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2016届高三毕业班高考模拟(一)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愉快时面呈笑容,哀痛时放出悲声,这种内心情感也能在中国书法里 表现出来,别的民族写字还没有能达到这种境地的。唐代韩愈说张旭善草书,“有 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见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 张旭的书法不但抒写自己的情感,也表现出自然界各种变动的形象,但这些形象 是通过他的情感所体会的,因而能形成情景交融的意境 汉字的起始是象形的,书法家可以用字的结构来表达物象的结构和生气勃勃 的动作,使写的字成为一种表现生命的艺术。元代赵子昂写“子”字时,先习画鸟 飞之形,从中吸取对生命形象的构思,使“子”字有着鸟飞形象的暗示,成为一个 表现生命的单位。书法家要想使字表现生命,就要用他所具有的方法和工具在字 里表现出生命体的骨、筋、肉、血的感觉来。许慎说:“书者,如也。”书的任务 是如,写出来的字要如我们心中对于物象的把握和理解。但这里并不是完全像 绘画那样直接模示客观形体,而是通过较抽象的点、线、笔画来表现的 中国人写的字,能够成为艺术品,使用毛笔是另一个重要原因。毛笔铺毫抽 锋,极富弹性,所以巨细收纵,变化无穷,这是欧洲人用管笔、钢笔、铅笔及油 画笔所不能比的。正是这个特殊的工具使中国人的书法有可能成为一种世界独特 的艺术。中国书法用笔有中锋、侧锋,方笔、圆笔,轻重、疾徐等各种区别,皆 是运用单纯的点画而成其变化,来表现丰富的内心情感和世界诸形相;就像音乐 运用少数的乐音,依据和声、节奏与旋律的规律,构成千万乐曲一样。唐朝张彦 远在《历代名画记》里说张芝学习草书之法,“一笔而成,气脉通连,隔行不断 石涛《画语录》也说,“人能以一画具体而微,意明笔透”,“一画之法立而万物 著矣”。但这里所说的一笔、一画,并不真是一条不断的线纹,而是如郭若虚所 言,“自始及终,连绵相属,气脉不断”。中国书画家正是运用这一笔的点画,构 成万千的艺术形象,创造中国特有的书画艺术。 中国书法从一笔入手,但一笔不能摄万象,须要变动而成八法,才能尽笔画 的“势”,以反映物象里的“势”。这“永字八法”由“永”字的笔画而来,为侧(点) 勒(横)、努(直竖)、超(钩)、策(提)、掠(长撇)、啄(短撇)、磔(捺)。这些笔画,悬 腕中锋,运全身之力以赴之,笔迹落纸,反映着生命的运动,显示着力量。点, 不称点而称为侧,是说它的“势”,左顾右瞰,欹侧不平。卫夫人说“点如高峰坠 石,磕磕然实如崩也",一点之力真是石破天惊。横画称为“勒ˆ,是说它的势, 牵缰勒马,跃然纸上。书法的“美ˆ就是势、是力、是虎虎有生气的节奏,它倾向 于壮美。 字由点画连贯穿插而成,点画的空白处也是字的组成部分,和笔画具同等的 艺术价值。所以大书法家邓石如曾说书法要“计白当黑ˆ,无笔墨处也是妙境!虚 实相生,才完成一个艺术品。中国书法艺术里这种空间美,在篆、隶、真、草、 飞白里有不同的表现,尚待我们钻研。 (摘编自宗白华《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 1.下列各项中,不符合本文作者所理解的“一笔”“一画”的一项是 A.王献之的行草被称为“一笔书”,其代表作《中秋帖》字字相连,笔 势连续不断,宛如滔滔江河,一泻千里,纵然偶有不连,但气势不断
福建省漳州市 2016 届高三毕业班高考模拟(一)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人愉快时面呈笑容,哀痛时放出悲声,这种内心情感也能在中国书法里 表现出来,别的民族写字还没有能达到这种境地的。唐代韩愈说张旭善草书,“有 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见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 张旭的书法不但抒写自己的情感,也表现出自然界各种变动的形象,但这些形象 是通过他的情感所体会的,因而能形成情景交融的意境。 汉字的起始是象形的,书法家可以用字的结构来表达物象的结构和生气勃勃 的动作,使写的字成为一种表现生命的艺术。元代赵子昂写“子”字时,先习画鸟 飞之形,从中吸取对生命形象的构思,使“子”字有着鸟飞形象的暗示,成为一个 表现生命的单位。书法家要想使字表现生命,就要用他所具有的方法和工具在字 里表现出生命体的骨、筋、肉、血的感觉来。许慎说:“书者,如也。”书的任务 是如,写出来的字要“如”我们心中对于物象的把握和理解。但这里并不是完全像 绘画那样直接模示客观形体,而是通过较抽象的点、线、笔画来表现的。 中国人写的字,能够成为艺术品,使用毛笔是另一个重要原因。毛笔铺毫抽 锋,极富弹性,所以巨细收纵,变化无穷,这是欧洲人用管笔、钢笔、铅笔及油 画笔所不能比的。正是这个特殊的工具使中国人的书法有可能成为一种世界独特 的艺术。中国书法用笔有中锋、侧锋,方笔、圆笔,轻重、疾徐等各种区别,皆 是运用单纯的点画而成其变化,来表现丰富的内心情感和世界诸形相;就像音乐 运用少数的乐音,依据和声、节奏与旋律的规律,构成千万乐曲一样。唐朝张彦 远在《历代名画记》里说张芝学习草书之法,“一笔而成,气脉通连,隔行不断”。 石涛《画语录》也说,“人能以一画具体而微,意明笔透”,“一画之法立而万物 著矣”。但这里所说的一笔、一画,并不真是一条不断的线纹,而是如郭若虚所 言,“自始及终,连绵相属,气脉不断”。中国书画家正是运用这一笔的点画,构 成万千的艺术形象,创造中国特有的书画艺术。 中国书法从一笔入手,但一笔不能摄万象,须要变动而成八法,才能尽笔画 的“势”,以反映物象里的“势”。这“永字八法”由“永”字的笔画而来,为侧(点)、 勒(横)、努(直竖)、超(钩)、策(提)、掠(长撇)、啄(短撇)、磔(捺)。这些笔画,悬 腕中锋,运全身之力以赴之,笔迹落纸,反映着生命的运动,显示着力量。点, 不称点而称为侧,是说它的“势”,左顾右瞰,欹侧不平。卫夫人说“点如高峰坠 石,磕磕然实如崩也",一点之力真是石破天惊。横画称为“勒”,是说它的势, 牵缰勒马,跃然纸上。书法的“美”就是势、是力、是虎虎有生气的节奏,它倾向 于壮美。 字由点画连贯穿插而成,点画的空白处也是字的组成部分,和笔画具同等的 艺术价值。所以大书法家邓石如曾说书法要“计白当黑”,无笔墨处也是妙境!虚 实相生,才完成一个艺术品。中国书法艺术里这种空间美,在篆、隶、真、草、 飞白里有不同的表现,尚待我们钻研。 (摘编自宗白华《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 1.下列各项中,不符合本文作者所理解的“一笔”“一画”的一项是 A.王献之的行草被称为“一笔书”,其代表作《中秋帖》字字相连,笔 势连续不断,宛如滔滔江河,一泻千里,纵然偶有不连,但气势不断
B.东汉书法家张芝将杜度、崔瑗等的草书笔法加以变化,创造“今草” 其草书之体势 而成,气脉贯通,隔行不断,被称为“一笔飞白” C.南朝画家陆探微的“一笔画”将草书行笔运势的特点引入绘画,使绘 画的线条彼此呼应,灵活运转,气脉相连,给人以浑然一体的艺术享受 D.北宋画家戚文秀的《清济灌河图》中有一笔长线从画的边际起,通贯于波浪 之间,随波曲折翻腾,绵延五丈余,却并没有扰乱整个画面中的其他线条。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张旭有动于心时就写草书,看到天地间各种可喜可愕的变化时也会寓 之于书,这证明中国书法确实可以用来表现书写者的喜怒哀乐等情感 B.中国人写的字有可能成为一种世界独特的艺术,使用毛笔是一个重要 原因。毛笔的特点使其可以巨细收纵,变化无穷,这是管笔、钢笔、铅笔和油画 笔所不能比的 来源于“永”字笔画的“永字八法”,如髙峰坠石、牵缰勒马,反映 着物象里的“势”和生命的运动,显示着力量,使中国书法具有了壮美的倾向 D.汉字点画间的空白处也是妙境,与笔画具有同等的艺术价值,二者虚实相生 使汉字成为一个艺术品,并在各种不同的字体里表现出不同的空间美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字起始是象形的,书法家能从观察、感受各种生命形态中获得启发, 这是中国书法有可能形成情景交融的境界,成为艺术品的一个重要原因。 B.“书者,如也。”书的任务就是如,因此书法家要像赵子昂写“子” 字时习画鸟飞之形那样,通过模写客体的形象来准确表现文字所象之形。 C.中国书法与绘画、音乐等有相通之处,它们都是运用较少的基本元素, 如笔画、线、条、乐音等,加以千变万化,来表现丰富的内心情感和世界诸形相。 D.中国书法的用笔变化多样,讲究以笔画之“势”传达出物象之“势”,而悬 腕中锋,有助于将全身之力集中于笔端,使柔软的毛笔能写出具有力度感的字。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房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人。幼聪敏,博览经史,工草隶,善属文。年十八,本 州举进士,授羽骑尉。父病绵历旬月,玄龄尽心药膳,未尝解衣交睫。太宗徇地 渭北,玄龄杖策谒于军门,太宗一见,便如旧识,署渭北道行军记室参军。玄龄 既遇知己,罄竭心力,知无不为。贼寇每平,众人竞求珍玩,玄龄独先收人物 致之幕府。及有谋臣猛将,皆与之潜相申结,各尽其死力。 玄龄在秦府十余年,常典管记,每军书表奏,驻马立成,文约理赡,初无稿草。 高祖尝谓侍臣曰:“此人深识机宜,足堪委任。每为我儿陈事,必会人心,千里 之外,犹对面语耳。”隐太子以玄龄、如晦为太宗所亲礼,甚恶之,谮之于高祖, 由是与如晦并被驱斥。隐太子将有变也,太宗令长孙无忌召玄龄及如晦,令衣道 士服,潜引入阁计事。及太宗入春宫,擢拜太子右庶子,赐绢五千匹。贞观元年, 代萧瑀为中书令。论功行赏,以玄龄及长孙无忌、杜如晦、尉迟敬德、侯君集五 人为第一,进爵邢国公,赐实封千三百户。 三年,拜太子少师,固让不受,摄太子詹事,兼礼部尚书。明年,代长孙无忌为 尚书左仆射,改封魏国公,监修国史。既任总百司虔恭夙夜尽心竭节不欲一物失 所闻人有善若己有之明达吏事饰以文学审定法令意在宽平。不以求备取人,不 以己长格物,随能收叙,无隔卑贱。论者称为良相焉。髙宗居春宫,加玄龄太子
B.东汉书法家张芝将杜度、崔瑗等的草书笔法加以变化,创造“今草”。 其草书之体势,一笔而成,气脉贯通,隔行不断,被称为“一笔飞白”。 C.南朝画家陆探微的“一笔画”将草书行笔运势的特点引入绘画,使绘 画的线条彼此呼应,灵活运转,气脉相连,给人以浑然一体的艺术享受。 D.北宋画家戚文秀的《清济灌河图》中有一笔长线从画的边际起,通贯于波浪 之间,随波曲折翻腾,绵延五丈余,却并没有扰乱整个画面中的其他线条。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张旭有动于心时就写草书,看到天地间各种可喜可愕的变化时也会寓 之于书,这证明中国书法确实可以用来表现书写者的喜怒哀乐等情感。 B.中国人写的字有可能成为一种世界独特的艺术,使用毛笔是一个重要 原因。毛笔的特点使其可以巨细收纵,变化无穷,这是管笔、钢笔、铅笔和油画 笔所不能比的。 C.来源于“永”字笔画的“永字八法”,如高峰坠石、牵缰勒马,反映 着物象里的“势”和生命的运动,显示着力量,使中国书法具有了壮美的倾向。 D.汉字点画间的空白处也是妙境,与笔画具有同等的艺术价值,二者虚实相生, 使汉字成为一个艺术品,并在各种不同的字体里表现出不同的空间美。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字起始是象形的,书法家能从观察、感受各种生命形态中获得启发, 这是中国书法有可能形成情景交融的境界,成为艺术品的一个重要原因。 B.“书者,如也。”书的任务就是如,因此书法家要像赵子昂写“子” 字时习画鸟飞之形那样,通过模写客体的形象来准确表现文字所象之形。 C.中国书法与绘画、音乐等有相通之处,它们都是运用较少的基本元素, 如笔画、线、条、乐音等,加以千变万化,来表现丰富的内心情感和世界诸形相。 D.中国书法的用笔变化多样,讲究以笔画之“势”传达出物象之“势”,而悬 腕中锋,有助于将全身之力集中于笔端,使柔软的毛笔能写出具有力度感的字。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房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人。幼聪敏,博览经史,工草隶,善属文。年十八,本 州举进士,授羽骑尉。父病绵历旬月,玄龄尽心药膳,未尝解衣交睫。太宗徇地 渭北,玄龄杖策谒于军门,太宗一见,便如旧识,署渭北道行军记室参军。玄龄 既遇知己,罄竭心力,知无不为。贼寇每平,众人竞求珍玩,玄龄独先收人物, 致之幕府。及有谋臣猛将,皆与之潜相申结,各尽其死力。 玄龄在秦府十余年,常典管记,每军书表奏,驻马立成,文约理赡,初无稿草。 高祖尝谓侍臣曰:“此人深识机宜,足堪委任。每为我儿陈事,必会人心,千里 之外,犹对面语耳。”隐太子以玄龄、如晦为太宗所亲礼,甚恶之,谮之于高祖, 由是与如晦并被驱斥。隐太子将有变也,太宗令长孙无忌召玄龄及如晦,令衣道 士服,潜引入阁计事。及太宗入春宫,擢拜太子右庶子,赐绢五千匹。贞观元年, 代萧瑀为中书令。论功行赏,以玄龄及长孙无忌、杜如晦、尉迟敬德、侯君集五 人为第一,进爵邢国公,赐实封千三百户。 三年,拜太子少师,固让不受,摄太子詹事,兼礼部尚书。明年,代长孙无忌为 尚书左仆射,改封魏国公,监修国史。既任总百司虔恭夙夜尽心竭节不欲一物失 所闻 人有善若己有之明达吏事饰以文学审定法令意在宽平。 不以求备取人,不 以己长格物,随能收叙,无隔卑贱。论者称为良相焉。高宗居春宫,加玄龄太子
太傅,仍知门下省事,监修国史如故。寻以撰《高祖、太宗实录》成,降玺书褒 美,赐物一千五百段。 其年,玄龄丁继母忧去职,特敕赐以昭陵葬地。未几,起复本官。太宗亲征辽东, 命玄龄京城留守,手诏曰:“公当萧何之任,朕无后顾之忧矣。”军戎器械,战士 粮廪,并委令处分发遣。玄龄屡上言敌不可轻,尤宜诫慎。寻与中书侍郎褚遂良 受诏重撰《晋书》。 二十三年,驾幸玉华宫,时玄龄旧疾发,诏令卧总留台。及渐笃,追赴宫所,乘 担舆入殿,将至御座乃下。太宗对之流涕,玄龄亦感咽不能自胜。敕遣名医救疗, 尚食每日供御膳。若微得减损,太宗即喜见颜色:如闻增剧,便为改容凄怆。后 疾增剧,遂凿苑墙开门,累遣中使候问。上又亲临,握手叙别,悲不自胜。皇太 子亦就之与之诀。寻薨,年七十。废朝三日 (选自《旧唐书·房玄龄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既任总百司/虔恭夙夜尽心竭节不欲一物失所闻人有善若己有之/明达吏事/ 饰以文/学审定法/令意在宽平/ B.既任/总百司/虔恭夙夜/尽心竭节/不欲一物失所闻人有善/若己有之/明达吏事 /饰以文/学审定法令/意在宽平 C.既任总百司虔恭夙夜/尽心竭节/不欲一物失所/闻人有善若己有之/明达吏事/ 饰以文学/审定法令意在宽平/ D.既任总百司虔恭/夙夜尽心竭节/不欲一物失所闻人有善/若己有之/明达吏事/ 饰以文学/审定法令/意在宽平 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门下省:魏晋至宋的中央最高政府机构之一。是宫内侍从官的办事机构,后 来隋朝和唐朝开始正式设立的三省六部制,成为与尚书省、中书省并列的三省之 B.丁……忧:丁忧是封建社会传统的道德礼仪制度,具体说来,是朝廷官员的 父母亲去世,无论此人任何官何职,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必须回到祖籍守丧 十七个月。 C.《晋书》: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龄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记载的 历史上起三国时期司马懿早年,下至东晋恭帝元熙二年刘裕废晋帝自立,以宋代 晋 D.薨:古时不同朝代不同级别的人的死有不同说法,《唐书·百官制》:“凡 丧,二品以上称薨,五品以上称卒”。清代皇室成员中,皇帝皇后死称“薨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房玄龄早慧多才,很有孝心。房玄龄从小就很聪明,博览经史,书法、文章 俱佳;父亲生病时间很长,他昼夜尽心服侍,不曾脱衣服睡过一次好觉。 B.房玄龄与唐太宗李世民一见如故。房玄龄尽心尽力为李世民出谋划策,延揽 人才;如到谋士、猛将,他就暗中结交他们,并让他们甘心为太宗出力。 C.房玄龄深受唐太宗信任、重用。房玄龄一度因为被人中伤,被高祖驱斥,后 又被太宗召回。贞观元年,进爵邢国公,赐实封千三百户,拜太子少师。 D.房玄龄与唐太宗情深意重。李世民将房玄龄比之于汉高祖的萧何。房玄龄病 重之际,得到了皇帝的厚待。太宗为方便派人探视,凿开宫墙开门,还亲自登门 问候 7.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太傅,仍知门下省事,监修国史如故。寻以撰《高祖、太宗实录》成,降玺书褒 美,赐物一千五百段。 其年,玄龄丁继母忧去职,特敕赐以昭陵葬地。未几,起复本官。太宗亲征辽东, 命玄龄京城留守,手诏曰:“公当萧何之任,朕无后顾之忧矣。”军戎器械,战士 粮廪,并委令处分发遣。玄龄屡上言敌不可轻,尤宜诫慎。寻与中书侍郎褚遂良 受诏重撰《晋书》。 二十三年,驾幸玉华宫,时玄龄旧疾发,诏令卧总留台。及渐笃,追赴宫所,乘 担舆入殿,将至御座乃下。太宗对之流涕,玄龄亦感咽不能自胜。敕遣名医救疗, 尚食每日供御膳。若微得减损,太宗即喜见颜色;如闻增剧,便为改容凄怆。后 疾增剧,遂凿苑墙开门,累遣中使候问。上又亲临,握手叙别,悲不自胜。皇太 子亦就之与之诀。寻薨,年七十。废朝三日。 (选自《旧唐书•房玄龄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既任总百司/虔恭夙夜/尽心竭节/不欲一物失所/闻人有善/若己有之/明达吏事/ 饰以文/学审定法/令意在宽平/ B.既任/总百司/虔恭夙夜/尽心竭节/不欲一物失所/闻人有善/若己有之/明达吏事 /饰以文/学审定法令/意在宽平/ C.既任总百司/虔恭夙夜/尽心竭节/不欲一物失所/闻人有善/若己有之/明达吏事/ 饰以文学/审定法令/意在宽平/ D.既任/总百司虔恭/夙夜尽心竭节/不欲一物失所/闻人有善/若己有之/明达吏事/ 饰以文学/审定法令/意在宽平/ 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门下省:魏晋至宋的中央最高政府机构之一。是宫内侍从官的办事机构,后 来隋朝和唐朝开始正式设立的三省六部制,成为与尚书省、中书省并列的三省之 一。 B.丁……忧:丁忧是封建社会传统的道德礼仪制度,具体说来,是朝廷官员的 父母亲去世,无论此人任何官何职,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必须回到祖籍守丧 二十七个月。 C.《晋书》:二十四 史之一,唐房玄龄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记载的 历史上起三国时期司马懿早年,下至东晋恭帝元熙二年刘裕废晋帝自立,以宋代 晋。 D.薨:古时不同朝代不同级别的人的死有不同说法,《唐书·百官制》:“凡 丧,二品以上称薨,五品以上称卒”。清代皇室成员中,皇帝皇后死称“薨”。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房玄龄早慧多才,很有孝心。房玄龄从小就很聪明,博览经史,书法、文章 俱佳;父亲生病时间很长,他昼夜尽心服侍,不曾脱衣服睡过一次好觉。 B.房玄龄与唐太宗李世民一见如故。房玄龄尽心尽力为李世民出谋划策,延揽 人才;如到谋士、猛将,他就暗中结交他们,并让他们甘心为太宗出力。 C.房玄龄深受唐太宗信任、重用。房玄龄一度因为被人中伤,被高祖驱斥,后 又被太宗召回。贞观元年,进爵邢国公,赐实封千三百户,拜太子少师。 D.房玄龄与唐太宗情深意重。李世民将房玄龄比之于汉高祖的萧何。房玄龄病 重之际,得到了皇帝的厚待。太宗为方便派人探视,凿开宫墙开门,还亲自登门 问候。 7.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格物,随能收叙,无隔卑贱。(5分) (2)若微得减损,太宗即喜见颜色:如闻增剧,便为改容凄怆。(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8-9题。 酒楼秋望华岳 西风吹客上阑干,万里无云宇宙宽。秋水碧连天一色,暮霞红映日三竿, 花摇舞帽枝犹软,酒入诗肠句不寒。古往今来恨多少,一时收拾付杯盘 【注】华岳:南宋爱国诗人,写作此诗时正处于南宋国势危之际。 8.这首诗颔联写景精妙,请简要分析。(6分) 9.与《过零丁洋》尾联相比,本诗尾联抒情方式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氓》中“ 写出女主人公婚后早起晚睡、每 日操劳的生活。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排比句渲染阿房宫的繁华奢靡,其中把阿房宫所 奏之乐与市井言语进行对比的句子是 (3)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描绘昼夜和冬春更替、蕴含着生活哲理的诗句是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只能做选定大题内的小题 不得选做另一题目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城市人的压力 [英]克瑞斯·罗斯 我在大街上走着,步履匆匆,因为我快要迟到了,但是我想不起来是被什么事耽 搁了。我注意到我手中拿着一只香蕉,可是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要拿着这只香蕉, 只是隐约觉得这只香蕉对我十分重要,而且肯定与耽误我的事有关 然后,在一个拐弯口,我碰到了艾丝尔姨妈。这应该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因为 我已经有20多年没有见过她了。“姨妈,你好。”我对她说,“我们已经有二十多 年没有见面了!”艾丝尔姨妈见到我后并不惊奇。“小心你手中的香蕉!”她说 我大笑,因为我知道这是一根重要的香蕉,我会小心的。她提出与我同行,这让 我很为难,因为我快要迟到了,必须加快步伐,艾丝尔姨妈走得实在太慢了。 拐了一个弯,一头大象挡在我们面前。大象出现在别的城市大街上也许不算是奇 怪的事,可这是曼彻斯特呀!然而,不知为什么,我并没有感到奇怪。我想的是: 糟糕,大象挡住了去路,我真的要迟到了,艾丝尔姨妈和我在一起,我手里还 有一只重要的香蕉” 我十分着急,然后就醒了。 “只是一个梦。”我长舒一口气,但还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怎么会梦到大象、 香蕉和艾丝尔姨妈呢?收音机还在播放着节目,它每天早晨6点钟自动开启,起 到闹钟的作用。我抬头看了一眼表,已经是7点7分了。我必须加快行动,我洗
(1)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格物,随能收叙,无隔卑贱。(5 分) (2)若微得减损,太宗即喜见颜色;如闻增剧,便为改容凄怆。(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 8—9 题。 酒楼秋望 华岳 西风吹客上阑干,万里无云宇宙宽。秋水碧连天一色,暮霞红映日三竿。 花摇舞帽枝犹软,酒入诗肠句不寒。古往今来恨多少,一时收拾付杯盘。 【注】华岳:南宋爱国诗人,写作此诗时正处于南宋国势跕危之际。 8.这首诗颔联写景精妙,请简要分析。(6 分) 9.与《过零丁洋》尾联相比,本诗尾联抒情方式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女主人公婚后早起晚睡、每 日操劳的生活。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排比 句渲染阿房宫的繁华奢靡,其中把阿房宫所 奏之乐与市井言语进行对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描绘昼夜和冬春更替、蕴含着生活哲理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只能做选定大题内的小题, 不得选做另一题目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城市人的压力 [英]克瑞斯·罗斯 我在大街上走着,步履匆匆,因为我快要迟到了,但是我想不起来是被什么事耽 搁了。我注意到我手中拿着一只香蕉,可是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要拿着这只香蕉, 只是隐约觉得这只香蕉对我十分重要,而且肯定与耽误 我的事有关。 然后,在一个拐弯口,我碰到了艾丝尔姨妈。这应该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因为 我已经有 20 多年没有见过她了。“姨妈,你好。”我对她说,“我们已经有二十多 年没有见面了!”艾丝尔姨妈见到我后并不惊奇。“小心你手中的香蕉!”她说。 我大笑,因为我知道这是一根重要的香蕉,我会小心的。她提出与我同行,这让 我很为难,因为我快要迟到了,必须加快步伐,艾丝尔姨妈走得实在太慢了。 拐了一个弯,一头大象挡在我们面前。大象出现在别的城市大街上也许不算是奇 怪的事,可这是曼彻斯特呀!然而,不知为什么,我并没有感到奇怪。我想的是: “糟糕,大象挡住了去路,我真的要迟到了,艾丝尔姨妈和我在一起,我手里还 有一只重要的香蕉……” 我 十分着急,然后就醒了。 “只是 一个梦。”我长舒一口气,但还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怎么会梦到大象、 香蕉和艾丝尔姨妈呢?收音机还在播放着节目,它每天早晨 6 点钟自动开启,起 到闹钟的作用。我抬头看了一眼表,已经是 7 点 7 分了。我必须加快行动,我洗
漱时听到一则新闻:一头大象从马戏团逃到大街上,给行人带来了许多麻烦。我 恍然大悟,或许我是在半睡半醒的状态下听到了这则新闻的,然后就梦到了大象 我吃完早饭,准备去上班。我在一家电影公司上班,负责策划、创意、写剧本。 我突然想,如果有一部关于大象出现在曼彻斯特大街上的电影,效果肯定会不错。 我拿包的时候,发现包旁边有一张纸条,纸条上是我妻子的笔迹:“下班回家时 不要忘了顺路买一些香蕉!”我忽然明白梦中的香蕉为什么是重要的东西,因为 我妻子最近在减肥,好几次让我买香蕉回家,而我每次都忘了。我想,我今天肯 定会把香蕉买回家的。 在我刚出门时,手机响了。是我母亲的电话。“有一个坏消息,”母亲说,“你还 记得你的艾丝尔姨妈吗?”记得。”我说,“不过,我已经有20多年没有见过她 了。”是的,她昨天晚上去世的。她两周前就病得卧床不起,我对你说过的。” 奇怪的梦终于得到了解释。 我匆匆赶路,但是发现我越是想走快,却走得越慢。我看了看手表,又发现了 个奇怪的事,手表的指针往逆时针方向旋转。“这很有意思。”我想,“如果手表 是逆时针旋转,这说明我上班就不会迟到了…”然后,我又醒了。这太奇怪了 我拧了一下自己的胳膊,很疼,确定这一次不是在梦境里,而是真的醒了。时间 是五点半,收音机还没有自动开启呢。我不会迟到 我看到了妻子,就问她:“你今天还需要买香蕉吗?”为什么问我这个问题?”她 显得很诧异。我以为你要减肥呢?″减肥?”她说,“我胖吗?”哦,不…..那么, 你听说过大象的事吗?”我问。“大象?”对,一头大象从马戏团逃出来了 曼彻斯特没有马戏团,更没有大象。你怎么了?是不是工作压力太大?也许你 需要在家里休息一下。妻子说。“不过,我先要给母亲打一个电话。”我说。“现 在才五点半,你为什么要去打搅母亲呢?”妻子不明白我的意思。“嗯,确实不是 什么重要的事情。”我说。“好了,放松一点,行吗?”妻子说完就出去了 我立即给母亲打了电话。“妈妈。”哦,亲爱的,这么早打电话有什么事呀?”你 还记得艾丝尔姨妈吗?″当然,不过,我已经有二十多年没有见过她了…”“她 还好吗?”我打断母亲。“我不知道,你怎么突然关心起她了?哦,没什么,再 见! 放下电话,我想,也许妻子说的对,我需要好好休息一天,于是我拨通了老板的 电话。“是这样的。”我说,“我今天身体不舒服,可能是这几天策划剧本过于劳 累了。¨你病的真不是时候,”老板说,“我们刚刚有了一个很好的创意,我本想 今天和你好好谈论的。这是一个动作片,故事情节也非常有意思。我简单说给你 听一听:一头大象从马戏团逃到了一个大城市,它吃了一只被恐怖分子注射了具 有放射性物质的香蕉后,变得焦虑暴躁...”‘我的艾丝尔姨妈什么时候在这部 片中出现?”姨妈?什么姨妈?”老板很生气。我挂断了电话。希望这一切不过 是一个城市人生活压力太大的症状 (选自《小说中的小说》,译林出版社)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在梦境中,我遇到了二十多年没有见过的艾丝尔姨妈,却因害怕以致而对与 她同行感到为难,这折射了城市人因紧张忙碌而无暇顾及亲情的现实。 B.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我”因为老是忘记给妻子买香蕉这件事情而心怀愧 疚,所以才会在梦中觉得这是件重要的事,并提醒自己一定要把香蕉买回家。 C.在梦中,我拿着香蕉匆匆赶路,偶遇艾丝尔姨妈,又被一头大象挡住扶持路. 这些莫名其妙的事情在后来的梦境中有了解释,并最终在现实中得到了证实
漱时听到一则新闻:一头大象从马戏团逃到大街上,给行人带来了许多麻烦。我 恍然大悟,或许我是在半睡半醒的状态下听到了这则新闻的,然后就梦到了大象。 我吃完早饭,准备去上班。我在一家电影公司上班,负责策划、创意、写剧本。 我突然想,如果有一部关于大象出现在曼彻斯特大街上的电影,效果肯定会不错。 我拿包的时候,发现包旁边有一张纸条,纸条上是我妻子的笔迹:“下班回家时, 不要忘了顺路买一些香蕉!”我忽然明白梦中的香蕉为什么是重要的东西,因为 我妻子最近在减肥,好几次让我买香蕉回家,而我每次都忘了。我想,我今天肯 定会把香蕉买回家的。 在我刚出门时,手机响了。是我母亲的电话。“有一个坏消息,”母亲说,“你还 记得你的艾丝尔姨妈吗?”“记得。”我说,“不过,我已经有 20 多年没有见过她 了。”“是的,她昨天晚上去世的。她两周前就病得卧床不起,我对你说过的。” 奇怪的梦终于得到了解释。 我匆匆赶路,但是发现我越是想走快,却走得越慢。我看了看手表,又发现了一 个奇怪的事,手表的指针往逆时针方向旋转。“这很有意思。”我想,“如果手表 是逆时针旋转,这说明我上班就不会迟到了……”然后,我又醒了。这太奇怪了。 我拧了一下自己的胳膊,很疼,确定这一次不是在梦境里,而是真的醒了。时间 是五点半,收音机还没有自动开启呢。我不会迟到。 我看到了妻子,就问她:“你今天还需要买香蕉吗?”“为什么问我这个问题?”她 显得很诧异。“我以为你要减肥呢?”“减肥?”她说,“我胖吗?”“哦,不……那么, 你听说过大象的事吗?”我问。“大象?”“对,一头大象从马戏团逃出来了。” “曼彻斯特没有马戏团,更没有大象。你怎么了?是不是工作压力太大?也许你 需要在家里休息一下。”妻子说。“不过,我先要给母亲打一个电话。”我说。“现 在才五点半,你为什么要去打搅母亲呢?”妻子不明白我的意思。“嗯,确实不是 什么重要的事情。”我说。“好了,放松一点,行吗?”妻子说完就出去了。 我立即给母亲打了电话。“妈妈。”“哦,亲爱的,这么早打电话有什么事呀?”“你 还记得艾丝尔姨妈吗?”“当然,不过,我已经有二十多年没有见过她了……” “她 还好吗?”我打断母亲。“我不知道,你怎么突然关心起她了?”“哦,没什么,再 见!” 放下电话,我想,也许妻子说的对,我需要好好休息一天,于是我拨通了老板的 电话。“是这样的。”我说,“我今天身体不舒服,可能是这几天策划剧本过于劳 累了。”“你病的真不是时候,”老板说,“我们刚刚有了一个很好的创意,我本想 今天和你好好谈论的。这是一个动作片,故事情节也非常有意思。我简单说给你 听一听:一头大象从马戏团逃到了一个大城市,它吃了一只被恐怖分子注射了具 有放射性物质的香蕉后,变得焦虑暴躁……” “我的艾丝尔姨妈什么时候在这部 片中出现?”“姨妈?什么姨妈?”老板很生气。我挂断了电话。希望这一切不过 是一个城市人生活压力太大的症状。 (选自《小说中的小说》,译林出版社)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在梦境中,我遇到了二十多年没有见过的艾丝尔姨妈,却因害怕以致而对与 她同行感到为难,这折射了城市人因紧张忙碌而无暇顾及亲情的现实。 B.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我”因为老是忘记给妻子买香蕉这件事情而心怀愧 疚,所以才会在梦中觉得这是件重要的事,并提醒自己一定要把香蕉买回家。 C.在梦中,我拿着香蕉匆匆赶路,偶遇艾丝尔姨妈,又被一头大象挡住扶持路, 这些莫名其妙的事情在后来的梦境中有了解释,并最终在现实中得到了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