肿
2、体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钠水潴留 球-管平衡:正常 肾小球滤过的钠和水 99~99.5% 肾小管重吸收 其中 60-70% 近曲小管重吸收 如果肾小球的滤过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率保持这 种正常比例关系,称肾小球-肾小管平衡,简称球- 管失平衡。 球-管失平衡:在病理条件下,如果肾小球滤过 率下降和/或肾小管重吸收增多,都可引起球管失平 衡,导致钠水潴留和细胞外液增多而发生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