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隋文帝与独孤后 隋文帝在历代的封建统治者中,是一个比较重视节俭的皇帝。他即位之 初,就宣布“犬马服玩,不得献上”“。对于以布袋进千姜,以氈袋献香料的 官吏,都认为是浪费,“大加谴责”。史称:“其自奉养,务为俭素,乘舆 御物,故弊者随宜补用;自非享宴,所食不过一肉;后宫皆服浣濯之衣 生活特别俭约 隋文帝的皇后独孤氏(553-602),是北周功臣独孤信的女儿。十四岁 嫁给隋文帝,两人感情很好。有一次幽州总管阴寿报告一个情况,在与突厥 的互市中,有一箧价值八百万的明珠,劝她买了。独孤后说:“非我所须也。 当今戎狄屡寇,将士罢劳,未若以八百万分赏有功者。”2可见她的识见非同 般,文帝因此也很敬畏她,许多事情都听取她的意见。文帝临朝时,独孤 后一同前去,坐在阁内,派宦官打听情况,“政有所失,随则匡谏”。因此 宫中称为“二圣”。 开皇十三年(593),下诏建仁寿宫于岐州之北,使杨素监造。平山填谷, 以建宫殿,规模很大。因督役严急,丁夫死者以万数。开皇十五年,仁寿宫 修成。文帝到了那里,看到宫殿十分壮丽,大怒道:“杨素殚民力为离宫, 为吾结怨天下。”杨素听了,很怕受处分。但独孤后对这所离宫感到很满意, 文帝的态度也就变了。第二天召见杨素,赐钱百万,锦绢三千段。 独孤后生性嫉妒,后宫不敢进御。尉迟迥的孙女有美色,文帝很喜爱她, 在仁寿宫得幸。独孤后伺帝上朝,暗地把她杀死。文帝得知后,大为愤怒, 从苑中单骑岀走,入山谷二十多里。高颎、杨素慌忙追去,扣马苦谏。文帝 叹息道:“吾贵为天子,而不得自由!”高颎说:“陛下岂以一妇人而轻天 下?’好容易把文帝劝回宫中。后来皇后听到高颎说她是一妇人,心怀愧恨, 便常在文帝面前短毁他,高颎终于被陷害而除名为民。 太子杨勇性宽厚,率意任情,无矫饰之行。他曾经把蜀人所做的精美的 铠甲,再加装饰,文帝看了很不高兴,告诫他“当以俭约为先,乃能奉承宗 庙”。后来遇到冬至节日,百官都到太子宫,太子张灯奏乐来庆贺。文帝大 不以为然,下诏责难太子,从此父子便生猜忌。独孤后又因太子妃元氏无宠, 遇心疾而死,疑有他故,颇为不平,乃派人伺察太子过恶。而晋王杨广则矫 情饰诈,内谄母后,外结朝士,特别是拉拢权臣杨素,积极进行夺取太子地 位的活动。开皇二十年,隋文帝在众口铄金的情况下,废黜了“抚军监国几 二十年”的太子杨勇,立杨广为太子 仁寿四年(604),隋文帝卧病在床,一次看到宠姬宣华夫人仓促从外面 《隋书》卷一《高祖纪》上。 《隋书》卷二四《食货志》 ①《资治通鉴》卷一八O,文帝仁寿四年。 2《隋书》卷三六《后妃传》 《隋书》卷三六《后妃传 《资治通鉴》卷一七八,文帝开皇十五年 《隋书》卷三六《后妃传》 ①《资治通鉴》卷一七九,文帝开皇二十 《隋书》卷四五《文四子传》
第六节 隋文帝与独孤后 隋文帝在历代的封建统治者中,是一个比较重视节俭的皇帝。他即位之 初,就宣布“犬马服玩,不得献上”⑥。对于以布袋进干姜,以氈袋献香料的 官吏,都认为是浪费,“大加谴责”⑦。史称:“其自奉养,务为俭素,乘舆 御物,故弊者随宜补用;自非享宴,所食不过一肉;后宫皆服浣濯之衣。”① 生活特别俭约。 隋文帝的皇后独孤氏(553—602),是北周功臣独孤信的女儿。十四岁 嫁给隋文帝,两人感情很好。有一次幽州总管阴寿报告一个情况,在与突厥 的互市中,有一箧价值八百万的明珠,劝她买了。独孤后说:“非我所须也。 当今戎狄屡寇,将士罢劳,未若以八百万分赏有功者。”②可见她的识见非同 一般,文帝因此也很敬畏她,许多事情都听取她的意见。文帝临朝时,独孤 后一同前去,坐在阁内,派宦官打听情况,“政有所失,随则匡谏”③。因此 宫中称为“二圣”。 开皇十三年(593),下诏建仁寿宫于岐州之北,使杨素监造。平山填谷, 以建宫殿,规模很大。因督役严急,丁夫死者以万数。开皇十五年,仁寿宫 修成。文帝到了那里,看到宫殿十分壮丽,大怒道:“杨素殚民力为离宫, 为吾结怨天下。”④杨素听了,很怕受处分。但独孤后对这所离宫感到很满意, 文帝的态度也就变了。第二天召见杨素,赐钱百万,锦绢三千段。 独孤后生性嫉妒,后宫不敢进御。尉迟迥的孙女有美色,文帝很喜爱她, 在仁寿宫得幸。独孤后伺帝上朝,暗地把她杀死。文帝得知后,大为愤怒, 从苑中单骑出走,入山谷二十多里。高颎、杨素慌忙追去,扣马苦谏。文帝 叹息道:“吾贵为天子,而不得自由!”高颎说:“陛下岂以一妇人而轻天 下?’⑤好容易把文帝劝回宫中。后来皇后听到高颎说她是一妇人,心怀愧恨, 便常在文帝面前短毁他,高颎终于被陷害而除名为民。 太子杨勇性宽厚,率意任情,无矫饰之行。他曾经把蜀人所做的精美的 铠甲,再加装饰,文帝看了很不高兴,告诫他“当以俭约为先,乃能奉承宗 庙”①。后来遇到冬至节日,百官都到太子宫,太子张灯奏乐来庆贺。文帝大 不以为然,下诏责难太子,从此父子便生猜忌。独孤后又因太子妃元氏无宠, 遇心疾而死,疑有他故,颇为不平,乃派人伺察太子过恶。而晋王杨广则矫 情饰诈,内谄母后,外结朝士,特别是拉拢权臣杨素,积极进行夺取太子地 位的活动。开皇二十年,隋文帝在众口铄金的情况下,废黜了“抚军监国几 二十年”的太子杨勇②,立杨广为太子。 仁寿四年(604),隋文帝卧病在床,一次看到宠姬宣华夫人仓促从外面 ⑥ 《隋书》卷一《高祖纪》上。 ⑦ 《隋书》卷二四《食货志》。 ① 《资治通鉴》卷一八○,文帝仁寿四年。 ② 《隋书》卷三六《后妃传》。 ③ 《隋书》卷三六《后妃传》。 ④ 《资治通鉴》卷一七八,文帝开皇十五年。 ⑤ 《隋书》卷三六《后妃传》。 ① 《资治通鉴》卷一七九,文帝开皇二十年。 ② 《隋书》卷四五《文四子传》
进来,神色有异,问她出了什么事。陈氏不觉流泪说:“太子无礼!”文帝 大怒道:“畜生何足付大事!独孤诚误我!”③便叫柳述、元岩,让他们草诏 召回杨勇。杨素得知,立刻告诉太子,矫诏逮捕了柳、元二人,派亲信右庶 子张衡入寝殿侍疾,把宫人全部赶走。隔不多久,隋文帝就死了,时年六十 四。《隋书》作者在列举了隋文帝的主要政绩以后,称赞他为“近代之良主 并且指出他素无学术,诛废功臣,听信谗言,用法严峻等缺点,虽不失为持 平之论,但未说明隋文帝在中国历史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范文澜则有一 个很恰当的评价:“隋文帝主要的功绩,在于统一全国后,实行各种巩固统 的措施,使连续三百年的战事得以停止,全国安宁,南北民众获得休息, 社会呈现空前的繁荣。秦始皇创秦制,为汉以后各朝所沿袭。隋文帝创隋制, 为唐以后各朝所遵循。秦、隋两朝都有巨大的贡献,不能因为历年短促,忽 视它们在历史上的作用。”① 《隋书》卷三六《后妃传》 《隋书》卷二《高祖纪》下
进来,神色有异,问她出了什么事。陈氏不觉流泪说:“太子无礼!”文帝 大怒道:“畜生何足付大事!独孤诚误我!”③便叫柳述、元岩,让他们草诏 召回杨勇。杨素得知,立刻告诉太子,矫诏逮捕了柳、元二人,派亲信右庶 子张衡入寝殿侍疾,把宫人全部赶走。隔不多久,隋文帝就死了,时年六十 四。《隋书》作者在列举了隋文帝的主要政绩以后,称赞他为“近代之良主”。 并且指出他素无学术,诛废功臣,听信谗言,用法严峻等缺点④,虽不失为持 平之论,但未说明隋文帝在中国历史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范文澜则有一 个很恰当的评价:“隋文帝主要的功绩,在于统一全国后,实行各种巩固统 一的措施,使连续三百年的战事得以停止,全国安宁,南北民众获得休息, 社会呈现空前的繁荣。秦始皇创秦制,为汉以后各朝所沿袭。隋文帝创隋制, 为唐以后各朝所遵循。秦、隋两朝都有巨大的贡献,不能因为历年短促,忽 视它们在历史上的作用。”① ③ 《隋书》卷三六《后妃传》。 ④ 《隋书》卷二《高祖纪》下
第二章隋炀帝 第一节称帝以前“声名籍甚,冠于诸王” 隋炀帝(569—618),姓杨,名广,是隋文帝杨坚的第二个儿子。开皇 元年(581)封为晋王,任并州(治所在今山西太原)总管,时年十三。次年, 置河北道行台尚书省于并州,杨广为行台尚书令。文帝特选项城公王韶为行 台右仆射°,齐安公李彻总晋王府军事,作为他的辅佐。王韶性情刚直,杨 广遇事则向他请教,因而得免违背法度。 开皇六年(586),杨广改任雍州(治今陕西西安)牧、内史令,掌管出 纳王命的内史省和京城地区的行政事务。过了两年,他被调往寿春(今安徽 寿县)担任淮南道行台省尚书令,主管伐陈的战事。他以行军元帅,在长史 高颎、司马王韶的辅佐下,统领兵马五十一万八千人,进攻江南。开皇九年 (589)春,攻下建康,灭亡陈朝。杨广下令处死了施文庆、沈客卿等一批邪 恶的官吏,又派人收集图书,封存府库,资财一无所取,因此大大提高了他 的声望。 杨广得胜回朝,进位太尉,再次出任并州总管。不久,隋文帝鉴于江南 豪强势力高智慧等人的叛乱,为加强对东南地区的控制,派杨广为扬州总管, 镇守江都(今江苏扬州),每年入朝一次。开皇十四年冬,以武候大将军从 文帝东祀泰山,事毕归藩。开皇二十年夏,西突厥达头可汗入侵,又以杨广 为行军元帅,督率杨素、史万岁等分道抗击,西突厥大败,杨广胜利班师。 这时他三十二岁,已经是出将入相,屡建功勋,“声名籍甚,冠于诸王”① 因而也就不断滋长了他的政治野心——阴谋夺取太子杨勇的地位。 弑父诛兄,夺取帝位 隋文帝有五个儿子,杨勇最长,开皇元年立为太子。以次为晋王杨广 秦王杨俊、蜀王杨秀、汉王杨谅,他们都是独孤皇后所生。杨勇为人率意任 情,无所矫饰。曾因“文饰蜀铠”,为文帝所不喜,告诫他不要奢华。后遇 冬至节,杨勇穿法服,陈音乐,在东宫受百官朝贺。文帝认为这事违反了君 臣礼制,更加生气,下令禁止,从此对杨勇逐渐产生疑忌。杨勇还很好色, 专宠爱姬云昭训,却不爱嫡妃元氏。开皇十一年(591),元氏突然得病死亡, 独孤后怀疑她被暗害,很不满意杨勇;对云昭训专擅东宫,更为不平。经常 派人侦察杨勇的过失。杨广得知这些情况,特别矫饰自己的言行,表面上装 作只与萧妃相处,不近其他女色。每次入朝,车马侍从也很俭约,又虚情假 意地讨得父母欢心,说他不知何故得罪太子,太子有意加害于他。独孤后听 了忿然说:“我在尚尔,我死后当鱼肉汝乎?”杨广探知皇后已有废立之意, ①此据《隋书》卷六二《王韶传》。《隋书》卷三《炀帝纪》上及《北史》卷一二《隋本纪》下均误作“项 城公歆” ②此据《隋书》卷五四《李彻传》。《炀帝纪》上作“安道公才李彻”,安道公乃李彻后来封号,“才” 字为衍文 ①《隋书》卷四五《房陵王勇传》。 《隋书》卷四五《房陵王勇传》
第二章 隋炀帝 第一节 称帝以前“声名籍甚,冠于诸王” 隋炀帝(569—618),姓杨,名广,是隋文帝杨坚的第二个儿子。开皇 元年(581)封为晋王,任并州(治所在今山西太原)总管,时年十三。次年, 置河北道行台尚书省于并州,杨广为行台尚书令。文帝特选项城公王韶为行 台右仆射①,齐安公李彻总晋王府军事②,作为他的辅佐。王韶性情刚直,杨 广遇事则向他请教,因而得免违背法度。 开皇六年(586),杨广改任雍州(治今陕西西安)牧、内史令,掌管出 纳王命的内史省和京城地区的行政事务。过了两年,他被调往寿春(今安徽 寿县)担任淮南道行台省尚书令,主管伐陈的战事。他以行军元帅,在长史 高颎、司马王韶的辅佐下,统领兵马五十一万八千人,进攻江南。开皇九年 (589)春,攻下建康,灭亡陈朝。杨广下令处死了施文庆、沈客卿等一批邪 恶的官吏,又派人收集图书,封存府库,资财一无所取,因此大大提高了他 的声望。 杨广得胜回朝,进位太尉,再次出任并州总管。不久,隋文帝鉴于江南 豪强势力高智慧等人的叛乱,为加强对东南地区的控制,派杨广为扬州总管, 镇守江都(今江苏扬州),每年入朝一次。开皇十四年冬,以武候大将军从 文帝东祀泰山,事毕归藩。开皇二十年夏,西突厥达头可汗入侵,又以杨广 为行军元帅,督率杨素、史万岁等分道抗击,西突厥大败,杨广胜利班师。 这时他三十二岁,已经是出将入相,屡建功勋,“声名籍甚,冠于诸王”①, 因而也就不断滋长了他的政治野心——阴谋夺取太子杨勇的地位。 弑父诛兄,夺取帝位 隋文帝有五个儿子,杨勇最长,开皇元年立为太子。以次为晋王杨广、 秦王杨俊、蜀王杨秀、汉王杨谅,他们都是独孤皇后所生。杨勇为人率意任 情,无所矫饰。曾因“文饰蜀铠”,为文帝所不喜,告诫他不要奢华。后遇 冬至节,杨勇穿法服,陈音乐,在东宫受百官朝贺。文帝认为这事违反了君 臣礼制,更加生气,下令禁止,从此对杨勇逐渐产生疑忌。杨勇还很好色, 专宠爱姬云昭训,却不爱嫡妃元氏。开皇十一年(591),元氏突然得病死亡, 独孤后怀疑她被暗害,很不满意杨勇;对云昭训专擅东宫,更为不平。经常 派人侦察杨勇的过失。杨广得知这些情况,特别矫饰自己的言行,表面上装 作只与萧妃相处,不近其他女色。每次入朝,车马侍从也很俭约,又虚情假 意地讨得父母欢心,说他不知何故得罪太子,太子有意加害于他。独孤后听 了忿然说:“我在尚尔,我死后当鱼肉汝乎?”①杨广探知皇后已有废立之意, ① 此据《隋书》卷六二《王韶传》。《隋书》卷三《炀帝纪》上及《北史》卷一二《隋本纪》下均误作“项 城公歆”。 ② 此据《隋书》卷五四《李彻传》。《炀帝纪》上作“安道公才李彻”,安道公乃李彻后来封号,“才” 字为衍文。 ① 《隋书》卷四五《房陵王勇传》。 ① 《隋书》卷四五《房陵王勇传》
更是积极进行活动。那时反对废立的高颎已经失势,而杨素则大权在握,可 以左右朝政。他便派人联络杨素,取得杨素的支持。杨素一面向独孤后称誉 杨广,诋毁太子,与宫内联成一气;一面又在外廷中大肆活动,说太子的坏 话,连太史令袁充也说:“臣观天文,皇太子当废。”这时杨广又收买了东 宫幸臣姬威,探听太子的动静,密告杨素,于是太子的过失便在宫廷内外传 开了。隋文帝本来对太子不满,因此更加恼怒,开皇二十年,下令废杨勇为 庶人,杨广终于夺取了皇太子的地位。 仁寿四年(604),隋文帝卧病仁寿宫(在今陕西麟游西),杨广随侍宫 中。他写信问杨素如何处理后事,杨素的回信被错送给文帝,文帝看了非常 生气。同时,杨广又无礼于文帝的宠姬宣华夫人,文帝大怒道:“畜生何足 付大事!独孤诚误我!”立刻令兵部尚书柳述和黄门侍郎元岩起草诏书,要 召见杨勇付托后事。杨素闻知,立刻告诉杨广。广矫诏执柳述、元岩下狱, 派亲信张衡杀害了隋文帝,又派人杀死杨勇。在这年七月杨广登上帝位,改 元大业
更是积极进行活动。那时反对废立的高颎已经失势,而杨素则大权在握,可 以左右朝政。他便派人联络杨素,取得杨素的支持。杨素一面向独孤后称誉 杨广,诋毁太子,与宫内联成一气;一面又在外廷中大肆活动,说太子的坏 话,连太史令袁充也说:“臣观天文,皇太子当废。”这时杨广又收买了东 宫幸臣姬威,探听太子的动静,密告杨素,于是太子的过失便在宫廷内外传 开了。隋文帝本来对太子不满,因此更加恼怒,开皇二十年,下令废杨勇为 庶人,杨广终于夺取了皇太子的地位。 仁寿四年(604),隋文帝卧病仁寿宫(在今陕西麟游西),杨广随侍宫 中。他写信问杨素如何处理后事,杨素的回信被错送给文帝,文帝看了非常 生气。同时,杨广又无礼于文帝的宠姬宣华夫人,文帝大怒道:“畜生何足 付大事!独孤诚误我!”立刻令兵部尚书柳述和黄门侍郎元岩起草诏书,要 召见杨勇付托后事。杨素闻知,立刻告诉杨广。广矫诏执柳述、元岩下狱, 派亲信张衡杀害了隋文帝,又派人杀死杨勇。在这年七月杨广登上帝位,改 元大业
第二节兴东都,开运河,频繁巡游 兴建东都 杨广席丰履厚,奢侈无度。即位之初,就大兴土木,营建东都洛阳。据 诏书说,营建东都的原因主要有两条:一是洛阳地处中原,“水陆通,贡赋 等”,漕运较便,可以解决粮食、物资供应的困难。二是“南服遐远,东夏 殷大”°,洛阳地位适中,可以照顾全局。他的根本意图,在于进一步巩固隋 政权对全国的统治。 在营建东都之前,隋炀帝下令调发丁男数十万,自龙门(今山西河津西 东接长平(今山西晋城西北)、汲郡(今河南浚县西南),抵临清关(今河 南新乡东),渡河至浚仪(今河南开封)、襄城(今属河南),达于上洛(今 陕西商县),挖了一条长达两千多里的弧形壕沟,沿沟设置关防,作为保护 长安、洛阳地区的重要防线。接着在大业元年(605)的春天,命尚书令杨素 领营东京大监,纳言杨达、将作大匠宇文恺为副监,于洛阳旧城西十八里处 另建新城,称为东都。新城分为宫城、皇城和外郭城,洛水横贯城中。周围 有七十三里多。为了修建这座都城,每月征发丁夫两百万人,星夜赶修,十 个月就建成了。隋炀帝把旧城的居民和各地的富商大贾,迁到那里居住,他 自己也常住洛阳,洛阳便成了政治、经济的中心。 营建东都的同时,又在洛阳城西修建显仁宫和西苑。显仁宫南接皂涧, 北跨洛滨,周围十余里。崇峦曲涧,异草奇花,极园林之胜。西苑周围两百 里。苑内有称海的人工湖,海上造蓬莱、方丈、灜洲三神山(岛),高出水 面百余尺,台观殿阁,分布其间,掩映生姿。海的北面有龙鳞渠,迂回曲折 流注海内。沿小渠立十六院,每院设一个四品夫人的妃子以主管院事。苑中 楼堂花木,穷极华丽。隋炀帝最喜乘月夜,携宫女数千,跨马来游,往往弦 歌达旦 开通运河 隋炀帝兴建的又一巨大工程是南北大运河。这条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分 为四段: 第一段是通济渠。大业元年(605),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 从洛阳的西苑(谷、洛二水相会处)引谷(即涧水)、洛水入黄河,从板渚 (今河南成皋东北)引黄河水入汴;又从大梁(今河南开封)东,引汴水以 达淮河,至于山阳(今江苏淮安)。这段河道主要是就旧有的浪荡渠(又名 鸿沟,在成皋附近)及其下游的汴河加以疏浚而成。 第二段是山阳渎。从山阳起,利用春秋时吴王夫差所开的邗沟故道,加 以疏浚扩大,引淮水至扬子(今江苏仪征东南)入长江,全渠广四十步,两 旁均筑御道,种柳树。沿途多置离宫别馆,在扬州建有江都宫 第三段是永济渠。大业四年(608),又发河北军民一百余万人开挖永济 渠,引沁水南至黄河,又连接卫河北通涿郡(治蓟,今北京西南郊)。由于 ①《隋书》卷三《炀帝纪》上
第二节 兴东都,开运河,频繁巡游 兴建东都 杨广席丰履厚,奢侈无度。即位之初,就大兴土木,营建东都洛阳。据 诏书说,营建东都的原因主要有两条:一是洛阳地处中原,“水陆通,贡赋 等”,漕运较便,可以解决粮食、物资供应的困难。二是“南服遐远,东夏 殷大”①,洛阳地位适中,可以照顾全局。他的根本意图,在于进一步巩固隋 政权对全国的统治。 在营建东都之前,隋炀帝下令调发丁男数十万,自龙门(今山西河津西) 东接长平(今山西晋城西北)、汲郡(今河南浚县西南),抵临清关(今河 南新乡东),渡河至浚仪(今河南开封)、襄城(今属河南),达于上洛(今 陕西商县),挖了一条长达两千多里的弧形壕沟,沿沟设置关防,作为保护 长安、洛阳地区的重要防线。接着在大业元年(605)的春天,命尚书令杨素 领营东京大监,纳言杨达、将作大匠宇文恺为副监,于洛阳旧城西十八里处 另建新城,称为东都。新城分为宫城、皇城和外郭城,洛水横贯城中。周围 有七十三里多。为了修建这座都城,每月征发丁夫两百万人,星夜赶修,十 个月就建成了。隋炀帝把旧城的居民和各地的富商大贾,迁到那里居住,他 自己也常住洛阳,洛阳便成了政治、经济的中心。 营建东都的同时,又在洛阳城西修建显仁宫和西苑。显仁宫南接皂涧, 北跨洛滨,周围十余里。崇峦曲涧,异草奇花,极园林之胜。西苑周围两百 里。苑内有称海的人工湖,海上造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岛),高出水 面百余尺,台观殿阁,分布其间,掩映生姿。海的北面有龙鳞渠,迂回曲折, 流注海内。沿小渠立十六院,每院设一个四品夫人的妃子以主管院事。苑中 楼堂花木,穷极华丽。隋炀帝最喜乘月夜,携宫女数千,跨马来游,往往弦 歌达旦。 开通运河 隋炀帝兴建的又一巨大工程是南北大运河。这条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分 为四段: 第一段是通济渠。大业元年(605),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 从洛阳的西苑(谷、洛二水相会处)引谷(即涧水)、洛水入黄河,从板渚 (今河南成皋东北)引黄河水入汴;又从大梁(今河南开封)东,引汴水以 达淮河,至于山阳(今江苏淮安)。这段河道主要是就旧有的浪荡渠(又名 鸿沟,在成皋附近)及其下游的汴河加以疏浚而成。 第二段是山阳渎。从山阳起,利用春秋时吴王夫差所开的邗沟故道,加 以疏浚扩大,引淮水至扬子(今江苏仪征东南)入长江,全渠广四十步,两 旁均筑御道,种柳树。沿途多置离宫别馆,在扬州建有江都宫。 第三段是永济渠。大业四年(608),又发河北军民一百余万人开挖永济 渠,引沁水南至黄河,又连接卫河北通涿郡(治蓟,今北京西南郊)。由于 ① 《隋书》卷三《炀帝纪》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