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分给百姓耕种),说可以增加年收入几百万。巡抚于成龙意见不合(议:意见),皇上让 尚书佛伦前往调査(勘:调査,査探),佛伦赞同靳辅的提议(主:主张、赞同)。二十七 年,郭琇上疏弹劾靳辅治河无功,听信幕客陈潢的一面之词阻止疏通下河(偏听:听信一面 之词)。皇上驾临乾清门,召集诸大臣,颁布郭琇的奏疏(下:颁布),令诸大臣一起审察 商议。不久靳辅入宫觐见,(皇上)又召诸大臣一起议事。郭琇再次言明屯田害民(申:再 次),最终靳辅被判免官(坐:判处。罢:免职),郭琇被提升担任佥都御史。大学士明珠 控政〔柄政:掌控政权),与余国柱来往亲密(比:和、亲),大肆谋求贿赂(颇:很,相 当地。营:谋求),权倾一时,时间久了被皇上察觉。郭琇上疏弹劾明珠与国柱结党营私, 详细地列出了各条罪状,并且还有佛伦、傅拉塔与靳辅等勾结串通的罪状(及:与“并” 个意思,和,并且。交通:勾结,串通),于是明珠等人相应地或被贬退或被废黜(降黜: 贬退废黜。有差:有区别)。郭琇的耿直敢言名震天下。 二十八年,御史张星法弹劾山东巡抚钱珏贪污(黷:贪污),钱珏上奏辩解,因为涉及 郭琇曾给钱钰来信嘱托举荐即墨知县高上达等人,(及:涉及、关联)钱钰拒绝了(却:退 还、不受),于是郭琇心怀怨恨让张星法捏造罪名弹劾(挟嫌:心怀怨恨。诬劾:捏造罪名 加以弹劾),(皇上)下令法司审讯(讯:审讯)。判决还没有下来,郭琇上疏说:“左都 御史马齐在朝臣会审时多方罗织罪名陷人于罪(锻炼:罗织罪名,陷人于罪),必定想要把 我指使诬陷弹劾朝臣的罪名坐实(实:坐实)。”诏书责怪郭琇怀疑揣测(疑揣:怀疑揣测) 不久法司上奏郭琇请求帮助举荐的事实(请:即“请托”,帮助),判处他免官的刑罚(当: 判罪,处以……刑罚)。皇上因为郭琇平日耿直敢言(鲠:同“耿”),改为将他降官五级 调用。 三十八年,皇上南巡,郭琇在德州迎驾。回到京城以后,(皇上)下令大学士阿兰泰等 说:“原任左都御史郭琇,之前是吴江县令,官做得很好,百姓感念歌颂至今。这个人有胆 量,可以授予湖广总督的职位,令他驾乘驿马疾行赴任(驰驿:驾乘驿马疾行)。”郭琇受 命上任(上官:受命上任),上疏说:“黄州、武昌两府军粮二万七千有余(有奇:有余 有零头),运给荆州、郧阳汛地(汛地:中国清代兵制,凡千总、把总、外委所统率的绿营 兵均称“汛”,其驻防巡逻的地区称“汛地”),相隔千里(悬隔:相隔很远),运输费用 不可计量(挽输:运输。輓:同“挽”。赀zi:计量),请求改用钱钞(折色:旧时谓所征 田粮折价征银钞布帛或其他物产。)。江夏等十三州县有已亡明朝的藩王的产业(藩:同“藩”。), 这些地方土地贫瘠赋税繁重,是百姓产粮的数倍,请求全部减少征收。江夏、嘉鱼、汉阳三 县濒临长江的地方,洪水侵蚀,土地崩塌(齧:同“啮”,侵蚀。哆:同“堕”,山崩), 有赋税却无法耕种的土地有三百多顷(田:名词作动词),请求免除这些田地的赋税(豁免: 免除)。”(皇上)都答应推行(郭琇的奏请)
- 6 - 地分给百姓耕种),说可以增加年收入几百万。巡抚于成龙意见不合(议:意见),皇上让 尚书佛伦前往调查(勘:调查,查探),佛伦赞同靳辅的提议(主:主张、赞同)。二十七 年,郭琇上疏弹劾靳辅治河无功,听信幕客陈潢的一面之词阻止疏通下河(偏听:听信一面 之词)。皇上驾临乾清门,召集诸大臣,颁布郭琇的奏疏(下:颁布),令诸大臣一起审察 商议。不久靳辅入宫觐见,(皇上)又召诸大臣一起议事。郭琇再次言明屯田害民(申:再 次),最终靳辅被判免官(坐:判处。罢:免职),郭琇被提升担任佥都御史。大学士明珠 控政(柄政:掌控政权),与余国柱来往亲密(比:和、亲),大肆谋求贿赂(颇:很,相 当地。营:谋求),权倾一时,时间久了被皇上察觉。郭琇上疏弹劾明珠与国柱结党营私, 详细地列出了各条罪状,并且还有佛伦、傅拉塔与靳辅等勾结串通的罪状(及:与“并”一 个意思,和,并且。交通:勾结,串通),于是明珠等人相应地或被贬退或被废黜(降黜: 贬退废黜。有差:有区别)。郭琇的耿直敢言名震天下。 二十八年,御史张星法弹劾山东巡抚钱珏贪污(黷:贪污),钱珏上奏辩解,因为涉及 郭琇曾给钱钰来信嘱托举荐即墨知县高上达等人,(及:涉及、关联)钱钰拒绝了(却:退 还、不受),于是郭琇心怀怨恨让张星法捏造罪名弹劾(挟嫌:心怀怨恨。诬劾:捏造罪名 加以弹劾),(皇上)下令法司审讯(讯:审讯)。判决还没有下来,郭琇上疏说:“左都 御史马齐在朝臣会审时多方罗织罪名陷人于罪(锻炼:罗织罪名,陷人于罪),必定想要把 我指使诬陷弹劾朝臣的罪名坐实(实:坐实)。”诏书责怪郭琇怀疑揣测(疑揣:怀疑揣测)。 不久法司上奏郭琇请求帮助举荐的事实(请讬:即“请托”,帮助),判处他免官的刑罚(当: 判罪,处以……刑罚)。皇上因为郭琇平日耿直敢言(鯁:同“耿”),改为将他降官五级 调用。 三十八年,皇上南巡,郭琇在德州迎驾。回到京城以后,(皇上)下令大学士阿兰泰等 说:“原任左都御史郭琇,之前是吴江县令,官做得很好,百姓感念歌颂至今。这个人有胆 量,可以授予湖广总督的职位,令他驾乘驿马疾行赴任(驰驿:驾乘驿马疾行)。”郭琇受 命上任(上官:受命上任),上疏说:“黄州、武昌两府军粮二万七千有余(有奇:有余, 有零头),运给荆州、郧阳汛地(汛地:中国清代兵制,凡千总、把总、外委所统率的绿营 兵均称“汛”,其驻防巡逻的地区称“汛地”),相隔千里(悬隔:相隔很远),运输费用 不可计量(挽输:运输。輓:同“挽”。赀 zī:计量),请求改用钱钞(折色:旧时谓所征 田粮折价征银钞布帛或其他物产。)。江夏等十三州县有已亡明朝的藩王的产业(籓:同“藩”。), 这些地方土地贫瘠赋税繁重,是百姓产粮的数倍,请求全部减少征收。江夏、嘉鱼、汉阳三 县濒临长江的地方,洪水侵蚀,土地崩塌(齧:同“啮”,侵蚀。陊:同“堕”,山崩), 有赋税却无法耕种的土地有三百多顷(田:名词作动词),请求免除这些田地的赋税(豁免: 免除)。”(皇上)都答应推行(郭琇的奏请)
四十年,因为生病(郭琇)请求辞官,皇上说:“郭琇病得很严重,想要找一个能代替 的他的人都不可得到,能和郭琇一样的人有几个呢?”不久,郭琇因为病重再次上疏请求辞 官,(皇上)仍然劝慰挽留他(慰留:劝慰挽留)。五十四年,郭琇去世。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元诗,完成后面各题。 清明呈馆中诸公 高启 新烟着柳禁垣斜,杏酪①分香②俗共夸。 白下③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 卞侯墓④下迷芳草,卢女⑤门前映落花。 喜得故人同待诏,拟沽春酒醉京华。 【注】①杏酪:传统习俗,在寒食三日作醴酪,又煮粳米及麦为酪,捣杏仁作粥。②分 香:宫廷按例分给宫女香粉、香囊等饰品。③白下:金陵。④卞侯墓:卞侯即晋朝的卞壸,, 他曾任尚书令,忠恪勤事,后来在讨伐苏峻的叛乱中战死,被埋葬于白下。⑤卢女:即莫愁, 古代善歌貌美的女子。 8.与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一诗相比,本诗所描写的清明景物有何不同? 请简要分析。(5分) 9.这首诗脉络明接暗转,将诗人的情感变化和内心活动表现得淋漓尽致。这首诗抒发了 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析。(6分) 【答案】 8.高诗开篇描写了一幅生气蓬勃、吉祥如意的清明图景:御柳笼烟,禁垣垂杨,被软软 的春风,吹得柳枝横斜,拂水依水,青山白水环绕金陵:官人们都捣了杏仁,做了醴酪:宫 女们都分得名香,佩上香囊,在祥和的气氛中迎接清明。(2分)杜诗开篇描写一幅凄迷哀伤 的清明图景:春寒料峭,细雨纷飞,绵绵不绝,行人冒雨赶路,雨湿衣衫,心情凄哀。(2分) 两首诗所描写的景物及景物的特征均不同,渲染的氛围也不相同,所蕴含的情感也截然不同 (1分)。 9.第一联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清明时节禁垣生气蓬勃、吉祥如意的景象,作者身处其 中,愉悦欢欣(2分)。第二联以“清明无客不思家”一句回归清明的主题,不言己情而言众 情,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在清明时节的悼亡之情和身在异地的思乡之情(2分)。第三联运用卞 侯和莫愁的典故,即使忠如卞侯,美如莫愁,也只留一堆芳草,供人凭吊,陡然生发“人生 如朝露”的慨叹,悲从中来(2分)。第四联“待诏”“酒醉京华”,将仕途如意的喜悦和渴 望成就功名的豪情显露无遗(2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任意三点给满分) 【解析】
- 7 - 四十年,因为生病(郭琇)请求辞官,皇上说:“郭琇病得很严重,想要找一个能代替 的他的人都不可得到,能和郭琇一样的人有几个呢?”不久,郭琇因为病重再次上疏请求辞 官,(皇上)仍然劝慰挽留他(慰留:劝慰挽留)。五十四年,郭琇去世。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元诗,完成后面各题。 清明呈馆中诸公 高启 新烟着柳禁垣斜,杏酪①分香②俗共夸。 白下③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 卞侯墓④下迷芳草,卢女⑤门前映落花。 喜得故人同待诏,拟沽春酒醉京华。 【注】①杏酪:传统习俗,在寒食三日作醴酪,又煮粳米及麦为酪,捣杏仁作粥。②分 香:宫廷按例分给宫女香粉、香囊等饰品。③白下:金陵。④卞侯墓:卞侯即晋朝的卞壸,, 他曾任尚书令,忠恪勤事,后来在讨伐苏峻的叛乱中战死,被埋葬于白下。⑤卢女:即莫愁, 古代善歌貌美的女子。 8.与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一诗相比,本诗所描写的清明景物有何不同? 请简要分析。(5 分) 9.这首诗脉络明接暗转,将诗人的情感变化和内心活动表现得淋漓尽致。这首诗抒发了 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析。(6 分) 【答案】 8.高诗开篇描写了一幅生气蓬勃、吉祥如意的清明图景:御柳笼烟,禁垣垂杨,被软软 的春风,吹得柳枝横斜,拂水依水,青山白水环绕金陵;官人们都捣了杏仁,做了醴酪;宫 女们都分得名香,佩上香囊,在祥和的气氛中迎接清明。(2 分)杜诗开篇描写一幅凄迷哀伤 的清明图景:春寒料峭,细雨纷飞,绵绵不绝,行人冒雨赶路,雨湿衣衫,心情凄哀。(2 分) 两首诗所描写的景物及景物的特征均不同,渲染的氛围也不相同,所蕴含的情感也截然不同 (1 分)。 9.第一联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清明时节禁垣生气蓬勃、吉祥如意的景象,作者身处其 中,愉悦欢欣(2 分)。第二联以“清明无客不思家”一句回归清明的主题,不言己情而言众 情,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在清明时节的悼亡之情和身在异地的思乡之情(2 分)。第三联运用卞 侯和莫愁的典故,即使忠如卞侯,美如莫愁,也只留一堆芳草,供人凭吊,陡然生发“人生 如朝露”的慨叹,悲从中来(2 分)。第四联“待诏”“酒醉京华”,将仕途如意的喜悦和渴 望成就功名的豪情显露无遗(2 分)。(每点 2 分,答出其中任意三点给满分) 【解析】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