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情 况,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过程、依据、基本内容 和重大意义,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深刻把握只 有共产党能够救中国的真理性,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和 新中国的感情。 二、重点、难点 重点: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 难点:中国特点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必然性、正确性 的分析。 三、本章基本概念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基本纲领三大法宝 四、课时安排6课时 本章教学内容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三章的内容一一新民主主义革 命理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实 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在毛泽东思想的 科学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近代中国这样一个半殖 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里进行革命,无产阶级政党如何实现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一、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情 况,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过程、依据、基本内容 和重大意义,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深刻把握只 有共产党能够救中国的真理性,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和 新中国的感情。 二、重点、难点 重点: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 难点:中国特点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必然性、正确性 的分析。 三、本章基本概念 新民主主义革命 总路线 基本纲领 三大法宝 四、课时安排 6 课时 本章教学内容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三章的内容——新民主主义革 命理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实 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在毛泽东思想的 科学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近代中国这样一个半殖 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里进行革命,无产阶级政党如何实现
对中国革命的领导?中国革命究竟应该走什么样的发展道 路?是坚持“以城市为中心”,还是“先占乡村、后取城市”? 中国革命胜利后应该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以毛泽东为 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与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 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作斗争的过程中,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在深入总结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解决了中国革命面 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立了 独具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指引中国革命取得了伟大 胜利 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我们首先应该弄清新民主主 义革命理论是如何形成的?弄清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 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条件。下面我们首先来学习第一节新民主 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毛泽东同志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和解决 切革命问题的依据。 (一)近代中国的国情 近代中国,已经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 这是近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独立 的封建国家,随着帝国主义的不断入侵,改变了中国社会
对中国革命的领导?中国革命究竟应该走什么样的发展道 路?是坚持“以城市为中心”,还是“先占乡村、后取城市”? 中国革命胜利后应该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以毛泽东为 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与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 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作斗争的过程中,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在深入总结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解决了中国革命面 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立了 独具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指引中国革命取得了伟大 胜利。 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我们首先应该弄清新民主主 义革命理论是如何形成的?弄清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 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条件。下面我们首先来学习第一节新民主 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毛泽东同志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和解决一 切革命问题的依据。 (一)近代中国的国情 近代中国,已经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 这是近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独立 的封建国家,随着帝国主义的不断入侵,改变了中国社会一
般发展的轨道,使社会性质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一个 独立的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为 半封建的中国。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目的,决不是为了给中 华民族带来文明和发展,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 国,而是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阻碍中国 的自主发展,防止出现一个摆脱它们控制以至与它们竞争的 新型资本主义国家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社会 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 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各种矛盾 中最主要的矛盾。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 近代中国革命的首要任务、也是根本任务就是推翻帝国主 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从根本上推翻反动腐 朽的政治上层建筑,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为建 设繁荣富强的国家和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扫清障碍,创造必 要的前提。这两大历史任务是相互关联着的,只有完成反帝 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才能为完成后一个任务创造条件。 近几年有一种“告别革命”论的错误思潮,推崇所谓的 改良,把改良和革命对立起来,认为“革命只是一种破坏性 的力量”,否定中国近现代的革命,提出要“告别革命”,“既 告别来自‘左’的革命,也告别来自‘右’的革命。”为什 么说“告别革命”论是错误的?因为革命不是对生产力的破
般发展的轨道,使社会性质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一个 独立的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为 半封建的中国。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目的,决不是为了给中 华民族带来文明和发展,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 国,而是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阻碍中国 的自主发展,防止出现一个摆脱它们控制以至与它们竞争的 新型资本主义国家。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社会 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 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各种矛盾 中最主要的矛盾。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 近代中国革命的首要任务、也是根本任务就是推翻帝国主 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从根本上推翻反动腐 朽的政治上层建筑,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为建 设繁荣富强的国家和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扫清障碍,创造必 要的前提。这两大历史任务是相互关联着的,只有完成反帝 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才能为完成后一个任务创造条件。 近几年有一种“告别革命”论的错误思潮,推崇所谓的 改良,把改良和革命对立起来,认为“革命只是一种破坏性 的力量”,否定中国近现代的革命,提出要“告别革命”,“既 告别来自‘左’的革命,也告别来自‘右’的革命。”为什 么说“告别革命”论是错误的?因为革命不是对生产力的破
坏,而是解放生产力,是促进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当 通过改良不能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时,只能通过革命手段 来解决。 (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自从1914年爆发第一次世界 大战和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后,发生了一个新 的变化。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 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 革命的新纪元,标志着人类历史开始了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 义转变的进程。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从原来属于 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属于旧的世界资产 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转变为属于新的资产阶级民主 主义革命的范畴,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 分。五四运动中,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 历史舞台,由自在阶级转变为自为的阶级,开始成为中国革 命的领导力量。五四运动以后,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 泛传播,中国早期的共产主义者经过分析、比较和鉴别,最 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由于中国革 命的时代条件、领导力量和指导思想的变化,近代中国革命 以五四运动为开端,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为了挽救空前深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中国人民曾 经进行过多次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无数仁人志士苦苦探索
坏,而是解放生产力,是促进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当 通过改良不能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时,只能通过革命手段 来解决。 (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自从 1914 年爆发第一次世界 大战和 1917 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后,发生了一个新 的变化。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 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 革命的新纪元,标志着人类历史开始了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 义转变的进程。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从原来属于 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属于旧的世界资产 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转变为属于新的资产阶级民主 主义革命的范畴,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 分。五四运动中,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 历史舞台,由自在阶级转变为自为的阶级,开始成为中国革 命的领导力量。五四运动以后,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 泛传播,中国早期的共产主义者经过分析、比较和鉴别,最 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由于中国革 命的时代条件、领导力量和指导思想的变化,近代中国革命 以五四运动为开端,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为了挽救空前深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中国人民曾 经进行过多次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无数仁人志士苦苦探索
救国救民的道路。这些斗争和探索,每一次都对推动中国社 会走向进步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每一次都摆脱不了失败的 命运。事实证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 自发的农民运动和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 辛亥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 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都不能为中国找到真正的出 路。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期待新的阶级及其政党领导新的 革命,呼唤新的革命理论的产生。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 近代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和时代条件的变化,为新民主主义 革命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客观条件。 二、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一)革命实践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基 础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经过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 程。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中国革命实 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之一,就是 把党领导中国革命的丰富的实践经验经过提炼和总结,上升 为理论,实现“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化”。实践是理论的 基础,理论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革命实践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开始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 体实际相结合。1922年党的二大提出了中国革命分“两步走
救国救民的道路。这些斗争和探索,每一次都对推动中国社 会走向进步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每一次都摆脱不了失败的 命运。事实证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 自发的农民运动和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 辛亥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 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都不能为中国找到真正的出 路。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期待新的阶级及其政党领导新的 革命,呼唤新的革命理论的产生。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 近代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和时代条件的变化,为新民主主义 革命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客观条件。 二、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一)革命实践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基 础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经过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 程。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中国革命实 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之一,就是 把党领导中国革命的丰富的实践经验经过提炼和总结,上升 为理论,实现“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化”。实践是理论的 基础,理论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革命实践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开始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 体实际相结合。1922 年党的二大提出了中国革命分“两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