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实验四营养状态的评估实验类型基础性学时3开出时间计划每组人数「2现有每组人数14~5实验的目的:掌握相关检查的方法:身高、体重、皮褶厚度、上臂围、上臂肌围的测量及判断。掌握正常皮肤颜色、温湿度、弹性的护理评估要点实验的内容:1、观察全身营养状态2、相关测量:体重、皮褶厚度、身高、上臂围、上臂肌围。3、根据结果判断营养状态实验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1、能够正确运用皮褶测量仪及正确读数。2、检查方法正确、保护病人主要仪器设备序号规格型号主要设备名称数量金额购置日期1身高、体重计2皮褶测量仪3软尺4记录本(自备)5记录笔(自备)注:实验类型包括:①基本操作训练②验证性实验③综合性实验④设计性实验③开放实验其它类型实验6
6 营养状态的评估 实 验 四 实验类型 基础性 学时 3 开出时间 计划每组人数 2 现有每组人数 4~5 实验的目的: 掌握相关检查的方法:身高、体重、皮褶厚度、上臂围、上臂肌围的测量及判断。 掌 握 正 常皮肤颜色、温湿度、弹性的护理评估要点 实验的内容: 1、观察全身营养状态 2、相关测量:体重、皮褶厚度、身高、上臂围、上臂肌围。 3、根据结果判断营养状态 实验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1、能够正确运用皮褶测量仪及正确读数。 2、检查方法正确、保护病人 主要仪器设备 序号 主要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金额 购置日期 1 身高、体重计 2 皮褶测量仪 3 软尺 4 记录本(自备) 5 记录笔(自备) 注:实验类型包括:①基本操作训练 ②验证性实验 ③综合性实验 ④设计性实验 ⑤开放 实验 ⑥其它类型实验
胸部评估实验五实验类型基础性学时6开出时间计划每组人数2现有每组人数14~5实验的目的:1、掌握胸部的体表标志、人工划线和分区。2、掌握3种呼吸音的特点及正常肺泡呼吸音的分布。3、能识别肺部病理体征:呼吸频率、节律及深度的改变,呼吸运动和触觉语颠的改变异常听诊音,异常呼吸音和啰音。4、掌握心脏视诊、触诊和听的检查方法。5、掌握心脏视诊和触诊的内容。6、掌握心脏听诊的内容。实验的内容:1.胸部检查(1)指出下列胸部骨性标志:胸骨角、肩脚下角、肋间隙并计数肋骨、第7颈椎棘突。(2)指出人工划线与分区:前正中线、锁骨中线、腋前线、腋中线、腋后线、肩脚上区、肩脚间区、肩脚下区。(3)指出自然凹陷:胸骨上窝、锁骨上窝、锁骨下窝。2.肺部检查(先前胸、侧胸,后背部)(1)视诊:呼吸运动的类型、呼吸频率、呼吸节律、两侧胸廓呼吸运动是否对称。(2)触诊:触诊两侧呼吸运动是否对称,触觉语额的检查方法(上、中、下两手交叉,双侧对比),有无语颤增强、减弱或消失。(3)诊1)分辨正常胸部清音、浊音、实音和鼓音4种叩诊音及其分布。2)直接即诊和间接即诊方法(先左后右,先直接、后间接,自上而下,由外向内,双侧对比),间接叩诊在后胸部的不同手法。(4)听诊:1)分辨3种正常呼吸音的特点和分布。2)肺部听诊检查的方法,有无异常呼吸音或于、湿性啰音。3)听觉语音的检查方法,有无听觉语音增强、减弱或消失(先左后右,自上而下,由外向内,双侧对比)。3.心脏检查1.视诊:心前区有无隆起,心尖搏动位置、范围和强弱。2.触诊:2步法触诊心尖搏动位置、范围、节律,触诊心前区有无异常搏动、震颤。3.听诊:熟悉心脏5个瓣膜听诊区位置、听诊顺序,比较各瓣膜区第一与第二心音有何不同,听诊心率,心律、心音(心音强弱、有无额外心音)。实验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1、环境适宜:温度、采光2、被检查者体位适当、检查者位于被检查者右侧。3、注意保护病人,避免不必要的暴露。主要仪器设备序号规格型号2主要设备名称数量金额购置日期1听诊器7
7 胸部评估 实 验 五 实验类型 基础性 学时 6 开出时间 计划每组人数 2 现有每组人数 4~5 实验的目的: 1、掌握胸部的体表标志、人工划线和分区。 2、掌握 3 种呼吸音的特点及正常肺泡呼吸音的分布。 3、能识别肺部病理体征:呼吸频率、节律及深度的改变,呼吸运动和触觉语颤的改变, 异常听诊音,异常呼吸音和啰音。 4、掌握心脏视诊、触诊和听的检查方法。 5、掌握心脏视诊和触诊的内容。 6、掌握心脏听诊的内容。 实验的内容: 1. 胸部检查 (1)指出下列胸部骨性标志:胸骨角、肩胛下角、肋间隙并计数肋骨、第 7 颈椎棘突。 (2)指出人工划线与分区:前正中线、锁骨中线、腋前线、腋中线、腋后线、肩胛上区、 肩胛间区、肩胛下区。 (3)指出自然凹陷:胸骨上窝、锁骨上窝、锁骨下窝。 2.肺部检查(先前胸、侧胸,后背部) (1)视诊:呼吸运动的类型、呼吸频率、呼吸节律、两侧胸廓呼吸运动是否对称。 (2)触诊:触诊两侧呼吸运动是否对称,触觉语颤的检查方法(上、中、下两手交叉, 双侧对比),有无语颤增强、减弱或消失。 (3)叩诊 1)分辨正常胸部清音、浊音、实音和鼓音 4 种叩诊音及其分布。 2)直接叩诊和间接叩诊方法(先左后右,先直接、后间接,自上而下,由 外向内,双侧对比),间接叩诊在后胸部的不同手法。 (4)听诊 1)分辨 3 种正常呼吸音的特点和分布。 2)肺部听诊检查的方法,有无异常呼吸音或干、湿性啰音。 3)听觉语音的检查方法,有无听觉语音增强、减弱或消失(先左后右,自 上而下,由外向内,双侧对比)。 3.心脏检查 1.视诊:心前区有无隆起,心尖搏动位置、范围和强弱。 2.触诊:2 步法触诊心尖搏动位置、范围、节律,触诊心前区有无异常搏动、震颤。 3.听诊:熟悉心脏 5 个瓣膜听诊区位置、听诊顺序,比较各瓣膜区第一与第二心音 有何不同,听诊心率,心律、心音(心音强弱、有无额外心音)。 实验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1、环境适宜:温度、采光 2、被检查者体位适当、检查者位于被检查者右侧。 3、注意保护病人,避免不必要的暴露。 主要仪器设备 序号 主要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金额 购置日期 1 听诊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