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呼吸功能不全 概述: 呼吸是指机体与外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02 肺泡 02 血液O2 组织 02 线粒体 CO, CO, C02 通气 换气 气体运输 内呼吸 外呼吸 完整的呼吸过程包括外呼吸、气体运输和内呼吸三个 密切相关的环节。呼吸衰竭通常是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的 后果
1 第十四章 呼吸功能不全 概述: 呼吸是指机体与外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空气 O2 CO2 肺泡 O2 CO2 血液 O2 CO2 组织 O2 CO2 线粒体 通气 换气 气体运输 内呼吸 外呼吸 完整的呼吸过程包括外呼吸、气体运输和内呼吸三个 密切相关的环节。呼吸衰竭通常是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的 后果
●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指的是由于外呼吸 功能的严重障碍,以致动脉血氧分压低于正常范围,伴 有或不伴有二氧化碳分压增高的病理过程。 呼吸衰竭又称呼吸功能不全(respiratory inssufficiency) ●判断呼吸衰竭的标准:PaO2<8KPa,PaCO2>6.67KPa ●呼吸衰竭指数(respiratory failure index,RFI):为 PaO2与FiO2(吸入气氧浓度)的比值。RFI=PaO2/FiO2,当吸 入气的氧浓度不足20%时,可将RFI作为诊断呼吸衰竭的指标。 如果RF引≤300,可诊断呼吸衰竭。 60 PaO,8KPa为60 mmHg RFI≤ ≤300。 0.2
2 ●呼吸衰竭指数( respiratory failure index, RFI): 为 PaO2与FiO2(吸入气氧浓度)的比值。RFI=PaO2 /FiO2 ,当吸 入气的氧浓度不足20%时,可将RFI作为诊断呼吸衰竭的指标。 如果RFI≤300,可诊断呼吸衰竭。 60 0.2 PaO28KPa为60mmHg RFI ≤ ≤300。 ●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 指的是由于外呼吸 功能的严重障碍,以致动脉血氧分压低于正常范围,伴 有或不伴有二氧化碳分压增高的病理过程。 呼吸衰竭又称呼吸功能不全( respiratory inssufficiency). ●判断呼吸衰竭的标准: PaO2<8KPa,PaCO2>6.67KPa
呼吸衰竭的分类: 1、根据呼吸衰竭时血气变化分类 呼吸衰竭必定有PaO2降低,根据PaCO2是否升高可 分为: (1)低氧血症型(I型)呼吸衰竭:仅有PaO,降低 而无PaCO2升高。 (2)高碳酸血症(Ⅱ型)呼吸衰竭:同时存在PaO2 降低及PaCO2升高
3 呼吸衰竭的分类: 1、根据呼吸衰竭时血气变化分类 呼吸衰竭必定有PaO2降低,根据PaCO2是否升高可 分为: (1)低氧血症型(Ⅰ型)呼吸衰竭:仅有PaO2降低, 而无PaCO2升高。 (2)高碳酸血症(Ⅱ型)呼吸衰竭:同时存在PaO2 降低及PaCO2升高
2、根据主要发病机制分类 (1)通气性呼吸衰竭,即Ⅱ型呼吸衰竭。 (2)换气性呼吸衰竭,即I型呼吸衰竭。 3、根据原发病变部位分类 (1)中枢性呼吸衰竭:由于呼吸中枢损害或抑制 引起的呼吸衰竭。 (2)外周性呼吸衰竭:由于呼吸器官本身的病变 引起的呼吸衰竭
4 3、根据原发病变部位分类 (1)中枢性呼吸衰竭:由于呼吸中枢损害或抑 制 引起的呼吸衰竭。 (2)外周性呼吸衰竭:由于呼吸器官本身的病变 引起的呼吸衰竭。 2、根据主要发病机制分类 (1)通气性呼吸衰竭,即Ⅱ型呼吸衰竭。 (2)换气性呼吸衰竭,即Ⅰ型呼吸衰竭
第一节原因和发病机制 (一)肺通气功能障碍 1、肺通气障碍的类型与原因 (1)限制性通气不足:吸气时肺泡的扩张受限制 所引起的肺泡通气不足。其原因有: ①呼吸肌活动障碍 1)中枢或周围神经的器质性病变; 2)由过量镇静药,安眠药、麻醉药引起的呼吸 中枢抑制。 3)呼吸肌本身的收缩功能障碍;
5 (一)肺通气功能障碍 1、肺通气障碍的类型与原因 (1)限制性通气不足:吸气时肺泡的扩张受限制 所引起的肺泡通气不足。其原因有: ①呼吸肌活动障碍 1)中枢或周围神经的器质性病变; 2)由过量镇静药,安眠药、麻醉药引起的呼吸 中枢抑制。 3)呼吸肌本身的收缩功能障碍; 第一节 原因和发病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