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普通高中2013届高考模拟语文试题 150分钟150分 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1.背诵默写(6分,每处1分) (1) ,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 (2)歌台响暖, 。(杜牧《阿房宫 赋》) (3) ,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 少府之任蜀州》) (4)诏书切峻, (李密《陈情表》) (5) ,访风景于崇阿。(王勃《滕王 阁序》) (6) 锦鳞游泳:(范仲淹《岳阳楼记》)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帆山子传 清)袁枚 真州有逸人曰帆山子,姓员,名燉,字周南。帆山子,其别号也。性逋 宕不羁。读经书悉通晓,卒不为先儒所囿。尝曰:“汉儒泥器而忘道,宋儒舍情 以言性,皆误也。或下一令曰:途遇被妹,平视者笞,受笞者必多;又下一令曰 归家能殴兄妹者赏,受赏者必少。何也?一情中所有,一情中所无也。善为学者 务究大义而顺人情以设教。”其持论快彻,大率类是。余每至邗江,必招与俱。 帆山知余之好之也,扼腕而谈,汩汩如倾河。尤长于说往事,叙先贤遗迹。凡可 喜可愕,可愠噱①绝倒者,腾其口抑扬而高下之,尽态极妍。 身短而髯,圆面。终身布衣,家无担石,气象充充然,不类贫者。逡巡 有耻,遇人无机心。假馆某某家,偶有不可于意,色斯举矣。居常不系袜,或戴 道士冠,挂尘尾。几上罗列图书、珮环。椭狡零星,手自摹拭。见美男子则慄然 意下,目往而足欲随,或尤之,笑曰:“吾何与哉?《易》称‘见金夫②,不有 躬’,圣人诏我矣。”其风趣如此。 论曰:庄子有“人貌而天”之说,帆山子真气盎然,盖纯乎天者也。年七十四而 终。闻临终预知死期,奉其祖父木主埋先人垅中,而以所玩器物尽贻朋好,拱手 而逝。自称无方之民。其信然矣。其挚友江吟香素敦风义,有友五人,哀其无后 每逢寒食,辄具鸡黍纸钱。设位,祀之于江上之延生佛舍。帆山,其一也。盖即 宋玉“招魂”、圣人“于我殡”之义。呜呼,仁哉! (选自《袁枚全集》,有删改) 注:①囁噱( Wa jue):笑谈,笑话 ②金夫:有钱有势的男子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其持论快彻 彻:透彻 B.叙先贤遗迹 遗迹:留下踪迹 C.圣人诏我矣 诏:教导 D.自称无方之民 无方:不行礼义 3.下列句子中,全都体现帆山子性格“不羁”的一组是( )3分 ①汉儒泥器而忘道,宋儒舍情以言性,皆误也 ②扼腕而谈,汩汩 如倾河
福建省漳州市普通高中 2013 届高考模拟语文试题 150 分钟 150 分 一、古代诗文阅读(27 分) (一)1.背诵默写(6 分,每处 1 分) (1) ,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 (2)歌台响暖, 。(杜牧《阿房宫 赋》) (3) ,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 少府之任蜀州》) (4)诏书切峻, _________ _________。(李密《陈情表》) (5) ,访风景于崇阿。(王勃《滕王 阁序》) (6)__________________,锦鳞游泳;(范仲淹《岳阳楼记》) (二)文言文阅读(15 分) 帆山子传 (清)袁枚 真州有逸人曰帆山子,姓员,名燉,字周南。帆山子,其别号也。性逋 宕不羁。读经书悉通晓,卒不为先儒所囿。尝曰:“汉儒泥器而忘道,宋儒舍情 以言性,皆误也。或下一令曰:途遇被妹,平视者笞,受笞者必多;又下一令曰: 归家能殴兄妹者赏,受赏者必少。何也? 一情中所有,一情中所无也。善为学者, 务究大义而顺人情以设教。”其持论快彻,大率类是。余每至邗江,必招与俱。 帆山知余之好之也,扼腕而谈,汩汩如倾河。尤长于说往事,叙先贤遗迹。凡可 喜可愕,可嗢噱①绝倒者,腾其口抑扬而高下之,尽态极妍。 身短而髯,圆面。终身布衣,家无担石,气象充充然,不类贫者。逡巡 有耻,遇人无机心。假馆某某家,偶有不可于意,色斯举矣。居常不系袜,或戴 道士冠,挂尘尾。几上罗列图书、珮环。椭狡零星,手自摹拭。见美男子则惵然 意下,目往而足欲随,或尤之,笑曰:“吾何与哉?《易》称‘见金夫②,不有 躬’,圣人诏我矣。”其风趣如此。 论曰:庄子有“人貌而天”之说,帆山子真气盎然,盖纯乎天者也。年七十四而 终。闻临终预知死期,奉其祖父木主埋先人垅中,而以所玩器物尽贻朋好,拱手 而逝。自称无方之民。其信然矣。其挚友江吟香素敦风义,有友五人,哀其无后, 每逢寒食,辄具鸡黍纸钱。设位,祀之于江上之延生佛舍。帆山,其一也。盖即 宋玉“招魂”、圣人“于我殡”之义。呜呼,仁哉! (选自《袁枚全集》,有删改) 注:①嗢噱(Wà jué):笑谈,笑话。 ②金夫:有钱有势的男子。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其持论快彻 彻:透彻 B.叙先贤遗迹 遗迹:留下踪迹 C.圣人诏我矣 诏:教导 D.自称无方之民 无方:不行礼义 3.下列句子中,全都体现帆山子性格“不羁”的一组是( )3 分 ①汉儒泥器而忘道,宋儒舍情以言性,皆误也 ②扼腕而谈,汩汩 如倾河
③腾其口抑扬而高下 之机 ④逡巡有耻,遇人无 ⑤居常不系袜,或戴道士冠,挂尘尾 ⑥椭狡零 星,手自摹拭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③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帆山子看来,命令人在路上不直视美貌女子,或者回到家里殴打自己的 兄妹,都是不合人的性情的 B.帆山子见到美男子就心慌意乱,眼睛盯着而脚像要跟着,他却风趣幽默 地解释说自己合乎圣人之道 C.帆山子有仁爱之心,有五个朋友,故而在他死后,他的好朋友江吟香每 逢寒食节就会在寺庙中设灵位祭祀他。 D.帆山子是一位隐士,为人豪放不羁而又自尊自爱,谈吐、举止都显示出 他是一个“真气盎然”的人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读经书悉通晓,卒不为先儒所囿。(3分) ②善为学者,务究大义而顺人情以设教。((3分) (三)古诗文鉴赏(6分) 6、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 新晴山月 宋)文同 高松漏疏月,落影如画地。 徘徊爱其下,及久不能寐 怯风池荷卷,病雨山果坠。 谁伴予苦吟,满林啼络纬 【注】络纬:昆虫名,即纺织娘,善鸣。 (1)颈联″病雨山果坠″一句中″病″字,也有选本写作"疾”字。请你谈谈"病”字用 得更佳的理由。 2)诗中描写的景色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 、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止确的两项是()()(5分) A.袁术听说刘备接受了曹操的封号,怒而起兵,大举进攻许吕,袁曹两军对垒 于官渡。曹操兵强粮足,且内部团结,将士片j命;袁军兵弱粮少,内部矛盾重 重,军心涣散,加上他优柔寡断而多疑,多次坐失良机。许攸转而投靠曹操,曹
③腾其口抑扬而高下 之 ④逡巡有耻,遇人无 机心 ⑤居常不系袜,或戴道士冠,挂尘尾 ⑥椭狡零 星,手自摹拭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③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在帆山子看来,命令人在路上不直视美貌女子,或者回到家里殴打自己的 兄妹,都是不合人的性情的。 B.帆山子见到美男子就心慌意乱,眼睛盯着而脚像要跟着,他却风趣幽默 地解释说自己合乎圣人之道。 C.帆山子有仁爱之心,有五个朋友,故而在他死后,他的好朋友江吟香每 逢寒食节就会在寺庙中设灵位祭祀他。 D.帆山子是一位隐士,为人豪放不羁而又自尊自爱,谈吐、举止都显示出 他是—个“真气盎然”的人。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①读经书悉通晓,卒不为先儒所囿。(3 分) ②善为学者,务究大义而顺人情以设教。( (3 分) (三)古诗文鉴赏(6 分) 6、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 新晴山月 (宋)文同 高松漏疏月,落影如画地。 徘徊爱其下,及久不能寐。 怯风池荷卷,病雨山果坠。 谁伴予苦吟,满林啼络纬。 【注】络纬:昆虫名,即纺织娘,善鸣。 (1)颈联"病雨山果坠"一句中"病"字,也有选本写作"疾"字。请你谈谈"病"字用 得更佳的理由。 (2)诗中描写的景色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 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 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止确的两项是( )( )(5 分) A.袁术听说刘备接受了曹操的封号,怒而起兵,大举进攻许吕,袁曹两军对垒 于官渡。曹操兵强粮足,且内部团结,将士片 j 命;袁军兵弱粮少,内部矛盾重 重,军心涣散,加上他优柔寡断而多疑,多次坐失良机。许攸转而投靠曹操,曹
操毅然采用许攸的计策,亲自带兵夜袭乌巢,烧毁了袁军的粮草,袁军全面溃 败 (《三国演义》) C.三月桃花开时,宝玉在大观园里偷偷阅读《西厢记》,黛玉来后发现宝玉读 的是《西厢记》,于是也认真阅读记诵起来,二人还各借《西厢记》词句表白 打趣。宝玉白比张生(我就是个“多愁多病的身’’),比黛玉为莺莺(你就是那 倾国倾城的貌”);黛玉说宝玉是“银样蜡枪头” (《红 楼梦》) D.等她苏醒过来,只见自己已被巡夜的兵卒紧紧围住,人们正把倒在血泊里的 卫队长抬走,教士旱已无影无踪了,房间深处临河的那扇窗户敞开着,人们捡到 件斗篷,猜想这斗篷是军官的。她听到周围的人在窃窃私语:“巫婆刺杀了这 位军官。” 弗比斯约爱斯梅拉尔达幽会寻欢:克洛德得知消息后乔装打扮跟踪弗 比斯,并潜藏在他们幽会的房间。当看到弗比斯和爱斯梅拉尔达亲热时,克洛德 妒火中烧,从房中蹿山,抽出匕首,刺进了弗比斯的胸膛。克洛德逃走后,爱斯 梅拉达被逮捕。她屈打成招,被法庭判处绞刑。(《巴黎圣母院》) E.对,这个女人就是她。这会儿他看出了她脸上那种独一无二的神秘特点。这 种特点使每张脸都自成一格,与其他人不同。尽管她的脸苍白和丰满得有点异样, 她的特点,与众不同的可爱特点,还是表现在脸上,嘴唇上,表现在略微斜睨的 眼睛里,尤其是表现在她那天真烂漫、笑盈盈的目光中,表现在脸上和全身流露 出来的唯命是从的神态上。 法院开庭审判玛丝洛娃的案件,西蒙松作为贵族代表参加陪审。他在法 庭上认出了玛丝洛娃。这使他十分震惊。他回想起与玛丝洛娃认识与交往的经过, 认为白己是造成她不幸的罪人,决定帮助玛丝洛娃。但由于在陪审团讨论时一时 疏忽,导致玛丝洛娃被无辜判罪。 (《复活》) 8、简答题。(任选一题)(5分) (1)阅读下面《三国演义》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忽然十余次飞马报到,说:“司马懿引大军十五万,望西城蜂拥而来!”时 孔明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引五千军,已分一半先运粮草去了,只剩 千五百军在城中。 司马懿大军为何能“望西城蜂拥而来”?诸葛亮退敌的具体措施是什么?请简 (2)一个如此美丽鲜艳、纯洁可爱,同时又如此柔弱的美丽少女,似这般虔诚 地救援集诸多不幸、畸形与凶恶于一身的怪物,这样的场面出现在任何地方都是 动人的。 这是《巴黎圣母院》中作者的一句话。作品中,美丽少女是如何在广场上救援“怪 物”的?请简述这一个情节 (二)文化经典阅读 9、阅读《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操毅然采用许攸的计策,亲自带兵夜袭乌巢,烧毁了袁军的粮草,袁军全面溃 败。 (《三国演义》) C.三月桃花开时,宝玉在大观园里偷偷阅读《西厢记》,黛玉来后发现宝玉读 的是《西厢记》,于是也认真阅读记诵起来,二人还各借《西厢记》词句表白、 打趣。宝玉白比张生(我就是个“多愁多病的身’’),比黛玉为莺莺(你就是那 “倾国倾城的貌”);黛玉说宝玉是“银样蜡枪头”。 (《红 楼梦》) D.等她苏醒过来,只见自己已被巡夜的兵卒紧紧围住,人们正把倒在血泊里的 卫队长抬走,教士旱已无影无踪了,房间深处临河的那扇窗户敞开着,人们捡到 一件斗篷,猜想这斗篷是军官的。她听到周围的人在窃窃私语:“巫婆刺杀了这 位军官。” 弗比斯约爱斯梅拉尔达幽会寻欢:克洛德得知消息后乔装打扮跟踪弗 比斯,并潜藏在他们幽会的房间。当看到弗比斯和爱斯梅拉尔达亲热时,克洛德 妒火中烧,从房中蹿山,抽出匕首,刺进了弗比斯的胸膛。克洛德逃走后,爱斯 梅拉达被逮捕。她屈打成招,被法庭判处绞刑。 (《巴黎圣母院》) E.对,这个女人就是她。这会儿他看出了她脸上那种独一无二的神秘特点。这 种特点使每张脸都自成一格,与其他人不同。尽管她的脸苍白和丰满得有点异样, 她的特点,与众不同的可爱特点,还是表现在脸上,嘴唇上,表现在略微斜睨的 眼睛里,尤其是表现在她那天真烂漫、笑盈盈的目光中,表现在脸上和全身流露 出来的唯命是从的神态上。 法院开庭审判玛丝洛娃的案件,西蒙松作为贵族代表参加陪审。他在法 庭上认出了玛丝洛娃。这使他十分震惊。他回想起与玛丝洛娃认识与交往的经过, 认为白己是造成她不幸的罪人.决定帮助玛丝洛娃。但由于在陪审团讨论时一时 疏忽,导致玛丝洛娃被无辜判罪。 (《复活》) 8、简答题。(任选一题)(5 分) (1)阅读下面《三国演义》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忽然十余次飞马报到,说:“司马懿引大军十五万,望西城蜂拥而来!”时 孔明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引五千军,已分一半先运粮草去了,只剩 二千五百军在城中。 司马懿大军为何能“望西城蜂拥而来”?诸葛亮退敌的具体措施是什么?请简 述。 (2)一个如此美丽鲜艳、纯洁可爱,同时又如此柔弱的美丽少女,似这般虔诚 地救援集诸多不幸、畸形与凶恶于一身的怪物,这样的场面出现在任何地方都是 动人的。 这是《巴黎圣母院》中作者的一句话。作品中,美丽少女是如何在广场上救援“怪 物”的?请简述这一个情节。 选( )题 (二)文化经典阅读 9、阅读《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 分)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 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 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 《论语学而篇》 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①大焉,善与 人同②,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 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③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梁 惠王上》1) 【注】①有:同“又”。②善与人同:与人共同做善事。③与人为善:与, 偕同。 (1)孔孟在对待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时态度如何?(2分) 答 (2)结合上面两个选段,请简要说明你对孟子所说的“与人为善”的理解。(4 分) 答: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画家黄永厚 黄永厚生于1928年。小时候有一次发髙烧,都被父母卷进芭蕉叶里了,但又活 了过来,真是命大。命大,父母寄予厚望。有一回文庙祭孔,父亲分到一块从“牺 牲”架上割下来的肉,拿回来先让永厚舔一下,再让大家享用。这成为永厚与传 统文化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哥哥黄永玉在厦门读书,念念不忘自己的弟弟,把钟爱的画册寄给永厚。好一个 黄永厚,无师自通,在院子的大照壁上画起画来了,个子太小,索性爬上梯子高 空作业。黄永厚十四岁时被抓了壮丁,因画了一幅《诺曼底登陆》就当上中尉, 后来考上黄埔军校。风云变幻,还没打仗,部队起义他又成了解放军。在部队里, 他还是画画。1954年,考上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后在广州画户外广告。命运多 舛,1959年他又被迫离开广州,从此颠沛流离,过了二十多年的穷日子。直到 1980年回到北京,做了自由画家,动荡的生活方告结束 多难的人生反而增加了黄永厚对生活的热爱,养成了他独特的生活态度,培育了 他卓异的绘画风格。他视读书为第一生命,涉猎广泛。上了年纪后,更加关注社 会人生。他说:“人不能在云里雾里活着,大事面前不敢表态,什么玩艺儿,冷 血!”但他又十分低调,深居简出,淡泊明志,尽人皆知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 子不党,君子亦党乎? 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 君而知礼,孰不知礼?” 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 《论语学而篇》 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①大焉,善与 人同②,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 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③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梁 惠王上》1) 【注】①有:同“又”。②善与人同:与人共同做善事。③与人为善:与, 偕同。 (1)孔孟在对待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时态度如何?(2 分) 答: (2)结合上面两个选段,请简要说明你对孟子所说的“与人为善”的理解。(4 分) 答: 三、现代文阅读(24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9 分) 画家黄永厚 黄永厚生于 1928 年。小时候有一次发高烧,都被父母卷进芭蕉叶里了,但又活 了过来,真是命大。命大,父母寄予厚望。有一回文庙祭孔,父亲分到一块从“牺 牲”架上割下来的肉,拿回来先让永厚舔一下,再让大家享用。这成为永厚与传 统文化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哥哥黄永玉在厦门读书,念念不忘自己的弟弟,把钟爱的画册寄给永厚。好一个 黄永厚,无师自通,在院子的大照壁上画起画来了,个子太小,索性爬上梯子高 空作业。黄永厚十四岁时被抓了壮丁,因画了一幅《诺曼底登陆》就当上中尉, 后来考上黄埔军校。风云变幻,还没打仗,部队起义他又成了解放军。在部队里, 他还是画画。1954 年,考上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后在广州画户外广告。命运多 舛,l959 年他又被迫离开广州,从此颠沛流离,过了二十多年的穷日子。直到 1980 年回到北京,做了自由画家,动荡的生活方告结束。 多难的人生反而增加了黄永厚对生活的热爱,养成了他独特的生活态度,培育了 他卓异的绘画风格。他视读书为第一生命,涉猎广泛。上了年纪后,更加关注社 会人生。他说:“人不能在云里雾里活着,大事面前不敢表态,什么玩艺儿,冷 血!”但他又十分低调,深居简出,淡泊明志,尽人皆知
黄永厚几乎不办画展,不肯出书。一次范曾对他说:“我介绍你去日本办画展吧, 不过,你画李白就李白,画杜甫就杜甫,别扯远了。”黄永厚不肯削足适履,终 于没去。他常把拿重金前来购画的人拒之门外,“不看画的人,给他画有什么 用?”但又可以把画随便塞进一个信封,寄给熟悉的或是陌生的朋友。当前,靠 市场确立自身价值的画家比比皆是,他对此不屑一顾。但他认为人各有志,不必: 非议。他的孤傲中,有一种顽固的自信 黄永厚的人物画独具一格,他笔下的魏晋人物,长发纷飞,衣裾飘扬,袒胸露腹, 粗砺怪诞,一副孤高傲世的架势。了解黄永厚的人都说他画的是自己,刘海粟给 他的条幅是“大丈夫不从流俗” 冰炭同炉,这就是黄永厚。 10、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黄永厚幼时大病不死、舌舔文庙祭品,与他日后成为画家没有直接联系,但这 些记叙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 B.黄永厚认为没必要给不看画的人看画,所以最终没有接受范曾让他前往日本办 画展的建议。 C.黄永厚坚信自己创作的价值,但他对现在越来越多的画家靠市场确立自身价值 的做法,也不作批评。 D.黄永厚画的历史人物,不论是魏晋还是唐代,均独具一格,不从流俗,不求形 似,重在表达自己的情怀。 11、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形成黄永厚独特画风的主要因素。(3分) 12、从全文看,黄永厚的“冰炭同炉”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3分)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 本题为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原创题命题人:福建漳州芗城中学朱向青 豆花情缘 朱向青 叮叮当当,小巷悠长… 不用探头看,就知道准是卖豆花的来了,说也奇了,据母亲讲,过去,漳州一带, 卖豆花的人,挑着豆花担,走街串巷,不用吆喝,只需一只手的手指夹着瓷碗 瓷匙,一摇晃,一碰撞,就能发出清脆的声音招引顾客,每每这时,楼里就飞出 几个快乐的小毛孩,攥着钱,拎着碗,领了大人之命,直奔那担而去。[来源 学优高考网 GkStK] 到我记事时,豆花就设点摆摊了,来了客人,摊主就掀起瓷缸的木盖,拿一把铜 勺,将浮在豆花表面的水珠捞起泼掉,舀出白花花、粉嫩嫩的豆花,拌入透亮的 粉丝加以熬制的骨汤,滴上酱油,洒上味精,又有那细心的摊主将油葱、菜脯切 得细细碎碎,吃时随着豆花粉丝一滑入肚……思念就从这一碗一毛几分钱的美味 开始,记得,冬日的下午,盼啊,放学了,快快的来上一碗,热热的吃了下去 “风卷残云”,那个舒服!不过瘾,怎么办?我们几个凑在一起商量,咸了就加 汤,淡了就加盐,校门口那个慈眉善目的老婆婆,任着我们添了又添,一毛钱吃 出几大碗……「来源:学优髙考网 GkStK
黄永厚几乎不办画展,不肯出书。一次范曾对他说:“我介绍你去日本办画展吧, 不过,你画李白就李白,画杜甫就杜甫,别扯远了。”黄永厚不肯削足适履,终 于没去。他常把拿重金前来购画的人拒之门外,“不看画的人,给他画有什么 用?”但又可以把画随便塞进一个信封,寄给熟悉的或是陌生的朋友。当前,靠 市场确立自身价值的画家比比皆是,他对此不屑一顾。但他认为人各有志,不必: 非议。他的孤傲中,有一种顽固的自信。 黄永厚的人物画独具一格,他笔下的魏晋人物,长发纷飞,衣裾飘扬,袒胸露腹, 粗砺怪诞,一副孤高傲世的架势。了解黄永厚的人都说他画的是自己,刘海粟给 他的条幅是“大丈夫不从流俗”。 冰炭同炉,这就是黄永厚。 10、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黄永厚幼时大病不死、舌舔文庙祭品,与他日后成为画家没有直接联系,但这 些记叙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 B.黄永厚认为没必要给不看画的人看画,所以最终没有接受范曾让他前往日本办 画展的建议。 C.黄永厚坚信自己创作的价值,但他对现在越来越多的画家靠市场确立自身价值 的做法,也不作批评。 D.黄永厚画的历史人物,不论是魏晋还是唐代,均独具一格,不从流俗,不求形 似,重在表达自己的情怀。 11、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形成黄永厚独特画风的主要因素。(3 分) 12、从全文看,黄永厚的“冰炭同炉”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3 分)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 分) 本题为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 分)(原创题命题人:福建漳州芗城中学朱向青) 豆花情缘 朱向青 叮叮当当,小巷悠长…… 不用探头看,就知道准是卖豆花的来了,说也奇了,据母亲讲,过去,漳州一带, 卖豆花的人,挑着豆花担,走街串巷,不用吆喝,只需一只手的手指夹着瓷碗、 瓷匙,一摇晃,一碰撞,就能发出清脆的声音招引顾客,每每这时,楼里就飞出 几个快乐的小毛孩,攥着钱,拎着碗,领了大人之命,直奔那担而去。[来源: 学优高考网 GkStK] 到我记事时,豆花就设点摆摊了,来了客人,摊主就掀起瓷缸的木盖,拿一把铜 勺,将浮在豆花表面的水珠捞起泼掉,舀出白花花、粉嫩嫩的豆花,拌入透亮的 粉丝加以熬制的骨汤,滴上酱油,洒上味精,又有那细心的摊主将油葱、菜脯切 得细细碎碎,吃时随着豆花粉丝一滑入肚……思念就从这一碗一毛几分钱的美味 开始,记得,冬日的下午,盼啊,放学了,快快的来上一碗,热热的吃了下去, “风卷残云”,那个舒服!不过瘾,怎么办?我们几个凑在一起商量,咸了就加 汤,淡了就加盐,校门口那个慈眉善目的老婆婆,任着我们添了又添,一毛钱吃 出几大碗……[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