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报告 2013201年度)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2014年10月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报告 (2013-2014 年度)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2014年10月
目录 CONTENTS 1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概况 2学位授权学科、专业情况 21硕士学位点分布及结构 22重点建设的学科情况 07 23学科评估水平 3研究生招生及规模情况 4研究生培养过程 4.1研究生教育教学资源与条件 4.2研究生教育经费投入情况 15 4.3研究生课程建设情况 44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实施及成就 17 4.5导师队伍规模及结构情况(含杰出人才队伍情况)19 46研究生党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基本情况 4.7研究生培养特色及改革案例 5学位授予及研究生就业情况 5.1学位授予情况 52研究生毕业及就业状况 6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及成就 32 61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制度建设及成就 62研究生教育管理与服务举措 63学位论文盲审及抽检情况 64研究生资助体系建设情况 65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化建设情况 66研究生论文发表及科研获奖情况 67研究生对培养过程的满意度情况 6.8学位论文获奖情况 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情况 8研究生教育进一步改革与发展的思路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01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目 录 CONTENTS 1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概况 02 2 学位授权学科、专业情况 05 2.1 硕士学位点分布及结构 06 2.2 重点建设的学科情况 07 2.3 学科评估水平 08 3 研究生招生及规模情况 10 4 研究生培养过程 12 4.1 研究生教育教学资源与条件 13 4.2 研究生教育经费投入情况 15 4.3 研究生课程建设情况 16 4.4 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实施及成就 17 4.5 导师队伍规模及结构情况 (含杰出人才队伍情况) 19 4.6 研究生党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基本情况 21 4.7 研究生培养特色及改革案例 23 5 学位授予及研究生就业情况 29 5.1 学位授予情况 30 5.2 研究生毕业及就业状况 30 6 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及成就 32 6.1 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制度建设及成就 33 6.2 研究生教育管理与服务举措 34 6.3 学位论文盲审及抽检情况 36 6.4 研究生资助体系建设情况 36 6.5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化建设情况 37 6.6 研究生论文发表及科研获奖情况 39 6.7 研究生对培养过程的满意度情况 40 6.8 学位论文获奖情况 41 7 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情况 42 8 研究生教育进一步改革与发展的思路 45 目 录 01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报告年度 学位与研究生 教育概况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报告 ( 2013-2014 年度 )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1 学位与研究生 教育概况 02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概况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概况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是中共上海市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是 市委的重要部门,是上海市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主阵地,是市委的哲学社会科 学研究机构。学校现有哲学、经济学、党史党建、科学社会主义(政治学)、公共管理、社会 学、现代人力资源研究测评中心7个教研部门,建立了马克思主义和上海发展2个研究院,并 设立了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经济学、当代社会主义、政党、政府、城市社会6个研究 所。2013年,上海市的两个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行政体制改革与服务型政府建设、党的 执政能力建设)落户我校,既彰显了我校的科研实力,又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了新的平台。 学校拥有一支以知名学者为核心、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其中博士72人,教授30人,副 教授49人,师生比高,达到了1:1。近五年来,全校共立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8项,其中重 大招标项目2项,重点项目2项;上海市社科基金项目45项,中央各部委、中央党校、国家 行政学院、上海市决咨委项目近60项,学校教师人均所获的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数在上海居 于前列;获得省级以上优秀成果奖36项,其中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邓小平理论 研究与宣传优秀成果奖24项;在 CSSCI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9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近70 部,有百余篇学术论文分别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 摘》和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与英、美、法、德、加、韩等国的十余所高校和行政学院建 立了学术交流关系,并于2012年与俄罗斯西北管理学院开展了研究生国际交流项目。我校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 CSSCI)、中文核心期刊(政治 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2003年,我校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学位【2003】31号, 学位【2003】56号),自2004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学生毕业后获得教育部颁发的,与其 他高校、科研院所完全一致的双证(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至今已毕业学生138人。依托充 沛的学术资源、与党政机构联系紧密的实践优势和多年积累的干部教育培训经验,我校的研 究生教育按照“国家标准、党校特色”的基本要求,从探索中起步、在改革中发展,经过十 年的努力和摸索,初步形成了研究生教育与干部教育互补、学术型与专业型学位点共存的研 究生教育格局。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0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概况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是中共上海市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是 市委的重要部门,是上海市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主阵地,是市委的哲学社会科 学研究机构。学校现有哲学、经济学、党史党建、科学社会主义 (政治学)、公共管理、社会 学、现代人力资源研究测评中心7个教研部门,建立了马克思主义和上海发展2个研究院,并 设立了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经济学、当代社会主义、政党、政府、城市社会6个研究 所。2013年,上海市的两个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 (行政体制改革与服务型政府建设、党的 执政能力建设) 落户我校,既彰显了我校的科研实力,又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了新的平台。 学校拥有一支以知名学者为核心、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其中博士72人,教授30人,副 教授49人,师生比高,达到了1:1。近五年来,全校共立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8项,其中重 大招标项目2项,重点项目2项;上海市社科基金项目45项,中央各部委、中央党校、国家 行政学院、上海市决咨委项目近60项,学校教师人均所获的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数在上海居 于前列;获得省级以上优秀成果奖36项,其中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邓小平理论 研究与宣传优秀成果奖 24 项;在 CSSCI 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 900 余篇,出版学术专著近 70 部,有百余篇学术论文分别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 摘》和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与英、美、法、德、加、韩等国的十余所高校和行政学院建 立了学术交流关系,并于2012年与俄罗斯西北管理学院开展了研究生国际交流项目。我校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 (CSSCI)、中文核心期刊 (政治 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2003年,我校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位 【2003】 31号, 学位 【2003】 56号),自2004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学生毕业后获得教育部颁发的,与其 他高校、科研院所完全一致的双证 (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至今已毕业学生138人。依托充 沛的学术资源、与党政机构联系紧密的实践优势和多年积累的干部教育培训经验,我校的研 究生教育按照“国家标准、党校特色”的基本要求,从探索中起步、在改革中发展,经过十 年的努力和摸索,初步形成了研究生教育与干部教育互补、学术型与专业型学位点共存的研 究生教育格局。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概况 03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报告B 上海市委党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造就适应时代发展的,综合素质高的专业人才和社会 栋梁。这一目标具有三个方面的鲜明特征:一是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特色和需求,站在时代 前沿的角度设计研究生培养体系和过程;二是全面发展,培养造就知识结构完整、道德品质 高尚、沟通能力较强、身心乐观健康的综合型人才;三是社会责任,即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 和历史使命感,敢于担当社会责任,能够学以致用的人才。 分类来看,学术型硕士的培养目标是造就良好学术素养的高层次专门人才。掌握坚实的 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和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应用外语 开展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的基本能力,具有良好的协调、组织和沟通能力。专业型硕士的培 年度 养目标是,造就良好专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 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理论和 职业素养,具有一定的外语学术沟通交流能力。 2013-2014学年,学校以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为契机,积极推动学位点建设、研究生教 育国际化等重点工作,努力推进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持续、健康、规范发展。为进一步提升研 究生人才培养质量,主动接受社会对我校研究生教育过程和质量的监督,特向社会公开发布 上海市委党校年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报告。质量报告的发布,既立足于主动履行培养高 层次研究型人才的使命,承担高等教育质量信息公开的社会责任,也希冀收获全社会的关 心、理解和支持,以更好汇聚资源,不断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和水平。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报告 ( 2013-2014 年度 )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上海市委党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造就适应时代发展的,综合素质高的专业人才和社会 栋梁。这一目标具有三个方面的鲜明特征:一是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特色和需求,站在时代 前沿的角度设计研究生培养体系和过程;二是全面发展,培养造就知识结构完整、道德品质 高尚、沟通能力较强、身心乐观健康的综合型人才;三是社会责任,即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 和历史使命感,敢于担当社会责任,能够学以致用的人才。 分类来看,学术型硕士的培养目标是造就良好学术素养的高层次专门人才。掌握坚实的 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和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应用外语 开展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的基本能力,具有良好的协调、组织和沟通能力。专业型硕士的培 养目标是,造就良好专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 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理论和 职业素养,具有一定的外语学术沟通交流能力。 2013-2014学年,学校以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为契机,积极推动学位点建设、研究生教 育国际化等重点工作,努力推进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持续、健康、规范发展。为进一步提升研 究生人才培养质量,主动接受社会对我校研究生教育过程和质量的监督,特向社会公开发布 上海市委党校年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报告。质量报告的发布,既立足于主动履行培养高 层次研究型人才的使命,承担高等教育质量信息公开的社会责任,也希冀收获全社会的关 心、理解和支持,以更好汇聚资源,不断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和水平。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