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概论》教学大纲 一、理论教学内容 会展概论 1导论 2展览的产生与发展 3展览会的组织 4会议的组织 5国内参展 6海外参展 7参观展览 8展览的宏观管理 9中国及世界若干知名展会 二、实践内容 会展概论 实训1参观本地一展览场馆,了解其硬件和软件条件,分析其适合办什么展览。 实训2参加一次会议或参与组织一次会议,并写一篇参会或者组会总结。 实训3在学习参观展览这一章后,确认一下自己需要寻找的信息,到可能得到 这类信息的展览会上去参观,看能否获得这类信息
《会展概论》 教学大纲 一、 理论教学内容 会展概论 1 导论 2 展览的产生与发展 3 展览会的组织 4 会议的组织 5 国内参展 6 海外参展 7 参观展览 8 展览的宏观管理 9 中国及世界若干知名展会 二、 实践内容 会展概论 实训 1 参观本地一展览场馆,了解其硬件和软件条件,分析其适合办什么展览。 实训 2 参加一次会议或参与组织一次会议,并写一篇参会或者组会总结。 实训 3 在学习参观展览这一章后,确认一下自己需要寻找的信息,到可能得到 这类信息的展览会上去参观,看能否获得这类信息
三、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 学时数 实践 网上课堂 1导论 2 2展览的产生与发展 2 3展览会的组织 4 4会议的组织 2 4 5国内参展 6海外参展 2 7参观展览 4 8展览的宏观管理 9中国及世界若干知名展会 2 复习考试 总学时数 28 12
三、 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 学时数 实践 网上课堂 1 导论 2 2 展览的产生与发展 2 3 展览会的组织 4 4 4 会议的组织 2 4 5 国内参展 2 6 海外参展 2 7 参观展览 4 4 8 展览的宏观管理 4 9 中国及世界若干知名展会 2 复习考试 4 总学时数 28 12
《会展概论》教学大纲说明 一、本课程性质、作用和任务 《会展概论》是一门系统地研究会展经济的普遍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作 为经济管理类学科的专业课程,它在理论与应用方面都有较大的深度和广度,具 有较强的专业性、系统性、时代性、实用性与前瞻性。起着引导学生入门及培养 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会展业的基本理论与时代理念的作用。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 于通过教与学,使学生正确把握会展业的基本理论与时代理念,掌握会展业发展 的最新信息,了解会展业各细分市场与主要国际会展组织,汲取发达国家会展业 的成功经验,明确我国会展业的市场化发展与会展人才的培养问题,并初步把握 会展业的发展趋势。通过学习与掌握主要内容、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能综合运 用于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初步具有理解与解决会展经济中的一般问题的能力,培 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以后学习其它专业课程和从事实际工作奠定基础。 二、本课程与其它有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会展概论》作为会展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学习会展其他专业课的基础 后续课程有《会展管理》、《会展经济》、《会展营销与服务》、《会展项目策划》、 《会展文本写作》、《会展政策与法规》等。 三、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员掌握会展业的基本概念及理论,了解会展国际 化、规模化、专业化的快速发展趋势。 另外,学员必须正确认识本课程的性质、特点、任务及其学习的基本内容, 全面了解本课程的体系与结构,明确本课程在整个会展专业教育中的地位及其与 相关课程的关系。在认清本课程性质、特点和教学任务的条件下,集中精力指导 学生了解不同类型会展活动的特点、操作以及运作规律,注重学生职业素质和能 力的培养。要处理好本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因为这是所开设的第一门专 业课程,大部分学生尚不具备相关的专业背景,为此应引导学生通过实地参观、 调查等获得感性的对会展活动的认识,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供条件,也为今后 其他相关课程的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
《会展概论》教学大纲说明 一、 本课程性质、作用和任务 《会展概论》是一门系统地研究会展经济的普遍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作 为经济管理类学科的专业课程,它在理论与应用方面都有较大的深度和广度,具 有较强的专业性、系统性、时代性、实用性与前瞻性。起着引导学生入门及培养 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会展业的基本理论与时代理念的作用。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 于通过教与学,使学生正确把握会展业的基本理论与时代理念,掌握会展业发展 的最新信息,了解会展业各细分市场与主要国际会展组织,汲取发达国家会展业 的成功经验,明确我国会展业的市场化发展与会展人才的培养问题,并初步把握 会展业的发展趋势。通过学习与掌握主要内容、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能综合运 用于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初步具有理解与解决会展经济中的一般问题的能力,培 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以后学习其它专业课程和从事实际工作奠定基础。 二、 本课程与其它有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会展概论》作为会展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学习会展其他专业课的基础。 后续课程有《会展管理》、《会展经济》、《会展营销与服务》、《会展项目策划》、 《会展文本写作》、《会展政策与法规》等。 三、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员掌握会展业的基本概念及理论,了解会展国际 化、规模化、专业化的快速发展趋势。 另外,学员必须正确认识本课程的性质、特点、任务及其学习的基本内容, 全面了解本课程的体系与结构,明确本课程在整个会展专业教育中的地位及其与 相关课程的关系。在认清本课程性质、特点和教学任务的条件下,集中精力指导 学生了解不同类型会展活动的特点、操作以及运作规律,注重学生职业素质和能 力的培养。 要处理好本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因为这是所开设的第一门专 业课程,大部分学生尚不具备相关的专业背景,为此应引导学生通过实地参观、 调查等获得感性的对会展活动的认识,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供条件,也为今后 其他相关课程的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
四、本课程各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求 导论部分是会展的一些基本概念,包括会展的内涵、本质、特点和类型、会 展对宏观经济的作用。 展览会部分,包括展览的产生与发展、展览会的组织,通过本部分的学习, 要求学员了解物物交换、集市、庙会与现代展览的区别:了解现代展览的产生: 了解展览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把握展览业的发展趋势:能够根据影响组展的因素 进行展览项目的论证:掌握选择展览场馆需要考虑的因素及组展的整个过程及细 节内容。 会议的组织部分要求学员掌握会议的内涵、类型和构成要素:掌握会议的准 备包括的内容及解会址选择应考虑的因素:了解如何进行会场布置:掌握如何进 行会议效果评估。 参展部分包括国内参展、海外参展、参观展览等,通过这部分的学习,要求 学远掌握参展决策需要考虑的因素:掌握参展前的准备工作的内容及如何做好展 中工作:了解如何进行参展效果的评价。了解外参展的程序:掌握如何做好海外 参展的运输工作及如何办理出入关手续。了解观众参观决策的内容:掌握如何实 现最大的参观效果。 通过学习展览的宏观管理和中国及世界若干知名展会,要求学员了解我国展 览组织的情况及我国与展览有关的政策:了解发达国家和地区展览管理体制及了 解国际主要会展组织。了解我国若干知名展会概况及世界若干知名展会概况。 五、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 1、教学内容 (1)理论教学内容:展览的产生与发展:展览会的组织:会议的组织:国内 参展:海外参展:参观展览:展览的宏观管理:中国及世界若干知名展会。 (2)实践教学内容 1.参观本地一展览场馆,了解其硬件和软件条件,分析其适合办什么展览。 2.参加一次会议或参与组织一次会议,并写一篇参会或者组会总结。 3.在学习参观展览这一章后,确认一下自己需要寻找的信息,到可能得到这类 信息的展览会上去参观,看能否获得这类信息。 2、教学重点
四、 本课程各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求 导论部分是会展的一些基本概念,包括会展的内涵、本质、特点和类型、会 展对宏观经济的作用。 展览会部分,包括展览的产生与发展、展览会的组织,通过本部分的学习, 要求学员了解物物交换、集市、庙会与现代展览的区别;了解现代展览的产生; 了解展览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把握展览业的发展趋势;能够根据影响组展的因素 进行展览项目的论证;掌握选择展览场馆需要考虑的因素及组展的整个过程及细 节内容。 会议的组织部分要求学员掌握会议的内涵、类型和构成要素;掌握会议的准 备包括的内容及解会址选择应考虑的因素;了解如何进行会场布置;掌握如何进 行会议效果评估。 参展部分包括国内参展、海外参展、参观展览等,通过这部分的学习,要求 学远掌握参展决策需要考虑的因素;掌握参展前的准备工作的内容及如何做好展 中工作;了解如何进行参展效果的评价。了解外参展的程序;掌握如何做好海外 参展的运输工作及如何办理出入关手续。了解观众参观决策的内容;掌握如何实 现最大的参观效果。 通过学习展览的宏观管理和中国及世界若干知名展会,要求学员了解我国展 览组织的情况及我国与展览有关的政策;了解发达国家和地区展览管理体制及了 解国际主要会展组织。了解我国若干知名展会概况及世界若干知名展会概况。 五、 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 1、 教学内容 (1) 理论教学内容:展览的产生与发展.;展览会的组织;会议的组织;国内 参展;海外参展;参观展览;展览的宏观管理;中国及世界若干知名展会。 (2) 实践教学内容 1.参观本地一展览场馆,了解其硬件和软件条件,分析其适合办什么展览。 2.参加一次会议或参与组织一次会议,并写一篇参会或者组会总结。 3.在学习参观展览这一章后,确认一下自己需要寻找的信息,到可能得到这类 信息的展览会上去参观,看能否获得这类信息。 2、 教学重点
展览会的组织、会议的组织、国内参展、海外参展、参观展览、参展运输。 3、教学难点 会展前期策划、展中管理及展后评估与总结。 六、具体教学要求 1导论 1.1了解会展的内涵 12了解会展的本质、特点和类型 13领会会展对宏观经济的作用 2展览的产生与发展 2.1了解物物交换、集市、庙会与现代展览的区别 2.2了解现代展览的产生 2.3展览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2.3把握展览业的发展趋势 3展览会的组织 3.1了解展览筹办的程序、开幕式/闭幕式的协调、参展商的进馆与出馆的协调、 展览实施的其他服务、参展商常犯的错误: 3.2学握展览前的策划与准备工作的内容、会展注册与现场管理的重点注意事项、 展台管理的目的、会展安全保卫工作内容、展后的总结与评估工作: 3.3重点掌握展会期间的会展管理服务工作的主要内容、参展商参展工作程序及 工作重点、展后跟踪的目的与方式。 4会议的组织 4.1了解会议承办者的职责、策划委员会的职责、为会议提供各种服务和物资的 供应商、主席台就座者、会议临时工作人员的组成、临时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 42学握会议主办者的种类、与会者的类别及相应的服务需求、贵宾安排与服务 4.3重点学握会议主要的六种人员构成、会议秘书处的具体工作职责、临时工作 人员的工作内容 4.4了解会址选择应考虑的因素 4.5了解如何进行会场布置: 4.6掌握如何进行会议效果评估
展览会的组织、会议的组织、国内参展、海外参展、参观展览、参展运输。 3、 教学难点 会展前期策划、展中管理及展后评估与总结。 六、 具体教学要求 1 导论 1.1 了解会展的内涵 1.2 了解会展的本质、特点和类型 1.3 领会会展对宏观经济的作用 2 展览的产生与发展 2.1 了解物物交换、集市、庙会与现代展览的区别 2.2 了解现代展览的产生 2.3 展览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2.3 把握展览业的发展趋势 3 展览会的组织 3.1 了解展览筹办的程序、开幕式/闭幕式的协调、参展商的进馆与出馆的协调、 展览实施的其他服务、参展商常犯的错误; 3.2 掌握展览前的策划与准备工作的内容、会展注册与现场管理的重点注意事项、 展台管理的目的、会展安全保卫工作内容、展后的总结与评估工作; 3.3 重点掌握展会期间的会展管理服务工作的主要内容、参展商参展工作程序及 工作重点、展后跟踪的目的与方式。 4 会议的组织 4.1 了解会议承办者的职责、策划委员会的职责、为会议提供各种服务和物资的 供应商、主席台就座者、会议临时工作人员的组成、临时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 4.2 掌握会议主办者的种类、与会者的类别及相应的服务需求、贵宾安排与服务 4.3 重点掌握会议主要的六种人员构成、会议秘书处的具体工作职责、临时工作 人员的工作内容 4.4 了解会址选择应考虑的因素 4.5 了解如何进行会场布置; 4.6 掌握如何进行会议效果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