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概念体系 第一节旅游资源的概念与特征 一、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是旅游目的地对游客产生吸引力 的源泉。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好坏取决于该地旅游资源的赋存状况,即旅游资 源数量的多寡、旅游资源类型的多样性、旅游资源特色的独特性和旅游资源空间 分布与组合的合理程度。此外,旅游业发展的状况还取决于人们对当地旅游资源 的综合评价和合理开发,取决于人们对待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态度。要合理开 发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就必须全面正确地认识旅游资源。 关于旅游资源的概念,不同的学者对其都有不同的表述,目前主要存在以下 几类旅游资源的定义: (1)国家旅游局旅游资源开发司: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是能 够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 生态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2)郭来喜:凡是能为人们提供旅游观赏、知识乐趣、度假疗养、娱乐休息、 探险猎奇、考察科研以及人们之间友好往来和消磨闲暇时间的客体和劳务都可以 称为旅游资源。 (3)陈传康:旅游资源是在现实条件下,能够吸引人们产生旅游动机并进行 旅游活动的各种因素的总和。 (4)黄辉实:旅游资源就是吸引人们前来游览、娱乐的各种事物的原材料 这些原材料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非物质的,它们本身不是旅游目的物和吸 物,必须经过开发才能成为有吸引力的事物。 (⑤孙文昌:凡能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的,能为旅游业所利用的,并由此产 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自然和社会的实在物。 上述对旅游资源概念的表述虽然各有侧重,表达形式各异,但基本上已将旅 游资源的概念及其内涵较为完整地展现了出来。据此,我们在这里可以将旅游资 源表述为:经过开发可对旅游者产生旅游吸引力,并能为旅游业所利用以产生经 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有形及无形要素。在这个概念中,有几点必 须要注意: 首先,旅游资源需要经过开发才能为旅游业所利用。旅游资源要对旅游者产 生吸引力,势必要经过人为的开发;对旅游资源加以开发即包括改善旅游环境
第一章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概念体系 第一节 旅游资源的概念与特征 一、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是旅游目的地对游客产生吸引力 的源泉。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好坏取决于该地旅游资源的赋存状况,即旅游资 源数量的多寡、旅游资源类型的多样性、旅游资源特色的独特性和旅游资源空间 分布与组合的合理程度。此外,旅游业发展的状况还取决于人们对当地旅游资源 的综合评价和合理开发,取决于人们对待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态度。要合理开 发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就必须全面正确地认识旅游资源。 关于旅游资源的概念,不同的学者对其都有不同的表述,目前主要存在以下 几类旅游资源的定义: (1)国家旅游局旅游资源开发司: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是能 够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 生态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2)郭来喜:凡是能为人们提供旅游观赏、知识乐趣、度假疗养、娱乐休息、 探险猎奇、考察科研以及人们之间友好往来和消磨闲暇时间的客体和劳务都可以 称为旅游资源。 (3)陈传康:旅游资源是在现实条件下,能够吸引人们产生旅游动机并进行 旅游活动的各种因素的总和。 (4)黄辉实:旅游资源就是吸引人们前来游览、娱乐的各种事物的原材料, 这些原材料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非物质的,它们本身不是旅游目的物和吸引 物,必须经过开发才能成为有吸引力的事物。 (5)孙文昌:凡能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的,能为旅游业所利用的,并由此产 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自然和社会的实在物。 上述对旅游资源概念的表述虽然各有侧重,表达形式各异,但基本上已将旅 游资源的概念及其内涵较为完整地展现了出来。据此,我们在这里可以将旅游资 源表述为:经过开发可对旅游者产生旅游吸引力,并能为旅游业所利用以产生经 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有形及无形要素。在这个概念中,有几点必 须要注意: 首先,旅游资源需要经过开发才能为旅游业所利用。旅游资源要对旅游者产 生吸引力,势必要经过人为的开发;对旅游资源加以开发即包括改善旅游环境
完善旅游产品及配套服务设施、挖掘旅游资源内涵、对旅游资源加以营销推广等 方面。可见,只有进行了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资源的吸引力才能为人们所感知 而那些未经开发,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旅游资源我们将其称为潜在旅游资源。 其次,旅游资源要对旅游者产生一定的吸引力。旅游活动的开展就是针对旅 游者求新求奇的心理特征,利用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吸引游客前来。如果旅游资源 对旅游者来说不存在旅游的价值,那么旅游活动的开展、旅游业的发展便成为了 空谈。因此,旅游资源必须具备一定的旅游吸引力是显而易见的、 第三,旅游资源要能够产生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市场经济条件下 经济活动是以利益为动力的,近年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向人们展示了旅游业是一个 新兴的具有高效益、高关联性的朝阳产业。作为旅游业发展基础和前提的旅游资 源,经过人为开发后也需要能产生效益,否则就失去了开发的意义,也就不成淇 为旅游资源了。 最后,旅游资源既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非物质的。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 似乎自然山水、亭台楼阁这一类的观赏物才是旅游资源。实际上,这样理解旅游 资源是十分狭隘的。物质的旅游资源是旅游者所能切实感觉到的,而非物质的旅 游资源则常常为物质性的旅游资源增色不少。刘禹锡有一名句:“山不在高、有 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从某一层面上来看,讲的就是非物质旅游资源 的重要性。许多旅游景区旅游吸引力的灵魂就是一些无形的典故、传说等旅游资 源,如连云港的花果山得益于古典名著《西游记》中美猴王的传说;湖南武陵源 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而声名大噪;湖北神农架以野人的传说吸引了万干游客: 武汉的古琴台旅游吸引力在于俞伯牙与钟子期的高山流水之美谈,如果失去了这 些典故和传说,这些旅游景区的吸引力至少会大打折扣。可见,有形的旅游资源 要加以重视,无形的旅游资源更不能忽视。 综上所述,旅游资源的概念应从其开发性、吸引性、效益性及其形态等四个 方面加以把握。所以,旅游资源是指经过开发后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并能为旅 游业所利用以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环境效益的有形及无形因素。 二、旅游资源的特征 旅游资源作为一种资源,除了拥有一般资源所具备的普遍性特征之外,本身 还具有一定的独有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美学特征 旅游资源同其他资源相比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具有美学特征具有可观赏性
完善旅游产品及配套服务设施、挖掘旅游资源内涵、对旅游资源加以营销推广等 方面。可见,只有进行了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资源的吸引力才能为人们所感知, 而那些未经开发,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旅游资源我们将其称为潜在旅游资源。 其次,旅游资源要对旅游者产生一定的吸引力。旅游活动的开展就是针对旅 游者求新求奇的心理特征,利用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吸引游客前来。如果旅游资源 对旅游者来说不存在旅游的价值,那么旅游活动的开展、旅游业的发展便成为了 空谈。因此,旅游资源必须具备一定的旅游吸引力是显而易见的。 第三,旅游资源要能够产生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市场经济条件下、 经济活动是以利益为动力的。近年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向人们展示了旅游业是一个 新兴的具有高效益、高关联性的朝阳产业。作为旅游业发展基础和前提的旅游资 源,经过人为开发后也需要能产生效益,否则就失去了开发的意义,也就不成其 为旅游资源了。 最后,旅游资源既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非物质的。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 似乎自然山水、亭台楼阁这一类的观赏物才是旅游资源。实际上,这样理解旅游 资源是十分狭隘的。物质的旅游资源是旅游者所能切实感觉到的,而非物质的旅 游资源则常常为物质性的旅游资源增色不少。刘禹锡有一名句:“山不在高、有 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从某一层面上来看,讲的就是非物质旅游资源 的重要性。许多旅游景区旅游吸引力的灵魂就是一些无形的典故、传说等旅游资 源,如连云港的花果山得益于古典名著《西游记》中美猴王的传说;湖南武陵源, 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而声名大噪;湖北神农架以野人的传说吸引了万千游客; 武汉的古琴台旅游吸引力在于俞伯牙与钟子期的高山流水之美谈。如果失去了这 些典故和传说,这些旅游景区的吸引力至少会大打折扣。可见,有形的旅游资源 要加以重视,无形的旅游资源更不能忽视。 综上所述,旅游资源的概念应从其开发性、吸引性、效益性及其形态等四个 方面加以把握。所以,旅游资源是指经过开发后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并能为旅 游业所利用以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环境效益的有形及无形因素。 二、旅游资源的特征 旅游资源作为一种资源,除了拥有一般资源所具备的普遍性特征之外,本身 还具有一定的独有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美学特征 旅游资源同其他资源相比,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具有美学特征,具有可观赏性
它作为资源所共有的经济性也是通过其观赏件来实现的。因为旅游活动最基本的 内容是一个“游”字,“游”本身就是对美的事物的观赏,无论名山大川、奇洞 异石、风花雪月,还是文物古迹、民族风情等,无不具有可被观赏的特性,因此 才能成为旅游资源。旅游资源的可观赏性越强,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就越大,象我 国的万里长城、秦始皇兵马桶、桂林山水、埃及的金字塔、古罗马斗兽场、潘提 翁神庙、法国的埃菲尔铁塔、日本的富士山、美国自由女神像等,都因观赏性极 强而成为世界上著名的旅游资源,每年吸引着成汗上万的人参观游览。 (二)文化特征 旅游资源除具有美学特征以外,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无论是自然赋存 社会创造还是自然为主辅以人文,或是人文为主辅以自然的各类旅游资源,其科 学性和自然、社会哲理蕴藏着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文化始终是旅游的核心。但应 指出的是,自然情趣作为人的精神享受的一部分,要受人的文化素养和精神境界 的制约。文化素养和精神境界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们对旅游景观的欣赏水平。因 此文化内涵的深浅,艺术水准的高低,在某些情况下不与吸引力大小成正比。甲 骨文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但不可能吸引大批人去观赏,就是这个道理。 (三)空间特征 旅游资源的空间特征集中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地域性 各种旅游资源都分布在一定的地域范遇内,都反映着一定的地理环境的特 点。由于不同的地域表现出不同的地理景观,故一个地区的地质、地貌、气候 水文、动植物以及人类在长期同自然界斗争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 化,如建筑艺术、宗教、民俗等均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性。这种地域差异性集 中体现在各个地区的旅游资源具有不同的特色和独特的旅游景观。如中国西南地 区大面积的岩溶地貌、江南丘陵地区的红岩和丹霞景观等都非常典型。而中国的 园林、寺观、古建筑等在世界上更是独具特色。此外,还有内蒙古的“那达慕 大会、傣族的“泼水节”、壮族的“赛山歌”,民族风情十分浓郁,具有极大的吸 引力。再如号称世界“旅游王国”的西班牙,就是利用其充足的阳光、良好的海 滨浴场和扣人心弦的“"斗牛”表演来吸引大量游客的。所以,一个国家或一个地 区的旅游业是否有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保持和突出那里旅游资源的地 方特色 2.不可替代性
它作为资源所共有的经济性也是通过其观赏件来实现的。因为旅游活动最基本的 内容是一个“游”字,“游”本身就是对美的事物的观赏,无论名山大川、奇洞 异石、风花雪月,还是文物古迹、民族风情等,无不具有可被观赏的特性,因此 才能成为旅游资源。旅游资源的可观赏性越强,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就越大,象我 国的万里长城、秦始皇兵马桶、桂林山水、埃及的金字塔、古罗马斗兽场、潘提 翁神庙、法国的埃菲尔铁塔、日本的富士山、美国自由女神像等,都因观赏性极 强而成为世界上著名的旅游资源,每年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人参观游览。 (二)文化特征 旅游资源除具有美学特征以外,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无论是自然赋存、 社会创造还是自然为主辅以人文,或是人文为主辅以自然的各类旅游资源,其科 学性和自然、社会哲理蕴藏着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文化始终是旅游的核心。但应 指出的是,自然情趣作为人的精神享受的一部分,要受人的文化素养和精神境界 的制约。文化素养和精神境界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们对旅游景观的欣赏水平。因 此文化内涵的深浅,艺术水准的高低,在某些情况下不与吸引力大小成正比。甲 骨文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但不可能吸引大批人去观赏,就是这个道理。 (三)空间特征 旅游资源的空间特征集中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地域性 各种旅游资源都分布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都反映着一定的地理环境的特 点。由于不同的地域表现出不同的地理景观,故一个地区的地质、地貌、气候、 水文、动植物以及人类在长期同自然界斗争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 化,如建筑艺术、宗教、民俗等均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性。这种地域差异性集 中体现在各个地区的旅游资源具有不同的特色和独特的旅游景观。如中国西南地 区大面积的岩溶地貌、江南丘陵地区的红岩和丹霞景观等都非常典型。而中国的 园林、寺观、古建筑等在世界上更是独具特色。此外,还有内蒙古的“那达慕” 大会、傣族的“泼水节”、壮族的“赛山歌”,民族风情十分浓郁,具有极大的吸 引力。再如号称世界“旅游王国”的西班牙,就是利用其充足的阳光、良好的海 滨浴场和扣人心弦的“斗牛”表演来吸引大量游客的。所以,一个国家或一个地 区的旅游业是否有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保持和突出那里旅游资源的地 方特色。 2.不可替代性
旅游资源的区域差异,意味着资源的可模仿性极差、它难以被模仿或复制。 尽管许多有关民族风情的主题园仿制了逼真的诸如竹楼、蒙古包等兄弟民族的村 寨或居室,但它缺乏地域背景、周边环境与民族习俗等的依托,在游客的眼中 真假径渭分明,无法替代。那些历史感强的资源,更无法离开特定的地理环境和 历史背景,否则将失去其本身的历史价值与观赏价值。长江三峡、桂林山水、壶 口瀑布等资源的特定地理环境,更是无法用人工力量来搬迁或异地再现。 3.综合性 综合性主要表现在同一地区内多种类型的旅游资源交错分布在一起。旅游资 源的各个要素,处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环境之中,不断地产生和发展,很少 存在孤立的、与周边其他景观要素互不联系的单一旅游景观。比如四大佛教圣地 之一,闻名遐迩的普陀山风景区,尽管以宗教人文旅游景观见长,但自然山水风 景更使其锦上添花,成为享誉海内外的旅游胜地。由此可见,一个地区旅游资源 的构成要素种类越丰富,联系越紧密,综合性越强,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就越大。 另一方面,由于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是多种多样的,他们出游大多数是想看到更多 类型的旅游景观。所以,旅游资源具有综合性,就更能适应旅游者对景观的要求 这也是旅游区开发的优势所在。 4.组合性 旅游景观的组合特性是旅游资源的另一个空间特征。孤立的景观往往很难作 为一种旅游资源加以开发利用.特别是当旅游发展成为一种以经济收人为主要目 标的产业的时候,旅游资源景象组合特征就更显得重要。旅游资源景象组合在种 类上有资源性质相同的同类组合和资源性质不同的综合组合如“黄山七十二峰 和“西湖十景”;在空间上有近地的集团组合和远距离的异地组合,如“泰山岱 顶四大奇观”和“五岳”;规模上有大尺度组合和小尺度组合,如“长江三峡” 和“大理三塔”。 5.相似性 旅游资源所具备的相似性是指旅游资源在地域上的分布很广,并已有很多旅 游资源外部特征极为相似。旅游资源的相似性特征不仅仅发生在自然形成的旅游 资源上,如火山、瀑布、峡谷、石灰岩溶洞等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分布;而且 也发生在人类社会作用而形成的旅游资源上,如大雄宝殿、十八罗汉等在我国几 乎随处可见。虽然旅游资源的相似出现并不能互相替代,但是他们却给旅游者提 供了就近旅游的方便,有利于经济支出和时间受到限制的游客
旅游资源的区域差异,意味着资源的可模仿性极差、它难以被模仿或复制。 尽管许多有关民族风情的主题园仿制了逼真的诸如竹楼、蒙古包等兄弟民族的村 寨或居室,但它缺乏地域背景、周边环境与民族习俗等的依托,在游客的眼中, 真假径渭分明,无法替代。那些历史感强的资源,更无法离开特定的地理环境和 历史背景,否则将失去其本身的历史价值与观赏价值。长江三峡、桂林山水、壶 口瀑布等资源的特定地理环境,更是无法用人工力量来搬迁或异地再现。 3.综合性 综合性主要表现在同一地区内多种类型的旅游资源交错分布在一起。旅游资 源的各个要素,处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环境之中,不断地产生和发展,很少 存在孤立的、与周边其他景观要素互不联系的单一旅游景观。比如四大佛教圣地 之一,闻名遐迩的普陀山风景区,尽管以宗教人文旅游景观见长,但自然山水风 景更使其锦上添花,成为享誉海内外的旅游胜地。由此可见,一个地区旅游资源 的构成要素种类越丰富,联系越紧密,综合性越强,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就越大。 另一方面,由于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是多种多样的,他们出游大多数是想看到更多 类型的旅游景观。所以,旅游资源具有综合性,就更能适应旅游者对景观的要求, 这也是旅游区开发的优势所在。 4.组合性 旅游景观的组合特性是旅游资源的另一个空间特征。孤立的景观往往很难作 为一种旅游资源加以开发利用。特别是当旅游发展成为一种以经济收人为主要目 标的产业的时候,旅游资源景象组合特征就更显得重要。旅游资源景象组合在种 类上有资源性质相同的同类组合和资源性质不同的综合组合,如“黄山七十二峰” 和“西湖十景”;在空间上有近地的集团组合和远距离的异地组合,如“泰山岱 顶四大奇观”和“五岳”;规模上有大尺度组合和小尺度组合,如“长江三峡”, 和“大理三塔”。 5.相似性 旅游资源所具备的相似性是指旅游资源在地域上的分布很广,并已有很多旅 游资源外部特征极为相似。旅游资源的相似性特征不仅仅发生在自然形成的旅游 资源上,如火山、瀑布、峡谷、石灰岩溶洞等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分布;而且 也发生在人类社会作用而形成的旅游资源上,如大雄宝殿、十八罗汉等在我国几 乎随处可见。虽然旅游资源的相似出现并不能互相替代,但是他们却给旅游者提 供了就近旅游的方便,有利于经济支出和时间受到限制的游客
(四)时间特性 1.季节性 旅游资源的季节性是由所在地的纬度、地势和气候等因素所决定的。纬度 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地面获得热量的多少。高纬度地带,太阳高度角小,地面接 受太阳光少,因此出现了一年四季景观的变化。在漫长而严寒的冬天,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一派北国风光,这正是开展冰雪旅游的大好时光。除了地理纬度因素 外地势的高低也会直接影响到季节的垂直变化,尤其在低纬度的高山峡谷地区 旅游者往往会见到从山麓到山顶明显的景观四季变化。总之,这种自然景观的季 节性变化使旅游业在一年之中会出现较明显的淡旺季之分,这正是我们在开发利 用旅游资源的时候需要特别加以注意的。 2.可变性 旅游资源的范围是随着人类的认识水平、感官需要、发现迟早、开发能力、 宣传、开发条件等众多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过去不被人注目的旅游资源或仅被 少数人关注和游玩的历史文化遗迹,逐渐也会被开发为旅游资源。如太空一直是 人类向往的“仙境”,世界上很多人很久以前就产生了到太空旅游的美好愿望, 但是由于受到科技发展水平和经济能力的限制,却很难成行。随着太空科技的发 展,前不久一个美国人成为世界上到外太空旅游的第一人,外太空旅游逐渐进人 了人们的旅游行程安排之中。旅游资源的可变性是指如下情况:在旅游的发展中 一些原本不是旅游资源的元素变成了旅游资源;一些旅游资源由于市场或其他原 因变成了非旅游资源;一种旅游资源转变成了另外一种类型的旅游资源。这些旅 游资源的变异情况既可以为旅游业充分利用,也可能给旅游业带来一定的损失, 尤其值得旅游资源开发者关注。 (伍经济特征 1.利用的永续性和不可再生性 综观旅游业发展史,人们不难发现,对于绝大多数的旅游资源而言,都具有 永续利用的特点。例如,在参观、游揽中,旅游者所带走的只是印象和观感,而 不能带走旅游资源本身,从而使旅游业成为“风景出售”行业,而且永远也“出 售”不完。当然,也有一小部分旅游资源,如狩猎、垂钓、购物、品尝风味等 在旅游过程中会被消耗掉,但只要合理利用也可以通过人工再生产的方法得到补 充。从这一点来讲,也具有永续利用的特点,这正是形成旅游业投资省、见效快 收益大、利用周期长等一系列优点的重要原因。但是,旅游资源也有一个保护问
(四)时间特性 1.季节性 旅游资源的季节性是由所在地的纬度、地势和气候等因素所决定的。纬度 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地面获得热量的多少。高纬度地带,太阳高度角小,地面接 受太阳光少,因此出现了一年四季景观的变化。在漫长而严寒的冬天,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一派北国风光,这正是开展冰雪旅游的大好时光。除了地理纬度因素 外,地势的高低也会直接影响到季节的垂直变化,尤其在低纬度的高山峡谷地区, 旅游者往往会见到从山麓到山顶明显的景观四季变化。总之,这种自然景观的季 节性变化使旅游业在一年之中会出现较明显的淡旺季之分,这正是我们在开发利 用旅游资源的时候需要特别加以注意的。 2.可变性 旅游资源的范围是随着人类的认识水平、感官需要、发现迟早、开发能力、 宣传、开发条件等众多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过去不被人注目的旅游资源或仅被 少数人关注和游玩的历史文化遗迹,逐渐也会被开发为旅游资源。如太空一直是 人类向往的“仙境”,世界上很多人很久以前就产生了到太空旅游的美好愿望, 但是由于受到科技发展水平和经济能力的限制,却很难成行。随着太空科技的发 展,前不久一个美国人成为世界上到外太空旅游的第一人,外太空旅游逐渐进人 了人们的旅游行程安排之中。旅游资源的可变性是指如下情况:在旅游的发展中 一些原本不是旅游资源的元素变成了旅游资源;一些旅游资源由于市场或其他原 因变成了非旅游资源;一种旅游资源转变成了另外一种类型的旅游资源。这些旅 游资源的变异情况既可以为旅游业充分利用,也可能给旅游业带来一定的损失, 尤其值得旅游资源开发者关注。 (五)经济特征 1.利用的永续性和不可再生性 综观旅游业发展史,人们不难发现,对于绝大多数的旅游资源而言,都具有 永续利用的特点。例如,在参观、游览中,旅游者所带走的只是印象和观感,而 不能带走旅游资源本身,从而使旅游业成为“风景出售”行业,而且永远也“出 售”不完。当然,也有一小部分旅游资源,如狩猎、垂钓、购物、品尝风味等, 在旅游过程中会被消耗掉,但只要合理利用也可以通过人工再生产的方法得到补 充。从这一点来讲,也具有永续利用的特点,这正是形成旅游业投资省、见效快、 收益大、利用周期长等一系列优点的重要原因。但是,旅游资源也有一个保护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