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第一节旅游与旅游业 一、旅游的产生 旅游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殊的短期性的生活方式,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经济文化 现象,也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综观世界旅游发展的脉络,其演化 历程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历史阶段:古代旅行、近代旅游和现代旅游 (一)古代旅行 1.旅行的产生 人类旅行活动到底始于何时、何地、何人,要作出准确的回答是很困难的,因为 无论是从考古中还是从史籍中都还没有找到确切的证据。 首先,三次社会大分工是旅行产生的根本前提。农业和畜牧业开始分工,形成了 两大产业,加快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步伐;手工业从农业和畜牧业中分离出来,比第 次分工更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导致了物物交换和生产力的大发展,生产力的 发展又扩大了物质交换的种类、范围和数量;而商业从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中分离 出来产生了商人阶层,这些人到处奔走,开创了旅游先河。 其次,奴隶制经济的繁荣和国家的形成促进了旅行活动的多样化。奴隶制社会中 体力与脑力劳动之间产生了更深人更细致的分工,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交换的扩大 随着经济的繁荣,商业旅行被极大地推动了。同时宗教旅行的发展也较为突出。古希 腊的提洛岛、特尔斐和奥林匹斯山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宗教胜地,在建有宙斯神庙的 奥林匹亚,“奥林匹亚庆典”是最负盛名的盛典,节庆期间,举行赛马、赛车、赛跑、 角斗等体育活动,这种活动发展到今天,成为现代的奥林匹克运动会。而国家的统 结束了混战和争夺,社会秩序相对稳定,旅行开始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特征 2.旅行向旅游转变 工业革命是推动旅行向旅游转变的关键,其从以下几方面推动了旅游的发展:() 工业革命推动了新式交通工具的产生,使较大范围、较远距离的旅行成为可能。蒸汽 机的发明是这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念,它的改进和应用,解决了交通运输的动力问题, 促成了新的交通方式的产生。1807年发明的蒸汽船不仅速度快,而且载量大,缩短了 旅途时间,降低了旅行费用,直接推动了旅游活动的发展。1825年之后,各主要工业 国家相继修建了铁路。铁路运输具有速度快、成本低、运量大等特点,因而成为深受 旅游者欢迎的交通方式。铁路时代的到来,使人们逐渐抛弃了以公共马车为交通工具 的旅行方式,而且使一般劳动者能用低廉价格和较少时间去享受旅游的乐趣,从而使
1 导 论 第一节 旅游与旅游业 一、旅游的产生 旅游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殊的短期性的生活方式,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经济文化 现象,也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综观世界旅游发展的脉络,其演化 历程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历史阶段:古代旅行、近代旅游和现代旅游。 (一)古代旅行 1.旅行的产生 人类旅行活动到底始于何时、何地、何人,要作出准确的回答是很困难的,因为 无论是从考古中还是从史籍中都还没有找到确切的证据。 首先,三次社会大分工是旅行产生的根本前提。农业和畜牧业开始分工,形成了 两大产业,加快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步伐;手工业从农业和畜牧业中分离出来,比第一 次分工更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导致了物物交换和生产力的大发展,生产力的 发展又扩大了物质交换的种类、范围和数量;而商业从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中分离 出来产生了商人阶层,这些人到处奔走,开创了旅游先河。 其次,奴隶制经济的繁荣和国家的形成促进了旅行活动的多样化。奴隶制社会中, 体力与脑力劳动之间产生了更深人更细致的分工,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交换的扩大。 随着经济的繁荣,商业旅行被极大地推动了。同时宗教旅行的发展也较为突出。古希 腊的提洛岛、特尔斐和奥林匹斯山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宗教胜地,在建有宙斯神庙的 奥林匹亚,“奥林匹亚庆典”是最负盛名的盛典,节庆期间,举行赛马、赛车、赛跑、 角斗等体育活动,这种活动发展到今天,成为现代的奥林匹克运动会。而国家的统一 结束了混战和争夺,社会秩序相对稳定,旅行开始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特征。 2.旅行向旅游转变 工业革命是推动旅行向旅游转变的关键,其从以下几方面推动了旅游的发展:(1) 工业革命推动了新式交通工具的产生,使较大范围、较远距离的旅行成为可能。蒸汽 机的发明是这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念,它的改进和应用,解决了交通运输的动力问题, 促成了新的交通方式的产生。1807 年发明的蒸汽船不仅速度快,而且载量大,缩短了 旅途时间,降低了旅行费用,直接推动了旅游活动的发展。1825 年之后,各主要工业 国家相继修建了铁路。铁路运输具有速度快、成本低、运量大等特点,因而成为深受 旅游者欢迎的交通方式。铁路时代的到来,使人们逐渐抛弃了以公共马车为交通工具 的旅行方式,而且使一般劳动者能用低廉价格和较少时间去享受旅游的乐趣,从而使
大规模、远距离的外出旅游活动发展起来了。 (2)工业革命带来阶级关系的新变化,扩大了旅游者的规模。工业革命前、往往只 有贵族和地主才有金钱和时间从事非经济目的的消遣性的旅游活动。工业革命造就了 工业资产阶级,从而使生产财富不再只流向封建贵族和大土地所有者,而且也流向了 资产阶级,从而扩大了有财力外出旅游的人数。此外,工业革命还造就了大批靠出卖 劳动力为生的工人阶级。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工人阶级的不懈斗争,使工人阶级 工资逐渐增加,带薪假期成为可能,因此参加旅游的阶层和人数迅速增加 (3)工业革命极大地加速了城市化进程,促进了城乡之间人员的流动量。工业资本 主义时代的到来,机器化大生产,流水线的作业方式,大规模的工厂生产,吸引着大 量破产的农村人口涌向城沛,涌向工业企业。工业化的机器生产大大地提高了生产力 水平,提高了劳动效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与农村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人 员的旅行和流动也逐年增加。 (4)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性质以及生活方式,为旅游的大众化创造了条件。 随着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原先那种随农时变化而忙闲有致的多样化农业劳动开始被枯 燥重复的单一性大机器工业劳动所替代。这一变化最终导致人们需要适时地逃避节奏 紧张的城市生活和拥挤噪杂的环境压力,产生对返回自由、宁静的大自然中去的追求 以便能从中获得短暂的休息和调整情绪的机会。因此,人们对离开工作去作短暂旅游 产生了强烈的需求。可以说,工业革命导致了旅游大众化时代的到来。 (二)近代旅游 1841午7月5日,托马斯·库克利用包租火个的方式组织了570人从莱斯特乘12 英里火车到拉夫巴罗参加戒酒大会,而且库克联系铁路局仅以每人1先令的低廉票价 发售了往返票。路上,库克随车热情的照料使人们感到啡常满意。库克本想借此机会 宣传禁酒主义,却意外地尝到了组织旅行的甜头。这次活动标志着近代旅游及旅游业 的开端。1841年,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一通济隆旅行社(Thomas cook&SonLtd)的成 立则标志着世界近代旅游的诞生。而托马斯库克则由于他在旅游方面所做的杰出的贡 献,被人们誉为"“近代旅游业的先驱者”。 近代旅游的发展具有以下特征: (1)生产率的提高和社会财富的增加,扩大了旅行和旅游的人数。但是,能参加真 正消谴旅游的毕竟只限于少部分人:一是少数正在成长的中产阶级,他们要求到就近 的山地风景区和海滨胜地作短暂的旅游;二是那些中上层人物,他们有比较多的金钱 和时间到异国去旅游,例如到地中海旅游,或是欧洲人到北美去旅游
2 大规模、远距离的外出旅游活动发展起来了。 (2)工业革命带来阶级关系的新变化,扩大了旅游者的规模。工业革命前、往往只 有贵族和地主才有金钱和时间从事非经济目的的消遣性的旅游活动。工业革命造就了 工业资产阶级,从而使生产财富不再只流向封建贵族和大土地所有者,而且也流向了 资产阶级,从而扩大了有财力外出旅游的人数。此外,工业革命还造就了大批靠出卖 劳动力为生的工人阶级。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工人阶级的不懈斗争,使工人阶级 工资逐渐增加,带薪假期成为可能,因此参加旅游的阶层和人数迅速增加。 (3)工业革命极大地加速了城市化进程,促进了城乡之间人员的流动量。工业资本 主义时代的到来,机器化大生产,流水线的作业方式,大规模的工厂生产,吸引着大 量破产的农村人口涌向城市,涌向工业企业。工业化的机器生产大大地提高了生产力 水平,提高了劳动效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与农村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人 员的旅行和流动也逐年增加。 (4)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性质以及生活方式,为旅游的大众化创造了条件。 随着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原先那种随农时变化而忙闲有致的多样化农业劳动开始被枯 燥重复的单一性大机器工业劳动所替代。这一变化最终导致人们需要适时地逃避节奏 紧张的城市生活和拥挤噪杂的环境压力,产生对返回自由、宁静的大自然中去的追求, 以便能从中获得短暂的休息和调整情绪的机会。因此,人们对离开工作去作短暂旅游 产生了强烈的需求。可以说,工业革命导致了旅游大众化时代的到来。 (二)近代旅游 1841 午 7 月 5 日,托马斯·库克利用包租火个的方式组织了 570 人从莱斯特乘 12 英里火车到拉夫巴罗参加戒酒大会,而且库克联系铁路局仅以每人 1 先令的低廉票价 发售了往返票。路上,库克随车热情的照料使人们感到非常满意。库克本想借此机会 宣传禁酒主义,却意外地尝到了组织旅行的甜头。这次活动标志着近代旅游及旅游业 的开端。1841 年,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通济隆旅行社(Thomas cook&Son Ltd)的成 立则标志着世界近代旅游的诞生。而托马斯·库克则由于他在旅游方面所做的杰出的贡 献,被人们誉为“近代旅游业的先驱者”。 近代旅游的发展具有以下特征: (1)生产率的提高和社会财富的增加,扩大了旅行和旅游的人数。但是,能参加真 正消谴旅游的毕竟只限于少部分人:一是少数正在成长的中产阶级,他们要求到就近 的山地风景区和海滨胜地作短暂的旅游;二是那些中上层人物,他们有比较多的金钱 和时间到异国去旅游,例如到地中海旅游,或是欧洲人到北美去旅游
(2)近代旅游产生于近代交通工具发明之后。陆地旅游除了继续使用马车以外,铁 路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铁路的发展不仅能远距离地运送很多人,而且可以花少量的 钱和少量的时间去旅行。轮船的大型化和高速化,极大地便利了海上旅行。 (3)随着旅游人数的增加,旅游胜地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过去的名胜景点,主要依 靠其自然魅力来吸引旅游者,人工的雕琢不多。而到了近代,旅游点附近建起了大量 的旅游设施,人文旅游资源开始与自然景色融合,改变了单调的旅游形式。 (4)旅游饭店的出现。随着旅行向旅游转化,产生了为中产阶级服务客感到舒适而 又追求经济利益的食宿服务机构 一旅游饭店 (三现代旅游 现代旅游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普及于世界各地 的社会化大众旅游。 该阶段的旅游呈现出以下的特征: (1)国内旅游占多数。 (2)区域旅游是国际旅游的主体。 (3)地区间发展不平衡。 (4)发展速度不稳定。 二、旅游业 (一)旅游业的概念 旅游业在经济学的范畴内是不能以标准产业形式存在的。因为在经济学中旅游及 其相关活动是被划归为“住宅、公用事业和居民生活服务业”一类的。然而在实际中 旅游业却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产业。在旅游学界,人们对旅游业的一个基本定义是:旅 游业就是以旅游者为服务对像,为其旅游活动创造便利条件并提供其所需要商品和服 务的综合性产业。 (二)旅游业的构成 人们通常认为旅游业的构成要素是:旅行社、旅游交通、旅游饭店,这三个构成 部分又被称为旅游业的三大支柱。但是近年来,更多的人意识到除了这三大旅游支柱 外,还有许多的产业组成要素是旅游业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因此有人提出了旅游业的 五部门构成的观点,即旅行社、旅游交通、旅游饭店、旅游景点和旅游管理部门。因 为这些部门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即通过吸引、招揽和接待外来旅游者促进旅 游地的经济发展。 第二节旅游规划与其他规划
3 (2)近代旅游产生于近代交通工具发明之后。陆地旅游除了继续使用马车以外,铁 路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铁路的发展不仅能远距离地运送很多人,而且可以花少量的 钱和少量的时间去旅行。轮船的大型化和高速化,极大地便利了海上旅行。 (3)随着旅游人数的增加,旅游胜地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过去的名胜景点,主要依 靠其自然魅力来吸引旅游者,人工的雕琢不多。而到了近代,旅游点附近建起了大量 的旅游设施,人文旅游资源开始与自然景色融合,改变了单调的旅游形式。 (4)旅游饭店的出现。随着旅行向旅游转化,产生了为中产阶级服务客感到舒适而 又追求经济利益的食宿服务机构——旅游饭店。 (三)现代旅游 现代旅游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普及于世界各地 的社会化大众旅游。 该阶段的旅游呈现出以下的特征: (1)国内旅游占多数。 (2)区域旅游是国际旅游的主体。 (3)地区间发展不平衡。 (4)发展速度不稳定。 二、旅游业 (一)旅游业的概念 旅游业在经济学的范畴内是不能以标准产业形式存在的。因为在经济学中旅游及 其相关活动是被划归为“住宅、公用事业和居民生活服务业”一类的。然而在实际中, 旅游业却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产业。在旅游学界,人们对旅游业的一个基本定义是:旅 游业就是以旅游者为服务对象,为其旅游活动创造便利条件并提供其所需要商品和服 务的综合性产业。 (二)旅游业的构成 人们通常认为旅游业的构成要素是:旅行社、旅游交通、旅游饭店,这三个构成 部分又被称为旅游业的三大支柱。但是近年来,更多的人意识到除了这三大旅游支柱 外,还有许多的产业组成要素是旅游业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因此有人提出了旅游业的 五部门构成的观点,即旅行社、旅游交通、旅游饭店、旅游景点和旅游管理部门。因 为这些部门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即通过吸引、招揽和接待外来旅游者促进旅 游地的经济发展。 第二节 旅游规划与其他规划
旅游规划是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对旅游系统的规划与控制,是人类旅游 活动发展到一定层次的标志,是旅游产业得以不断升级和提高的方法。从人类社会发 展的历史来看,随着文明的进步,人类对发展目标的选择和对社会的自我控制的力度 和范围也一直在不断地增强和拓展,人类社会发展模式的选择、城市规划的出现、科 技发展规划的出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选择等都意味着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 这里主要就旅游业发展规划与其他规划的关系来探讨一下如何通过旅游规划的编 制来更好地协调旅游地的发展问题。 一、旅游规则与城市规则 旅游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应该是相互协调、互为补充的,一般旅游城市的规 划更应该在制定城市的功能定位和城市的功能分区时,与旅游学者进行充分的探讨,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城市的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从规划的发展角度来说,城市规划的发展年代较旅游规划产生的年代早。城市规 划早在城市的建设发展初期就已经存在了。可以说,从城市开始建设那天起,城市的 管理者和建设者已经以各种形式开始了对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规划。从那些世界上古代 都城的发掘就可以发现,其实有规则建造的城市在人类的发展早期就已经存在了。从 这一点来看,编制旅游规划时应该考虑本地、本城市的发展规划是如何制定的,对其 内容应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从而在适应城市发展规划的前提下,保证旅游业的发展得 以顺利进行。 但是,要求旅游规划适应城市规划,并不意味着城市规划具有决定作用,旅游规 划要一味地妥协于城市规划。同时,要明白一个事实,即任何一个规划的编制都不可 能是一次性成功的,它需要在发展过程中,根据反馈信息逐步地予以修订和完善。因 此,旅游规划与城市规划应该建立一种互动的关系,即在编制旅游规划的时候邀请 些城市规划的专家参与,考虑旅游规划的内容是否与城市发展规划相冲突;而在对城 市规划进行意见征询和修订讨论时,旅游规划的编制人员又应该适当地指出城市规划 中不合理、不适宜旅游业发展的地方。如在国家大力发展旅游前,很多城沛都是以发 展工业为其功能定位的,而其中的很多城市具有很好的旅游资源条件、旅游客源市场 以及交通条件。在这样的情况下,旅游规划方面的专家应该主动向城市的规划管理部 门提议,修订城市的功能定位,并对城市的分区和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予以适当调整。 实际上,城市规划和旅游业发展规划是统一的,只不过城市规划具有更强的系统 性和综合性,而旅游规划是城市规划的一个方面。因为城市的功能有许多种,而旅游 功能只是其中之一,所以旅游规划与城市规划要在长期内形成一致,共同促进当地旅
4 旅游规划是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对旅游系统的规划与控制,是人类旅游 活动发展到一定层次的标志,是旅游产业得以不断升级和提高的方法。从人类社会发 展的历史来看,随着文明的进步,人类对发展目标的选择和对社会的自我控制的力度 和范围也一直在不断地增强和拓展,人类社会发展模式的选择、城市规划的出现、科 技发展规划的出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选择等都意味着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 这里主要就旅游业发展规划与其他规划的关系来探讨一下如何通过旅游规划的编 制来更好地协调旅游地的发展问题。 一、旅游规则与城市规则 旅游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应该是相互协调、互为补充的,一般旅游城市的规 划更应该在制定城市的功能定位和城市的功能分区时,与旅游学者进行充分的探讨,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城市的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从规划的发展角度来说,城市规划的发展年代较旅游规划产生的年代早。城市规 划早在城市的建设发展初期就已经存在了。可以说,从城市开始建设那天起,城市的 管理者和建设者已经以各种形式开始了对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规划。从那些世界上古代 都城的发掘就可以发现,其实有规则建造的城市在人类的发展早期就已经存在了。从 这一点来看,编制旅游规划时应该考虑本地、本城市的发展规划是如何制定的,对其 内容应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从而在适应城市发展规划的前提下,保证旅游业的发展得 以顺利进行。 但是,要求旅游规划适应城市规划,并不意味着城市规划具有决定作用,旅游规 划要一味地妥协于城市规划。同时,要明白一个事实,即任何一个规划的编制都不可 能是一次性成功的,它需要在发展过程中,根据反馈信息逐步地予以修订和完善。因 此,旅游规划与城市规划应该建立一种互动的关系,即在编制旅游规划的时候邀请一 些城市规划的专家参与,考虑旅游规划的内容是否与城市发展规划相冲突;而在对城 市规划进行意见征询和修订讨论时,旅游规划的编制人员又应该适当地指出城市规划 中不合理、不适宜旅游业发展的地方。如在国家大力发展旅游前,很多城市都是以发 展工业为其功能定位的,而其中的很多城市具有很好的旅游资源条件、旅游客源市场 以及交通条件。在这样的情况下,旅游规划方面的专家应该主动向城市的规划管理部 门提议,修订城市的功能定位,并对城市的分区和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予以适当调整。 实际上,城市规划和旅游业发展规划是统一的,只不过城市规划具有更强的系统 性和综合性,而旅游规划是城市规划的一个方面。因为城市的功能有许多种,而旅游 功能只是其中之一,所以旅游规划与城市规划要在长期内形成一致,共同促进当地旅
游业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进步。 二、旅游规划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所谓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是指通过对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预测,并深人研究该地 区的发展战略目标、发展模式、主要比例关系、发展速度、发展水平、发展阶段以及 相关的其他各种关系,而制定的相关的发展策略以及方针和政策。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虽然在名称上是从社会和经济两个方面来考察区域的发展,但是在内容上更加侧重于 经济的发展和进步。由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是对区域发展的综合性规划,因此对于其 他各类和各级的规划均具有约束性,其他规划的制定都应该以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规 划为依据。 同旅游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一样,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是从一个更高层次上对区 域的各个方面的发展予以综合考虑和平衡控制。所以旅游规划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现 划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是从区域社会经 济发展的目标、发展预测和发展方针的制定方面来约束区域发展的:而旅游规划侧是 从中观和微观的角度来揭示区域内旅游发展的内在规律,研究制定相应的旅游发展目 标、发展战略并预测旅游发展趋势,并对旅游发展过程中的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以及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服务质量保证体系、人力资源开发保障等内容进行规划。可 见,旅游规划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关系是一种宏观和中、微观的对应关系。 三、旅游规划与区域规划 区域规划是指持定区域的宏观综合性规划,其规划的主要内容是对人口的居住区 工业区、农业区以及第三产业的分布进行总体布局;此外还要对国土的整治和综合利 用进行规划,如为了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人口、环境、资源等问题,而对国有 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治理保护等方面进行研究。这两个方面构成了区域规划的 主要内容,即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对区域的产业布局和国士资源利用进行整体性、合理 的开发、建设和保护。区域规划按照不同的地域等级可以分为不同级别的规划,如乡 镇级的发展规划、县市级的发展规划、省级的发展规划以及国家级的发展规划,等等。 旅游规划与不同等级的区域规划之间的关系就像其他的专项规划与区域规划的关 系一样,是对区域规划的充实与深化。旅游规划,一方面借助区域规划在水利、工业、 农业、林业、交通、城镇布局等方面所创造的条件,另一方面通过区域旅游资源的利 用论证与综合安排,为区域规划的制定提供基础依据。 我国旅游规划的起源就是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我国最早涉及到 旅游的规划就是国家林业局对林业资源进行的规划,以及作为区域规划组成部分之
5 游业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进步。 二、旅游规划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所谓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是指通过对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预测,并深人研究该地 区的发展战略目标、发展模式、主要比例关系、发展速度、发展水平、发展阶段以及 相关的其他各种关系,而制定的相关的发展策略以及方针和政策。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虽然在名称上是从社会和经济两个方面来考察区域的发展,但是在内容上更加侧重于 经济的发展和进步。由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是对区域发展的综合性规划,因此对于其 他各类和各级的规划均具有约束性,其他规划的制定都应该以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规 划为依据。 同旅游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一样,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是从一个更高层次上对区 域的各个方面的发展予以综合考虑和平衡控制。所以旅游规划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现 划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是从区域社会经 济发展的目标、发展预测和发展方针的制定方面来约束区域发展的;而旅游规划则是 从中观和微观的角度来揭示区域内旅游发展的内在规律,研究制定相应的旅游发展目 标、发展战略并预测旅游发展趋势,并对旅游发展过程中的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以及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服务质量保证体系、人力资源开发保障等内容进行规划。可 见,旅游规划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关系是一种宏观和中、微观的对应关系。 三、旅游规划与区域规划 区域规划是指持定区域的宏观综合性规划,其规划的主要内容是对人口的居住区、 工业区、农业区以及第三产业的分布进行总体布局;此外还要对国土的整治和综合利 用进行规划,如为了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人口、环境、资源等问题,而对国有 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治理保护等方面进行研究。这两个方面构成了区域规划的 主要内容,即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对区域的产业布局和国土资源利用进行整体性、合理 的开发、建设和保护。区域规划按照不同的地域等级可以分为不同级别的规划,如乡 镇级的发展规划、县市级的发展规划、省级的发展规划以及国家级的发展规划,等等。 旅游规划与不同等级的区域规划之间的关系就像其他的专项规划与区域规划的关 系一样,是对区域规划的充实与深化。旅游规划,一方面借助区域规划在水利、工业、 农业、林业、交通、城镇布局等方面所创造的条件,另一方面通过区域旅游资源的利 用论证与综合安排,为区域规划的制定提供基础依据。 我国旅游规划的起源就是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我国最早涉及到 旅游的规划就是国家林业局对林业资源进行的规划,以及作为区域规划组成部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