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八校2015届高三上学期联考 语文试卷 、古代诗文阅读(27分)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高余冠之岌岌兮,。(屈原《离骚》)) (2)寄蜉蝣于天地,。(苏轼《赤壁赋》 (3)_,凝绝不通声暂歇。(白居易《琵琶行》) (4)四十三年,望中犹记,。(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乌鸟私情,。(李密《陈情表》) (6)_,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养狸述 (唐)舒元舆 野禽兽可驯养而有裨于人者,吾得之于狸。狸之性,憎鼠而喜爱。其体趫、其 文班。予爱其能息鼠窃,近乎正且勇。尝观虞人(掌管山泽的官吏)生致者,因得 请归,致新昌里客舍。舍之初未为某居时,曾为富商家廪,墉堵地面,甚足鼠窍, 日有鼠络绎然。某既居,果遭其暴耗。常白日为群,虽敲拍叱吓,略不畏忌。或 暂黾侻蹬缩,须臾复来,日数十度。其穿巾孔箱之患,继晷而有。昼或出游, 及归,其什器服物,悉已破碎。若夜时长留‘续晨,与役夫更吻驱呵,甚累神抱 或知之,借椟以收拾衣服,未顷,则椟又孔矣。予心深闷,当其意欲掘地诛剪, 始二三十日间,未果。颇患之,若抱痒疾。 自获此狸,尝阖关实窦,纵于室中,潜伺之。见轩首引鼻,似有鼠气,则凝蹲不 动。斯须,果有鼠数十辈接尾而出,狸忽跃起,张爪呀牙,划泄怒声,鼠党帖伏 不敢窜。狸遂搏击,瞬视间,群鼠肝脑涂地。迨夜始背潜窥,室内洒然,予以是 益宝狸矣。常自驯饲之,到今仅半年矣,狸不复杀鼠,鼠不复出穴。穴口有土虫 丝,封闭欲合。向之韫椟服物,皆纵横抛掷,无所损坏。 噫!微狸,鼠不独耗吾物,亦将咬啮吾身矣。是以知吾得髙枕坦卧,绝疮痛之忧, 皆斯狸之功。异乎!鼠本统乎阴虫,其用合昼伏夕动,常怯怕人者也。向之暴耗, 非有大胆壮力,能凌侮于人,以其人无御之之术,故得恣横若此。今人之家苟无 狸之用,则红墉皓壁,固为鼠室宅矣。甘醍鲜肥,又资鼠口腹矣,虽乏,人智其 奈之何?呜呼!覆焘(天地)之间,首圆足方,窃盗圣人之教,甚于鼠者有之矣。 若时不容端人,则白日之下,故得骋于阴私。故桀朝鼠多而关龙逢斩,纣朝鼠多 而比干剖,鲁国鼠多而仲尼去,楚国鼠多而屈原沉。以此推之,明小人道长而不 知用君子以正之,犹向之鼠窃而不知用狸而止遏,纵其暴横,则五行七曜,亦必 反常于天矣。岂直流患于人间耶! (节选自《全唐文》,文字略有删改) 注]①爱:通“”,隐蔽。②趫(qiao):行动轻捷。③黾侻蹬:黾(min): 勉强。侻(tuo):狡猾。蹬(quan):蜷缩。④:油灯。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尝观虞人生致者致:抓获、捉到 B.某既居,果遭其暴耗暴:突然 C.其穿巾孔箱之患孔:打洞,使动用法
福建省漳州八校 2015 届高三上学期联考 语文试卷 一、古代诗文阅读(27 分) ㈠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 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高余冠之岌岌兮, 。(屈原《离骚》)) (2)寄蜉蝣于天地, 。(苏轼《赤壁赋》) (3) ,凝绝不通声暂歇。(白居易《琵琶行》) (4)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乌鸟私情, 。(李密《陈情表》) (6) ,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㈡文言文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2-5 题。 养狸述 (唐)舒元舆 野禽兽可驯养而有裨于人者,吾得之于狸。狸之性,憎鼠而喜爱①。其体趫②、其 文班。予爱其能息鼠窃,近乎正且勇。尝观虞人(掌管山泽的官吏)生致者,因得 请归,致新昌里客舍。舍之初未为某居时,曾为富商家廪,墉堵地面,甚足鼠窍, 日有鼠络绎然。某既居,果遭其暴耗。常白日为群,虽敲拍叱吓,略不畏忌。或 暂黾侻跧③缩,须臾复来,日数十度。其穿巾孔箱之患,继晷而有。昼或出游, 及归,其什器服物,悉已破碎。若夜时长留 ④续晨,与役夫更吻驱呵,甚累神抱。 或知之,借椟以收拾衣服,未顷,则椟又孔矣。予心深闷,当其意欲掘地诛剪, 始二三十日间,未果。颇患之,若抱痒疾。 自获此狸,尝阖关实窦,纵于室中,潜伺之。见轩首引鼻,似有鼠气,则凝蹲不 动。斯须,果有鼠数十辈接尾而出,狸忽跃起,张爪呀牙,划泄怒声,鼠党帖伏 不敢窜。狸遂搏击,瞬视间,群鼠肝脑涂地。迨夜始背潜窥,室内洒然,予以是 益宝狸矣。常自驯饲之,到今仅半年矣,狸不复杀鼠,鼠不复出穴。穴口有土虫 丝,封闭欲合。向之韫椟服物,皆纵横抛掷,无所损坏。 噫!微狸,鼠不独耗吾物,亦将咬啮吾身矣。是以知吾得高枕坦卧,绝疮痛之忧, 皆斯狸之功。异乎!鼠本统乎阴虫,其用合昼伏夕动,常怯怕人者也。向之暴耗, 非有大胆壮力,能凌侮于人,以其人无御之之术,故得恣横若此。今人之家苟无 狸之用,则红墉皓壁,固为鼠室宅矣。甘醲鲜肥,又资鼠口腹矣,虽乏,人智其 奈之何?呜呼!覆焘(天地)之间,首圆足方,窃盗圣人之教,甚于鼠者有之矣。 若时不容端人,则白日之下,故得骋于阴私。故桀朝鼠多而关龙逢斩,纣朝鼠多 而比干剖,鲁国鼠多而仲尼去,楚国鼠多而屈原沉。以此推之,明小人道长而不 知用君子以正之,犹向之鼠窃而不知用狸而止遏,纵其暴横,则五行七曜,亦必 反常于天矣。岂直流患于人间耶! (节选自《全唐文》,文字略有删改) [注] ①爱:通“”,隐蔽。 ②趫(qiáo):行动轻捷。 ③黾侻跧:黾(mǐn): 勉强。侻(tuō):狡猾。跧(quán):蜷缩。 ④:油灯。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尝观虞人生致者 致:抓获、捉到 B.某既居,果遭其暴耗 暴:突然 C.其穿巾孔箱之患 孔:打洞,使动用法
D.予以是益宝狸矣宝:珍视,意动用法 3.下列全都直接表现新昌里客舍老鼠“恣横”的一组是()(3分) ①墉堵地面,甚足鼠窍,日有鼠络绎然②虽敲拍叱吓,略不畏忌③或暂黾 侻缩,须臾复来,日数十度④昼或出游,及归,其什器服物,悉已破碎⑤ 借椟以收拾衣服,未顷,则椟又孔矣⑥斯须,果有鼠数十辈接尾而出 A.①②⑤B.③④⑥C.①④⑤D.②③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住新舍后,果然遭到鼠患。老鼠们常常白天成群出没,不怕人吓唬,作 者颇为忧虑,如同得了痒病。 B.自从得到那只狸猫后,效果极为明显,只有半年的时间,老鼠洞口已结蛛丝, 原先藏在柜里的衣物,都随便放置,没有再被老鼠损坏的 C.作者认为原先被严重骚扰时,不是因为老鼠胆大强壮,欺凌到人的头上来, 而是因为人没有抵御它们的办法。 D.作者在末段用讽喻手法指出,若不任用君子来端正方向,就会如同放纵老鼠 盗窃一样,放纵小人横行和暴戾,可能就会祸害人间。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与役夫更吻驱呵,甚累神抱。(3分) (2)微狸,鼠不独耗吾物,亦将咬啮吾身矣。(3分) 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6分) 旅宿 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1)颈联是怎样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3分) (2)联系全诗的情感,对尾联“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作简要赏析。(3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 7.下列各项对作品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冯乐山想把自己的侄孙女许配给觉民。觉民向大哥觉新求助。觉新因为梅的 死,不愿让觉民和琴重蹈自己的覆辙,他和三弟觉慧一起帮助觉民逃离了公馆 (《家》) B.宝玉打发袭人去宝钗处借书,趁机叫晴雯送两块旧帕给黛玉。黛玉体会出旧 帕的意思来,不觉神魂驰荡,左思右想,题诗三首于其上。(《红楼梦》) C.乞丐王克劳班率领成千上万的巴黎流浪人和乞丐,前来攻打巴黎圣母院,营 救爱斯梅拉达。在伽西莫多的帮助下,他们冲入教堂,救走了爱斯梅拉达。(《巴 黎圣母院》) D.聂赫留道夫到监狱探望玛丝洛娃,她只把他当作可利用的男人,向他要十卢 布烟酒钱以麻醉自己。第二次聂赫留道夫又去探监并表示要赎罪,甚至要和她结 婚。(《复活》) E.1806年,葛朗台得到三笔遗产,成为州里“纳税最高”的人物。他由原来只 有二千法郎的商人变为拥有一千七百万法郎的大富翁。(《欧也妮·葛朗台》
D.予以是益宝狸矣 宝:珍视,意动用法 3.下列全都直接表现新昌里客舍老鼠“恣横”的一组是( ) (3 分) ①墉堵地面,甚足鼠窍,日有鼠络绎然 ②虽敲拍叱吓,略不畏忌 ③或暂黾 侻跧缩,须臾复来,日数十度 ④昼或出游,及归,其什器服物,悉已破碎 ⑤ 借椟以收拾衣服,未顷,则椟又孔矣 ⑥斯须,果有鼠数十辈接尾而出 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作者住新舍后,果然遭到鼠患。老鼠们常常白天成群出没,不怕人吓唬,作 者颇为忧虑,如同得了痒病。 B.自从得到那只狸猫后,效果极为明显,只有半年的时间,老鼠洞口已结蛛丝, 原先藏在柜里的衣物,都随便放置,没有再被老鼠损坏的。 C.作者认为原先被严重骚扰时,不是因为老鼠胆大强壮,欺凌到人的头上来, 而是因为人没有抵御它们的办法。 D.作者在末段用讽喻手法指出,若不任用君子来端正方向,就会如同放纵老鼠 盗窃一样,放纵小人横行和暴戾,可能就会祸害人间。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与役夫更吻驱呵,甚累神抱。(3 分) (2)微狸,鼠不独耗吾物,亦将咬啮吾身矣。(3 分) ㈢古代诗歌阅读(6 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6 分) 旅 宿 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1)颈联是怎样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3 分) (2)联系全诗的情感,对尾联“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作简要赏析。(3 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 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 7.下列各项对作品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5 分) A.冯乐山想把自己的侄孙女许配给觉民。觉民向大哥觉新求助。觉新因为梅的 死,不愿让觉民和琴重蹈自己的覆辙,他和三弟觉慧一起帮助觉民逃离了公馆。 (《家》) B.宝玉打发袭人去宝钗处借书,趁机叫晴雯送两块旧帕给黛玉。黛玉体会出旧 帕的意思来,不觉神魂驰荡,左思右想,题诗三首于其上。(《红楼梦》) C.乞丐王克劳班率领成千上万的巴黎流浪人和乞丐,前来攻打巴黎圣母院,营 救爱斯梅拉达。在伽西莫多的帮助下,他们冲入教堂,救走了爱斯梅拉达。(《巴 黎圣母院》) D.聂赫留道夫到监狱探望玛丝洛娃,她只把他当作可利用的男人,向他要十卢 布烟酒钱以麻醉自己。第二次聂赫留道夫又去探监并表示要赎罪,甚至要和她结 婚。(《复活》) E.1806 年,葛朗台得到三笔遗产,成为州里“纳税最高”的人物。他由原来只 有二千法郎的商人变为拥有一千七百万法郎的大富翁。(《欧也妮·葛朗台》)
8.简答题(选做一题)(5分) (1)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选段,回答问题。 瑜曰:“吾若取不得,那时任从公取。”玄德曰:“子敬、孔明在此为证,都督 休悔。”鲁肃踌躇未对。周瑜想取的是哪个地方?周瑜和诸葛亮又是如何争夺此 地的?清简述原著相关情节 (2)阅读下面《三国演义》选段,回答问题。 (他)见曹军一拥而退,不敢追赶……然后回马来见玄德,具言断桥一事。玄德 曰:“吾弟勇则勇矣,惜失于计较 “断桥一事”是指谁做了什么事?刘备又为何说“吾弟”“勇则勇矣,惜失于计 较”?请简述相关的前因后果。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阅读下面的《论语》《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题目。(6分) ①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无自辱焉。”(《论语·颜渊》) ②责善,朋友之道也。(《孟子·离娄上》) [注]①数:屡次,这里指繁琐。②责善:以善相责 (1)请概括出孔、孟在交友方面的共同观点。(2分 (2)结合选段内容,清简要分析孔、孟在交友方面的各自主张。(4分)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0-12题 重拾中华之“礼”的当代价值 东西方文化,是当今世界的两大文明,两者的关键区别究竟何在?梁启超说:“中 国重礼治,西方重法治。”钱穆赞扬此语“深得文化分别之大旨所在”。数十年 后,钱穆又说:“中国的核心思想就是礼。”梁启超、钱穆将中国文化的核心归 结为礼治,绝非向壁虚造,而是渊源有自。 在中国文化中,礼是理的同义词。在中国人看来,人是按照礼、也就是理性要求 来生活的,其它动物则不能。人有文化自觉,通过礼自别于禽兽,对于中国人而 言,是人生第一要义。礼也是文明与野蛮的区别,这是更高一个层次的区别。孔 子作《春秋》,欲为万世龟鉴。春秋乱世,本质上是文明与野蛮的斗争,即“礼” 者与“非礼”的斗争。而历史的进步,是在文明战胜野蛮之后。礼是社会一切活 动的准则、修身的主要门径。中国文化要求人们努力修为,勉为道德高尚的君子, 甚至成圣成贤,其间的取径则是礼乐人生、外内双修。因此,中国人在童蒙教育 阶段即教以礼,不学礼,无以立。从束发开始,每逢人生的转折点,也都会寓教 于礼,通过冠礼、婚礼、相见礼、饮酒礼、射礼、丧礼、祭礼等一系列“人生礼 仪”进行指导,在总体上维持了全民族的文明水平。 更为重要的是,礼是民族凝聚的核心。中国幅员辽阔,南北四方发展不平衡,各 地风俗更是歧异,如果没有统一的行为规范,听之任之,不堪想象。经过两千多 年的经营,礼超越于方言、风俗之上,彼此说话可以听不懂,年节习俗可以互议, 但在礼的层面上却能彼此认同,这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也是中国在历史长河 中始终保持统一趋势的深层原因。 如今,举国上下都在谈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汇通,但如果对两大文化没有深入的 认识,盲目从事,就是不清醒的,甚至是有害的 西方文化是宗教文化,以神为中心,一切都按照上帝的意志行事。按照《圣经》 的说法,人有原罪,人性本恶,只有上帝才能拯救人的灵魂。而中国文化是人为
8.简答题(选做一题)(5 分) (1)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选段,回答问题。 瑜曰:“吾若取不得,那时任从公取。”玄德曰:“子敬、孔明在此为证,都督 休悔。”鲁肃踌躇未对。周瑜想取的是哪个地方?周瑜和诸葛亮又是如何争夺此 地的?清简述原著相关情节。 (2)阅读下面《三国演义》选段,回答问题。 (他)见曹军一拥而退,不敢追赶……然后回马来见玄德,具言断桥一事。玄德 曰:“吾弟勇则勇矣,惜失于计较。” “断桥一事”是指谁做了什么事?刘备又为何说“吾弟”“勇则勇矣,惜失于计 较”?请简述相关的前因后果。 (二)文化经典阅读(6 分) 9、阅读下面的《论语》《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题目。(6 分) ①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无自辱焉。”(《论语·颜渊》) ②责善,朋友之道也。(《孟子·离娄上》) [注] ①数:屡次,这里指繁琐。②责善:以善相责。 (l)请概括出孔、孟在交友方面的共同观点。(2 分) (2)结合选段内容,清简要分析孔、孟在交友方面的各自主张。(4 分) 三、现代文阅读(24 分) ㈠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0-12 题 重拾中华之“礼”的当代价值 东西方文化,是当今世界的两大文明,两者的关键区别究竟何在?梁启超说:“中 国重礼治,西方重法治。”钱穆赞扬此语“深得文化分别之大旨所在”。数十年 后,钱穆又说:“中国的核心思想就是礼。”梁启超、钱穆将中国文化的核心归 结为礼治,绝非向壁虚造,而是渊源有自。 在中国文化中,礼是理的同义词。在中国人看来,人是按照礼、也就是理性要求 来生活的,其它动物则不能。人有文化自觉,通过礼自别于禽兽,对于中国人而 言,是人生第一要义。礼也是文明与野蛮的区别,这是更高一个层次的区别。孔 子作《春秋》,欲为万世龟鉴。春秋乱世,本质上是文明与野蛮的斗争,即“礼” 者与“非礼”的斗争。而历史的进步,是在文明战胜野蛮之后。礼是社会一切活 动的准则、修身的主要门径。中国文化要求人们努力修为,勉为道德高尚的君子, 甚至成圣成贤,其间的取径则是礼乐人生、外内双修。因此,中国人在童蒙教育 阶段即教以礼,不学礼,无以立。从束发开始,每逢人生的转折点,也都会寓教 于礼,通过冠礼、婚礼、相见礼、饮酒礼、射礼、丧礼、祭礼等一系列“人生礼 仪”进行指导,在总体上维持了全民族的文明水平。 更为重要的是,礼是民族凝聚的核心。中国幅员辽阔,南北四方发展不平衡,各 地风俗更是歧异,如果没有统一的行为规范,听之任之,不堪想象。经过两千多 年的经营,礼超越于方言、风俗之上,彼此说话可以听不懂,年节习俗可以互议, 但在礼的层面上却能彼此认同,这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也是中国在历史长河 中始终保持统一趋势的深层原因。 如今,举国上下都在谈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汇通,但如果对两大文化没有深入的 认识,盲目从事,就是不清醒的,甚至是有害的。 西方文化是宗教文化,以神为中心,一切都按照上帝的意志行事。按照《圣经》 的说法,人有原罪,人性本恶,只有上帝才能拯救人的灵魂。而中国文化是人为
中心的文化,天意即民意,人性本善,人的灵魂不仅要由自己来管理,而且能管 好。礼是把抽象的道德转换到操作层面的不二法门,惟有经由礼,道德才能落实 到人的身上,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 在当代中国,传统礼学依然有其生命力。近几十年的社会变革证明,物质与精神 犹如车之两轮,缺一不可,在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精神层面的需求就 会提上议事日程。近年,各地纷纷举办道德大讲堂,反映了社会对道德的呼唤 道德只有体现在人的身上,对人与社会的进步发生作用,道德才是鲜活的、有价 值的,礼恰恰是把道德转换为可以操作的规范的完整体系。今天在社会秩序方面 出现的种种乱象,包括某些国民出境旅游的种种不文明现象,归根到底是行为 失范 礼仪是文明民族的重要标志。中华五千年文明,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东方礼仪,甚 至远播东亚,推动了朝鲜、日本文明的进程。中国文化中的礼,与修身、齐家密 切相关,内涵极其丰富。社会在飞速发展,中华礼仪也定能完成现代转型,再度 辉煌。 (节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0.下列对“礼”的理解和阐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在中国人看来,礼就是理。人是按照礼的要求来生活的,这一点是人和其他 动物的根本区别。 B.礼是民族凝聚的核心。经过两千多年的经营,中华民族形成了共同的礼仪、 风俗,能够彼此认同。 C.礼可以把抽象的道德转换到操作层面,只有通过礼,道德才能落实到人的身 上,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 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东方礼仪,而且还对周边国家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1.东西方文化,是当今世界的两大文明,请结合全文指出两者的区别有哪些? (3分) 12.在当代中国,传统礼学为什么依然有生命力?(3分)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 本题为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15题 大理石鸽子 [丹麦]凯尔德·阿贝尔 日历告诉人们,圣诞节即将来临了。 位愁眉苦脸的姑娘边嘟囔边跨上她的自行车。她小名叫安娜,至于姓什么,那 是无关紧要的。她的父母都去世了。她对人生的一切都敬而远之,每天坐在商店 的收款机前闷闷不乐地工作。下午五时,她骑自行车回家,次日九点,她又准时 开始重复前一天的工作,如此日复一日,心如死灰。商店里顾客如潮,人们拥进 拥出,采购最后一批圣诞礼品。好一派圣诞良辰的热闹气氛。可是,如果无处享 受这圣诞节气氛,那么它来临不来临又有什么两样呢? 安娜,那位心情忧郁的姑娘,边骑自行车边这样想。在墓地的门口,她买了一束 圣诞节时才开放的郁金香,这束花虽然枝细叶瘦,却顽强地用它那炽烈的颜色引 人注目。安娜要把这几朵插在枝条拂地的松树上,剩下的要点缀大理石白鸽子底 座四周围着的镀镍栏杆
中心的文化,天意即民意,人性本善,人的灵魂不仅要由自己来管理,而且能管 好。礼是把抽象的道德转换到操作层面的不二法门,惟有经由礼,道德才能落实 到人的身上,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 在当代中国,传统礼学依然有其生命力。近几十年的社会变革证明,物质与精神, 犹如车之两轮,缺一不可,在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精神层面的需求就 会提上议事日程。近年,各地纷纷举办道德大讲堂,反映了社会对道德的呼唤。 道德只有体现在人的身上,对人与社会的进步发生作用,道德才是鲜活的、有价 值的,礼恰恰是把道德转换为可以操作的规范的完整体系。今天在社会秩序方面 出现的种种乱象,包括某些国民出境旅游的种种不文明现象,归根到底是行为 “失范”。 礼仪是文明民族的重要标志。中华五千年文明,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东方礼仪,甚 至远播东亚,推动了朝鲜、日本文明的进程。中国文化中的礼,与修身、齐家密 切相关,内涵极其丰富。社会在飞速发展,中华礼仪也定能完成现代转型,再度 辉煌。 (节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0.下列对“礼”的理解和阐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 在中国人看来,礼就是理。人是按照礼的要求来生活的,这一点是人和其他 动物的根本区别。 B. 礼是民族凝聚的核心。经过两千多年的经营,中华民族形成了共同的礼仪、 风俗,能够彼此认同。 C. 礼可以把抽象的道德转换到操作层面,只有通过礼,道德才能落实到人的身 上,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 D. 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东方礼仪,而且还对周边国家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1. 东西方文化,是当今世界的两大文明,请结合全文指出两者的区别有哪些? (3 分) 12. 在当代中国,传统礼学为什么依然有生命力?(3 分)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 分) 本题为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3-15 题 大理石鸽子 [丹麦]凯尔德·阿贝尔 日历告诉人们,圣诞节即将来临了。 一位愁眉苦脸的姑娘边嘟囔边跨上她的自行车。她小名叫安娜,至于姓什么,那 是无关紧要的。她的父母都去世了。她对人生的一切都敬而远之,每天坐在商店 的收款机前闷闷不乐地工作。下午五时,她骑自行车回家,次日九点,她又准时 开始重复前一天的工作,如此日复一日,心如死灰。商店里顾客如潮,人们拥进 拥出,采购最后一批圣诞礼品。好一派圣诞良辰的热闹气氛。可是,如果无处享 受这圣诞节气氛,那么它来临不来临又有什么两样呢? 安娜,那位心情忧郁的姑娘,边骑自行车边这样想。在墓地的门口,她买了一束 圣诞节时才开放的郁金香,这束花虽然枝细叶瘦,却顽强地用它那炽烈的颜色引 人注目。安娜要把这几朵插在枝条拂地的松树上,剩下的要点缀大理石白鸽子底 座四周围着的镀镍栏杆
安娜肃立在墓前。坟墓维护得很好,四周有一圈黄杨灌木丛,一道锁链围栏阻止 闲人进入那块通向墓碑的小花园。这块在寒冬中由石砾和玫瑰花组成的方寸之地 是她的财产,是她在大地脸上一星星私产。安娜怀着悲痛的心情扫了墓,然后坐 在一张罗马风格的长铁椅上陷入沉思。她的脸庞已有些憔悴,人们把她忘了,因 为人们对她从来都是不屑一顾的。从来没有人想到她,没有人赠给她礼品。 墓碑之间的空地黑的,只有那只大理石小鸽子散发出洁白的光彩。它真可爱啊! 它总是守候在故人与鲜花中间。除了这里,它又何处能去呢!“你不要紧吧? 那只鸽子扬了扬头说,“我心里好难受啊,我独自一个陪伴着这墓地,那碑文我 能横着、竖着、正着、倒着背诵如流了。你认为这有什么乐趣吗?绝对没有!” 安娜一下子目瞪口呆 “是的,你当然不知道什么叫做难受!我这只紧闭双喙的鸽子越来越像一只漫画 上的秃鹰了。而你跑到这儿来,拔拔草,松松土,把所有干枯的树叶扫到人家的 墓地里,这对你来说只不过是一种乐趣罢了!” 鸽子啊,你怎么 冤枉人呢!”这是安娜惟一能讲的话。 哼,别把我与你的鸽子混为一谈!我是大理石之身。即使不是大理石鸽子,我 也会成为石碑的。我奉劝你赶快回家,你简直令人讨厌。我憎恨那些靠着往事而 生存的人,尤其是那些一无所有的人!” “你这只可恶的 鸽子,心眼儿太坏了!” “是的,你说得不错。可你到底是何等人呢?你只不过是人口普查表上的一张照 片,近况:未婚,特征:接受不起别人的礼物 “可是从来没有人给过我什么呀。”安娜用戴着手套的手指边擦鼻子边抽泣着 “没有吗?我要说的东西的的确确是值得夸耀 的,很值得夸口的。它不是别的,而是这大地,整个地球!”鸽子边说边高傲地 展开翅膀,它立足不稳,险些栽进后面的扁柏丛里 “可是我要大地有什么用呢?”她说,这时候一泓泪水已含在她的眼里,她几乎 哭起来,因为那鸽子在逗弄她。 “瞧,你自己瞧!”那鸽子暴躁地叫着。 “你既不知道人家送你什么,也不情愿接受人家给你的礼物。实际上,早在许多 年前你第一次过生日的时候就得到了它。但是你的父母当时说,对你来说嘛,还 是等一等更好。这样一来,地球殷切地等了你多年,它以为你总有一天会想到它 的。然而你却没有,直到现在我再次慷慨大方地把它送给你时,你还是不愿笑纳 它太大了,是不是?放不进抽屉里。你要大地究竟有什么用呢?当然是在它的怀 抱里生活,生活—一我说的是生活!我的礼物太妙了,简直太美了。好了,他们 要关门了,你还是快走吧。你以为我愿意守在这里看着你一整夜吗?”那鸽子再 也不吭声,又去聚精会神地默读墓碑上死者的生卒年月和姓名了 在公墓外边,车水马龙,熙熙攘攘,人间充满了音乐和油煎饼,还有用粉红纸包 装、彩带缠绕、插着松枝的礼物。所有松树都好像要去参加化装舞会的人们一样, 被打扮得异常美丽。安娜,那位郁郁寡欢的姑娘站在那里,双手抚摩着自行车。 突然之间,空气变得清新宜人,那姑娘弯下身去,把手放在大地上说:“谢谢, 谢谢,我愿意要你。” 当她骑着自行车顺着街道驶去时,那马路说道:“祝你圣诞节快乐!” (有删改) 13.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安娜肃立在墓前。坟墓维护得很好,四周有一圈黄杨灌木丛,一道锁链围栏阻止 闲人进入那块通向墓碑的小花园。这块在寒冬中由石砾和玫瑰花组成的方寸之地 是她的财产,是她在大地脸上一星星私产。安娜怀着悲痛的心情扫了墓,然后坐 在一张罗马风格的长铁椅上陷入沉思。她的脸庞已有些憔悴,人们把她忘了,因 为人们对她从来都是不屑一顾的。从来没有人想到她,没有人赠给她礼品。 墓碑之间的空地黑的,只有那只大理石小鸽子散发出洁白的光彩。它真可爱啊! 它总是守候在故人与鲜花中间。除了这里,它又何处能去呢!“你不要紧吧?” 那只鸽子扬了扬头说,“我心里好难受啊,我独自一个陪伴着这墓地,那碑文我 能横着、竖着、正着、倒着背诵如流了。你认为这有什么乐趣吗?绝对没有!” 安娜一下子目瞪口呆。 “是的,你当然不知道什么叫做难受!我这只紧闭双喙的鸽子越来越像一只漫画 上的秃鹰了。而你跑到这儿来,拔拔草,松松土,把所有干枯的树叶扫到人家的 墓地里,这对你来说只不过是一种乐趣罢了!” “鸽子啊,你怎么 冤枉人呢!”这是安娜惟一能讲的话。 “哼,别把我与你的鸽子混为一谈!我是大理石之身。即使不是大理石鸽子,我 也会成为石碑的。我奉劝你赶快回家,你简直令人讨厌。我憎恨那些靠着往事而 生存的人,尤其是那些一无所有的人!” “你这只可恶的 鸽子,心眼儿太坏了!” “是的,你说得不错。可你到底是何等人呢?你只不过是人口普查表上的一张照 片,近况:未婚,特征:接受不起别人的礼物。” “可是从来没有人给过我什么呀。”安娜用戴着手套的手指边擦鼻子边抽泣着 说。 “没有吗?我要说的东西的的确确是值得夸耀 的,很值得夸口的。它不是别的,而是这大地,整个地球!”鸽子边说边高傲地 展开翅膀,它立足不稳,险些栽进后面的扁柏丛里。 “可是我要大地有什么用呢?”她说,这时候一泓泪水已含在她的眼里,她几乎 哭起来,因为那鸽子在逗弄她。 “瞧,你自己瞧!”那鸽子暴躁地叫着。 “你既不知道人家送你什么,也不情愿接受人家给你的礼物。实际上,早在许多 年前你第一次过生日的时候就得到了它。但是你的父母当时说,对你来说嘛,还 是等一等更好。这样一来,地球殷切地等了你多年,它以为你总有一天会想到它 的。然而你却没有,直到现在我再次慷慨大方地把它送给你时,你还是不愿笑纳。 它太大了,是不是?放不进抽屉里。你要大地究竟有什么用呢?当然是在它的怀 抱里生活,生活——我说的是生活!我的礼物太妙了,简直太美了。好了,他们 要关门了,你还是快走吧。你以为我愿意守在这里看着你一整夜吗?”那鸽子再 也不吭声,又去聚精会神地默读墓碑上死者的生卒年月和姓名了。 在公墓外边,车水马龙,熙熙攘攘,人间充满了音乐和油煎饼,还有用粉红纸包 装、彩带缠绕、插着松枝的礼物。所有松树都好像要去参加化装舞会的人们一样, 被打扮得异常美丽。安娜,那位郁郁寡欢的姑娘站在那里,双手抚摩着自行车。 突然之间,空气变得清新宜人,那姑娘弯下身去,把手放在大地上说:“谢谢, 谢谢,我愿意要你。” 当她骑着自行车顺着街道驶去时,那马路说道:“祝你圣诞节快乐!” (有删改) 13.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