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理想装备 电子图书·学校专集 校园上的最佳资源 中国通史 第七卷 中古时代·五代辽棠裏食时期 (下册) ②E 内部资料非品
中国通史
中国通史
丁编传记 第一章后梁太祖 第一节朱温起家 参加起义 朱温(852—912),宋州砀山(今属安徽)人。早年参加唐末黄巢起义 军,降唐后唐僖宗赐名朱全忠,建后梁称帝,改名朱晃,庙号太祖。朱温于 唐大中六年(852)十月二十一日生于砀山午沟里。“家世为儒,祖信,父诚, 皆以教授为业”。长兄全昱,二兄存,朱温排行三。幼年丧父,家贫,其母 王氏就带着他们兄弟佣食于萧县刘崇家。朱温长大后与朱存均“勇有力,而 温尤凶悍”2。“不事生业,以雄勇自负,里人多厌之”° 唐乾符四年(877),朱温与二兄朱存一起参加黄巢起义,转战岭南。朱 存战死,朱温则因功补为队长。 广明元年十二月(881年1月),黄巢起义军攻占长安(今陕西西安) 建立政权。朱温所部屯驻于东渭桥(今长安东北),招降了唐夏州节度使诸 葛爽。中和元年(881)二月,朱温被任为东南面行营都虞候,受命攻占邓州 (今属河南),俘刺史赵戒,阻扼了由荆襄地区北攻的唐军,稳定了新建的 大齐”政权东南面的局势。六月,朱温返回长安时,黄巢亲自到灞上劳军。 七月,又把朱温调到长安西面的兴平(今属陕西),抗击从邠(今彬县) 岐〔今凤翔南)、酈(今富县)、夏(今靖边北)等州调集的唐军,大获胜 利;又在东渭桥一带大败唐将拓跋思恭、李孝昌等军。中和二年(882),朱 温被任为同州防御使,受命攻占同州(今大荔),成为扼守大齐政权东部的 大将。 叛齐降唐 与同州一河之隔的东岸,便是曾一度归降黄巢起义军后又复叛的唐河中 节度使王重荣驻地河中府(今山西永济西)。王重荣屯兵数万与朱温对垒。 朱温兵寡屡败,多次向黄巢求援均受阻于知左军事孟楷而未能送达黄巢,加 上这时黄巢内部不稳军势受挫。投靠朱温的落第进士谢瞳乘机劝他降唐,说: 将军力战于外,而庸人制之于内,此章邯所以背秦而归楚也。”是年九月 朱温杀监军使严实,与大将胡真等以同州全境降于王重荣。唐僖宗获悉后大 喜过望,立即任命朱温为左金吾大将军,充河中行营副招讨使,并赐名全忠。 中和三年三月,唐朝廷任朱温为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要等到唐军 收复京城后赴任。于是朱温加紧与各路唐军围攻长安。四月,黄巢退出长安, ①孙光宪:《北梦琐言》卷17 《新五代史》卷1《梁太祖纪》上。 《旧五代史》卷1《梁太祖纪》 ①诸史书记载略异,本章主要以《资治通鉴》记载为搪 《新五代史》卷1《梁太祖纪》上
丁编 传记 第一章 后梁太祖 第一节 朱温起家 参加起义 朱温(852—912),宋州砀山(今属安徽)人。早年参加唐末黄巢起义 军,降唐后唐僖宗赐名朱全忠,建后梁称帝,改名朱晃,庙号太祖。朱温于 唐大中六年(852)十月二十一日生于砀山午沟里。“家世为儒,祖信,父诚, 皆以教授为业”①。长兄全昱,二兄存,朱温排行三。幼年丧父,家贫,其母 王氏就带着他们兄弟佣食于萧县刘崇家。朱温长大后与朱存均“勇有力,而 温尤凶悍”②。“不事生业,以雄勇自负,里人多厌之”③。 唐乾符四年(877),朱温与二兄朱存一起参加黄巢起义,转战岭南。朱 存战死,朱温则因功补为队长。 广明元年十二月(881 年 1 月),黄巢起义军攻占长安(今陕西西安), 建立政权。朱温所部屯驻于东渭桥(今长安东北),招降了唐夏州节度使诸 葛爽。中和元年(881)二月,朱温被任为东南面行营都虞候,受命攻占邓州 (今属河南),俘刺史赵戒,阻扼了由荆襄地区北攻的唐军,稳定了新建的 “大齐”政权东南面的局势①。六月,朱温返回长安时,黄巢亲自到灞上劳军。 七月,又把朱温调到长安西面的兴平(今属陕西),抗击从邠(今彬县)、 岐(今凤翔南)、鄜(今富县)、夏(今靖边北)等州调集的唐军,大获胜 利;又在东渭桥一带大败唐将拓跋思恭、李孝昌等军。中和二年(882),朱 温被任为同州防御使,受命攻占同州(今大荔),成为扼守大齐政权东部的 大将。 叛齐降唐 与同州一河之隔的东岸,便是曾一度归降黄巢起义军后又复叛的唐河中 节度使王重荣驻地河中府(今山西永济西)。王重荣屯兵数万与朱温对垒。 朱温兵寡屡败,多次向黄巢求援均受阻于知左军事孟楷而未能送达黄巢,加 上这时黄巢内部不稳军势受挫。投靠朱温的落第进士谢瞳乘机劝他降唐,说: “将军力战于外,而庸人制之于内,此章邯所以背秦而归楚也。”②是年九月, 朱温杀监军使严实,与大将胡真等以同州全境降于王重荣。唐僖宗获悉后大 喜过望,立即任命朱温为左金吾大将军,充河中行营副招讨使,并赐名全忠。 中和三年三月,唐朝廷任朱温为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要等到唐军 收复京城后赴任。于是朱温加紧与各路唐军围攻长安。四月,黄巢退出长安, ① 孙光宪:《北梦琐言》卷 17。 ② 《新五代史》卷 1《梁太祖纪》上。 ③ 《旧五代史》卷 1《梁太祖纪》一。 ① 诸史书记载略异,本章主要以《资治通鉴》记载为据。 ② 《新五代史》卷 1《梁太祖纪》上
由蓝田关(今蓝田境)东出,攻入蔡州(今河南汝南),唐蔡州节度使秦宗 权投降,于是进围陈州(今淮阳)。七月,朱温进入汴州。从此,汴州(宣 武军)成为他的大本营。随后他受命为东北面都招讨使援救唐陈州刺史赵隼, 猛攻围困陈州的黄巢军,大小四十战,击败黄邺、尚让等部,解了陈州之围。 接着他与唐河东节度使李克用所率精锐骑兵合势,先击黄巢军于郾城(今属 河南),再击之于中牟(今中牟东)北面的王满渡,黄巢军大将霍存、葛从 周、张归厚、张归霸等降于朱温。由于追袭黄巢有功,光启元年(885)九月 朱温被加官为检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使相,封沛郡侯,食邑千户。 半年后,进封为沛郡王,后又改封吴兴郡王,食邑三千户。 称雄中原 黄巢失败后,秦宗权称帝,攻占陕(今三门峡市西)、洛(今洛阳) 怀(今沁阳)、孟(今孟县南)、唐(今唐河)、许(今许昌)、汝、郑(今 均属河南)等州,成为朱温西面的强大对手。朱温兵少,便一方面派朱珍到 淄州(今山东临淄南)、青州等地募兵,另一方面又向兖州(今均属山东) 朱瑾、郓州(今东平西北)朱瑄求援,先后击败恃众轻敌的秦宗权的部将。 汴州北边孝村一战,秦宗权大败而逃,其各地守将也都动摇,从此秦氏势力 开始衰落。 西部的威胁刚一减轻,朱温就于光启三年(887)九月,“诬瑄招诱宣武 军士,移书诮让”,朱瑄恨其恩将仇报,“复书不逊”。朱温就命朱珍、葛 从周袭占曹州(今曹县西北),在刘桥(今菏泽东北)大败兖、郓军,朱瑾、 朱瑄仅以身免。 自高骈死后,淮南地区日益淆乱。唐朝廷任朱温兼淮南节度使、东南面 招讨使,既受到已占据淮南的杨行密的抵制,又受到占据徐州(今属江苏) 地区的感化节度使时溥的阻挠。于是朱温与杨、时之间的交恶也日趋表面化。 文德元年(88》),朱温被任为蔡州四面行营都统,取代时溥指挥各路兵 马对秦宗权的围攻。这年三月,唐僖宗病死,其弟李晔继位,是为昭宗。朱 温在新旧皇帝更迭时期,乘机扩大个人势力,他并不急于进攻蔡州,却一方 面派朱珍渡河北上去插手魏博兵变,从救援乐从训演变为与斩杀乐从训的罗 弘信集团修好,建立黄河以北东部地区的同盟据点;另一方面又派丁会、葛 从周等北上河阳救援受李克用部攻击的张全义,建立黄河以北西部地区抗击 河东集团的桥头堡。昭宗为加速解决蔡州问题,于五月加朱温检校侍中,增 食邑3000户,促其为朝廷出力。恰在这时秦宗权集团的赵德誣举山南东道降 于朱温。朱温就乘机加紧对秦宗权的围攻。八月,攻破蔡州南城。不久,秦 宗权被部将扣押送交朱温。龙纪元年(889)二月,秦宗权被押送到长安处死, 朱温进封为东平郡王并加检校太尉兼中书令 朱温平蔡之后,解除了西面的后顾之忧,就集中兵力对付东面的时溥和 朱瑄兄弟。大顺元年(890)四月,宿州(今属安徽)小将张筠驱逐刺史后投 靠时溥,朱温借故讨伐,小胜后攻宿州未下。时溥即出兵攻宋州砀山以牵制, 朱温派朱友裕率兵袭之,打败时溥。大顺二年八月,朱温派丁会急攻宿州, 引汴水淹城,迫使张筠投降。十一月,时溥部将刘知俊等也率众归附。从此, 《资治通鉴》卷257,光启三年八月
由蓝田关(今蓝田境)东出,攻入蔡州(今河南汝南),唐蔡州节度使秦宗 权投降,于是进围陈州(今淮阳)。七月,朱温进入汴州。从此,汴州(宣 武军)成为他的大本营。随后他受命为东北面都招讨使援救唐陈州刺史赵犨, 猛攻围困陈州的黄巢军,大小四十战,击败黄邺、尚让等部,解了陈州之围。 接着他与唐河东节度使李克用所率精锐骑兵合势,先击黄巢军于郾城(今属 河南),再击之于中牟(今中牟东)北面的王满渡,黄巢军大将霍存、葛从 周、张归厚、张归霸等降于朱温。由于追袭黄巢有功,光启元年(885)九月, 朱温被加官为检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使相,封沛郡侯,食邑千户。 半年后,进封为沛郡王,后又改封吴兴郡王,食邑三千户。 称雄中原 黄巢失败后,秦宗权称帝,攻占陕(今三门峡市西)、洛(今洛阳)、 怀(今沁阳)、孟(今孟县南)、唐(今唐河)、许(今许昌)、汝、郑(今 均属河南)等州,成为朱温西面的强大对手。朱温兵少,便一方面派朱珍到 淄州(今山东临淄南)、青州等地募兵,另一方面又向兖州(今均属山东) 朱瑾、郓州(今东平西北)朱瑄求援,先后击败恃众轻敌的秦宗权的部将。 汴州北边孝村一战,秦宗权大败而逃,其各地守将也都动摇,从此秦氏势力 开始衰落。 西部的威胁刚一减轻,朱温就于光启三年(887)九月,“诬瑄招诱宣武 军士,移书诮让”,朱瑄恨其恩将仇报,“复书不逊”①。朱温就命朱珍、葛 从周袭占曹州(今曹县西北),在刘桥(今菏泽东北)大败兖、郓军,朱瑾、 朱瑄仅以身免。 自高骈死后,淮南地区日益淆乱。唐朝廷任朱温兼淮南节度使、东南面 招讨使,既受到已占据淮南的杨行密的抵制,又受到占据徐州(今属江苏) 地区的感化节度使时溥的阻挠。于是朱温与杨、时之间的交恶也日趋表面化。 文德元年(888),朱温被任为蔡州四面行营都统,取代时溥指挥各路兵 马对秦宗权的围攻。这年三月,唐僖宗病死,其弟李晔继位,是为昭宗。朱 温在新旧皇帝更迭时期,乘机扩大个人势力,他并不急于进攻蔡州,却一方 面派朱珍渡河北上去插手魏博兵变,从救援乐从训演变为与斩杀乐从训的罗 弘信集团修好,建立黄河以北东部地区的同盟据点;另一方面又派丁会、葛 从周等北上河阳救援受李克用部攻击的张全义,建立黄河以北西部地区抗击 河东集团的桥头堡。昭宗为加速解决蔡州问题,于五月加朱温检校侍中,增 食邑 3000 户,促其为朝廷出力。恰在这时秦宗权集团的赵德諲举山南东道降 于朱温。朱温就乘机加紧对秦宗权的围攻。八月,攻破蔡州南城。不久,秦 宗权被部将扣押送交朱温。龙纪元年(889)二月,秦宗权被押送到长安处死, 朱温进封为东平郡王并加检校太尉兼中书令。 朱温平蔡之后,解除了西面的后顾之忧,就集中兵力对付东面的时溥和 朱瑄兄弟。大顺元年(890)四月,宿州(今属安徽)小将张筠驱逐刺史后投 靠时溥,朱温借故讨伐,小胜后攻宿州未下。时溥即出兵攻宋州砀山以牵制, 朱温派朱友裕率兵袭之,打败时溥。大顺二年八月,朱温派丁会急攻宿州, 引汴水淹城,迫使张筠投降。十一月,时溥部将刘知俊等也率众归附。从此, ① 《资治通鉴》卷 257,光启三年八月
时溥兵势一蹶不振。景福二年(893)四月,朱温派庞师古攻克徐州,时溥全 族自焚于燕子楼。 接着,朱温加紧对付兖、郓的朱瑾、朱瑄兄弟,令庞师古挟攻灭时溥之 余威进攻兖州,驻军于曲阜,多次打败朱瑾。乾宁元年(894)二月,朱温亲 率大军与朱瑾、朱瑄大战于郓州北济州境内的鱼山,火攻取胜。次年二月 又派其子朱友恭再攻兖州,堑而围之。尽管杨行密攻占濠州、寿州进行牵制 和李克用派遣李承嗣等率万骑驰援郓州,朱温还是在乾宁四年(897)正月攻 占郓州,俘杀了朱瑄。兖州守将康怀英投降,朱瑾仓皇南奔投靠杨行密。朱 温从此控制了黄河以南淮河以北的大片地区,势力超过了河东的李克用。 经营河北 朱温在扫除东西两方,兼并黄河以南、淮河以北地区之后,开始着力经 营黄河以北地区,以便战胜实力强大的宿敌李克用。早在中和四年追袭黄巢 时,朱温已经预感到这个当时年仅28岁的李克用将是他的劲敌,所以特意将 原在汴州城外宿营的李克用殷勤邀请到上源驿设宴款待,乘其醉酒不备,四 面纵火,围而攻之,意欲一举斩草除根。李克用幸得部下拼死相救,狼狈突 围而出。从此双方结怨,形同水火。现在河南、淮北大体稳定,淮南杨行密 还未构成重大威胁,而在河北地区的魏博节度使罗弘信及其子罗绍威经朱温 多年拉拢结为奥援,可以用来对付占据幽州(今北京)的刘仁恭这个李克用 的不稳定的同盟者,于是将矛头北指河东。光化元年(898)三月,朱温兼天 平节度使。四月,朱温部将葛从周攻取李克用在太行山以东的邢(今河北邢 台)、洺(今邯郸东北)、磁(今磁县)三州。十二月,李罕之以潞州(今 山西长治)归降。次年,朱温派氏叔琮进攻太原(今太原西南),攻占榆次 (今属山西),但在太原城南洞涡驿和石会关两战均告失利,被迫撤军。后 来又有第二次围攻太原,虽然也未攻克,但说明朱温已成为当时最为强大的 割据势力,并开始觊觎帝位。 第二节灭唐建梁 围攻凤翔 光化三年(900)十一月,宦官刘季述等幽禁唐昭宗,立太子李裕为帝。 次年初,与朱温关系密切的宰相崔胤与护驾都头孙德昭等杀刘季述,昭宗复 位,改年号为天复,进封朱温为东平王。此后,崔胤想借朱温之手杀宦官 而韩全诲等宦官则以凤翔(今属陕西)李茂贞、邠宁(今彬县、宁县)王行 瑜等为外援。这年十月,崔胤矫诏令朱温带兵赴京师,朱温乘机率兵7万由 河中攻取同州、华州(今华县),兵临长安近郊。韩全诲等劫持昭宗到凤翔 投靠李茂贞。朱温追到凤翔城下,要求迎还昭宗。韩全诲矫诏令朱温返镇。 天复二年,朱温在一度返回河中之后再次围攻凤翔,多次击败李茂贞。前来 救助李茂贞的鄘坊节度使李周彝也被拦截而归降朱温 ①新旧《五代史》均称封梁王,今从《资治通鉴》
时溥兵势一蹶不振。景福二年(893)四月,朱温派庞师古攻克徐州,时溥全 族自焚于燕子楼。 接着,朱温加紧对付兖、郓的朱瑾、朱瑄兄弟,令庞师古挟攻灭时溥之 余威进攻兖州,驻军于曲阜,多次打败朱瑾。乾宁元年(894)二月,朱温亲 率大军与朱瑾、朱瑄大战于郓州北济州境内的鱼山,火攻取胜。次年二月, 又派其子朱友恭再攻兖州,堑而围之。尽管杨行密攻占濠州、寿州进行牵制 和李克用派遣李承嗣等率万骑驰援郓州,朱温还是在乾宁四年(897)正月攻 占郓州,俘杀了朱瑄。兖州守将康怀英投降,朱瑾仓皇南奔投靠杨行密。朱 温从此控制了黄河以南淮河以北的大片地区,势力超过了河东的李克用。 经营河北 朱温在扫除东西两方,兼并黄河以南、淮河以北地区之后,开始着力经 营黄河以北地区,以便战胜实力强大的宿敌李克用。早在中和四年追袭黄巢 时,朱温已经预感到这个当时年仅 28 岁的李克用将是他的劲敌,所以特意将 原在汴州城外宿营的李克用殷勤邀请到上源驿设宴款待,乘其醉酒不备,四 面纵火,围而攻之,意欲一举斩草除根。李克用幸得部下拼死相救,狼狈突 围而出。从此双方结怨,形同水火。现在河南、淮北大体稳定,淮南杨行密 还未构成重大威胁,而在河北地区的魏博节度使罗弘信及其子罗绍威经朱温 多年拉拢结为奥援,可以用来对付占据幽州(今北京)的刘仁恭这个李克用 的不稳定的同盟者,于是将矛头北指河东。光化元年(898)三月,朱温兼天 平节度使。四月,朱温部将葛从周攻取李克用在太行山以东的邢(今河北邢 台)、洺(今邯郸东北)、磁(今磁县)三州。十二月,李罕之以潞州(今 山西长治)归降。次年,朱温派氏叔琮进攻太原(今太原西南),攻占榆次 (今属山西),但在太原城南洞涡驿和石会关两战均告失利,被迫撤军。后 来又有第二次围攻太原,虽然也未攻克,但说明朱温已成为当时最为强大的 割据势力,并开始觊觎帝位。 第二节 灭唐建梁 围攻凤翔 光化三年(900)十一月,宦官刘季述等幽禁唐昭宗,立太子李裕为帝。 次年初,与朱温关系密切的宰相崔胤与护驾都头孙德昭等杀刘季述,昭宗复 位,改年号为天复,进封朱温为东平王①。此后,崔胤想借朱温之手杀宦官, 而韩全诲等宦官则以凤翔(今属陕西)李茂贞、邠宁(今彬县、宁县)王行 瑜等为外援。这年十月,崔胤矫诏令朱温带兵赴京师,朱温乘机率兵 7 万由 河中攻取同州、华州(今华县),兵临长安近郊。韩全诲等劫持昭宗到凤翔 投靠李茂贞。朱温追到凤翔城下,要求迎还昭宗。韩全诲矫诏令朱温返镇。 天复二年,朱温在一度返回河中之后再次围攻凤翔,多次击败李茂贞。前来 救助李茂贞的鄜坊节度使李周彝也被拦截而归降朱温。 ① 新旧《五代史》均称封梁王,今从《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