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实验中学、龙海一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靡有朝矣。(《诗经·氓》) (2)屈心而抑志兮, (屈原《离骚》) (3)_,依依墟里烟。(陶渊明《归园田居》) (4),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5)渺渺兮予怀, 。(苏轼《赤壁赋》) (6)元嘉草草,,赢得仓皇北顾。(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西施山书舍记 [明]徐渭 西施山去县东可五里,《越绝》若《吴越春秋》并称土城,后人始易以今名,然 亦曰“土城山”。盖勾践作宫其间,以教西施、郑旦而用以献吴。又曰:“恐女 朴鄙,故令近大道。”则当其时,此地固要津耶?更数千年,主者不可问矣。商 伯子用值若干而有之。洪网 山髙不过数仞,而丛灌疏篁,亦鲜澄可悦。上有台,台东有亭;西有书舍数础, 舍后有池以荷。东外折,断水以菱。而亭之前则仍其旧,曰“脂粉塘”,无所改。 出东南,西而山者,耸秀不可悉,悉名山也。绕其舍而亩者、水者,不可以目尽 以田以渔以桑者,尽亩与水无不然。余少时盖觞于此而乐之。兹伯子使余记,余 虽以病阻其觞,然尚能忆之也,率如此 嗟夫!土城,一山耳,始以粉黛歌舞之宫,当倾都之孔道①,而今变而且迁 之。一旦寥寥然为墟落,田夫野老耕钓徘徊于其间,或拾其堕钗于锄掘。迨于阴 晦,又往往诧野火转燐②于夜归牧唱之儿童。宜无不感而嘘,资野人③之聚而谈 者矣。至其易冶以朴,易优伎④以农桑,本业专而谣俗⑤厚,则有识者又未尝不 忘其悲而为之一笑也 伯子聪敏擅文誉,达事变,试从读书暇,一登兹山而望之,或触于景而有如 吾前所言者,姑取而咀之,傥亦一解颐耶? 【注】①孔道:大路,通道。②野火转燐:野外荒坟中飘转的燐火,俗称“鬼 火”。③野人:乡野之人,农夫。④优伎:泛指歌舞表演。⑤谣俗:风俗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恐女朴鄙鄙:浅陋B.耸秀不可悉悉:熟悉 C.迨于阴晦迨:遇到D.试从读书暇暇:空闲 3.以下句子中,全部表明西施山景色宜人的一组是(3分) ①当其时,此地固要津耶②丛灌疏篁,亦鲜澄可悦③上有台,台东有亭 ④舍后有池以荷⑤东外折,断水以菱⑥西而山者,耸秀不可悉 A.①②④B.③⑤⑥C.②④⑤D.①③⑥ 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西施山原为越国调教、训练美女西施、郑旦之所,经千百年变迁,成为 私人之地
福建省漳州实验中学、龙海一中 2015 届高三上学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满分:150 分 考试时间:150 分钟) 一、古代诗文阅读(27 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 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_________________,靡有朝矣。(《诗经·氓》) (2)屈心而抑志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3) ,依依墟里烟。(陶渊明《归园田居》) (4) ,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5)渺渺兮予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6)元嘉草草, ,赢得仓皇北顾。(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二)文言文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2~5 题。 西施山书舍记 [明]徐 渭 西施山去县东可五里,《越绝》若《吴越春秋》并称土城,后人始易以今名,然 亦曰“土城山”。盖勾践作宫其间,以教西施、郑旦而用以献吴。又曰:“恐女 朴鄙,故令近大道。”则当其时,此地固要津耶?更数千年,主者不可问矣。商 伯子用值若干而有之。洪网 山高不过数仞,而丛灌疏篁,亦鲜澄可悦。上有台,台东有亭;西有书舍数础, 舍后有池以荷。东外折,断水以菱。而亭之前则仍其旧,曰“脂粉塘”,无所改。 出东南,西而山者,耸秀不可悉,悉名山也。绕其舍而亩者、水者,不可以目尽; 以田以渔以桑者,尽亩与水无不然。余少时盖觞于此而乐之。兹伯子使余记,余 虽以病阻其觞,然尚能忆之也,率如此。 嗟夫!土城,一山耳,始以粉黛歌舞之宫,当倾都之孔道①,而今变而且迁 之。一旦寥寥然为墟落,田夫野老耕钓徘徊于其间,或拾其堕钗于锄掘。迨于阴 晦,又往往诧野火转燐②于夜归牧唱之儿童。宜无不感而嘘,资野人③之聚而谈 者矣。至其易冶以朴,易优伎④以农桑,本业专而谣俗⑤厚,则有识者又未尝不 忘其悲而为之一笑也。 伯子聪敏擅文誉,达事变,试从读书暇,一登兹山而望之,或触于景而有如 吾前所言者,姑取而咀之,傥亦一解颐耶? 【注】①孔道:大路,通道。②野火转燐:野外荒坟中飘转的燐火,俗称“鬼 火”。③野人:乡野之人,农夫。④优伎:泛指歌舞表演。⑤谣俗:风俗。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恐女朴鄙 鄙:浅陋 B. 耸秀不可悉 悉:熟悉 C. 迨于阴晦 迨:遇到 D. 试从读书暇 暇:空闲 3. 以下句子中,全部表明西施山景色宜人的一组是(3 分) ①当其时,此地固要津耶 ②丛灌疏篁,亦鲜澄可悦 ③上有台,台东有亭 ④舍后有池以荷 ⑤东外折,断水以菱 ⑥西而山者,耸秀不可悉 A. ①②④ B. ③⑤⑥ C. ②④⑤ D. ①③⑥ 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西施山原为越国调教、训练美女西施、郑旦之所,经千百年变迁,成为 私人之地
B.文中描述了西施山书舍的布局及周围环境,也说明了写作此记是应商伯子的 请求 C.本文笔调平易朴实,淡淡几笔便描摹出一副赏心悦目、和平宁静的水光山色 图 D.作者对今古变迁的议论,流露出悼古伤今的忧愤,交织着对时事易变的深刻 思考。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商伯子用值若干而有之。(3分) 译: (2)余虽以病阻其觞,然尚能忆之也,率如此。(3分) 译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商调】梧叶儿·春日 张可久 长空雁,老树鸦,离思满烟沙。墨淡淡王维画,柳疏疏陶令家,春脉脉武陵花。 何处游人驻马? (1)“墨淡淡王维画,柳疏疏陶令家,春脉脉武陵花”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 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3分) (2)这首元曲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举一例并简要分析。(3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下列各项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宝玉因紫鹃说黛玉明年就要回苏州林家而病倒,林之孝家的来看望他,宝玉 以为是林家的人来接黛 玉了,大闹着要轰出去,并说除了黛玉,别人不许姓林。(《红楼梦》) B.刚被吴荪甫委以重任的屠维岳面对工人的罢工,一方面使用强硬的手段,派 警察镇压,另一方面暗 中收买了姚金凤,瓦解了工潮。谁知,原来一个被收买的女工醋意大发,她向其 他女工告密,破坏了屠维岳 的计策,工潮复起。(《子夜》) C.弗比斯在危急时刻救下了爱斯梅拉达,爱斯梅拉达十分感激并爱上了他 个偶然的机会,弗比斯 请爱斯梅拉达到姑妈家去表演,知道了她心中的秘密。(《巴黎圣母院》) D.曹操病,华佗欲为其手术,曹操疑华佗为关羽报仇,下华佗于狱中而死,最 后曹操也不治身亡 (《三国演义》) E.査理给葛朗台带来了自己父亲给伯父葛朗台的一封遗书,信的内容是:查理 的父亲因病过世。临死 前打发査理来投奔伯父,让葛朗台照顾査理的前程。((《欧也妮·葛朗台》 下列各项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聂赫留道夫到监狱探望玛丝洛娃,向她问起他们的孩子,她开始很惊奇,但 又不愿触动创伤,只简单对答几句,把他当作可利用的男人,向他要十卢布烟酒 钱以麻醉自己。(《复活》)
B.文中描述了西施山书舍的布局及周围环境,也说明了写作此记是应商伯子的 请求。 C.本文笔调平易朴实,淡淡几笔便描摹出一副赏心悦目、和平宁静的水光山色 图。 D.作者对今古变迁的议论,流露出悼古伤今的忧愤,交织着对时事易变的深刻 思考。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商伯子用值若干而有之。(3 分) 译: (2)余虽以病阻其觞,然尚能忆之也,率如此。(3 分) 译: (三)古代诗歌阅读(6 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6 分) 【商调】梧叶儿•春日 张可久 长空雁,老树鸦,离思满烟沙。墨淡淡王维画,柳疏疏陶令家,春脉脉武陵花。 何处游人驻马? (1)“墨淡淡王维画,柳疏疏陶令家,春脉脉武陵花”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 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3 分) (2)这首元曲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举一例并简要分析。(3 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 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 分) 7.下列各项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 分) A.宝玉因紫鹃说黛玉明年就要回苏州林家而病倒,林之孝家的来看望他,宝玉 以为是林家的人来接黛 玉了,大闹着要轰出去,并说除了黛玉,别人不许姓林。(《红楼梦》) B.刚被吴荪甫委以重任的屠维岳面对工人的罢工,一方面使用强硬的手段,派 警察镇压,另一方面暗 中收买了姚金凤,瓦解了工潮。谁知,原来一个被收买的女工醋意大发,她向其 他女工告密,破坏了屠维岳 的计策,工潮复起。(《子夜》) C.弗比斯在危急时刻救下了爱斯梅拉达,爱斯梅拉达十分感激并爱上了他。一 个偶然的机会,弗比斯 请爱斯梅拉达到姑妈家去表演,知道了她心中的秘密。(《巴黎圣母院》) D.曹操病,华佗欲为其手术,曹操疑华佗为关羽报仇,下华佗于狱中而死,最 后曹操也不治身亡。 (《三国演义》) E.查理给葛朗台带来了自己父亲给伯父葛朗台的一封遗书,信的内容是:查理 的父亲因病过世。临死 前打发查理来投奔伯父,让葛朗台照顾查理的前程。((《欧也妮·葛朗台》) 8.下列各项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 分) A.聂赫留道夫到监狱探望玛丝洛娃,向她问起他们的孩子,她开始很惊奇,但 又不愿触动创伤,只简单对答几句,把他当作可利用的男人,向他要十卢布烟酒 钱以麻醉自己。(《复活》)
B.贾赦看上了鸳鸯,要讨他做妾。鸳鸯拒绝了这个做主子奶奶的机会,而且在 贾母、邢夫人、王煕凤面前铰发明志立誓终身不嫁,服侍贾母。(《红楼梦》 C.孔明十分赏识姜维的将才,就巧用反间计,派人扮作姜维攻打魏军,让魏军 认为姜维已降蜀。姜维无路可走,只好投降了诸葛亮。(《三国演义》) D.在高老太爷的生日宴会上,冯乐山把自己的侄孙女许配给觉民,高家接受了 这门亲事。觉民知道 此事后,坚决不同意,甚至不惜顶撞高老太爷而离家出走。最后,临终前的高老 太爷答应取消婚约,觉民 逃婚胜利。(《家》) E.居第尔把女儿藏在屋子的一角,用各种理由骗过了典狱长和军警,使他们相 信吉普赛少女已经逃走。 但弗比斯恰好经过此地,发现了艾丝美拉达,导致她被抓走了。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①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论语·述而篇》) ②孟施舍之所以养勇也,曰:“视不胜犹胜也;量敌而后进,虑胜而后会,是畏 三军者也。舍岂能为必胜哉?能无惧而已矣。”(《孟子·公孙丑上》) (1)结合上面选段,分析孟施舍培养勇气的关键是什么。(2分) (2)结合上面选段,分析孔子和孟子对“勇”的认识的异同点。(4分)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大数据要有大智意 姜奇平 大数据时代到来,认同这一判断的人越来越多 大数据意味着什么?它到底会改变什么?仅仅从技术角度回答,已不足以解 惑。大数据只是宾语,离开了人这个主语,它再大也没有意义。 有人夸张地说:我读过的书可以把你们火化了。翻译成大数据的术语,相当 于在说数据有多大。现在许多人定义大数据,只强调大,那意思跟这没什么两样: 大数据有多大?大到可以把你们都活埋了 大数据好还是不好,判断标准要看意义的有无:有意义的数据是智慧的,没 有意义的数据只是垃圾。仅从大数据的“大”望文生义,很容易演化为又一场圈 钱、圈地运动。像云计算、物联网那样,一哄而起,盲目建设。最后只是让那些 推销设备的赚大钱。 当代中国做的最大的事里边,属于价值有余但意义不足的,要算GDP上去了, 但环境更加污染和社会更加紧张一事。表现为有钱但不快乐一一有钱(有价值) 的部分上去了,但不快乐(意义缺失)的问题总难以解决。智慧不智慧,针对的 就是有意义没意义。大数据就是通过意义识别,将GDP中无意义的部分(如污染 和腐败)剔除出去,只留下既有价值,又有意义的部分。 智慧地球,不是说让地球上的沙子变智慧了,而是说利用大数据,把仅仅能 增加GDP但对人没有意义的资源耗费(污染和浪费)节省下来,只让GDP中有意 义的部分得以精准保留
B.贾赦看上了鸳鸯,要讨他做妾。鸳鸯拒绝了这个做主子奶奶的机会,而且在 贾母、邢夫人、王熙凤面前铰发明志立誓终身不嫁,服侍贾母。(《红楼梦》) C.孔明十分赏识姜维的将才,就巧用反间计,派人扮作姜维攻打魏军,让魏军 认为姜维已降蜀。姜维无路可走,只好投降了诸葛亮。(《三国演义》) D.在高老太爷的生日宴会上,冯乐山把自己的侄孙女许配给觉民,高家接受了 这门亲事。觉民知道 此事后,坚决不同意,甚至不惜顶撞高老太爷而离家出走。最后,临终前的高老 太爷答应取消婚约,觉民 逃婚胜利。(《家》) E.居第尔把女儿藏在屋子的一角,用各种理由骗过了典狱长和军警,使他们相 信吉普赛少女已经逃走。 但弗比斯恰好经过此地,发现了艾丝美拉达,导致她被抓走了。 (二)文化经典阅读(6 分) 9.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6 分) ①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论语·述而篇》) ②孟施舍之所以养勇也,曰:“视不胜犹胜也;量敌而后进,虑胜而后会,是畏 三军者也。舍岂能为必胜哉?能无惧而已矣。”(《孟子·公孙丑上》) (1)结合上面选段,分析孟施舍培养勇气的关键是什么。(2 分) (2)结合上面选段,分析孔子和孟子对“勇”的认识的异同点。(4 分) 三、现代文阅读(24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2 题。 大数据要有大智慧 姜奇平 大数据时代到来,认同这一判断的人越来越多。 大数据意味着什么?它到底会改变什么?仅仅从技术角度回答,已不足以解 惑。大数据只是宾语,离开了人这个主语,它再大也没有意义。 有人夸张地说:我读过的书可以把你们火化了。翻译成大数据的术语,相当 于在说数据有多大。现在许多人定义大数据,只强调大,那意思跟这没什么两样: 大数据有多大?大到可以把你们都活埋了。 大数据好还是不好,判断标准要看意义的有无:有意义的数据是智慧的,没 有意义的数据只是垃圾。仅从大数据的“大”望文生义,很容易演化为又一场圈 钱、圈地运动。像云计算、物联网那样,一哄而起,盲目建设。最后只是让那些 推销设备的赚大钱。 当代中国做的最大的事里边,属于价值有余但意义不足的,要算 GDP 上去了, 但环境更加污染和社会更加紧张一事。表现为有钱但不快乐——有钱(有价值) 的部分上去了,但不快乐(意义缺失)的问题总难以解决。智慧不智慧,针对的 就是有意义没意义。大数据就是通过意义识别,将 GDP 中无意义的部分(如污染 和腐败)剔除出去,只留下既有价值,又有意义的部分。 智慧地球,不是说让地球上的沙子变智慧了,而是说利用大数据,把仅仅能 增加 GDP 但对人没有意义的资源耗费(污染和浪费)节省下来,只让 GDP 中有意 义的部分得以精准保留
智慧政府,不是说让政府办公大楼上的砖头变智慧了,而是说利用大数据, 以办实事的方式为人民群众服务,同时让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这种意义信号,通 过官员博客之类碎片化的渠道,进行无孔不入的官民交互。不是1年双方才呼吸 二次,而是7(天)乘24(小时)地呼吸。这是没有政治体制改革形式但更实质 的创新。 从时代的角度讲,人类正在通过大数据,从一个以温饱和小康决定生存的时 代,进入一个以意义决定生存的时代。从大块头的时代,进入大智慧的时代。在 世界民族之林,丛林竞争的法则,将进入用大智慧灭大块头的时代。一个GDP 上的大块头,哪怕它达到清朝1820年的水平(GDP世界第一),但如果没有大 智慧,不用20年,就会输得比清王朝还惨。 大数据时代的国家竞争,将变成意义控制权之争。未来,如果美国要亡中国, 日本要亡中国,没别的路,仅此一条通路,就是让中国吃成个大块头,但意义的 话语权完全掌握在别人手中,因此显得傻傻的。而中国要图存,必须抓住大数据 这个最后机遇,夺回意义的主导权,做到大块头有大智慧。大数据不扣这个题就 是帮闲,扣这个题才是帮忙。 光围着圈钱、圈地来建设大数据就瞎了,中国要围绕大智慧来建设大数据 未来十年,决定中国是不是有大智慧的核心意义标准,就是国民幸福。一体现在 民生上,通过大数据让有意义的事变得澄明,看我们在人与人关系上,做得是否 比以前更有意义;二体现在生态上,通过大数据让有意义的事变得澄明,看我们 在天与人关系上,做得是否比以前更有意义。 (节选自《大数据的时代变革力量》,有删改) 10.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说大数据是宾语,人是主语,这是一个比喻的说法,说明大数据从属于 人,只有在人的支配下,大数据才能显示出它的意义。 B、重视大数据的“大”,只能演化为一场场的圈钱运动和圈地运动,造成一哄 而起、盲目建设的局面,结果只是让一些人赚钱发财。 C、如果只重视GDP的发展,忽视意义决定生存,可能会使国家发展成为经济强 国,但因为没有大智慧,最终还是会输得很惨 D、未来,其他国家要打击中国,只能通过剥夺中国意义的话语权来实现,而中 国要图存,就要夺回意义的主导权,做到大块头有大智慧。 11.文中画线句子“不是1年双方才呼吸一次,而是7(天)乘24(小时)地呼 吸”是什么意思?请简要说明。(3分) 12.请结合文本,谈谈在大数据时代人们应采取的态度。(3分)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 本题为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题目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的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自行车后座上的婚礼 邱长海 三叔从老家来省城帮儿子筹备国庆节举行的婚礼,看着儿子为找不到加长林肯或 凯迪拉克作婚车而唉声叹气,他一次次欲言又止。这一晚,皓月当空,父子对饮。 1981年,鲁南山区,大豆高梁在田野里飘香。三叔的爹,我的爷爷忙着张 罗第三个儿子的婚事。那时候,爷爷当了村主任,最后一个儿子的婚礼当然要办 得风风光光。这天一擦黑儿,爷爷就提着两瓶兰陵大曲,揣着两盒孔府烟跑了十
智慧政府,不是说让政府办公大楼上的砖头变智慧了,而是说利用大数据, 以办实事的方式为人民群众服务,同时让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这种意义信号,通 过官员博客之类碎片化的渠道,进行无孔不入的官民交互。不是 1 年双方才呼吸 一次,而是 7(天)乘 24(小时)地呼吸。这是没有政治体制改革形式但更实质 的创新。 从时代的角度讲,人类正在通过大数据,从一个以温饱和小康决定生存的时 代,进入一个以意义决定生存的时代。从大块头的时代,进入大智慧的时代。在 世界民族之林,丛林竞争的法则,将进入用大智慧灭大块头的时代。一个 GDP 上的大块头,哪怕它达到清朝 1820 年的水平(GDP 世界第一),但如果没有大 智慧,不用 20 年,就会输得比清王朝还惨。 大数据时代的国家竞争,将变成意义控制权之争。未来,如果美国要亡中国, 日本要亡中国,没别的路,仅此一条通路,就是让中国吃成个大块头,但意义的 话语权完全掌握在别人手中,因此显得傻傻的。而中国要图存,必须抓住大数据 这个最后机遇,夺回意义的主导权,做到大块头有大智慧。大数据不扣这个题就 是帮闲,扣这个题才是帮忙。 光围着圈钱、圈地来建设大数据就瞎了,中国要围绕大智慧来建设大数据。 未来十年,决定中国是不是有大智慧的核心意义标准,就是国民幸福。一体现在 民生上,通过大数据让有意义的事变得澄明,看我们在人与人关系上,做得是否 比以前更有意义;二体现在生态上,通过大数据让有意义的事变得澄明,看我们 在天与人关系上,做得是否比以前更有意义。 (节选自《大数据的时代变革力量》,有删改) 10.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作者说大数据是宾语,人是主语,这是一个比喻的说法,说明大数据从属于 人,只有在人的支配下,大数据才能显示出它的意义。 B、 重视大数据的“大”,只能演化为一场场的圈钱运动和圈地运动,造成一哄 而起、盲目建设的局面,结果只是让一些人赚钱发财。 C、 如果只重视 GDP 的发展,忽视意义决定生存,可能会使国家发展成为经济强 国,但因为没有大智慧,最终还是会输得很惨。 D、未来,其他国家要打击中国,只能通过剥夺中国意义的话语权来实现,而中 国要图存,就要夺回意义的主导权,做到大块头有大智慧。 11.文中画线句子“不是 1 年双方才呼吸一次,而是 7(天)乘 24(小时)地呼 吸”是什么意思?请简要说明。(3 分) 12.请结合文本,谈谈在大数据时代人们应采取的态度。(3 分)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 分) 本题为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题目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的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5 题。 自行车后座上的婚礼 邱长海 三叔从老家来省城帮儿子筹备国庆节举行的婚礼,看着儿子为找不到加长林肯或 凯迪拉克作婚车而唉声叹气,他一次次欲言又止。这一晚,皓月当空,父子对饮。 1981 年,鲁南山区,大豆高梁在田野里飘香。三叔的爹,我的爷爷忙着张 罗第三个儿子的婚事。那时候,爷爷当了村主任,最后一个儿子的婚礼当然要办 得风风光光。这天一擦黑儿,爷爷就提着两瓶兰陵大曲,揣着两盒孔府烟跑了十
多里的山路,摸到前进村村主任何大把式家里。前进村原来叫水洼洼庄,改革开 放后靠养鱼致了富,改名前进村,去年买了台手扶拖拉机,更是闻名方圆几十里 爷爷刚开口,就被对方堵了回来。国庆节日子旺,拖拉机早被乡长的公子结婚定 下了。“要不,你把它推走?”何大把式指着墙根的一辆独轮车说,“咱也就配 这档次。”爷爷脸一红,二话没说,拎起桌上的两瓶酒抬腿就走。 爷爷到家时,两瓶酒只剩下半瓶。老人家把三儿子招呼过来父子对饮,那晚, 皓月当空。 1953年秋天,爷爷娶奶奶的时候,换了身干净衣服空着手就进了岳母家的 门,回来时,他手里就多了新媳妇的一只手。三十多里山路,奶奶的小脚实在走 不动了,爷爷就向路边收庄稼的老乡借了辆独轮车,一边是黄澄澄的玉米,一边 是腮上红扑扑的奶奶。车子“吱呀吱呀”唱了一路,像是最浪漫的婚礼进行曲, 引着他们踏上了幸福生活之旅。 爷爷说这些时,一脸的甜蜜,听得三叔眼里潮潮的。 第二天的正午时分,爷爷满身大汗进了家门。院子里多了一辆崭新的大金鹿 自行车。那时候,大金鹿还是个稀罕东西,不亚于今天谁家买了辆小轿车。全村 人都羡慕得不行,就连母亲、二婶也看得眼睛放光,据说回家后闹了好几天。 眼看婚期将近,三叔抓紧时间练车。于是,早晨下地前或者傍晚回家后,村 里人就看见三叔在村西的麦场里卖力地演练一一对他来说,将要驮回的岂止是新 媳妇,更是自己一辈子的幸福啊 有了这辆自行车,就好像一桌酒席上有了鲍鱼,一家人顿时多了底气;有了 这辆自行车,就好似一场演出来了名角儿,全村的人们都盼着好戏开演。 万众瞩目的日子终于来了。大金鹿前把上的大红花与三叔年轻的笑脸相映生 三叔潇洒地跨上自行车,昂首挺胸上了路。身后是一支吹吹打打的迎亲队伍 三叔第一次看到属于自己的新媳妇一一他们是媒妁之言,这之前,两人只在邻村 的露天电影场见过一面,却从来没有说过话 三婶在村里小姐妹们羡慕的目光中坐上三叔的自行车后座,一时间,唢呐叫 得欢。在我们鲁南老家,新郎接新娘有很多规矩,其中一条就是:新娘不说话, 新郎不回头。人逢喜事精神爽,秋风得意车轮急,三叔脚底生风,很快就把送亲 的队伍甩在后边,三婶也不能说话。 三婶娘家到三叔家的路上有一段上坡路,三婶心疼累得满头大汗的三叔,就 跳下了自行车,帮忙推了一把。上了坡,三叔不能回头看,根本不知道三婶下了 车,也不知道她还没坐上来,就骑着空车走了。直到进了村,才发现坏了,在众 人的哄笑声中掉头回去找新媳妇 新媳妇根本没有回娘家一一她哪里丢得起这个人哪!大家找来找去,终于在 那段上坡路边还没收割的玉米地里找到了正生闷气的三婶。 当然,婚礼照常举行,乡亲们喜酒照喝,只不过留下了一段有趣的佳话。 三叔说这些时,一脸的幸福,听得儿子心里酸酸的。 三叔的儿子把父母的故事说给未婚妻听,她听得泪光闪烁,一脸的神往。恰好他 们看到报纸上登着一家婚庆公司推出了自行车婚礼的消息。两人眼前一亮,手牵 手走进那家婚庆公司,就像父辈一样,他们打算在这座城市里,举行一个万众瞩 目的自行车后座上的婚礼。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里,独轮车、自行车上的婚礼带给我们的幸福感,是林肯、 凯迪拉克带不来的
多里的山路,摸到前进村村主任何大把式家里。前进村原来叫水洼洼庄,改革开 放后靠养鱼致了富,改名前进村,去年买了台手扶拖拉机,更是闻名方圆几十里。 爷爷刚开口,就被对方堵了回来。国庆节日子旺,拖拉机早被乡长的公子结婚定 下了。“要不,你把它推走?”何大把式指着墙根的一辆独轮车说,“咱也就配 这档次。”爷爷脸一红,二话没说,拎起桌上的两瓶酒抬腿就走。 爷爷到家时,两瓶酒只剩下半瓶。老人家把三儿子招呼过来父子对饮,那晚, 皓月当空。 1953 年秋天,爷爷娶奶奶的时候,换了身干净衣服空着手就进了岳母家的 门,回来时,他手里就多了新媳妇的一只手。三十多里山路,奶奶的小脚实在走 不动了,爷爷就向路边收庄稼的老乡借了辆独轮车,一边是黄澄澄的玉米,一边 是腮上红扑扑的奶奶。车子“吱呀吱呀”唱了一路,像是最浪漫的婚礼进行曲, 引着他们踏上了幸福生活之旅。 爷爷说这些时,一脸的甜蜜,听得三叔眼里潮潮的。 第二天的正午时分,爷爷满身大汗进了家门。院子里多了一辆崭新的大金鹿 自行车。那时候,大金鹿还是个稀罕东西,不亚于今天谁家买了辆小轿车。全村 人都羡慕得不行,就连母亲、二婶也看得眼睛放光,据说回家后闹了好几天。 眼看婚期将近,三叔抓紧时间练车。于是,早晨下地前或者傍晚回家后,村 里人就看见三叔在村西的麦场里卖力地演练——对他来说,将要驮回的岂止是新 媳妇,更是自己一辈子的幸福啊! 有了这辆自行车,就好像一桌酒席上有了鲍鱼,一家人顿时多了底气;有了 这辆自行车,就好似一场演出来了名角儿,全村的人们都盼着好戏开演。 万众瞩目的日子终于来了。大金鹿前把上的大红花与三叔年轻的笑脸相映生 辉。 三叔潇洒地跨上自行车,昂首挺胸上了路。身后是一支吹吹打打的迎亲队伍。 三叔第一次看到属于自己的新媳妇——他们是媒妁之言,这之前,两人只在邻村 的露天电影场见过一面,却从来没有说过话。 三婶在村里小姐妹们羡慕的目光中坐上三叔的自行车后座,一时间,唢呐叫 得欢。在我们鲁南老家,新郎接新娘有很多规矩,其中一条就是:新娘不说话, 新郎不回头。人逢喜事精神爽,秋风得意车轮急,三叔脚底生风,很快就把送亲 的队伍甩在后边,三婶也不能说话。 三婶娘家到三叔家的路上有一段上坡路,三婶心疼累得满头大汗的三叔,就 跳下了自行车,帮忙推了一把。上了坡,三叔不能回头看,根本不知道三婶下了 车,也不知道她还没坐上来,就骑着空车走了。直到进了村,才发现坏了,在众 人的哄笑声中掉头回去找新媳妇。 新媳妇根本没有回娘家——她哪里丢得起这个人哪!大家找来找去,终于在 那段上坡路边还没收割的玉米地里找到了正生闷气的三婶。 当然,婚礼照常举行,乡亲们喜酒照喝,只不过留下了一段有趣的佳话。 三叔说这些时,一脸的幸福,听得儿子心里酸酸的。 三叔的儿子把父母的故事说给未婚妻听,她听得泪光闪烁,一脸的神往。恰好他 们看到报纸上登着一家婚庆公司推出了自行车婚礼的消息。两人眼前一亮,手牵 手走进那家婚庆公司,就像父辈一样,他们打算在这座城市里,举行一个万众瞩 目的自行车后座上的婚礼。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里,独轮车、自行车上的婚礼带给我们的幸福感,是林肯、 凯迪拉克带不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