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周一到三年级教材解读第一节一年级上册教材案例解读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根据《标准(2011版)》编著的《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已经在全国多数地区使用。新教材注重贯彻四基目标,其中数学思想的编排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这四个领域结合各部分知识体现各种数学思想;二是在每册教材中单独设置“数学广角”单元,利用操作和直观等手段呈现重要的数学思想
第14周 一到三年级教材解读 • 第一节 一年级上册教材案例解读 •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根 据《标准(2011版)》编著的《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已经在全国多 数地区使用。 • 新教材注重贯彻四基目标,其中数学思想的编排主要体现在两个方 面:一是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这四 个领域结合各部分知识体现各种数学思想;二是在每册教材中单独 设置“数学广角”单元,利用操作和直观等手段呈现重要的数学思 想
《标准(2011版)》在教材编写建议中要求重要的数学思想要体现螺旋上升的原则。低年级学生受认知水平和数学知识的局限,教材注意利用操作直观等手段让学生感受或初步了解数学思想。在此特别要提醒广大教师的是,教材中的很多数学思想并不是显而易见的其至体现得还不够需要教师去挖掘。同时,广大教师应滇更好地理解有关数学思想的理念、落实数学思想的教学目标,尽可能采用《标准(2011版)》中的行为动词来描述数学思想的教学自标
• 《标准(2011版)》在教材编写建议中要求重要的数学思想要体现螺 旋上升的原则。低年级学生受认知水平和数学知识的局限,教材注 意利用操作直观等手段让学生感受或初步了解数学思想。在此特别 要提醒广大教师的是,教材中的很多数学思想并不是显而易见的, 甚至体现得还不够,需要教师去挖掘。同时,广大教师应滇更好地 理解有关数学思想的理念、落实数学思想的教学目标.尽可能采用 《标准(2011版)》中的行为动词来描述数学思想的教学目标
一、抽象思想和符号化思想一年级上册教材主要是让学生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表示。具体内容和教学目标如下二(1)从情境和直观图中抽象出数字符号0~9,关系符号运算符号“+”等:并理解这些符号的含义
一、抽象思想和符号化思想 • 一年级上册教材主要是让学生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和变化规 律,并用符号表示。具体内容和教学目标如下。 • (1)从情境和直观图中抽象出数字符号0~9,关系符号“=”、“>”、 “<”,运算符号“+”、“-”等;并理解这些符号的含义
例题1如图6-1,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中的“比大小”的教学。北O一和也用样多ts北sN3-33>23A4武事号手34133k+23小44图6-1
• 例题1 • 如图6-1,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l~5的认识和加减法”中的“比大小” 的教学。 图6-1
情境图中小猴和各种水果是散乱放置的,先进行分类,将同类的东西放在一起并一一对应坚直排成一列,统计出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来比较数的大小,并引出符号,让学生知道如何用数学符号“”“”宋表示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及比较结果。让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经历了符号化的过程,感受符号的简洁。同时,在这里还呈现了简单的象形统计图,让学生感受统计思想和一一对应思想
• 情境图中小猴和各种水果是散乱放置的,先进行分类,将同类的东 西放在一起,并一一对应竖直排成一列,统计出数量,根据数量的 多少来比较数的大小,并引出符号,让学生知道如何用数学符号 “=”“>”“<”宋表示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及比较结果。让学生从 具体到抽象,经历了符号化的过程,感受符号的简洁。同时,在这 里还呈现了简单的象形统计图,让学生感受统计思想和一一对应思 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