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教学要求 通过学习,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 髓,了解新时期我们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意义, 深刻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内涵及其相互关 系,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重点、难点 重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重新确立和丰富发展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含义及相互关系。 难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以及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四个基本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 本章基本概念 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四、课时安排4课时 本章教学内容 第一节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 (一)思想路线,亦称认识路线,指的是人们的认识所 遵循的方向、途径、原则和方法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一、教学要求 通过学习,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 髓,了解新时期我们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意义, 深刻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内涵及其相互关 系,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二、重点、难点 重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重新确立和丰富发展;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含义及相互关系。 难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以及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四个基本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本章基本概念 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 四、课时安排 4 课时 本章教学内容 第一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 (一)思想路线,亦称认识路线,指的是人们的认识所 遵循的方向、途径、原则和方法
换言之,思想路线是指以什么样的世界观、方法论 制定方针、政策并推动各项工作开展的思想原则、准则 它主要解决思维和存在、主观与客观的结合及统一问 题。我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思想路线至关重要,只有科学确立、坚持并不断发 展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我们党才能正确地把握时代 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和贯彻正确的路线、方针和 政策,才能形成科学的系统的理论,从而正确地引导人 民在革命和建设事业中走向胜利。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 增强创造力的源泉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没说过“实事求是”。这是马 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实事求是”作为一个命 题,最早出现于《班固·汉书》中。班固在文章中称赞河 间献王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从整个中国古典文论 的传统解释来看,“实事求是”是对严谨治学学风的概括, 本非哲学命题。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个明确地提出解决思想
换言之,思想路线是指以什么样的世界观、方法论 制定方针、政策并推动各项工作开展的思想原则、准则。 它主要解决思维和存在、主观与客观的结合及统一问 题。我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思想路线至关重要,只有科学确立、坚持并不断发 展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我们党才能正确地把握时代 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和贯彻正确的路线、方针和 政策,才能形成科学的系统的理论,从而正确地引导人 民在革命和建设事业中走向胜利。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 增强创造力的源泉。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没说过“实事求是”。这是马 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实事求是”作为一个命 题,最早出现于《班固·汉书》中。班固在文章中称赞河 间献王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从整个中国古典文论 的传统解释来看,“实事求是”是对严谨治学学风的概括, 本非哲学命题。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个明确地提出解决思想
路线这个问题的是毛泽东。毛泽东最早是在1929年6月14 日写的一封信中使用了“思想路线”的概念。他在这封信 中从哲学上对当时红四军党内的一些错误观点进行了分 析。他指出:我们是唯物史观论者,凡事要从历史和环境 两方面考察才能得到真相。一些错误观点的存在只是“历 史的结穴,历史上一种错误的思想路线上的最后挣扎”。同 年12月,毛泽东主持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中明确提出 反对“本本主义”的问题 1937年,毛泽东在《实践论》和《矛盾论》中更加深 刻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批评了主观主 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错误,进一步为党的思想路线作了理 论上系统的哲学论证。 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论 新阶段》的报告中使用了“实事求是”这个概念。他说:“共 产党员应是实事求是的模范”,“因为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完 成确定的任务” 1941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对“实事 求是”的科学涵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他指出:“‘实事 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 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 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 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
路线这个问题的是毛泽东。毛泽东最早是在 1929 年 6 月 14 日写的一封信中使用了“思想路线”的概念。他在这封信 中从哲学上对当时红四军党内的一些错误观点进行了分 析。他指出:我们是唯物史观论者,凡事要从历史和环境 两方面考察才能得到真相。一些错误观点的存在只是“历 史的结穴,历史上一种错误的思想路线上的最后挣扎”。同 年 12 月,毛泽东主持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中明确提出 反对“本本主义”的问题。 1937 年,毛泽东在《实践论》和《矛盾论》中更加深 刻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批评了主观主 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错误,进一步为党的思想路线作了理 论上系统的哲学论证。 1938 年 10 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论 新阶段》的报告中使用了“实事求是”这个概念。他说:“共 产党员应是实事求是的模范”,“因为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完 成确定的任务”。 1941 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对“实事 求是”的科学涵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他指出:“‘实事’ 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 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 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 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
为我们行动的向导。而要这样做,就须不凭主观想像,不凭 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 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指导下,从这些材料 中引出正确的结论。” 此后,毛泽东为中央党校题写了“实事求是”四个字作 为校训 (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 1945年,党的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 位,同时也在全党确立了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 思想路线。 在领导中国革命的斗争实践中,为了克服中国共产党 内的各种错误思想,保证中国革命的顺利发展,毛泽东用 实事求是”四个字来概括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一辩证唯物 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认识路线,并把它确立为中国 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在这条思想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 党克服了前进道路上的重重障碍,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革命 和建设的胜利。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继续强调实事求是,指出理论与 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他通过《论 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 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探索适合中国
为我们行动的向导。而要这样做,就须不凭主观想像,不凭 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 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指导下,从这些材料 中引出正确的结论。” 此后,毛泽东为中央党校题写了“实事求是”四个字作 为校训。 (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 1945 年,党的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 位,同时也在全党确立了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 思想路线。 在领导中国革命的斗争实践中,为了克服中国共产党 内的各种错误思想,保证中国革命的顺利发展,毛泽东用 “实事求是”四个字来概括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一辩证唯物 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认识路线,并把它确立为中国 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在这条思想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 党克服了前进道路上的重重障碍,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革命 和建设的胜利。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继续强调实事求是,指出理论与 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他通过《论 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 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探索适合中国
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在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的过程中,他曾针对“大跃进”的“左”的错误,号召全党 大兴调査研究之风”’,把实事求是的精神恢复起来;强调人 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而且只有经过实践的检验, 才能证明其是否反映了客观外界的规律。但是,这一时期, 党在实际工作中偏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问题并没有真正解 决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中国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 头,邓小平首先抓住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这一关键环节,大 力提倡实事求是。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邓小平就以马克思主义者 的非凡胆略和科学态度,批评“两个凡是”即“凡是毛主席 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 始终不渝地遵循。”指出它既不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也不符 合毛泽东思想,强调毛泽东思想是一个科学体系,必须“完 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他指岀,毛泽东倡导的作风中 最根本的东西是实事求是。在领导和推动关于实践是检验真 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中,他反复强调,实事求是,是“毛 泽东哲学思想的精髓”、“毛泽东思想的精髓”。1978年12 月,邓小平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 讲话中,特别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要意义。以这一 讲话精神为指导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
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在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的过程中,他曾针对“大跃进”的“左”的错误,号召全党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把实事求是的精神恢复起来;强调人 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而且只有经过实践的检验, 才能证明其是否反映了客观外界的规律。但是,这一时期, 党在实际工作中偏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问题并没有真正解 决。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中国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 头,邓小平首先抓住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这一关键环节,大 力提倡实事求是。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邓小平就以马克思主义者 的非凡胆略和科学态度,批评“两个凡是”即“凡是毛主席 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 始终不渝地遵循。”指出它既不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也不符 合毛泽东思想,强调毛泽东思想是一个科学体系,必须“完 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他指出,毛泽东倡导的作风中 最根本的东西是实事求是。在领导和推动关于实践是检验真 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中,他反复强调,实事求是,是“毛 泽东哲学思想的精髓”、 “毛泽东思想的精髓”。1978 年 12 月,邓小平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 讲话中,特别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要意义。以这一 讲话精神为指导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