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漳州市 2011l届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五大题,共12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面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亦余心之所善兮 。(屈原《离骚》) (2)问君何能尔? (陶渊明《饮酒》) 官盛则近谀。(韩愈《师说》) (4)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杜牧《阿房宫赋》) 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花隐道人传 [清]张潮 道人姓高氏,名昽,字公旦。其先晋人也,商于扬,家焉。至道人,贫矣,徙商而读。顾读异 书,不喜沾沾行墨°,能以己意断古今事。见世窃儒冠目聩躜然者,弃去羞与伍。慕朱家、郭解为 人,尚侠轻财,急人困。然砥行,慎交游。里中少年有不逞者,始畏道人知,既事张,则又求道 人。道人予其自新,亦时援手,故扬人倾心。四方贤豪来者,闻道人名,多结欢焉 甲申,知乱将作,移家避南徐。时阃帅鳞集江上,争罗致道人幕下。道人知事不可为,蠖伏自 污,卒得以全。乙酉,扬中兵祸惨,民鸟兽散。道人独先众入城访亲知,吊死扶伤,阴行善多。 然道人是时感念深矣。自以遭时变乱,年壮志摧,流离困折,无复风尘驰骤之思。乃筑室黄子 湖中,弃其鲜肥素习,衣大布衣,箨冠草履,曳杖篱落间。挽渔父牧儿与饮,饮辄醉,放歌湖滨, 湖水为沸扬,似鸣不平者。 未几,岁大涝,居沉于水。道人日∶“未闻巢父买山而隐,独支遁见讥耶?古之大隐,有隐市 者,吾何为不然?”爰走扬城东南隅,卜地宅之,躬荷锸拨瓦砾,结庐数楹。一几—楊,张琴列古 书画。携一妻二子婆娑偃息其中,陶陶然乐也 宅旁筑匡墙,围地数亩,值⑦菊五百本。一仆长须赤脚,善橐驼之术,道人率之艺植灌溉。始
1 福建漳州市 2011 届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分五大题,共 12 页。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一、古代诗文阅读(27 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 分) 1.补写出下面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 分) ⑴亦余心之所善兮, 。(屈原《离骚》) ⑵问君何能尔? 。(陶渊明《饮酒》) ⑶ ,官盛则近谀。 (韩愈《师说》) ⑷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⑸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杜牧《阿房宫赋》) ⑹ ,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二)文言文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2—5 题。 花隐道人传 [清]张潮 道人姓高氏,名昽,字公旦。其先晋人也,商于扬,家焉。至道人,贫矣,徙.商而读。顾读异 书,不喜沾沾行墨①,能以己意断古今事。见世窃儒冠目瞆瞆然者,弃去羞与伍。慕朱家、郭解②为 人,尚侠轻财,急人困。然砥行,慎交游。里中少年有不逞者③,始畏道人知,既事蹶张,则又求道 人。道人予其自新,亦时援手,故扬人倾心。四方贤豪来者,闻道人名,多结欢焉。 甲申,知乱将作,移家避南徐。时阃帅④鳞集江上,争罗致道人幕下。道人知事不可为,蠖伏自 污,卒得以全。乙酉,扬中兵祸惨,民鸟兽散。道人独先众入城访亲知,吊.死扶伤,阴行善多。 然道人是时感念深矣。自以遭时变乱,年壮志摧,流离困折,无复风尘驰骤之思。乃筑室黄子 湖中,弃其鲜肥素习,衣.大布衣,箨冠草履,曳杖篱落间。挽渔父牧儿与饮,饮辄醉,放歌湖滨, 湖水为沸扬,似鸣不平者。 未几,岁大涝,居沉于水。道人曰:“未闻巢父买山而隐,独支遁⑤见讥耶?古之大隐,有隐市 者,吾何为不然?”爰走扬城东南隅,卜.地宅之,躬荷锸⑥拨瓦砾,结庐数楹。一几一榻,张琴列古 书画。携一妻二子婆娑偃息其中,陶陶然乐也。 宅旁筑匡墙,围地数亩,值⑦菊五百本。一仆长须赤脚,善橐驼之术,道人率之艺植灌溉。始
自蓓蕾以及烂熳,其列也如屏,散也如星,叠也如锦;其色如玉,如金,如霞,如雪;其味如元酒; 其香如檐卜。道人洞开其门,门如市,堂如肆。往来如织,观者如堵。不见主人,见其扁额曰ˆ花隐”, 咸谓之花隐道人,若忘其昔之为高公旦者 (节选《虞初新志》卷五,有删节) [注j①行墨:文字或诗文。②朱家、郭解:古代著名侠士。③逞者:捣乱闹事的人。④阃帅:地方上 的军事统帅。⑤支遁:东晋高僧、佛学家、文学家。传说他曾派人购买仰山小岭,欲为幽栖之处 ⑥锸:铁锹,掘土的工具。⑦值:通“植”,种植。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至道人,贫矣,徙商而读 徙:改变 B.吊死扶伤 吊:慰问 C.弃其鲜肥素习,衣大布衣 D.爰走扬城东南隅,卜地宅之 卜:选择 3.下列句子中,全部直接表现花隐道人“崇尚侠义”的一组是(3分) ①道人予其自新,亦时援手 ②知乱将作,移家避南徐 ③吊死扶伤,阴行善多 ④挽渔父牧儿与饮 ⑤携一妻二子婆娑偃息其中,陶陶然乐也 ⑥道人洞开其门,门如市,堂如肆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④⑥D.③⑤⑥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花隐道人没有继承祖业做生意而去读书,且只读奇异书籍,能凭自己的见解判断古今事。 B.花隐道人不屑功名,仰慕朱家、郭解的为人,注重品行,崇尚侠义,很受扬州人的喜欢 C.花隐道人经过战乱后,感慨万端,万念俱灰,意志消沉,决定遁世隐居过悠然的生活。 D.花隐道人热衷种菊,用心种植灌溉,品种丰富,盛开时异常美丽,许多人慕名前来观赏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四方贤豪来者,闻道人名,多结欢焉。(3分) (2)古之大隐,有隐市者,吾何为不然?(3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舟中立秋 [清]施闰章 垂老畏闻秋,年光逐水流。 阴云沉岸草,急雨乱滩舟 时事诗书拙,军储临海
2 自蓓蕾以及烂熳,其列也如屏,散也如星,叠也如锦;其色如玉,如金,如霞,如雪;其味如元酒; 其香如檐卜。道人洞开其门,门如市,堂如肆。往来如织,观者如堵。不见主人,见其扁额曰“花隐”, 咸谓之花隐道人,若忘其昔之为高公旦者。 (节选《虞初新志》卷五,有删节) [注]①行墨:文字或诗文。②朱家、郭解:古代著名侠士。③逞者:捣乱闹事的人。④阃帅:地方上 的军事统帅。⑤支遁:东晋高僧、佛学家、文学家。传说他曾派人购买仰山小岭,欲为幽栖之处。 ⑥锸: 铁锹,掘土的工具。⑦值:通“植”,种植。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A. 至道人,贫矣,徙.商而读 徙:改变 B.吊.死扶伤 吊:慰问 C.弃其鲜肥素习,衣.大布衣 衣:穿 D.爰走扬城东南隅,卜.地宅之 卜:选择 3.下列句子中,全部直接表现花隐道人“崇尚侠义”的一组是(3 分) ①道人予其自新,亦时援手 ②知乱将作,移家避南徐 ③吊死扶伤,阴行善多 ④挽渔父牧儿与饮 ⑤携一妻二子婆娑偃息其中,陶陶然乐也 ⑥道人洞开其门,门如市,堂如肆 A. 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④⑥ D. ③⑤⑥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A. 花隐道人没有继承祖业做生意而去读书,且只读奇异书籍,能凭自己的见解判断古今事。 B.花隐道人不屑功名,仰慕朱家、郭解的为人,注重品行,崇尚侠义,很受扬州人的喜欢。 C.花隐道人经过战乱后,感慨万端,万念俱灰,意志消沉,决定遁世隐居过悠然的生活。 D. 花隐道人热衷种菊,用心种植灌溉,品种丰富,盛开时异常美丽,许多人慕名前来观赏。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四方贤豪来者,闻道人名,多结欢焉。(3 分) (2)古之大隐,有隐市者,吾何为不然?(3 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6 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 分) 舟中立秋 [清] 施闰章 垂老畏闻秋,年光逐水流。 阴云沉岸草,急雨乱滩舟。 时事诗书拙,军储临海①愁
洊饥今有岁,倚棹望西畴。 [注]①军储临海:时局动荡,临海府储存了大量的军粮。②洊饥:指百姓遇到了连年的饥荒 ③棹:代指船 (1)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情感的变化。(3分) (2)颔联运用了什么手法?请对其表达效果作简要赏析。(3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 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门子为劝阻贾雨村捉拿薛蟠,递上护官符,并对贾雨村说了上面这些话。(《红楼梦》) B.内封三条神妙计策,到时依次打开行事 刘备准备到东吴招亲。临行前,诸葛亮交给随行的赵云三个锦囊,并做了上面的吩咐。(《三 国演义》) 不!我还是要干下去的!中国民族工业就只剩下屈指可数的几项了! 朱吟秋在收购八个小厂筹资遇到困难而商品又滞销时,说了上面这番话。(《子夜》) D.啊!都是我爱过的人呀! 伽西莫多望着吊在绞刑架上的埃及姑娘,又看看摔得不像人样的副主教,他从心底里发出了 上面这样的呜咽。(《巴黎圣母院》) E.我现在决心跟她去,她走到哪里,我跟到哪里。 聂赫留朵夫决定陪伴马斯洛娃前往西伯利亚,对前来送别的姐姐说了上面的话。 (《复活》) 8.简答题。(任选一题,100字左右)(5分) (1)觉慧离家出走前做了哪些事?结果怎样?请简述这一情节。(《家》) (2)欧也妮从父亲口中得知要把査理送到印度去以后,做了哪些事?结果怎样?请简述这 情节。(《欧也妮·葛朗台》)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阅读《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 必闻。”子日:“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③。在邦必达,在 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论语颜渊》)
3 洊饥②今有岁,倚棹③望西畴。 [注] ①军储临海:时局动荡,临海府储存了大量的军粮。②洊饥:指百姓遇到了连年的饥荒。 ③棹:代指船。 (1)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情感的变化。(3 分) (2)颔联运用了什么手法?请对其表达效果作简要赏析。(3 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 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 分) 7.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内容的表述,不正确 ...的两项是(5 分) A.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 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门子为劝阻贾雨村捉拿薛蟠,递上护官符,并对贾雨村说了上面这些话。(《红楼梦》) B. 内封三条神妙计策,到时依次打开行事。 刘备准备到东吴招亲。临行前,诸葛亮交给随行的赵云三个锦囊,并做了上面的吩咐。(《三 国演义》) C. 不!我还是要干下去的!中国民族工业就只剩下屈指可数的几项了! 朱吟秋在收购八个小厂筹资遇到困难而商品又滞销时,说了上面这番话。(《子夜》) D. 啊!都是我爱过的人呀! 伽西莫多望着吊在绞刑架上的埃及姑娘,又看看摔得不像人样的副主教,他从心底里发出了 上面这样的呜咽。(《巴黎圣母院》) E. 我现在决心跟她去,她走到哪里,我跟到哪里。 聂赫留朵夫决定陪伴马斯洛娃前往西伯利亚,对前来送别的姐姐说了上面的话。 (《复活》) 8.简答题。(任选一题,100 字左右)(5 分) (1)觉慧离家出走前做了哪些事?结果怎样?请简述这一情节。(《家》) (2)欧也妮从父亲口中得知要把查理送到印度去以后,做了哪些事?结果怎样?请简述这一 情节。(《欧也妮·葛朗台》) (二)文化经典阅读(6 分) 9.阅读《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①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②,在家 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③。在邦必达,在 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论语·颜渊》)
注]①达:通达,显达。②闻:有名望。③下人:下,动词。对人谦恭有礼 (1)子张与孔子对“达”的看法有何区别?(2分) (2)请简要分析孔子在回答子张时所阐述的观点。(4分 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儒学传统的当代价值如何可能 陈卫平 讨论儒学传统的当代价值,无疑是以揭示和呈现儒学传统为基础的,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其一,哪些儒家学者足以代表儒学传统。谁最能代表孔子开创的儒学传统?唐代韩愈提岀了道 统说,他编撰了自尧舜以来至孔孟的道统”,并认为自己继承了孟子之后所中断的道统。宋明理 学家程朱陆王接过韩愈的道统ˆ说,但把韩愈撇开,称他们是继承孔孟道统的。从“五四ˇ以来的早 期现代新儒家,直到如今的海内外新儒家,大体上是赞同道统说的。 这样的揭示和呈现是有偏颇的。因为儒学传统的全部并非如此,早在20世纪四十年代,杜国庠 先生就指出思想的发展,“其间实有一脉之潜通。但无道统的独霸”,而是贯穿着与之抗衡的¨异端¨。 他和侯外庐等撰写的《中国思想通史》进步系统地发掘了被道统ˆ所排斥的ˆ异端`思想.指岀ˆ有 正统思想的法度ˆ化和庸俗化,就会产生反抗正统思想的异端”。他们所着重彰显的¨异端”,有相 当部分是儒家。就是说,他们揭示和呈现的儒学传统有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道统ˆ说的正统儒学 和异端¨的非正统儒学。这样的揭示和呈现是有依据的。 我们今天应平等地从这两个方面去发现儒学的当代价值。当代中国思想文化是由五四孕育而 来的,余英时指出:“当时在思想界有影响力的人物,在他们反传统、反礼教之际首先便有意或无意 地回到传统中非正统或反正统的源头上去。ˆ这意味着非正统儒学的传统是五四开创新文化的重要 凭借。所以探讨儒学传统在当代中国的价值,不能只提正统儒学。 其二,儒家典籍的论述是否等于实际的儒学传统。我们现在揭示和呈现儒学传统的重要途径是 引证典籍得出结论,而由此得来的只能说是“典籍”上的传统,并不能等同于实际存在的传统。某些
4 [注] ①达:通达,显达。②闻:有名望。 ③下人:下,动词。对人谦恭有礼。 (1)子张与孔子对“达”的看法有何区别?(2 分) (2)请简要分析孔子在回答子张时所阐述的观点。(4 分) 三、现代文阅读(24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l0—12 题。 儒学传统的当代价值如何可能 陈卫平 讨论儒学传统的当代价值,无疑是以揭示和呈现儒学传统为基础的,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其一,哪些儒家学者足以代表儒学传统。谁最能代表孔子开创的儒学传统?唐代韩愈提出了“道 统”说,他编撰了自尧舜以来至孔孟的“道统”,并认为自己继承了孟子之后所中断的“道统”。宋明理 学家程朱陆王接过韩愈的“道统”说,但把韩愈撇开,称他们是继承孔孟道统的。从“五四”以来的早 期现代新儒家,直到如今的海内外新儒家,大体上是赞同“道统”说的。 这样的揭示和呈现是有偏颇的。因为儒学传统的全部并非如此,早在 20 世纪四十年代,杜国庠 先生就指出思想的发展,“其间实有一脉之潜通。但无道统的独霸”,而是贯穿着与之抗衡的“异端”。 他和侯外庐等撰写的《中国思想通史》进一步系统地发掘了被“道统”所排斥的“异端”思想.指出“有 正统思想的‘法度’化和庸俗化,就会产生反抗正统思想的‘异端’”。他们所着重彰显的“异端”,有相 当部分是儒家。就是说,他们揭示和呈现的儒学传统有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道统”说的正统儒学 和“异端”的非正统儒学。这样的揭示和呈现是有依据的。 我们今天应平等地从这两个方面去发现儒学的当代价值。当代中国思想文化是由“五四”孕育而 来的,余英时指出:“当时在思想界有影响力的人物,在他们反传统、反礼教之际首先便有意或无意 地回到传统中非正统或反正统的源头上去。”这意味着非正统儒学的传统是“五四”开创新文化的重要 凭借。所以探讨儒学传统在当代中国的价值,不能只提正统儒学。 其二,儒家典籍的论述是否等于实际的儒学传统。我们现在揭示和呈现儒学传统的重要途径是 引证典籍得出结论,而由此得来的只能说是“典籍”上的传统,并不能等同于实际存在的传统。某些
典籍上倡导的传统,并没有为人们普遍接受而成为实际的传统。就研究儒学传统的当代价值而言 把握实际的传统更为重要。 对于当代中国实际产生影响力的儒学传统,基本上不是静滞在典籍中的东西,而是经过了中国 近代以来的淘洗,其内涵整合了异质文化尤其是西学,在动态的自我更新中获得了与现代价值的相 匹配性。 10.文中提到这样的揭示和呈现是有偏颇的”,不属于这一说法的依据的是(3分) A.考证儒学发展的历史,并非只有所谓正统的“道统”,而是存在着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 B.儒学传统虽一脉相承,但并非道统独霸,而是自始至终贯穿着与之抗衡的非正统儒学。 C.当正统思想被“法度”化和庸俗化之时,被斥为“异端”的非正统思想就会应运而生。 D.非正统儒学在当代亦有价值,“五四”开创新文化的重要历史凭借便是这种非正统儒学 根据文意,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只有了解和把握了儒学传统,讨论儒学传统的当代价值才有可能。 B.对谁最能代表儒学传统这一问题,韩愈做出了系统而明确的回答 C.程朱陆王继承了韩愈之说,认为自己继承的是孟子之后所中断的道统 D.学界揭示呈现的儒学传统,基本上是“道统”之一脉相承的历史。 12.请指出典籍上的儒学传统与实际中的儒学传统的一个不同点。(3分)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 本题为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婺源看村 胜 ①金秋时节,有幸在上饶,看婺源这富有特色和内涵的文化村落。 ②出上饶县城,即见幢幢民居,绿树掩映。村头曲水环绕,水车、老樟树、石桥、洗衣女, 派幽静恬然的田园风光。有诗为证:‘古树高低屋,斜阳迒近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向车 窗外看去,婺源的一个个村子,仿佛是飘游在绿色大海中的一叶叶白帆,也如-幅幅泼墨山水 ③婺源的村落建筑多属徽派风格,建筑特点是依山傍水,白粉墙黛青瓦,檐斗高翘状如马头。 据介绍,婺源民居主要看三件宝”,即石雕、木雕、砖雕。 ④我们先后到江湾、晓起、思溪、延村、思口等村,尽赏婺源村庄的不同内涵。 ⑤江湾在婺源是一个大村。进得村头,牌楼拱立气势逼人,商贩林立,感觉不像一个村,而是
5 典籍上倡导的传统,并没有为人们普遍接受而成为实际的传统。就研究儒学传统的当代价值而言, 把握实际的传统更为重要。 对于当代中国实际产生影响力的儒学传统,基本上不是静滞在典籍中的东西,而是经过了中国 近代以来的淘洗,其内涵整合了异质文化尤其是西学,在动态的自我更新中获得了与现代价值的相 匹配性。 10.文中提到“这样的揭示和呈现是有偏颇的”,不属于 ...这一说法的依据的是(3 分) A.考证儒学发展的历史,并非只有所谓正统的“道统”,而是存在着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 B.儒学传统虽一脉相承,但并非道统独霸,而是自始至终贯穿着与之抗衡的非正统儒学。 C.当正统思想被“法度”化和庸俗化之时,被斥为“异端”的非正统思想就会应运而生。 D.非正统儒学在当代亦有价值,“五四”开创新文化的重要历史凭借便是这种非正统儒学。 11.根据文意,以下说法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A.只有了解和把握了儒学传统,讨论儒学传统的当代价值才有可能。 B.对谁最能代表儒学传统这一问题,韩愈做出了系统而明确的回答。 C.程朱陆王继承了韩愈之说,认为自己继承的是孟子之后所中断的道统。 D.学界揭示呈现的儒学传统,基本上是“道统”之一脉相承的历史。 12.请指出典籍上的儒学传统与实际中的儒学传统的一个不同点。(3 分)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 )(15 分) 本题为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5 题。 婺源看村 王必胜 ①金秋时节,有幸在上饶,看婺源这富有特色和内涵的文化村落。 ②出上饶县城,即见幢幢民居,绿树掩映。村头曲水环绕,水车、老樟树、石桥、洗衣女,一 派幽静恬然的田园风光。有诗为证:“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向车 窗外看去,婺源的一个个村子,仿佛是飘游在绿色大海中的一叶叶白帆,也如一幅幅泼墨山水。 ③婺源的村落建筑多属徽派风格,建筑特点是依山傍水,白粉墙黛青瓦,檐斗高翘状如马头。 据介绍,婺源民居主要看“三件宝”,即石雕、木雕、砖雕。 ④我们先后到江湾、晓起、思溪、延村、思口等村,尽赏婺源村庄的不同内涵。 ⑤江湾在婺源是一个大村。进得村头,牌楼拱立气势逼人,商贩林立,感觉不像一个村,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