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史第三章阿拉伯和欧洲中世纪的科学技术本章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了解人类文明的复杂和错综,认识科学发展的曲折经历,重点是欧洲古典文化衰弱的原因、阿拉伯的科学技术、文艺复兴的背景:难点是阿拉伯的数学和医学、炼金术对化学的促进以及经院哲学。学时分配:2第一节阿拉伯国家的科学技术476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7到13世纪,我国唐朝到宋朝时期)一、古典文化的衰弱(一)公元1-5世纪:古典文化的衰弱时期1.基督教的兴起2.西罗马帝国的灭亡3.柏拉图学院的关闭4.亚历山大图书馆被烧(二)公元-10世纪:黑暗时代1.蛮族入侵2.经济倒退3.文化低谷4.精神愚味迷信二、阿拉伯科学的兴起(一)阿拉伯帝国的崛起1.公元5世纪的阿拉伯半岛2.穆罕穆德3.大规模的对外战争(1)领土扩张(2)8世纪初(3)地跨亚、非、欧的封建军事帝国(二)阿拉伯在科技传播方面的贡献1.保存了古希腊古罗马人的科学成就(1)翻译保存了古希腊古罗马的著作(2)“智慧馆:专门的翻译机关(3)欧洲人通过后来通过阿拉伯译本认识到这些学术成就。2.沟通了东西方的科学技术交流(1)经济繁盛,国际贸易发达(2)中国文明的西传(3)中国的造纸术的西传25
自然科学史 25 第三章 阿拉伯和欧洲中世纪的科学技术 本章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了解人类文明的复杂和错综,认识科学发展的曲折经历,重点是欧 洲古典文化衰弱的原因、阿拉伯的科学技术、文艺复兴的背景;难点是阿拉伯的数学和医学、炼金 术对化学的促进以及经院哲学。 学时分配:2 第一节 阿拉伯国家的科学技术 476 西罗马帝国灭亡 (公元 7 到 13 世纪,我国唐朝到宋朝时期) 一、古典文化的衰弱 (一)公元 1-5 世纪:古典文化的衰弱时期 1.基督教的兴起 2.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3.柏拉图学院的关闭 4.亚历山大图书馆被烧 (二)公元-10 世纪:黑暗时代 1.蛮族入侵 2.经济倒退 3.文化低谷 4.精神愚昧迷信 二、阿拉伯科学的兴起 (一)阿拉伯帝国的崛起 1.公元 5 世纪的阿拉伯半岛 2.穆罕穆德 3.大规模的对外战争 (1)领土扩张 (2)8 世纪初 (3)地跨亚、非、欧的封建军事帝国 (二)阿拉伯在科技传播方面的贡献 1.保存了古希腊古罗马人的科学成就 (1)翻译保存了古希腊古罗马的著作 (2)“智慧馆”:专门的翻译机关 (3)欧洲人通过后来通过阿拉伯译本认识到这些学术成就。 2.沟通了东西方的科学技术交流 (1)经济繁盛,国际贸易发达 (2)中国文明的西传 (3)中国的造纸术的西传
科教部专业课程教学大纲三、阿拉伯国家的科学技术(一)天文学的成就1.天文观测(1)天文台(2)天文观测器2.修正托勒密的天文常数(二)数学的成就1.阿尔·花刺子模(1)代数之父(2)《复原与化简算术》(3)引进了印度数字,发展了算术2.三角学(1)三角函数值表(2)余切、正割、余割的概念(3)球面三角(三)医学的贡献1.累塞斯(1)《天花和麻疹的鉴别》(2)《万国医典》(3)介绍了炼金家的仪器设备(4)为巴格达医院选址2.阿维森纳(1)获准进入王室图书馆阅读(2)《医典》(3)药物(4)疗法(四)光学的贡献1.对光学现象的重视(1)地域原因(2)眼病的盛行2.阿尔·哈金(1)球面和抛物面的反射镜、透镜(2)光的反射定理(3)眼睛的构造及其作用(4)光线来自观察物的反射(五)炼金术对化学的促进1.历史过程(1)7-9世纪(2)8—10世纪(3)12世纪以后2.埃及的炼金术3.炼金术的哲学化26
科教部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26 三、阿拉伯国家的科学技术 (一)天文学的成就 1.天文观测 (1)天文台 (2)天文观测器 2.修正托勒密的天文常数 (二)数学的成就 1.阿尔·花刺子模 (1)代数之父 (2)《复原与化简算术》 (3)引进了印度数字,发展了算术 2.三角学 (1)三角函数值表 (2)余切、正割、余割的概念 (3)球面三角 (三)医学的贡献 1.累塞斯 (1)《天花和麻疹的鉴别》 (2)《万国医典》 (3)介绍了炼金家的仪器设备 (4)为巴格达医院选址 2.阿维森纳 (1)获准进入王室图书馆阅读 (2)《医典》 (3)药物 (4)疗法 (四)光学的贡献 1.对光学现象的重视 (1)地域原因 (2)眼病的盛行 2.阿尔·哈金 (1)球面和抛物面的反射镜、透镜 (2)光的反射定理 (3)眼睛的构造及其作用 (4)光线来自观察物的反射 (五)炼金术对化学的促进 1.历史过程 (1)7-9 世纪 (2)8-10 世纪 (3)12 世纪以后 2.埃及的炼金术 3.炼金术的哲学化
自然科学史(1)柏拉图《蒂迈欧篇》(2)亚里士多德目的论哲学(3)斯多亚学派4.作为技术的炼金术(1)物质形态的改变(2)金银品的制造(3)步骤(4)第一属性与第二属性之争5.炼金术对化学的促进(1)实验意识(2)实验器具(3)符号表达(4)意外产品第二节欧洲中世纪的科学技术一、黑暗的中世纪(一)476西罗马帝国灭亡(二)封建制度形成和发展1.工商业衰落2.文化处于低潮3.基督教会的势力不断膨胀(三)黑暗前的二传手1.波依修斯(1)《哲学的安慰》(2)“四艺"。2.伊西多尔:《词源》。(四)日耳曼诸王国的学术1.修道院:学问中心2.阿尔昆:宫廷学校里讲授七艺3.宇宙帐篷说4.学者们不懂三角形内角和为两个直角”5.书籍做摆设(五)人口比较:公元1000年(六)基督教会势力的膨胀:1.基督教产生2.基督教发展3.基督教的巩固4.基督教会超越王权5.严格控制思想6.宗教裁判所(七)科学的调零27
自然科学史 27 (1)柏拉图《蒂迈欧篇》 (2)亚里士多德目的论哲学 (3)斯多亚学派 4.作为技术的炼金术 (1)物质形态的改变 (2)金银赝品的制造 (3)步骤 (4)第一属性与第二属性之争 5.炼金术对化学的促进 (1)实验意识 (2)实验器具 (3)符号表达 (4)意外产品 第二节 欧洲中世纪的科学技术 一、黑暗的中世纪 (一)476 西罗马帝国灭亡 (二)封建制度形成和发展 1.工商业衰落 2.文化处于低潮 3.基督教会的势力不断膨胀 (三)黑暗前的二传手 1.波依修斯 (1)《哲学的安慰》 (2)“四艺”。 2.伊西多尔:《词源》。 (四)日耳曼诸王国的学术 1.修道院:学问中心 2.阿尔昆:宫廷学校里讲授七艺 3.宇宙帐篷说 4.学者们不懂“三角形内角和为两个直角” 5.书籍做摆设 (五)人口比较:公元 1000 年 (六)基督教会势力的膨胀: 1.基督教产生 2.基督教发展 3.基督教的巩固 4.基督教会超越王权 5.严格控制思想 6.宗教裁判所 (七)科学的凋零
科教部专业课程教学大纲1.庄园经济2.神学思想的禁3.古代学术丢失二、十字军东征和大翻译运动(一)十字军东征1.11世纪开始,延续了二百多年2.罗马教皇势力鼎盛时期:夺取圣地耶路撒冷3.促成了文明交流和融合(二)大翻译运动1.十字军从东方带回文献2.12世纪翻译阿拉伯文献的热潮3.大翻译的中心(1)西班牙的托莱多(2)意大利的西西里。4.翻译人物:杰拉德(1)亚里士多德的著作(2)托勒密的著作(3)希波克拉底和盖伦的著作(三)欧洲学术的第一次复兴1.12世纪2.哲学和科学领域三、大学的创立(一)11世纪之前1.教会学校:培养神父和教士2.城市居民求知欲的提高(二)欧洲最早的大学1.公元1100年左右:博洛尼亚大学成立2.公立大学3.教会大学4.国立大学(三)意义1.学习机构2.研究机构四、经验哲学-神学中的理性精神(一)教父哲学1.德尔图良2.奥古斯丁(二)经院哲学1.教父哲学让位经院哲学。2.用推理的方式对基督教义做出分析和解释28
科教部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28 1.庄园经济 2.神学思想的禁锢 3.古代学术丢失 二、十字军东征和大翻译运动 (一)十字军东征 1.11 世纪开始,延续了二百多年 2.罗马教皇势力鼎盛时期:夺取圣地耶路撒冷 3.促成了文明交流和融合 (二)大翻译运动 1.十字军从东方带回文献 2.12 世纪翻译阿拉伯文献的热潮 3.大翻译的中心 (1)西班牙的托莱多 (2)意大利的西西里。 4.翻译人物:杰拉德 (1)亚里士多德的著作 (2)托勒密的著作 (3)希波克拉底和盖伦的著作 (三)欧洲学术的第一次复兴 1.12 世纪 2.哲学和科学领域 三、大学的创立 (一)11 世纪之前 1.教会学校:培养神父和教士 2.城市居民求知欲的提高 (二)欧洲最早的大学 1.公元 1100 年左右:博洛尼亚大学成立 2.公立大学 3.教会大学 4.国立大学 (三)意义 1.学习机构 2.研究机构 四、经验哲学——神学中的理性精神 (一)教父哲学 1.德尔图良 2.奥古斯丁 (二)经院哲学 1.教父哲学让位经院哲学。 2.用推理的方式对基督教义做出分析和解释
自然科学史3.唯名论与唯实论4.托马斯·阿奎那《神学大全》(三)意义1.思维方式的转变2.学习方式的转变五、罗吉尔·培根的实验活动(一)背景(二)近代自然科学的前驱1.认识真理的道路2.犯错四因3.“实验是科学之王”4.提出数学教育的重要性复习与思考题:1、阿拉伯世界的兴起在科学史上的意义是怎样的?炼金术对化学的促进作用有哪些?2、3、通过本章的内容可看出神学、哲学与科学的关系是怎样的?拓展阅读书目:1.吴国盛:《科学的历程》,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第183-284页。2.斯蒂芬·F·梅森(英):《自然科学史》,上海外国自然科学哲学著作编译组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70,第61-114页。3.W.C.丹皮尔(英):《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商务印书馆,1997,第108-154页。4.科林·A·罗南:《剑桥插图世界科学史》,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第155-210页。29
自然科学史 29 3.唯名论与唯实论 4.托马斯·阿奎那《神学大全》 (三)意义 1.思维方式的转变 2.学习方式的转变 五、罗吉尔·培根的实验活动 (一)背景 (二)近代自然科学的前驱 1.认识真理的道路 2.犯错四因 3.“实验是科学之王” 4.提出数学教育的重要性 复习与思考题: 1、 阿拉伯世界的兴起在科学史上的意义是怎样的? 2、 炼金术对化学的促进作用有哪些? 3、 通过本章的内容可看出神学、哲学与科学的关系是怎样的? 拓展阅读书目: 1.吴国盛:《科学的历程》,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第 183-284 页。 2.斯蒂芬•F•梅森(英):《自然科学史》,上海外国自然科学哲学著作编译组译,上海人民出 版社,1970,第 61-114 页。 3.W.C.丹皮尔(英): 《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商务印书馆,1997,第 108-154 页。 4.科林• A •罗南:《剑桥插图世界科学史》,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第 155-2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