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第2期 社会主义研究 No.2,2015 (总第220期) SOCIALISM STUDIES Serial No 220 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 功能:以角色理论为分析视角 兼评《全国人大代表政治行为研究》一书 任宝玉 【摘要】全面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功能是坚持、发展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需要:第 十、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王元成所著《全国人大代表政治行为研究》一书以自己当选人大代表,作为 人大代表参政、议政的经历为材料,详细描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运行过程,以及人大代表的履职 过程,提供了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功能的宝贵材料。以角色理论为分析视角,根据《全国人大代表 政治行为研究》一书的相关描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功能可概括为七个主要方面:实现和改善党的 领导的根本制度安排、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依法治国的前提和根本制度保障、调动社会各 方力量共同致力于国家建设事业的根本制度安排、国家政权合法化和国家机关协调运转的根本制度 保障、实现政治稳定的根本制度保证以及重要的政治象征功能:当然,目前仍然存在一些不利于人民 代表大会制度功能充分实现的因素,剔除这些不利因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功能和优越性将会得 到更充分的实现 【关键词】角色理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功能:依法治国:政治稳定 【中图分类号】D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527(2015)02-0055-08 【基金项目】2013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县人大行政嵌入性运行逻辑 与建设研究”(2013ZD121):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县域维稳运行逻辑与制度化 研究”(13BZZ030) 【作者简介】任宝玉(1968—),男,河南汝南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 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政府与政治研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会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 高实现形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①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 机统一的根本制度安排”,也是“支撑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的地位决定了它在当代中国政治体系的重要功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当代中国政治体系中的实际功能受 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体制、机制以及历史文化传统、政治关系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全面认识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的功能,对于正确把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优势和发展方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 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更好地维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权威,更好地发展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具有 重要现实意义。 然而,如何全面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功能?其宪法、法律规定的功能或理论上的功能在政治实践中 如何实现?它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发挥了什么功能?哪些因素不利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功能的实现?如何 克服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角色理论为探讨和回答这些问题提供了恰当的研究工具。 21994-2015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55 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是中国特色会社会主 义制度的重 要组 成部 分,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 要途 径和最 高实现形式”,是“中国社会主 义民主政 治 最 鲜明的特点”,①是“坚 持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 机统一的根本制度安排”,也是“支 撑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 治 制度”。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的地位决 定了它 在当代中国政 治体系的 重 要功 能。人民代 表 大会 制度在当代中国政 治体系中的实际 功 能受 到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的体制、机制以及 历史文化传 统、政 治关 系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全面认识 人民代表 大会 制度的功能,对于正确把 握 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的特点、优 势和发 展方向,坚 定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 道 路自 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更 好地维 护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的权 威,更 好地 发 展完善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等 具 有 重要现实意义。 然而,如何全面认识 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的功能?其宪法、法律规定的功能 或理论上的功能在政 治实践中 如何实现?它 在实际 政 治生活中发 挥了什么功能?哪 些因素不利于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理论功能的实现?如何 克服 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角色理论为探讨和回答这些问题 提 供了恰当的研究工具。 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 功能:以角色理论为分析视角 任宝玉 兼评《全国人大代表政治行为研究》一书 【摘要】 全面认识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的功能是坚持、发 展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的需要;第 十、十一届全国人大代 表 王元成所著《全国人大代 表 政治行为研究》一书以自己当选 人大代 表,作为 人大代 表参政、议 政的经历为材料,详细描述了人民代 表大会 制度运行过程,以及 人大代 表的履职 过程,提供了认识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功能的宝贵材料。以角色理论为分析 视角,根据《全国人大代表 政治行为研究》一书的相关描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功能可概括为七个主要方面:实现和改善党的 领导的根本制度安排、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依法治国的前提和根本制度保障、调动社会各 方力量共同致力于国家建设事业的根 本制度安排、国家政 权合法化和国家机关协调运转的根 本制度 保障、实现 政治稳定的根本制度保证以及重要的政治象 征功能;当然,目前仍然存在一些不利于人民 代 表大会 制度功能充分实现的因素,剔除这些不利因素,人民代 表大会 制度的功能和优 越性将会得 到更充分的实现。 【关键词】 角色理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功能;依法治国;政治稳定 【中图分类号】 D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4527(2015)02-0055-08 【基金项目】 2 013 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 文 社会 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县人大行政嵌入性 运行逻辑 与建设研究”(2 013Z D121);2 013 年度国家社会 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县域维 稳 运行逻辑与制度化 研究”(13BZZ030)。 【作者简介】 任宝玉(1968 —),男,河南汝南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 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政府与政治研究。 2015 年第 2 期 社会主义研究 (总第 220 期) SOCIALISM STUDIES No. 2,2015 Serial No. 220
角色理论:研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功能的一个可行视角 角色理论兴起于20世纪20至30年代的美国,其创始人是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米德GH.Mead)。角色理论 借用戏剧中的“角色”这一专门术语用以描述社会生活中的行动者,因其独到的研究视角和一系列富有解释 力的概念,角色理论很快发展成为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之一,并被广泛运用在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工作和其 他领域。③在政治学研究领域,角色理论的价值也得到了研究者的一定关注, 角色理论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同流派和观点。美国社会学家比德尔(B. J B idd le)在介绍角色理论的 发展情况时列举了五种不同的角色理论观点,即功能角色理论、结构角色理论、组织角色理论、象征互动角 色理论、认识角色理论。美国社会学家乔纳森·H·特纳在梳理社会学的各种理论时,将角色理论各种流派 区分为结构角色理论和过程角色理论两种相互联系的理论派别,并分别加以评述 根据结构角色理论的观点,社会组织是由各种各样相互联系的地位或位置组成的网络,个体在这个网 络中扮演各自的角色。许多结构角色论者假定,每一地位上的角色行为所反映的并不单纯是地位和结构的 功能,它在本质上还附着于相应地位上的角色期望的功能。结构角色理论认为,角色期望包括三个类型,即 “剧本”期望、其他“演员”期望、“观众”期望。剧本期望是特定的规范结构和社会关系,它就像戏剧的脚 本一样规定了不同位置上的个体如何行动:其他演员期望是互动情境中其他行动者的要求,一个行动者在 互动中了解这种要求,并使这种要求成为塑造人类行为的一种力量:观众期望来自各种地位的个体所组成的 观众,它制约着各种不同地位上的行动者的行为。在研究个体时,结构角色理论家通常把个体分为自我和角 色扮演技巧两个相互联系的部分。自我传递对期望的认识和角色扮演技巧,角色扮演技巧决定人们在互动中 的自我想象。结构角色理论认为,人类所有的行动受结构和期望的制约,自我和角色扮演是期望的传递,个 体总是在不断调整自己以适应“剧本”、“其他演员”以及“观众”的要求 美国社会学家拉尔夫·H·特纳在对结构角色理论进行批判的基础上,以米德提出的角色扮演为中心概 念,结合符号互动论,重新诠释了角色概念,并提出过程角色理论。拉尔夫·H·特纳认为,角色并不只是期 望的表现,也并不总是固定在结构位置上,他强调角色受互动过程的支配,行动者创造角色。过程角色理 论的另一代表赫伯特·布鲁默认为,互动是个体行动者和他人、群体之间意义理解和角色扮演的持续过程, 在互动过程中,个体行动具有创造性、建构性和可变性。从过程角色理论的基本观点看,这一理论并没有 排除结构角色理论的认识成果,因为形式上的规范和社会地位仍然是确定人们角色的主要线索。过程角色 理论对角色扮演微观过程以及角色扮演过程中互动协调的强调,丰富了角色理论研究策略,赋予了角色理论 活力 角色理论自创立以来之所以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得到广泛运用还在于其提出的一系列富有解释力的概 念,这些概念主要有“一致”、“适应”、“角色冲突”、“角色扮演”,以及“角色期望”、“制度性期望 “道德性期望”、“角色领悟”、“角色选择”、“角色超载”、“角色错位”等等。 从角色理论的内容看,角色理论为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功能提供了很好的视角。全 面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功能,既要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功能或宪法、法律意义上的功能,也要 认识其在实际政治生活中的功能,还要了解其理论功能与实际功能的一致性程度及其制约因素。角色理论不 失为探讨这些问题的可行视角。根据结构角色理论,社会组织是由各种地位和期望构成的网络,人的行动受 地位和期望的制约。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或位置实际上就是指其在社会中承担的角色,期望也就是对特定角 色行为的要求。政治生活中的行动者即政治角色,政治角色承担者的行为即受其所处的政治地位的制约,也 受相应的期望的制约,当然也会受到角色承担者的主观认知和角色扮演技巧的影响。在现代国家,约束政治 角色承担者行为的期望通常体现在国家宪法、法律的有关规定中。角色期望也是选择政治角色的重要依据。 结构角色理论的基本观点为研究政治活动中的个体行动的本质和特点提供了思路,也为通过政治角色的选 择过程以及政治角色承担者的角色活动过程观察政治制度的相关规定及其功能提供了微观视角。根据结构 角色理论对于政治研究的这一价值,人们可以通过了解人大代表角色的产生过程和人大代表角色活动过程 来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其功能 过程角色理论强调互动过程对角色行为的影响,这为研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功能尤其是研究人民代 21994-2015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56 一、角色理论:研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功能的一个可行视角 角色 理论兴起于2 0 世 纪 2 0至3 0 年 代的美国,其创始人 是美国著名社会 学家 米德 (G. H . Mea d)。角色 理论 借用戏 剧中的“角色”这一专门术 语用以描述 社会生活中的 行 动者,因其 独到的研 究 视角和一系列富 有解释 力的概 念,角色 理论很快 发 展成 为社会 学的基 本理论之一,并 被 广泛 运用在心理学、人 类 学、社会工作和其 他领域。③在政 治学研究领域,角色理论的价值也得到了研究者的一定关注。 角色 理论在 发 展 过 程中出现了不同流派和观 点。美国社会 学 家比德尔(B . J. Bidd le)在介绍角色 理论的 发 展情况时列举了五种不同的角色 理论观 点,即功能角色 理论、结 构角色 理论、组织角色 理论、象征 互动角 色 理论、认识角色 理论。④美国社会 学家乔纳森·H·特 纳在 梳 理社会 学的各种理论 时,将角色 理论各种流派 区分为 结 构角色理论和过程角色理论两种相互联系的理论派别,并 分别加以评述。 根 据 结 构角色 理 论 的观 点,社会 组织 是由各种 各 样 相 互联 系的地位 或位 置 组 成的网络,个 体 在 这个 网 络中 扮演各自的角色。许 多 结 构角色论 者 假 定,每 一地位 上的角色 行为所反 映 的并不 单 纯 是 地位和 结 构的 功能,它 在 本质上 还附着 于相应地位 上的角色期望的功能。结 构角色 理论 认为,角色期望包 括三个类 型,即 “剧本”期望、其他“ 演员”期望、“观 众”期望。剧本 期望 是 特定的规范 结 构和 社会关 系,它就像戏剧的脚 本一样 规 定了不同位 置 上的 个 体 如 何行 动;其 他 演 员期望 是 互动 情 境中其 他 行 动者的 要求,一 个行 动者在 互动中了解这种要求,并 使 这种要求成为塑造人类 行为的一种力量;观 众期望 来自各种地位的个体所 组 成的 观众,它制约着各种不同地位 上的 行 动者的 行为。在研 究个体 时,结 构角色 理论家 通常 把个体分为自我和角 色 扮演技巧 两个相互联系的部 分。自我传 递 对期望的认识和角色 扮演技巧,角色扮演技巧决 定人们在 互动中 的自我想象。⑤结 构角色理论 认为,人类所有的行 动受结 构和期望的制约,自我和角色扮演是期望的传递,个 体总是在不断 调整自己以适应“剧本”、“其他演员”以及“观众”的要求。 美国社会 学家拉 尔夫·H·特 纳在 对 结 构角色 理论 进 行批判的基础上,以米德 提出的角色 扮演为中心概 念,结合 符 号互动 论,重 新 诠 释了角色 概 念,并 提 出过 程 角色 理 论。拉 尔夫·H·特 纳 认 为,角色 并不只是期 望的表 现,也并不总是固定 在 结 构 位 置 上,他 强调角色 受 互动过 程的支配,行 动者创 造 角色。⑥ 过程角色理 论的另一 代表赫伯特·布鲁默 认为,互动是 个体 行 动者和他人、群体之间意义 理 解和角色扮演的持 续过程, 在 互动过 程中,个 体 行 动 具 有创 造 性、建 构 性 和可变 性。⑦从 过 程 角色 理 论 的基 本观 点看,这一理 论 并 没有 排 除 结 构角色 理 论的 认识 成 果,因为 形式 上的规范和 社会 地位仍 然是 确定 人们角色的主 要 线 索。过 程 角色 理论 对角色 扮演微 观 过程以及角色 扮演过程中互动 协调的强调,丰富了角色 理论研 究策略,赋 予了角色 理论 活力。 角色理论自创立以来之所以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得到广泛运用还在于其提出的一系列富有解释力的概 念,这 些概 念主 要有“一 致”、“适 应”、“角色冲 突”、“角色 扮演”,⑧以及“角色 期 望”、“制度性 期 望”、 “道德性期望”、“角色领悟”、“角色选择”、“角色超载”、“角色错位”等 等。⑨ 从角色 理论的内容看,角色 理论为全面认识和深 刻理 解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的功能提 供了很 好的视角。全 面认识 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的功能,既要认识 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的理论功能或 宪法、法律 意义 上的功能,也要 认识其 在实际政 治生活中的功能,还要了解 其理论功能与实际功能的一致性程度及其制约因素。角色理论不 失为探讨这些问题的可行视角。根 据结 构角色 理论,社会 组织是由各种地位和期望构成的网络,人的 行 动受 地位和 期望的制约。人在 社会中的地位 或位 置 实际上 就 是 指其 在 社会中承 担的角色,期望也 就 是 对 特 定角 色行为的要求。政 治生活中的 行 动者即政 治角色,政 治角色 承担者的 行为即受其所处的政 治地位的制约,也 受相应的期望的制约,当然也会受到角色 承担者的主 观认知和角色 扮演技巧的影响。在现代国家,约束 政 治 角色承担者行为的期望通常体现在国家宪法、法律的有关 规定中。角色期望也是选择政 治角色的重要依 据。 结 构角色 理论的基 本观 点为研 究政 治活 动中的个 体 行 动的 本质和特点提 供了思路,也为通 过 政 治 角色的选 择过程以及政 治角色 承担者的角色活 动过程 观 察政 治 制度的相关 规定 及其 功能 提 供了微 观 视角。根 据结 构 角色 理 论 对于政 治研 究的这一 价 值,人们可以通 过了解人 大代 表 角色的产生 过 程和人 大代 表 角色活 动过 程 来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其功能。 过 程角色 理论 强调 互动过 程 对角色行为的影响,这为研 究 人民代 表大会 制度的功能尤其是 研 究 人民代
表大会制度在实际政治生活中的功能提供了新的思路。一项政治制度的功能归根结底要通过特定的政治角 色的角色行为来实现,角色行为还会造成一项制度的理论上的功能和实际功能的偏差。按照过程角色理论 的观点,角色扮演者并不是完全按照角色期望要求去行动,角色承担者的行为因互动过程中诸种因素的影响 会在一定程度上偏离“剧本”,表现出一定的创造性、建构性和可变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功能最终要通 过人大代表角色承担者的行为来兑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功能即和这一制度自身的规定性有关,更与人大 代表的实际履职过程相联系。因此,通过了解人大代表角色承担者的角色行为,可以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的实际功能 结构角色理论和过程角色理论不是相互冲突的理论,结构角色理论的基本观点是过程角色理论的重要 基础和前提,过程角色理论是对结构角色理论的补充和完善。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它们是两种相互补充的研 究方法,两者的结合增强了其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价值。运用结构角色理论和过程角色理论的观点研究人 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功能,将会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功能获得更加完整的认识 角色理论为研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功能提供了可行的视角,然而要将这一理论运用到实际研究中去 却面临着困难。角色理论以角色期望、角色扮演等为核心概念,这一理论的特性要求以角色扮演者的角色行 为为硏究的主要对象。政治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相比的敏感性和特殊性决定了研究政治角色行为要比研究 其他社会角色行为更为困难,这也是角色理论在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等领域广为运用而在政治研究领域 难得运用的重要原因。在当代中国政治研究领域,虽然对角色理论有所介绍,但真正以角色理论为研究工具 所进行的政治研究却难得一见。尽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当代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基 本形式,但是,由于政治传统的影响,中国的政治活动具有一定的神秘感,试图通过研究人大代表的角色行 为研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仍然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2014年12月,法律出版社出版了第十、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王元成所著《全国人大代表政治行为研究 笔者的亲身经历为例》一书。该著以作者当选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的过程为例,较为详细地叙述了代 表候选人名额分配、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推荐提名、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的组织考察和初步确定、代表候 选人预备人选的正式确定、正式候选人的确定、投票选举等环节的组织机构、原则精神和具体过程:以作者 本人的履职过程和亲身经历为例分别介绍了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和闭会期间的角色 扮演情况,其中不乏细节描述,材料价值尤为珍贵。本文尝试运用角色理论这一分析视角,经作者同意,借 助该著对作者自己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过程以及角色扮演过程和角色再社会化过程的描述材料,探讨人民 代表大会制度的应然、实然功能,以及影响其功能实现的因素等问题 角色理论视角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主要功能 按照角色理论的逻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当代中国政治体系中的功能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基本因素, 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自身的规定性,它主要体现在宪法、法律的相关规定以及中国共产党的纲领、路线、方 针、政策之中:从内容上看,它包括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地位、党与人大的关系、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体制 人大代表的选举、人民代表大会的会议、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人大代表的权利义务、人大代表行使权利的 程序等一系列制度、体制和机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规定性是人大代表角色扮演的“剧本”,从根本上规 约着人大代表的履职行为,从而规定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功能。二是人民代表大会的实际运行过程,这 过程体现为人大代表的角色扮演过程。人大代表角色承担者的素质、其对“剧本”的领悟、角色扮演能力和 技巧、角色扮演过程中的互动影响等因素最终决定人大代表的角色行为,从而决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实 际功能。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和改善党的领导的根本制度安排 政党政治是现代国家政治的普遍形式。马克思主义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居领导地位是社会主义国家 政党政治的根本特点。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 本质的特征”,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如何实 现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深刻总结执政以来的经验教训,在党的十五大上明确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 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党的治国理念的根本转变要求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依法执政,党要“善 21994-2015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57 表大会 制度在实际 政 治生活中的功能 提 供了新的思路。一项政 治 制度的功能归根 结底 要通 过特定的政 治 角 色的角色行为来实 现,角色行为还 会 造 成一项制度的理 论 上的功 能 和实际 功 能的 偏 差。按照 过 程 角色 理 论 的观 点,角色 扮演者并不是完全按照角色期望 要求去行 动,角色 承担者的 行为因互动过程中诸 种因素的影响 会在一定 程 度 上偏离“剧本”,表现出一定的创造 性、建 构性 和可变 性。人民代 表大会 制度的功能 最 终 要通 过 人大代表角色 承担者的 行为来兑现,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的功能即和这一制度自身的规定性有关,更与人大 代表的实际履职 过 程相联系。因此,通 过了解人大代表角色 承担者的角色行为,可以认识 人民代 表大会 制度 的实际功能。 结 构角色 理论 和过 程角色 理论不是相 互冲突的理论,结 构角色 理论的基 本观 点是 过 程角色 理论的 重 要 基础和 前 提,过程角色 理论是 对 结 构角色 理论的补充和完善。在 社会 科学研 究中,它们是两种相互补充的研 究 方 法,两者的结合 增强了其 在 社会 科 学 研 究中的价 值。运用结 构角色 理 论 和过 程 角色 理 论的观 点研 究 人 民代表大会 制度的功能,将 会对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的功能获得更加完整的认识。 角色 理 论为研 究 人民代 表 大会 制度的功 能 提 供了可行的 视角,然而 要将这一理 论 运用 到实际研 究中去 却面临着困难。角色 理论以角色期望、角色 扮演等为核心概 念,这一理论的特 性 要求以角色 扮演者的角色行 为为研 究的主 要对 象。政 治活 动与其他 社会活 动相比的敏 感 性和特 殊 性决 定了研 究政 治角色行为要比研 究 其他社会 角色行为更为困难,这也是角色 理论在 社会 学、心理学、人 类 学等 领域 广为运用而在政 治研 究领域 难 得运用的重 要原因。在当代中国政 治研 究领域,虽然对角色 理论有所介绍,但 真正以角色 理论为研 究 工具 所 进 行的政 治研 究却 难 得 一见。尽管人民代 表 大会 制度 是当代中国的 根 本 政 治 制度,是 人民当家作主的基 本形式,但 是,由于政 治传 统的影响,中国的政 治活 动具 有一定的 神秘 感,试图通 过研 究 人 大代 表的角色行 为研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仍然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2 014 年1 2月,法 律出版社 出版了第十、十 一届全 国 人 大代 表 王 元 成 所 著《全 国 人 大代 表 政 治 行 为 研 究 以笔者的亲身 经 历为例》一书。该著以作者当选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的过程为例,较为 详细地 叙 述了代 表 候 选人名额分配、代表 候 选人预备人 选的推荐提名、代表 候 选人预备人 选的组织考察和 初步确定、代表 候 选 人预备人 选的正 式确定、正 式候 选 人的确定、投 票选举 等 环 节的组织机 构、原则精神和具体过 程;以作 者 本人的履职 过 程和亲身 经 历为例分别介绍了全国人大代 表在 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会 议 期间和闭会 期间的角色 扮演情况,其中不乏 细 节 描 述,材料 价 值 尤为珍 贵。本文尝 试 运用角色 理 论 这一 分析视角,经 作 者同意,借 助 该 著 对作 者自己当 选 全国人 大代 表的过 程以及角色 扮演过 程和角色再 社会化 过 程的 描 述 材料,探 讨人民 代表大会 制度的应然、实然功能,以及 影响其 功能实现的因素等问题。 二、角色理论视角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主要功能 按照角色 理论的逻辑,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在当代中国政 治体系中的功能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基 本因素,一 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自身的规定性,它主 要 体 现在宪法、法律的相关 规 定以及中国共产 党的纲领、路 线、方 针、政 策 之中;从内容上看,它包括人民代表大会的性 质地位、党与人大的关 系、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体制、 人大代表的选举、人民代表大会的会 议、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人大代表的权 利义务、人大代表行使权 利的 程 序 等 一系列制度、体制和机制。人民代 表 大会 制度的规 定性 是 人大代 表 角色 扮演的“剧 本”,从根 本上 规 约着人大代表的履职行为,从而规定着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的功能。二是人民代表大会的实际运行过程,这一 过 程 体 现为人大代 表的角色 扮演过 程。人大代 表 角色 承 担者的素质、其 对“剧 本”的领悟、角色 扮演 能力和 技巧、角色 扮演 过 程中的互动 影响等因素 最 终 决 定 人 大代 表 的角色行为,从而 决 定 人民代 表 大会 制度的实 际功能。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和改善党的领导的根本制度安排 政 党政 治是 现代国家 政 治的普 遍 形式。马克 思主 义 政 党在国家 政 治生活中居 领导地位 是社会主 义国家 政 党政 治的根 本 特点。中国共产 党是中国特色 社会主 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 本质的特 征”,是“党 和国家 的 根 本所在、命脉 所在”,是“全国各族 人民的利益 所系、幸 福 所系”。⑩如何实 现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深 刻总结 执 政以来的经验 教训,在党的十五大 上明确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 治理国家的基 本方 略。党的治国理 念的根 本 转变 要求党的领导必 须依 靠 社会主 义法治,依法 执 政,党要“善
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善于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 导人员,善于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宪法地位决定了它是 实现党的领导的根本制度保障。 《全国人大代表政治行为研究》一书的描述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现党的领导 的高度重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运行过程也确实起到了保证党的领导的作用。从该著对全国人大代表角 色产生过程的介绍看,这一过程完全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从选举工作的部署安排到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 的推荐提名、组织考察、初步确定、正式确定,再到代表候选人的正式确定、投票选举以及代表候选人中中 共党员所占绝对优势比例的确定等,每一个环节中共党组织都起到了关键性作用,②这为党通过人大代表的 角色活动和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实现党的意志奠定了重要基础。从代表在会议期间的角色行为看,无论是在 代表团会议或代表小组会议上的审议发言以及人事案的酝酿,还是在大会全体会议上听取各项工作报告、 议案说明、投票表决,代表角色行为表现出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规范性一致”,@这是代表对党的领导的 高度认可,是党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从而实现党的领导的根本保证。从代表在闭会期间的履职活动看,代 表以集体活动为主,以代表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集体活动是在人大常委会的组织下进行的,人大常委会中 共党组、各级党委也高度重视,大力支持。从该著作者对代表角色再社会化内容的介绍看,其主要目的是提 高代表法律水平和履职能力、技巧,其中也包括通过组织代表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和决定,以增强代表维护党 的领导的自觉性。⑩这些做法对于实现党的领导也具有重要意义。 从《全国人大代表政治行为研究》一书对全国人大代表角色行为的介绍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但是实 现党的领导的根本制度保障,也将会从根本上改善党的领导。从该著中看到,代表在对一些议案决议投票表 决时,以及投票选举和决定国家机关领导人选时,出现了一定数量的弃权票和反对票,有的反对票高达40 多张,加上弃权票超过500张。③这表明,在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党要保持和巩固领导地位,实现长期执 政,必须加强自身建设,改善党的领导,提升党的领导水平。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在法律制度安排上,国家政权是民有还是少数人所有是传统政治和现代政治的重要分野。资产阶级革 命实现了形式上的人民民主,然而资本主义制度的性质决定了这种民主政治实质上是“金主”政治。社会主 义制度的确立从根本上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实现。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致力于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国家复兴的伟大事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 治作为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⑧“人民民主是社会 主义的生命”,“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 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 ”。这表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在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 人,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但是,社会主义社会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能实行每个人都实际地直接参 与对国家事务的管理,人民对国家事务的管理,人民在国家中的民主地位和权利,主要通过代议制的形式, 由人民选举的代表,组成国家权利机关去代表和实现的。◎中国各族人民通过依法定期选举产生自己的代 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并由人民代表大会组织其他国家机关,从而实现对国 家和社会的有效管理。这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功能。 从《全国人大代表政治行为研究》一书的有关描述可以看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当代中国人民当家作 主的根本制度安排。从代表角色的产生过程看,代表名额的分配、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推荐提名和组织考 察以及投票选举过程保证了代表来源的广泛性和民意基础:@从代表在会议期间的角色行为看,当选代表依 法履行职权,向大会提交代表议案和建议,听取和审议有关报告和议案,决定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项, 决定国家机关领导人选,依法行使对“一府两院”的监督权,代表人民管理国家:@从代表在闭会期间的角色 行为看,代表通过视察、执法检査、专题调研、参加代表小组活动、列席有关会议以及通过多种方式联系人 民群众,◎不但可以监督国家权力机关通过的法律和决定的贯彻实施,而且有助于代表在大会期间更好地 行使代表职权:从代表在闭会期间的角色再社会化的内容看,对代表的专题培训以及代表经验交流和专题研 讨等,主要是围绕着代表如何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如何审议预算报告、如何提高代表议案建议质量以及法律 21994-2015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58 于使 党的主张 通 过 法定程 序成 为国家意志,善于使 党组织推荐的人 选 通 过 法定程 序成 为国家 政 权机关的领 导人 员,善于 通 过国家 政 权机关 实 施党 对国家 和社会的领导。” 1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宪法地位决定了它是 实现党的领导的根本制度保障。 《全国人大代 表 政 治行为研 究》一 书的 描述 表明了中国共产 党 对通 过 人民代 表大会 制度实现党的领导 的高度 重 视,人民代 表 大会 制度的运行 过 程 也确实 起 到了保证 党的领导的 作用。从该 著 对全国人 大代 表 角 色产生过程的介绍看,这一过程完全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从 选举工作的部署 安排到代表 候选人预备人 选 的 推 荐提 名、组织考察、初步确定、正 式确定,再 到 代 表 候 选 人的正 式确定、投 票选 举以及代 表 候 选 人中中 共党员所占绝 对优 势比例的确定等,每 一 个 环 节中共党组织都起 到了关 键性作用, 12这为党通过人大代表的 角色活 动和人民代 表 大会 会 议 实 现 党的 意 志奠 定了重 要 基 础。从代 表 在 会 议 期间的角色行为 看,无 论是在 代 表团会 议 或代 表小组会 议 上的审议 发言以及 人事 案的酝 酿,还是在大会全 体会 议 上听取各项工作 报告、 议 案 说明、投 票表 决,代 表 角色行为表 现 出的一 个基 本 特点 就 是“规范性一 致”, 13 这是代表对党的领导的 高度 认可,是党的意志上 升为国家意志从而实现党的领导的根 本保证。从代 表在闭会 期间的履职活 动看,代 表以集体 活动为主,以代表小组活动为基 本形式。集体 活动是在人大常委会的组织下进行的,人大常 委会中 共党 组、各 级 党委 也高度 重 视,大 力支 持。从该 著 作 者对代 表 角色再 社会化内容的介绍看,其主 要目的是 提 高代表法律 水平和履职能力、技巧,其中也包括 通 过 组织代表学习党的 方针政 策和决 定,以增强代表 维 护党 的领导的自觉性。 14 这些做法对于实现党的领导也具有重要意义。 从《全国人大代表政 治行为研 究》一书对全国人大代表角色行为的介绍看,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不但 是实 现党的领导的根本制度保障,也将 会从根本上改善党的领导。从该著中看到,代表在 对一 些 议 案决议 投 票表 决 时,以及 投 票选 举和 决 定国家机 关 领导人 选 时,出现了一定 数 量的弃 权 票和反 对票,有的反 对票高达 4 0 0 多张,加上弃 权 票超 过 5 0 0 张。 15 这 表明,在依法治国的时代 背景下,党要 保 持 和巩固领导地位,实现长期执 政,必须加强自身建 设,改善党的领导,提升党的领导水平。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在 法律 制度安 排上,国家 政 权 是民 有还是 少数 人 所有是 传 统 政 治和现代 政 治的 重 要 分 野。资产阶 级革 命 实现了形式 上的人民民主,然而资本主 义制度的性 质决 定了这种民主政 治实质 上 是“金主”政 治。社会主 义制度的确立 从根本上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实现。中国共产 党自成 立以来 就 致 力于民 族 独 立、人民 解放、 国家 复 兴的伟大事业,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 立 后,党领导人民 建 立了社会主 义制度,并 把 发 展社会主 义民主政 治作为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没有民 主 就 没有 社会主 义,就 没有 社会主 义 现 代化 。” 16 “人 民民 主 是 社会 主义的生命”,“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 义民主政 治的本质和核心”。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 人民 共和国的一切权 力属于人民”,“人民 行使国家 权 力的机关 是 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 和地方各 级 人民代 表大 会”。这 表明,人民代 表 大会 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 根 本 政 治 制度。在 社会主 义国家,人民 是国家的主 人,社会主 义国家一切权 利属于人民。但 是,社会主 义社会在任 何时候 都 不 可能实 行 每 个人都 实际 地 直接 参 与对国家事 务的管理,人民对国家事 务的管理,人民在国家中的民主地位和权 利,主 要通 过代 议制的形式, 由人 民 选 举的 代 表,组 成国家 权 利 机 关 去 代 表和 实 现 的。 18 中国各族 人民通过依法定期选举产生自己的代 表,组 成 各级 人民代表大会作为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并由人民代表大会 组织其他国家机关,从而实现 对国 家和社会的有 效管理。这是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的基 本 功能。 从《全国人大代表 政 治行为研 究》一书的有关 描述可以看出,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是当代中国人民当家作 主的根本制度安排。从代表角色的产生过程看,代表名额的分配、代表 候 选人预备人 选的推荐提名和组织考 察以及投票选举过程保证了代表 来源的广泛性和民意基础; 19 从代表在会 议期间的角色行为看,当选代表 依 法履行职权,向大会提 交代表议 案和建 议,听取和审议有关 报告和议 案,决 定国家 政 治生活中的重大事 项, 决 定国家机关领导人 选,依法行使 对“一府两院”的监 督权,代表 人民管理国家; 20从代表在闭会期间的角色 行为 看,代 表 通 过 视 察、执 法检 查、专题调 研、参加代 表小组活 动、列席 有关 会 议以及 通 过 多种 方 式 联 系人 民群众, 21 不但可以监 督国家 权 力机 关 通 过 的 法 律 和 决 定的 贯 彻实 施,而且有助于代 表 在大会 期间 更 好地 行使代表职权;从代表在闭会期间的角色再 社会化的内容看,对代表的专题培训以及代表 经验交流和专题 研 讨 等,主 要是围绕着代表如何审议 政 府工作 报告、如何审议预算报告、如何提高代表议案建 议 质量以及法律
专题学习等进行,专题培训的主讲人都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专家委员或相关领域的资深专家,②其根本目的 是为了提高代表的法律素养以及角色扮演能力和技巧,促进代表更好地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和根本制度保障 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 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依法治国需 要“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③在当代中 国,“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离开 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依法治国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也是国家立法机关: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也是最高国家立法机关。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只能出自人民代表大会这 一国家立法机关:法律实施也需要人民代表大会这一权力机关的监督保障。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和监督法 律实施的功能是通过人大代表的角色活动来实现的,人大代表的角色活动决定立法的质量,影响法律实施 的效果。从《全国人大代表政治行为研究》一书对代表角色活动的描述可以看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依法 治国中的作用的实现机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人大代表参与法律的制定和修改,在法律制定中发挥决定性 作用。人大代表可以依法提出立法议案,人大代表在法律制定过程中积极参加法律议案的审议,并对法律议 案决定进行表决。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期间,全国人大收到代表提交的立法议案有477件;王元成在 任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期间,其本人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领衔提交了关于制定《进城务工人员权益保 护法》、《拆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业主委员会组织法》、《特许经营法》、《公平教育促进法》、《社会公 平促进法》、《新农村建设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调解法》、《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法》、《校园安全 法》以及关于修改《道路交通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 会代表选举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法律议案14件。在全国人大会议期间,对法律议案的审议也是会 议的重要日程。如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对《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的审议时间安排和对其重视程度仅 次于对政府工作报告的审议安排,而代表在审议《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过程中发言也最为积极,发言针 对性也更强。③当然,代表在立法中发挥作用的关键是对法律议案的投票表决。由于立法工作的需要,近年 越来越多的法律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在立法过程中,也会邀请相关代表列席会议, 普通代表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中也可以发挥一定作用。③二是人大代表通过各种方式监督法律的实施 情况。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主要是通过审查和批准政府工作报告和国家预算的方式监督和保障 政府依法行政:通过审査和批准国家司法机关工作报告的方式监督司法机关的工作,保障司法机关公正司 法。从全国人大代表在会议期间对“一府两院”工作报告的审议情况以及投票表决情况看,人大代表在法律 实施中的监督作用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多的代表以投反对票的方式向司法机关表达不满,对政府工作报告 和预算案的表决也有一定数量的反对票,@这必将会促使司法机关改进司法工作,促进政府依法行政。在闭 会期间,人大代表主要通过参加执法检查的方式监督国家法律的实施情况。王元成在任十一届全国人大代 表期间,先后参见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的《清洁生产促进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农业法》和地方人 大常委会组织的《未成年人保护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执法检查活动。◎代表执法检查对于监督和促进 法律的正确实施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共同致力于国家建设事业的根本制度安排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的代议制度。各国代议制度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由人民选派代表或议员, 由代表或议员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色之一就是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 表具有非常广泛的代表性,尤其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其代表来自全国各地区、各民族、各阶层、各方面、各 行业、各党派、各宗教团体和其他社会团体,包括港澳台和解放军都有一定数量的代表。从王元成在《全国 人大代表政治行为研究》一书中对代表角色的产生过程的描述可以看出,代表名额的分配和代表候选人名 额的分配事先都有一定的比例结构要求,组织部门在提名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的过程中也是按照预先规定 的代表比例结构进行的。王元成所在的山东省泰安市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换届选举中共分配8名候选人名 额,其候选人比例结构要求是,工人、农民、和其他劳动者4名,知识分子2名,干部2名:其中,中共党员代表 21994-2015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59 专题学习等 进行,专题培训的主讲人都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专家委员或相关领域的资深专家, 22其根本目的 是为了提高代表的法律 素养以及角色扮演能力和技巧,促 进代表更 好地代表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和根本制度保障 “依 法治国,是 坚 持 和发 展中国特 色 社会主 义 的 本质 要求 和 重 要 保 障,是实 现国家治 理 体系和 治 理 能 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 我们党 执 政 兴国,事关 人民幸 福安康,事关 党 和国家长治久安。” 23依法治国需 要“完备的 法律规范体系、高 效的 法治实 施体系、严密的 法治监 督体系、有力的 法治保障体系”。 24在当代中 国,“人民是 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是 保证 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 治 制度”。 25离开 了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依法治国就成了无源之 水、无 本之 木。 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 26人民代 表大会是国家 权 力机关,也是国家 立法机关;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是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也是 最高国家立法机关。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只能出自人民代表大会 这 一国家 立法机 关;法律 实 施也需要人民代 表 大会 这一权 力机 关 的监 督 保 障。人民代 表 大会的立法和监 督法 律 实 施的功 能是 通 过 人 大代 表的角色活 动来实 现的,人 大代 表的角色活 动 决 定 立法的质 量,影响法律 实 施 的效 果。从《全国人大代表政 治行为研 究》一书对代表角色活动的描述可以看出,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在依法 治国中的作用的实现机制主 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人大代表参与法律的制定和修改,在法律制定中发 挥决 定性 作用。人大代表可以依法提出立法议案,人大代表在法律制定 过程中积极参加法律 议案的审议,并对 法律 议 案决 定 进行表决。在十一届全国人大 五次会 议期间,全国人大收 到代表 提 交的立法议 案 有47 7件;王元成 在 任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 表 期间,其 本人向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 领 衔提 交了关于 制定《进城 务工人 员权 益保 护法》、《拆迁法》、《中华人民 共和国业主委员会 组织法》、《特 许经营 法》、《公 平教育促 进法》、《社会公 平 促 进法》、《新 农 村建 设促 进法》、《中华人民 共和国社会 调 解 法》、《公民 个人信息保 护 法》、《校园安全 法》以及关于修改《道 路 交 通安全法》、《消费者权 益保 护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 会 代 表 选 举 法》、《民 办 教育促 进 法》等 法律 议 案14 件。 27在 全国人 大会 议 期间,对 法律 议 案的审议也是 会 议的重要日程。如十一届全国人大 五次会 议 对《刑事诉 讼法》修正案草案的审议时间安排和对其重视程 度仅 次于对政 府工作 报告的审议安 排,而代 表在审议《刑事诉 讼法》修正 案草案 过 程中发言也 最为积极,发言针 对性也更强。 28当然,代 表在 立法中发 挥 作用的关 键 是 对 法律 议 案的 投 票表 决。由于立法工作的 需要,近年 越 来越多的法律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 制定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在 立法过程中,也会 邀请相关代表 列席会 议, 普通代表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中也可以发挥一定作用。 29二是人大代表通过各种方式监督法律的实施 情况。代 表在 人民代 表大会会 议 期间,主 要是 通 过 审 查和 批准 政 府工作 报告和国家 预 算的 方 式 监 督和 保 障 政 府 依法行政;通 过 审 查和 批准国家司法机 关 工作 报 告的 方 式 监 督司法机 关 的工作,保 障司法机 关 公正司 法。从 全国人大代 表在会 议期间对“一府两院”工作 报告的审议情况以及 投 票表决情况看,人大代 表在法律 实 施中的监 督作用越 来越 重 要。越 来越多的代 表以投 反 对票的 方 式向司法机 关 表 达不满,对政 府工作 报 告 和预算案的表决也有一定数量的反对票, 30这 必 将 会促使司法机关改 进司法工作,促 进政 府依法行政。在闭 会 期间,人 大代 表 主 要通 过参加 执 法检 查的 方 式 监 督国家法律的实 施情况。王元 成 在任十一届全国人 大代 表 期间,先 后 参见了全国人 大 常 委 会 组织的《清洁生 产 促 进 法》、《农 村土 地 承包 法》、《农 业法》和 地方人 大 常 委 会 组织的《未成年人保 护 法》、《道 路 交 通安 全法》执 法检 查活 动。 31 代表执法检查对于监督和促进 法律的正确实施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共同致力于国家建设事业的根本制度安排 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是中国特色的代 议制度。各国代 议制度的一 个共同特点就是由人民选派代表或议员, 由代 表 或议 员代 表 人民 行 使国家 权 力。中国人民代 表大会 制度的特 色 之一就是构成 各 级 人民代 表大会的代 表具 有非常广泛的代表 性,尤其是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其代表 来自全国各地区、各民 族、各阶层、各方面、各 行业、各党派、各 宗教团体 和 其他 社会团体,包 括 港 澳台和 解放 军 都 有一定数 量的代 表。从 王元 成 在《全国 人 大代 表 政 治行为研 究》一 书中对代 表 角色的产生 过 程的 描 述可以看出,代 表 名额的分 配和 代 表 候 选 人名 额的分 配事先 都 有一定的比例 结 构要求,组织部门在 提名代 表 候 选 人 预备人 选的过 程中也是 按照预先 规 定 的代表比例结 构进行的。王元成 所在的山东省泰安市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换 届选举中共 分配8 名候 选人名 额,其候 选人比例结 构要求是,工人、农民、和其他劳 动者4 名,知识分 子2 名,干 部2 名;其中,中共党员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