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理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TheFundamentaltheoryofnursing课程代码:1034440一、课程说明1.课程性质护理专业核心课程、特色课程2.课程的目的和任务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与掌握当前护理学中先进的专业思想、基础理论及基础知识,领悟护理专业的独特理论体系及模式,并明确其它相关学科的理论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以及在这些理论及模式的指导下如何应用护理程序来满足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社会、精神及文化需要,为提高学生的基本专业素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及创造性的思维等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为学生以后的专业实践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3.适用专业护理本科4.学时与学分48学时,3学分5.先修课程无6.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教材:李小妹主编.护理学导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0参考书目:王桂生主编.现代护理学理论基础.新疆:新疆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0潘孟昭主编.护理学导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999.1孙宝志,朱国良.临床医学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1999.9杜治政主编。护理学新论(第一版),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19927.主要教学方法与多媒体要求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教学录像、角色扮演多媒体要求:应用CAI课件教学8.考核方式:试卷考核(70%),平时成绩(30%)9.课外自学要求:-I
1 《护理学理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 The Fundamental theory of nursing 课程代码:1034440 一、课程说明 1.课程性质 护理专业核心课程、特色课程 2.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与掌握当前护理学中先进的专业思想、 基础理论及基础知识,领悟护理专业的独特理论体系及模式,并明确其它相关学科 的理论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以及在这些理论及模式的指导下如何应用护理程序来 满足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社会、精神及文化需要,为提高学生的基本专业素质、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及创造性的思维等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为 学生以后的专业实践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3.适用专业 护理本科 4.学时与学分 48 学时,3 学分 5.先修课程 无 6.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李小妹主编.护理学导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0 参考书目: 王桂生主编.现代护理学理论基础.新疆:新疆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0 潘孟昭主编. 护理学导论.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1999. 1 孙宝志,朱国良. 临床医学导论.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1999. 9 杜治政主编. 护理学新论(第一版).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1992 7.主要教学方法与多媒体要求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教学录像、角色扮演 多媒体要求:应用 CAI 课件教学 8.考核方式:试卷考核(70%),平时成绩(30%) 9.课外自学要求:
熟悉教材,阅读教学参考书中指定的内容:掌握课堂教学重点内容:认真准备课后思考题,二、教学基本要求和能力培养要求1.通过本课程的教学环节,达到以下基本要求:掌握:南丁格尔对护理事业发展的贡献:护理学的定义及其涵义;护理程序的定义、特点、步骤;健康、疾病及保健的基本涵义和相互关系:护理思想的演变及其影响:护理工作中的人际关系与人际沟通;护患关系的基本模式:系统理论的基本内容和应用价值;马斯洛的的基本需要层次论在护理中的应用:病人角色、护士专业角色与适应;奥瑞姆自理模式及其应用;科学思维与评判性思维;健康教育的概念、目的和意义。熟悉:护理学发展的史学分期及其特点;人际关系的原则与发展;人际沟通的基本方式及障碍;压力在护理中的应用;成长与发展理论在护理中应用;南丁格尔的环境护理模式、罗伊适应模式、曼系统模式、佩普罗的人际关系模式及金的达标理论的核心内容和现实评价;护理学研究的的基本观点、基本内容;护士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观念的意义。文化与护理的关系;健康教育的原则、程序及内容;健康教育的方法。了解:我国护理学发展概况:南丁格尔传记:护理学发展趋势:医学模式的演变人际关系的社会心理学基础;沟通的基本要素及层次;护理立法的目标和意义:医疗事故的概念、分级及构成要件。健康教育的模式。2.通过学习本课程应具备以下能力获取信息和信息加工的能力:分析讨论的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反省、自我锻造的能力。三、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护理学的发展及基本概念2
2 熟悉教材,阅读教学参考书中指定的内容; 掌握课堂教学重点内容; 认真准备课后思考题。 二、教学基本要求和能力培养要求 1.通过本课程的教学环节,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掌握:南丁格尔对护理事业发展的贡献;护理学的定义及其涵义;护理程序的定 义、特点、步骤;健康、疾病及保健的基本涵义和相互关系;护理思想的演变及其 影响;护理工作中的人际关系与人际沟通;护患关系的基本模式;系统理论的基本 内容和应用价值;马斯洛的的基本需要层次论在护理中的应用;病人角色、护士专 业角色与适应;奥瑞姆自理模式及其应用;科学思维与评判性思维;健康教育的概 念、目的和意义。 熟悉:护理学发展的史学分期及其特点;人际关系的原则与发展;人际沟通的基 本方式及障碍;压力在护理中的应用;成长与发展理论在护理中应用;南丁格尔的 环境护理模式、罗伊适应模式、纽曼系统模式、佩普罗的人际关系模式及金的达标 理论的核心内容和现实评价;护理学研究的的基本观点、基本内容;护士增强法律 意识、提高法律观念的意义。文化与护理的关系;健康教育的原则、程序及内容; 健康教育的方法。 了解:我国护理学发展概况;南丁格尔传记;护理学发展趋势;医学模式的演变; 人际关系的社会心理学基础;沟通的基本要素及层次;护理立法的目标和意义;医 疗事故的概念、分级及构成要件。健康教育的模式。 2.通过学习本课程应具备以下能力 获取信息和信息加工的能力;分析讨论的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 我反省、自我锻造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 护理学的发展及基本概念
1.护理学的形成与发展;2.护理学的概念及范畴;3.护士角色及素质第二章健康与疾病1.健康2. 疾病3.医疗卫生方针及保健体系第三章人的基本需要1.需要概述2.需要的相关理论3.需要与护理第四章人的成长与发展1.成长与发展概述;2.介绍成长与发展理论:内容、研究、意义3.讨论成长与发展学说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情况及价值。第五章压力学说及其在护理中的应用1.概述2.有关压力的学说;3.个体对压力的反应、适应及应对:4.压力与护理第六章护理中的人际关系1.人际关系概述2.人际关系的社会心理基础3.人际关系的原则与发展;4.护理工作中的人际关系5.护患关系:;6.医护关系第七章护理工作中的人际沟通1.人际沟通概述2.沟通的基本要素及层次3.人际沟通的基本方式及障碍4.护患沟通第八章评判性思维和临床护理决策1.科学思维2.评判新思维3
3 1.护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2.护理学的概念及范畴; 3.护士角色及素质 第二章 健康与疾病 1.健康 2.疾病 3.医疗卫生方针及保健体系 第三章 人的基本需要 1.需要概述 2.需要的相关理论 3.需要与护理 第四章 人的成长与发展 1.成长与发展概述; 2.介绍成长与发展理论:内容、研究、意义; 3.讨论成长与发展学说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情况及价值。 第五章 压力学说及其在护理中的应用 1.概述 2.有关压力的学说; 3.个体对压力的反应、适应及应对; 4.压力与护理 第六章 护理中的人际关系 1.人际关系概述 2.人际关系的社会心理基础 3.人际关系的原则与发展; 4.护理工作中的人际关系 5.护患关系; 6.医护关系 第七章 护理工作中的人际沟通 1.人际沟通概述 2.沟通的基本要素及层次 3.人际沟通的基本方式及障碍 4.护患沟通 第八章 评判性思维和临床护理决策 1.科学思维 2.评判新思维
3.临床护理决策第九章护理程序1.概述2.护理评估3.护理诊断4.护理计划5.护理实施6.护理评价第十章文化与护理1.文化概述2.跨文化护理理论3.文化与护理第十一章护理理论1.护理理念2.护理理论3.常用护理理论第十二章护理伦理第十三章护理专业中的法律问题1.法律概述2.中国的法律体系及医疗卫生法规3.护理立法第十四章健康教育1.健康教育概述2.健康教育模式3.健康教育的原则、程序及内容4.健康教育的方法四、教学学时分配顺序总学时内容理论学时实践学时242第一章护理学的发展及基本概念22第二章健康与疾病44第三章人的基本需要22第四章人的成长与发展4
4 3.临床护理决策 第九章 护理程序 1.概述 2.护理评估 3.护理诊断 4.护理计划 5.护理实施 6.护理评价 第十章 文化与护理 1.文化概述 2.跨文化护理理论 3.文化与护理 第十一章 护理理论 1.护理理念 2.护理理论 3.常用护理理论 第十二章 护理伦理 第十三章 护理专业中的法律问题 1.法律概述 2.中国的法律体系及医疗卫生法规 3.护理立法 第十四章 健康教育 1.健康教育概述 2.健康教育模式 3.健康教育的原则、程序及内容 4.健康教育的方法 四、教学学时分配 顺序 内 容 总学时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第一章 护理学的发展及基本概念 4 2 2 第二章 健康与疾病 2 2 第三章 人的基本需要 4 4 第四章 人的成长与发展 2 2
22第五章压力学说及其在护理中的应用431第六章护理中的人际关系413第七章护理工作中的人际沟通44第八章评判性思维和临床护理决策44第九章护理程序22第十章文化与护理第十一章护理理论44321第十三章护理专业中的法律问题321第十四章健康教育66增加内容6合计4842大纲编制者:李萍大纲审定者:大纲批准者:制定时间:2006年11月5
5 第五章 压力学说及其在护理中的应用 2 2 第六章 护理中的人际关系 4 3 1 第七章 护理工作中的人际沟通 4 3 1 第八章 评判性思维和临床护理决策 4 4 第九章 护理程序 4 4 第十章 文化与护理 2 2 第十一章 护理理论 4 4 第十三章 护理专业中的法律问题 3 2 1 第十四章 健康教育 3 2 1 增加内容 6 6 合 计 48 42 6 大纲编制者:李 萍 大纲审定者: 大纲批准者: 制定时间:2006 年 11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