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深刻认识祖国统一的重要性,了 解“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过程、基本内容, 深刻理解“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理论的重大意义;了解香 港问题、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的由来以及“一国两制”构想 在香港和澳门的成功实践;认识以“和平统 国两制” 基本方针解决台湾问题的必要性,学习党和政府对台湾的方 针政策。 重点、难点 重点:祖国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中华民族的根 本利益所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以 “一国两制”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纲领;“一国两制”构想 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难点:中国共产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战略构想的一贯性 和连续性。新世纪新阶段党和政府对台的方针政策 三、本章基本概念 一国两制、台湾问题、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南京条 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 四、课时安排4课时 本章教学内容 第一节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一、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深刻认识祖国统一的重要性,了 解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过程、基本内容, 深刻理解“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理论的重大意义;了解香 港问题、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的由来以及“一国两制”构想 在香港和澳门的成功实践;认识以“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基本方针解决台湾问题的必要性,学习党和政府对台湾的方 针政策。 二、重点、难点 重点:祖国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中华民族的根 本利益所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以 “一国两制”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纲领;“一国两制”构想 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难点:中国共产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战略构想的一贯性 和连续性。新世纪新阶段党和政府对台的方针政策。 三、本章基本概念 一国两制、台湾问题、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南京条 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 四、课时安排 4 课时 本章教学内容 第一节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爱国主义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对自己的祖国 一种深厚的感情,是一个国家民族意识和民族觉悟的集中反 映。中华民族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 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 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力量,是各族人民的共同的精神支 柱 在历史上,出卖国家民族利益、制造分裂的人,历来为 人民所唾弃。各族人民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同各种分裂势力及 其活动进行坚决的斗争。 由于种种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台湾海峡两岸至今仍处于 分裂状态。50年来党和政府一直致力于推进祖国完全统一大 业,顺利实现了香港、澳门的回归 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 民族复兴,就是改变民族因某种原因陷入停滞不前、贫 穷落后、被动挨打的状况,迫使民族奋发图强,独立解放, 实现繁荣昌盛,重整民族雄风,重塑民族形象,重立民族地 位,重现民族辉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仁 人志士的执着追求。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义无返顾地担当起 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社 会主义制度,推动社会主义的改革事业,开创了民族复兴的 新局面
一、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爱国主义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对自己的祖国 一种深厚的感情,是一个国家民族意识和民族觉悟的集中反 映。中华民族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 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 一、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力量,是各族人民的共同的精神支 柱。 在历史上,出卖国家民族利益、制造分裂的人,历来为 人民所唾弃。各族人民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同各种分裂势力及 其活动进行坚决的斗争。 由于种种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台湾海峡两岸至今仍处于 分裂状态。50 年来党和政府一直致力于推进祖国完全统一大 业,顺利实现了香港、澳门的回归。 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 民族复兴,就是改变民族因某种原因陷入停滞不前、贫 穷落后、被动挨打的状况,迫使民族奋发图强,独立解放, 实现繁荣昌盛,重整民族雄风,重塑民族形象,重立民族地 位,重现民族辉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仁 人志士的执着追求。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义无返顾地担当起 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社 会主义制度,推动社会主义的改革事业,开创了民族复兴的 新局面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没 有国家的完全统一,就没有完全意义上的民族复兴。只有实 现民族统一,才能展现中华民族的团结奋进、朝气蓬勃的英 姿,使得中华民族屹立世界民族之林。 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 1、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所有海内外 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符合 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包括台湾同 胞在内的所有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1986年9月,邓小平在答美国记者迈克莱士关于“台 湾有什么必要同大陆统一?”的问题时,邓小平指出:“这 首先是个民族问题,民族的感情问题。凡是中华民族子孙, 都希望中国能统一,分裂状况是违背民族意志的。” 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高举爱国 主义的伟大旗帜,把捍卫民族尊严、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维 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作为自己神圣的历史使命,并带领中 国人民为之英勇奋斗。 2、党和人民在实现祖国统一的问题上是坚定不移的 中国共产党在实现祖国统一的问题上的立场是坚定不 移的。党领导中国人民同一切阻挠破坏中国统一的势力进行 坚决的斗争,不断推动实现祖国统一的进程。毛泽东曾严正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没 有国家的完全统一,就没有完全意义上的民族复兴。只有实 现民族统一,才能展现中华民族的团结奋进、朝气蓬勃的英 姿,使得中华民族屹立世界民族之林。 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 1、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所有海内外 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符合 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包括台湾同 胞在内的所有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1986 年 9 月,邓小平在答美国记者迈克·华莱士关于“台 湾有什么必要同大陆统一?”的问题时,邓小平指出:“这 首先是个民族问题,民族的感情问题。凡是中华民族子孙, 都希望中国能统一,分裂状况是违背民族意志的。” 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高举爱国 主义的伟大旗帜,把捍卫民族尊严、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维 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作为自己神圣的历史使命,并带领中 国人民为之英勇奋斗。 2、党和人民在实现祖国统一的问题上是坚定不移的 中国共产党在实现祖国统一的问题上的立场是坚定不 移的。党领导中国人民同一切阻挠破坏中国统一的势力进行 坚决的斗争,不断推动实现祖国统一的进程。毛泽东曾严正
地指出,台、澎、金、马整个地收复回来,完成祖国统一, 这是中国人民的神圣任务,这是中国内政。邓小平指出,如 果到1997年后中国还不能收回香港,人民就没有理由信任 我们。江泽民也指出,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地完成祖国的统 大业。这是中华儿女不可动摇的共同愿望和决心。胡锦涛 强调,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是中国政府和人民不可动摇的意志和决心,符合包括2300 万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利益。无论在祖国统 的道路上遇到多大的艰难险阻,无论国内外敌对势力如何阻 挠破坏,都动摇不了党和人民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坚定信念 和坚强决心。 第二节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 、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 台湾问题是国民党发动内战的直接产物 中国抗日战争期间,在中国共产党和其它爱国力量的推 动下,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抗日战争胜利后,两党本应继续 携手,共肩振兴中华大业,可是当时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 集团依仗美国的支持,置全国人民的渴望于不顾,撕毁国共 两党签订的《双十协定》,发动了全国规模的反人民内战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被迫进行了三年多的人民解 放战争,由于当时的国民党集团倒行逆施,已为全国各族人
地指出,台、澎、金、马整个地收复回来,完成祖国统一, 这是中国人民的神圣任务,这是中国内政。邓小平指出,如 果到 1997 年后中国还不能收回香港,人民就没有理由信任 我们。江泽民也指出,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地完成祖国的统 一大业。这是中华儿女不可动摇的共同愿望和决心。胡锦涛 强调,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是中国政府和人民不可动摇的意志和决心,符合包括 2300 万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利益。无论在祖国统一 的道路上遇到多大的艰难险阻,无论国内外敌对势力如何阻 挠破坏,都动摇不了党和人民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坚定信念 和坚强决心。 第二节 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 一、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 1.台湾问题是国民党发动内战的直接产物 中国抗日战争期间,在中国共产党和其它爱国力量的推 动下,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抗日战争胜利后,两党本应继续 携手,共肩振兴中华大业,可是当时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 集团依仗美国的支持,置全国人民的渴望于不顾,撕毁国共 两党签订的《双十协定》,发动了全国规模的反人民内战。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被迫进行了三年多的人民解 放战争,由于当时的国民党集团倒行逆施,已为全国各族人
民所唾弃,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南京的“中华民国”政府。 1949年10月1日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为中国的惟一合法政府。国民党集团的一部分军政人员退 踞台湾。他们在当时美国政府的支持下,造成了台湾海峡两 岸隔绝的状态 2.台湾问题与美国政府的责任 台湾问题的产生及迟迟得不到解决,美国负有不可推卸 的责任。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国出钱出枪支持蒋介石打内战, 直接扮演了台湾问题制造者的角色。新中国诞生后,美国对 新中国采取孤立、遏制的政策,从政治、军事、经济上扶植 台湾当局,武力干涉中国人民完成统一祖国大业。1950年5 月29日和6月14日,美国远东军司令麦克阿瑟首次提出台 湾是美国在太平洋上的“不沉的航空母舰”。差不多在同 时间,美国防部长约翰逊建议美国应不惜使用军队拒共产党 于台湾之外。同年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借口朝鲜战 争,下令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从此开始了美国直接 使用武力阻挠中国领土统一。实际上把台湾变成美国保护地 的时期。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签字后,美蒋于1954年 12月签订了所谓“共同防御条约”,将台湾置于美国的“保 护”之下。1958年8月我炮击金门期间及其以后,美国加紧 推行“划峡而治”、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图谋 美国政府还长期以各种借口,极力维持台湾当局的“国际地
民所唾弃,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南京的“中华民国”政府。 1949 年 10 月 1 日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为中国的惟一合法政府。国民党集团的一部分军政人员退 踞台湾。他们在当时美国政府的支持下,造成了台湾海峡两 岸隔绝的状态。 2.台湾问题与美国政府的责任 台湾问题的产生及迟迟得不到解决,美国负有不可推卸 的责任。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国出钱出枪支持蒋介石打内战, 直接扮演了台湾问题制造者的角色。新中国诞生后,美国对 新中国采取孤立、遏制的政策,从政治、军事、经济上扶植 台湾当局,武力干涉中国人民完成统一祖国大业。1950 年 5 月 29 日和 6 月 14 日,美国远东军司令麦克阿瑟首次提出台 湾是美国在太平洋上的“不沉的航空母舰”。差不多在同一 时间,美国防部长约翰逊建议美国应不惜使用军队拒共产党 于台湾之外。同年 6 月 27 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借口朝鲜战 争,下令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从此开始了美国直接 使用武力阻挠中国领土统一。实际上把台湾变成美国保护地 的时期。1953 年 7 月朝鲜停战协定签字后,美蒋于 1954 年 12 月签订了所谓“共同防御条约”,将台湾置于美国的“保 护”之下。1958 年 8 月我炮击金门期间及其以后,美国加紧 推行“划峡而治”、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图谋。 美国政府还长期以各种借口,极力维持台湾当局的“国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