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 1最先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概念的学者是()。 A.朱兰B.菲根堡姆C.戴明D.泰罗 2只能事后“把关”的质量管理阶段是()。 A.产品质量体验阶段B.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C统计质量管理阶段D,现代化管理阶段 3从质量管理学的角度看,作为产品质量产生、形成和实现过程中的第一环是() A营销B.设计C采购D.产品试制 4古代的原始质量管理,基本上都属于()。 A.经验式管理B.统计质量管理C.全面质量管理D.操作者质量管理 5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质量管理处于()阶段 A.质量检验B.统计质量控制C.全面质量管理D.全面质量保证 6中国自()年开始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活动。 A.1956B.1978C.1982D.1985 7最早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概念的是()通用电气公司质量总经理菲根堡姆 A中国B。日本C.美国D.德国 8统计质量管理阶段,由()承担质量管理工作 A.操作者本人B.工长C,专职检验人员D.工程师和技术人员 9开创了统计质量控制这一领域的质量管理专家是()。 A.戴明B.休哈特C.朱兰D.石川馨 10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有() A.标准化工作B.计量工作C.质量信息工作D.质量责任制E。质量教育工作 11质量管理发展大致经过的阶段有() A质量检验阶段B.质量控制阶段C统计质量控制阶段D.全面质量管理阶段E.质量经营管理 阶段 12全而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有() A全员的质量管理B.全过程的质量管理C.全企业的质量管理D.多方法的质量管理E.经验 式的质量管理 13全面质量管理的指导思想是()。 A.质量第一B.安全第一C.用户第一D.质量第一、顾容至上 14质量定义中“特性”的含义指()。 A.固有的B.赋予的C.潜在的D.明示的 15质量管理工作的关键在于 A.领导B.工会C.质量管理办公室D.质量检验 16确定和完普产品满足巾场需要的质量称为()。 A检验质量B.设计质量C.巾场调研质量D.制造质量 17确保为顾客所提供的产品与所设计的特性相一致的质量称为()。 A.使用质量B.制造质量C,设计质量D. 检验质量 18产品质量产生、形成和实现的最后一个过程是() A.设计过程B.销售过程C.运输过程D.使用过程 19确保为顾客所提供的产品与所设计的特性相一致的质量称为()
选择题: 1 最先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概念的学者是( )。 A.朱兰 B.菲根堡姆 C.戴明 D.泰罗 2 只能事后“把关”的质量管理阶段是( )。 A.产品质量体验阶段 B.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C.统计质量管理阶段 D.现代化管理阶段 3 从质量管理学的角度看,作为产品质量产生、形成和实现过程中的第一环是( ) A 营销 B.设计 C 采购 D.产品试制 4 古代的原始质量管理,基本上都属于( )。 A.经验式管理 B.统计质量管理 C.全面质量管理 D.操作者质量管理 5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质量管理处于( )阶段。 A.质量检验 B.统计质量控制 C.全面质量管理 D.全面质量保证 6 中国自( )年开始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活动。 A.1956 B.1978 C.1982 D.1985 7 最早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概念的是( )通用电气公司质量总经理菲根堡姆 A.中国 B.日本 C.美国 D.德国 8 统计质量管理阶段,由( )承担质量管理工作。 A.操作者本人 B.工长 C.专职检验人员 D.工程师和技术人员 9 开创了统计质量控制这一领域的质量管理专家是( )。 A.戴明 B.休哈特 C.朱兰 D.石川馨 10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有( )。 A.标准化工作 B.计量工作 C.质量信息工作 D.质量责任制 E.质量教育工作 11 质量管理发展大致经过的阶段有( )。 A 质量检验阶段 B.质量控制阶段 C 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D.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E.质量经营管理 阶段 12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有( )。 A 全员的质量管理 B.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C.全企业的质量管理 D.多方法的质量管理 E.经验 式的质量管理 13 全面质量管理的指导思想是( )。 A.质量第一 B.安全第一 C.用户第一 D.质量第一、顾客至上 14 质量定义中“特性”的含义指( )。 A.固有的 B.赋予的 C.潜在的 D.明示的 15 质量管理工作的关键在于( )。 A.领导 B.工会 C.质量管理办公室 D.质量检验 16 确定和完善产品满足市场需要的质量称为( )。 A.检验质量 B.设计质量 C.市场调研质量 D.制造质量 17 确保为顾客所提供的产品与所设计的特性相一致的质量称为( )。 A.使用质量 B.制造质量 C.设计质量 D.检验质量 18 产品质量产生、形成和实现的最后一个过程是( )。 A.设计过程 B.销售过程 C.运输过程 D.使用过程 19 确保为顾客所提供的产品与所设计的特性相一致的质量称为( )
A.使用质量B.制造质量C.设计质量D.检验质量 20衡量产品质量和各项工作的尺度是()。 计量B。标准C.质量D.技术监督 21“始于识别顾客的需要,终于满足顾客的需要”是对()的质量管理的概括。 A全员B.全过程C.全企业D.多方法 22“以质量为中心,领导重视,组织落实,体系完善”是对()的质量管理的概括。 A.全员B.全过程C.全企业D,多方法 3“程序科学,方法灵活,实事求是,讲求实效”是对()的质量管理的概括。 A.全员B.全过程C.全企业D.多方法 24一般情况下,产品质量取决于()。 A市场调研质量B.设计质量C.制造质量D.使用质量E.服务质量 25从质量管理学的角度看,作为产品质量产生、形成和实现过程中的第一环是()。 A.营销B.设计C.采购D.产品试制 26企业的标准化工作是以提供()为中心 以企业的生产、技术、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为内容来制 定标准和贯彻标准的一种有组织的活动。 A.质量B.产量C.经济效益D.利税 27质量管理的核心是建立()并使之运转, A.质量检验B.质量改进C.质量体系D.质量方针 28质量改进是通过进()来实现的, A.工序B.工艺C.生产D.过程 29预防措施和纠正措施都是质量改进的()。 A.要素B.目的C.关键D.依据 30质量改进项目始于质量改进机会的() A细组B.识别C。实D.计 31质量改进计划最主要的() 是诚少质量损失,以求得过程的更高效和更好效果 A.目标B.要素C.内容D.经验 32PDCA循环可以上升、前进的关键阶段是()。 A.P阶段B.D阶段C.C阶段D.A阶段 33在PDCA循环四个阶段中,把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制定成标准、规程、制度的阶段是(), ,C阶段D.A阶段 食是项客对其要求已流清足的程度的感受。知果可感知效果与顺客期相配,质 就会()。 A.满意B.高度满意C,抱怨D.忠诚 35测量顾客满意度最常用的手段是()。 A.顾客感知质量B.顾客期望C.顾客感知价值D.顾客参与度E.顾客忠诚 37在质量改进的衡量中,米源于顾客满意程度的信息有()。 A.顾客抱怨B.废物处置C.销售商反馈D.过程稳定性E.服务人员反馈 38产品交货后,因产品不能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所造成的损失是( A.内部故障成本B.外部故障成本C 外部质量保证成本D.鉴定成本 39质量成本的分析研究工作应由()组织领导。 A.总经理B.总工程师C.总会计师D.总工程师和总会计师 40产品在各道工序加工完毕和成品入库时的检验和试验费用称为()
A.使用质量 B.制造质量 C.设计质量 D.检验质量 20 衡量产品质量和各项工作的尺度是( )。 A.计量 B.标准 C.质量 D.技术监督 21“始于识别顾客的需要,终于满足顾客的需要”是对( )的质量管理的概括。 A.全员 B.全过程 C.全企业 D.多方法 22“以质量为中心,领导重视,组织落实,体系完善”是对( )的质量管理的概括。 A.全员 B.全过程 C.全企业 D.多方法 23“程序科学,方法灵活,实事求是,讲求实效”是对( )的质量管理的概括。 A.全员 B.全过程 C.全企业 D.多方法 24 一般情况下,产品质量取决于( )。 A 市场调研质量 B.设计质量 C.制造质量 D.使用质量 E.服务质量 25 从质量管理学的角度看,作为产品质量产生、形成和实现过程中的第一环是( )。 A.营销 B.设计 C. 采购 D.产品试制 26 企业的标准化工作是以提供( )为中心,以企业的生产、技术、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为内容来制 定标准和贯彻标准的一种有组织的活动。 A.质量 B.产量 C.经济效益 D.利税 27 质量管理的核心是建立( )并使之运转。 A. 质量检验 B.质量改进 C.质量体系 D.质量方针 28 质量改进是通过改进( )来实现的。 A.工序 B.工艺 C.生产 D.过程 29 预防措施和纠正措施都是质量改进的( )。 A. 要素 B.目的 C.关键 D.依据 30 质量改进项目始于质量改进机会的( )。 A.组织 B.识别 C.实施 D.计划 31 质量改进计划最主要的( )是减少质量损失,以求得过程的更高效率和更好效果。 A.目标 B.要素 C.内容 D.经验 32PDCA 循环可以上升、前进的关键阶段是( )。 A.P 阶段 B.D 阶段 C.C 阶段 D.A 阶段 33 在 PDCA 循环四个阶段中,把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制定成标准、规程、制度的阶段是( )。 A.P 阶段 B.D 阶段 C.C 阶段 D.A 阶段 34 顾客满意是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受。如果可感知效果与顾客期望相匹配,顾客 就会( )。 A.满意 B.高度满意 C.抱怨 D.忠诚 35 测量顾客满意度最常用的手段是( )。 A.当面交谈 B.书面问卷 C.电话访问 D.焦点小组 36 决定顾客满意度的因素有( )。 A.顾客感知质量 B.顾客期望 C.顾客感知价值 D.顾客参与度 E.顾客忠诚 37 在质量改进的衡量中,来源于顾客满意程度的信息有( )。 A.顾客抱怨 B.废物处置 C.销售商反馈 D.过程稳定性 E.服务人员反馈 38 产品交货后,因产品不能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所造成的损失是( )。 A.内部故障成本 B.外部故障成本 C.外部质量保证成本 D.鉴定成本 39 质量成本的分析研究工作应由( )组织领导。 A.总经理 B.总工程师 C.总会计师 D.总工程师和总会计师 40 产品在各道工序加工完毕和成品入库时的检验和试验费用称为( )
A.鉴定成本B.内部故障成本C.工序和成品检验费D.工序控制费 41开展质量成本分析在计划实施阶段一般()发布一次。 月C.三年D.半年 2质算成太是衡藏企业所量管理活动和质量体系()的依 A.品质性B.经济性C.时效性D.有效性 43据国外企业统计,质量成本一般占企业总销售额的()。 A.5%B109%C59%100kD150% 44质量成本的降低可以通过提高()质量得以实现 A维修B,检验 。管理D 工行 45在产品的制造和销售过程中所发生的质量成本是()。 A.直接质量成本B.间接质量成本C.无形质量成本D.过程质量成本 46无形雨量成本屈于()。 A.直接而量成本B间接质量成本C.鉴定成本D.预防成本 47在直接质量成本构成中,内部故障成本占全部质量成本的()。 A.25%-40%B.20%-40%C.10%-50%D.0.5%-5% 48在直接质量成本构成中,外部故障成本占全部质量成本的()。 A.259%-40%B.20%-40%C.10%-509%D.0.5%-一5% 9在直接质量成本构成中,鉴定成本占全部质量成本的() A.,25%-40%B。20%-40%C.10%-50%D.0.5%-5% 50在直接质量成本构成中,预防成本占全部质量成本的() A.25%-40%B.20%-40%C.10%-50%D.0.5%-5% 51质量评审费属于()。 A.预防成本B.鉴定成本C.内部故障成本D.外部故障成本 52下列各项费用中属于内部故疏成本的是() A.降价费B.工序控制费C.不合格品处理费D.进货测试 53有关“废品损失正确叙述的是(). A.生产有缺陷产品直接或间接发生的有关费用B.制造有缺陷的产品所造成的损失 C.由于未能正确地做工作而支出的无效或负效费用D.保证产品质量而支出的一切费用 B.制造的产品在经济上已不值得修复利用而发生的损失 54研究质量成本的意义有()】 A.有利于控制和降低成本B.有利于贯彻质量责任制C.有利于满足客关于质量成本方面的需 要D。有利于监测和评价质量体系E.促进企业领导重视产品质量 55直接质量成木由()构成。 A.内部故障成本B。外部故障成本C,鉴定成本D,预防成本K.无形成木 56内部故障成本一般包括()。 A废品损失B。返工费 ,复检和筛选费D.停工损失E。不合格品处理费 57外部质量成本一般包括()。 A保修费B。索赔费C诉讼费D.退货费E.降价费 58整定成本一般句括()。 A。进货检验费B.工序和成品检验费C.在库物资检验费D.质量评审贷E.对测试设备评价 59预防成本一般包括()。 A.质量计划编制费B.工序控制费C.质量评审费D.质量信息费E.质量管理培训教有及实 施费
A.鉴定成本 B.内部故障成本 C.工序和成品检验费 D.工序控制费 41 开展质量成本分析在计划实施阶段一般( )发布一次。 A.一年 B.一月 C.三年 D.半年 42 质量成本是衡量企业质量管理活动和质量体系( )的依据。 A.品质性 B.经济性 C.时效性 D.有效性 43 据国外企业统计,质量成本一般占企业总销售额的( )。 A.5% B.10% C. 5%~10% D.15% 44 质量成本的降低可以通过提高( )质量得以实现。 A.维修 B.检验 C.管理 D.工作 45 在产品的制造和销售过程中所发生的质量成本是( )。 A.直接质量成本 B.间接质量成本 C.无形质量成本 D.过程质量成本 46 无形质量成本属于( )。 A.直接质量成本 B 间接质量成本 C.鉴定成本 D.预防成本 47 在直接质量成本构成中,内部故障成本占全部质量成本的( )。 A.25%-40% B.20%-40% C.10%-50% D.0.5%-5% 48 在直接质量成本构成中,外部故障成本占全部质量成本的( )。 A.25%-40% B.20%-40% C.10%-50% D.0.5%~5% 49 在直接质量成本构成中,鉴定成本占全部质量成本的( )。 A..25%-40% B。20%-40% C .10%-50% D.0.5%-5% 50 在直接质量成本构成中,预防成本占全部质量成本的 ( )。 A.25%-40% B.20%-40% C.10%-50% D.0.5%-5% 51 质量评审费属于( )。 A.预防成本 B.鉴定成本 C.内部故障成本 D.外部故障成本 52 下列各项费用中属于内部故障成本的是( )。 A.降价费 B.工序控制费 C.不合格品处理费 D.进货测试费 53 有关“废品损失"正确叙述的是( )。 A.生产有缺陷产品直接或间接发生的有关费用 B.制造有缺陷的产品所造成的损失 C.由于未能正确地做工作而支出的无效或负效费用 D.保证产品质量而支出的一切费用 E.制造的产品在经济上已不值得修复利用而发生的损失 54 研究质量成本的意义有( )。 A.有利于控制和降低成本 B.有利于贯彻质量责任制 C.有利于满足顾客关于质量成本方面的需 要 D.有利于监测和评价质量体系 E.促进企业领导重视产品质量 55 直接质量成本由( )构成。 A.内部故障成本 B。外部故障成本 C.鉴定成本 D,预防成本 K.无形成本 56 内部故障成本一般包括( )。 A.废品损失 B.返工费 C.复检和筛选费 D.停工损失 E.不合格晶处理费 57 外部质量成本一般包括( )。 A 保修费 B.索赔费 C 诉讼费 D.退货费 E.降价费 58 鉴定成本一般包括( )。 A. 进货检验费 B.工序和成品检验费 C. 在库物资检验费 D.质量评审费 E.对测试设备评价 费 59 预防成本一般包括( )。 A. 质量计划编制费 B. 工序控制费 C. 质量评审费 D. 质量信息费 E. 质量管理培训教育及实 施费
60间接质量成本一般包括()。 A无形质量成本B.供应商质量成本C设备质量成本D.使用质量成本E.信誉质量成本 61计算质量成本的方法有 A质量成本法B.生产成本法C.过程成本法D.财务成本法E.质量损失法25质量损失费可 以是()费用。 A有形损失B无形损失C内部损失D.外部损失E.信誉损失 62下述费用中属预防成本的有(), A质量评审费B。产品评审费 C工序检验费D.工序控制费E.质量信息 63下述费用中不属鉴定成本的有()。 A诉讼费B.降价费C.质量评审费D.返工费E.质量管理实施费 64下述费用中属预防成本的有()。 A质量评审赞B.产品评审费C工序检验费D.工序控制费E,质量信息费 5顾客调杏费用应计入() A.鉴定成本B.预防成本C.内部故障成本D.外部故障成本 66,我国的质量监督主要包括() A.抽查型质量监督B.执法型质量监督C.评价型质量监督D.仲裁型质量监督E。产品质量 社会监督 67.根据我国《产品质量法》,产品质量监督拾杏的主要形式句括() A监督抽查B.统一监督检查C.定期监督检查D.日常监督检查 68. 从中国的标准体系来看,标准主要分为( A.国家标准B.行业标准C.地方标准D.企业标准 69.依据产品质量免检的有关规定,下列哪些条件是企业所必须满足的() A。产品质量长期稳定,企业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 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经济效益在行业内挂名前列 c 产品标准达到或者 于国家标 、行业标准要求 D.产品经市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连续三次以上(含三次)监督检查均为合格: E。产品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产业政策。 70.对于生产和销售无证产品的单位或个人,视情节经重,追究以下行政青任:() A.各级质量监督机构有权责令生产无证产品的单位停止生产,并处以相当于已生产的无证产品价 值的15% 20%的罚表 B.有使用价值的,必须经生产无证产品的单位的主管机关审批后,标明“处理品”字样,方可 销售: C.各级质量监督机构或工商行玫管理机关有权责令销售无证产品的单位或个人停止销售:已经 售出的无证产品,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没收其全部违法所得,并处以相当于销售额30%一40% 的罚款: D.未告出的无证产品。由当地产品质量监督机枸按照已经售出的无证产品的处理原则进行处理, 71用米证明质量管理体系符合规定要求并验证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的文件称为()。 A.程序B.质量计划C.质量记录D.作业指导书 72质量方针是由企业的()正式发布的该组织的总的质量宗旨和质量方向 A.领导B.质量管理部门C.最高管理者D.总经理 3在PCA循环四个阶段中 ,把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制定成标准、规程、制度的阶段是() A.P阶段B.D阶段C.C阶段D.A阶段 74PDCA循环的四个阶段七个步骤的第四个步骤是() A.总结B.拟订对策并实施
60 间接质量成本一般包括( )。 A 无形质量成本 B.供应商质量成本 C 设备质量成本 D.使用质量成本 E.信誉质量成本 61 计算质量成本的方法有( )。 A 质量成本法 B.生产成本法 C.过程成本法 D.财务成本法 E.质量损失法 25 质量损失费可 以是( )费用。 A 有形损失 B 无形损失 C 内部损失 D.外部损失 E.信誉损失 62 下述费用中属预防成本的有( )。 A 质量评审费 B.产品评审费 C 工序检验费 D.工序控制费 E.质量信息费 63 下述费用中不属鉴定成本的有( )。 A 诉讼费 B.降价费 C. 质量评审费 D. 返工费 E. 质量管理实施费 64 下述费用中属预防成本的有( )。 A 质量评审费 B.产品评审费 C 工序检验费 D.工序控制费 E.质量信息费 65 顾客调查费用应计入( ) A.鉴定成本 B.预防成本 C.内部故障成本 D. 外部故障成本 66.我国的质量监督主要包括( ) A.抽查型质量监督 B. 执法型质量监督 C. 评价型质量监督 D. 仲裁型质量监督 E. 产品质量 社会监督 67.根据我国《产品质量法》,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的主要形式包括( ) A. 监督抽查 B. 统一监督检查 C. 定期监督检查 D. 日常监督检查 68.从中国的标准体系来看,标准主要分为( ) A.国家标准 B.行业标准 C.地方标准 D.企业标准 69.依据产品质量免检的有关规定,下列哪些条件是企业所必须满足的( ) A.产品质量长期稳定,企业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 B.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经济效益在行业内排名前列; C.产品标准达到或者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要求; D.产品经市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连续三次以上(含三次)监督检查均为合格; E.产品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产业政策。 70.对于生产和销售无证产品的单位或个人,视情节轻重,追究以下行政责任:( ) A.各级质量监督机构有权责令生产无证产品的单位停止生产,并处以相当于已生产的无证产品价 值的 15%~20%的罚款 B.有使用价值的,必须经生产无证产品的单位的主管机关审批后,标明“处理品”字样,方可 销售; C.各级质量监督机构或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有权责令销售无证产品的单位或个人停止销售;已经 售出的无证产品,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没收其全部违法所得,并处以相当于销售额 30%~40% 的罚款; D.未售出的无证产品,由当地产品质量监督机构按照已经售出的无证产品的处理原则进行处理。 71 用来证明质量管理体系符合规定要求并验证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的文件称为( )。 A.程序 B.质量计划 C.质量记录 D.作业指导书 72 质量方针是由企业的( )正式发布的该组织的总的质量宗旨和质量方向。 A.领导 B.质量管理部门 C.最高管理者 D.总经理 73 在 PDCA 循环四个阶段中,把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制定成标准、规程、制度的阶段是( )。 A.P 阶段 B.D 阶段 C.C 阶段 D.A 阶段 74 PDCA 循环的四个阶段七个步骤的第四个步骤是( ) A.总结 B.拟订对策并实施
C.分析间题原因D.效果的确认 75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企业除应有()上的保证能力以外,还应有资源上的保证能力。 A.管理B.质量计划C.质量政策与程序D.质量文件 76 品或质量管 体系认证 普遍称》 )认证 A.生产企业B.顾客C.经销企业D.第三方 77用于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依据应是()。 A.GB/T19000B.GB/T19001C.GB/T19021D.GB/T19011 782000版1509000族标准采用以下那种模式 A。质量保证B。过程方法 C、持续改进 79IS09000系列标准我国()采用。 A参照B.等同C.部分D.没有 80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 A历量手册B.程序文件C.历量计别D.历量记录E.作业指导书 81质量管理体系要素之一的资源应包括() A材料B.半成品C.能源D.人力资源E.计算机软件 82质量职责所包括的各项活动有()。 A.设计B.采购C生产制造D.检验E.使用 83产品设计的质量职能就是把()的需要转化为材料、产品和过程的技术规范」 A。倾客D.供应商C.经销商D.生产企业 84在设计评审的具体项目中 ,与产品规范有关的项日有() A.安全性B.可信性C.环境相容性D.设计的检验和试验能力 85设计出的产品必须做到“好用、好造、好修、好看”是()评审应遵守的原则。 A.初期B.中期C.终期D.事后 86质量认证是()从事的活动. 4第一方第 方C.第三方D.政府 工人可控差错的类别有()。 A.无意差错B.过失差错C,有意差错D.随机差错E技术差错 88管理人员的可控差错的类别,有()。 A.无意差错B.技术差错C.有意差错D.过失差错E.随机差错 89质量或进的环境要求有()。 要有以满足项客要求和设置更强竞争目标为中心的、新颖的、共同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 B。应具体制定企业质量改进目标 C.应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进行公开交流、沟通和合作 D。应对质量改进所需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认可 E.应对企业全体成员进行教有和培训 90引起管理者可控差错的原因有() A质量意识淡薄B,对质量管理的成果和质量管理的方法的理解不同 C.对适用性含义的理解不同D.质量管理部门的人员很少参与产品设计和决策E.单位领导不 重规 91管理人员可控差错的防止方法有()」 人上层管理者要在思想上重视 品质量 切实贯彻“质量第一”的方针,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B。有明确的质量改进计划,摆脱“救火式”的工作方式 C.设立专职的质量管理部门,做到组织落实 D.建立质量责任制,明确职责,充分发挥各部门执行质量职能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C.分析问题原因 D.效果的确认 75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企业除应有( )上的保证能力以外,还应有资源上的保证能力。 A.管理 B.质量计划 C.质量政策与程序 D.质量文件 76 产品或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普遍称为( )认证。 A.生产企业 B.顾客 C.经销企业 D.第三方 77 用于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依据应是( )。 A.GB/T 19000 B.GB/T 19001 C.GB/T 19021 D.GB/T 19011 78 2000 版 ISO9000 族标准采用以下那种模式 A.质量保证 B.过程方法 C.持续改进 D.要素 79 ISO 9000 系列标准我国( )采用。 A.参照 B.等同 C.部分 D.没有 80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 )。 A 质量手册 B.程序文件 C.质量计划 D.质量记录 E.作业指导书 81 质量管理体系要素之一的资源应包括( )。 A 材料 B.半成品 C.能源 D.人力资源 E.计算机软件 82 质量职责所包括的各项活动有( )。 A.设计 B.采购 C 生产制造 D.检验 E.使用 83 产品设计的质量职能就是把( )的需要转化为材料、产品和过程的技术规范。 A.顾客 D.供应商 C.经销商 D.生产企业 84 在设计评审的具体项目中,与产品规范有关的项目有( )。 A.安全性 B.可信性 C.环境相容性 D.设计的检验和试验能力 85 设计出的产品必须做到“好用、好造、好修、好看”是( )评审应遵守的原则。 A.初期 B.中期 C.终期 D.事后 86 质量认证是( )从事的活动。 A. 第一方 B. 第二方 C. 第三方 D. 政府 87 工人可控差错的类别有( )。 A.无意差错 B.过失差错 C.有意差错 D.随机差错 E 技术差错 88 管理人员的可控差错的类别,有( )。 A.无意差错 B.技术差错 C.有意差错 D.过失差错 E.随机差错 89 质量改进的环境要求有( )。 A 要有以满足顾客要求和设置更强竞争目标为中心的、新颖的、共同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 B.应具体制定企业质量改进目标 C.应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进行公开交流、沟通和合作 D.应对质量改进所需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认可 E.应对企业全体成员进行教育和培训 90 引起管理者可控差错的原因有( )。 A 质量意识淡薄 B.对质量管理的成果和质量管理的方法的理解不同 C.对适用性含义的理解不同 D.质量管理部门的人员很少参与产品设计和决策 E.单位领导不 重视 91 管理人员可控差错的防止方法有( )。 A.上层管理者要在思想上重视产品质量,切实贯彻“质量第一”的方针,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B.有明确的质量改进计划,摆脱“救火式”的工作方式 C.设立专职的质量管理部门,做到组织落实 D.建立质量责任制,明确职责,充分发挥各部门执行质量职能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