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2015版)课程教学大纲 小班讨论(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小结、作业讲评、重点难点习题。 教学内容: (1)弯曲变形、应力状态(2学时)。 (2)能量法(2学时)。 考核方式 本课程考核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 期评总评成绩=平时成绩+期中测验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实验成绩 式中:平时成绩占30%:期中测验成绩15%;期末成绩占50%:实验成绩占5% 持续改进方法 1、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方法和教学理念。 2、各章节布置一定量的习题。 3、对重点、难点内容安排小班讨论课。 4、课后对疑难问题安排答疑。 5、不断总结不同教学方法、手段与教学效果的关系,因材施教,改进方式方法。 6、结合当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改进或更新教学内容。 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刘鸿文编,《材料力学》(第6版)(L,山),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7月。 参考书1:孙训方等编,《材料力学》(第5版)(L,D,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2:R.C.Hibbeler,Mechanics of Materials,third edition,Prentice-Hall,Upper Sadde River,1997. 授课手段(教学方法) 本课程的课堂教学学时为54学时,课堂多媒体演示讲解:课堂讨论4学时,实验课12学时。 以课堂教学(含小班讨论)为主,结合自学、和实验教学。 课堂教学主要讲解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基本分析方法,并将自然现象、日常生活中遇 到的现象以及高科技中的问题等融入基本理论的讲解,使同学们更好地熟悉或掌握材料力学的基本原理, 提高学生对材料力学的兴趣、熟悉材料力学的理论体系、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课堂教学尽量引入互动环 3
湖南大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2015 版)课程教学大纲 31 小班讨论(4 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小结、作业讲评、重点难点习题。 教学内容: (1) 弯曲变形、应力状态 (2 学时)。 (2) 能量法 (2 学时)。 考核方式 本课程考核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 期评总评成绩 = 平时成绩+期中测验成绩 + 期末考试成绩 + 实验成绩 式中:平时成绩占 30%;期中测验成绩 15%;期末成绩占 50%;实验成绩占 5% 持续改进方法 1、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方法和教学理念。 2、各章节布置一定量的习题。 3、对重点、难点内容安排小班讨论课。 4、课后对疑难问题安排答疑。 5、不断总结不同教学方法、手段与教学效果的关系,因材施教,改进方式方法。 6、结合当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改进或更新教学内容。 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刘鸿文编,《材料力学》(第 6 版) (I, II),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年 7 月。 参考书 1:孙训方 等编,《材料力学》(第 5 版) (I, II),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年。 参考书 2:R. C. Hibbeler, Mechanics of Materials, third edition, Prentice-Hall, Upper Sadde River, 1997. 授课手段(教学方法) 本课程的课堂教学学时为 54 学时,课堂多媒体演示讲解;课堂讨论 4 学时,实验课 12 学时。 以课堂教学(含小班讨论)为主,结合自学、和实验教学。 课堂教学主要讲解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基本分析方法,并将自然现象、日常生活中遇 到的现象以及高科技中的问题等融入基本理论的讲解,使同学们更好地熟悉或掌握材料力学的基本原理, 提高学生对材料力学的兴趣、熟悉材料力学的理论体系、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课堂教学尽量引入互动环
湖南大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2015版)课程教学大纲 节,使同学们能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对比较容易理解的章节让学生自学,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抓住要点的能力。 附:实验 1.内容及其学时分配、实验安排表 实验类别 每组人 实验学 序号 实验项目 内容提要 验证 综合设计 开放 数 时 试验设备介绍,低碳钢及铸 1 拉伸 3 2 铁的拉伸性能测试。 试验设备介绍,低碳钢及铸 压缩 2 铁的压缩性能测试。 引伸仪及测量原理介绍,低 弹性模量测定 1.5 碳钢弹性模量测定。 试验设备介绍,低碳钢及铸 扭转 1.5 铁的扭转性能测试。 电测原理介绍,测定弯曲梁 5 梁弯曲 2 应力分布,验证弯曲理论。 弯扭组合应力 利用应变电测原理,测定结 6 1.5 测试 构任意点主应力大小方向。 弯扭组合内力 利用应变电测原理,测定结 1.5 测试 构任意点内力大小。 2.实验预习和实验报告的要求、考核方式 实验前要求预习实验内容,实验后要求独立完成实验报告。 3
湖南大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2015 版)课程教学大纲 32 节,使同学们能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对比较容易理解的章节让学生自学,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抓住要点的能力。 附: 实验 1.内容及其学时分配、实验安排表 序号 实验项目 内容提要 实验类别 每组人 数 实验学 验证 综合设计 开放 时 1 拉伸 试验设备介绍,低碳钢及铸 铁的拉伸性能测试。 √ 3 2 2 压缩 试验设备介绍,低碳钢及铸 铁的压缩性能测试。 √ 3 2 3 弹性模量测定 引伸仪及测量原理介绍,低 碳钢弹性模量测定。 √ 1 1.5 4 扭转 试验设备介绍,低碳钢及铸 铁的扭转性能测试。 √ 3 1.5 5 梁弯曲 电测原理介绍,测定弯曲梁 应力分布,验证弯曲理论。 √ 1 2 6 弯扭组合应力 测试 利用应变电测原理,测定结 构任意点主应力大小方向。 √ 1 1.5 7 弯扭组合内力 测试 利用应变电测原理,测定结 构任意点内力大小。 √ 1 1.5 2. 实验预习和实验报告的要求、考核方式 实验前要求预习实验内容,实验后要求独立完成实验报告
湖南大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2015版)课程教学大纲 编 码:EP04013 Code:EP04013 课程名称:材料力学A Course Title:Material Mechanics A 课程类别:学类核心 Course category:Core Courses in General Category 学分:3 Credit(s):3 开课单位: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 Offering College/School:College of Mechanical Vehicle Engineering 课程描述:本课程是一门为工程力学、机械、材料、土木等理工科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必修课。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固体力学的基本概念及一维问题一杆件的强度、刚度的计 算,为学生学习相关的后续专业课程,如弹性力学和实验应力分析等打下必不可少的基础。通 过材料力学的教学过程逐步培养学生分析、概括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内容为杆件的四个 基本变形的基本分析方法。 Course description:Mechanics of Materials is a required basic specialized course for engineering mechanics,machinery,materialsand civil engineering specialties.Through this course,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master the calculating skills on the strength,stiffness of bars and the fundamental theories for the follow-up specialized courses such as Elasticity and Experimental Stress Analysis, and to develop the ability to analyze and resolve problems.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course include four basic deformations of bars. 3
湖南大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2015 版)课程教学大纲 33 编 码:EP04013 Code: EP04013 课程名称:材料力学 A Course Title: Material Mechanics A 课程类别:学类核心 Course category: Core Courses in General Category 学 分:3 Credit(s): 3 开课单位: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 Offering College/School: College of Mechanical & Vehicle Engineering 课程描述:本课程是一门为工程力学、机械、材料、土木等理工科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必修课。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固体力学的基本概念及一维问题——杆件的强度、刚度的计 算,为学生学习相关的后续专业课程,如弹性力学和实验应力分析等打下必不可少的基础。通 过材料力学的教学过程逐步培养学生分析、概括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内容为杆件的四个 基本变形的基本分析方法。 Course description: Mechanics of Materials is a required basic specialized course for engineering mechanics, machinery, materialsand civil engineering specialties. Through this course,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master the calculating skills on the strength, stiffness of bars and the fundamental theories for the follow-up specialized courses such as Elasticity and Experimental Stress Analysis, and to develop the ability to analyze and resolve problems.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course include four basic deformations of bars
湖南大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2015版)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内容 (一)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具备以下能力: 1材料力学是一门技术基础课。通过对材料力学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增强工程意识,培养学生的力 学基础理论及应用能力。为学生今后学习各门专业课奠基必要的基础(毕业要求1.3)。 2.通过材料力学教学,使学生理解强度、刚度的概念及有关计算,让学生了解材料力学的理论基础。建 立杆件的各种基本变形的强度、刚度条件,从而学会对受力杆件进行各种计算和设计(毕业要求15)。 3在材料力学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对工程中的构件一杆的分析计算能力。为培养社会主义高素 质技术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毕业要求4.2)。 (二)基本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材料力学研究的对象及其任务,了解并掌握材料力学的基本假 设及力学模型,了解内力、应力和应变的概念,了解杆件的四种基本变形。 相应毕业要求:1.3 教学内容:1.材料力学研究的对象及其任务。 2.材料力学的发展过程。 3.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 4.外力、内力、应力、应变的概念。 5.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6.研究材料力学的基本方法。 7.课程的性质、目的与学习要。 学时分配:课堂教学2学时 第二章轴向拉伸与压缩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并理解轴向拉压杆的外力及变形特征,学会用截面法来计算轴力及画 轴力图。理解轴向拉压杆横截面上的应力分布规律。利用其强度条件学会计算三个方面的问题,即强度校 核、设计截面尺寸和确定许用载荷。理解低碳钢在拉伸时的四个变形阶段及材料的强度和塑性指标。理解 材料在压缩时的力学性能以及塑性材料与脆性材料力学性质的异同处。建立轴向拉压杆的纵向变形和横向 变形的概念,掌握轴向拉压杆轴向变形的胡克定律。熟练掌握拉压超静定问题的解法。了解拉压杆的变性 能的概念 教学重点:轴力及轴力图:轴向拉压杆横截面上的应力分布规律:强度条件:低碳钢在拉伸时的四个变形 3
湖南大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2015 版)课程教学大纲 34 课程内容 (一)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具备以下能力: 1.材料力学是一门技术基础课。通过对材料力学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增强工程意识,培养学生的力 学基础理论及应用能力。为学生今后学习各门专业课奠基必要的基础(毕业要求 1.3)。 2.通过材料力学教学,使学生理解强度、刚度的概念及有关计算,让学生了解材料力学的理论基础。建 立杆件的各种基本变形的强度、刚度条件,从而学会对受力杆件进行各种计算和设计(毕业要求 1.5)。 3.在材料力学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对工程中的构件——杆的分析计算能力。为培养社会主义高素 质技术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毕业要求 4.2)。 (二)基本教学内容 第一章 绪论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材料力学研究的对象及其任务,了解并掌握材料力学的基本假 设及力学模型,了解内力、应力和应变的概念,了解杆件的四种基本变形。 相应毕业要求:1.3 教学内容:1. 材料力学研究的对象及其任务。 2. 材料力学的发展过程。 3. 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 4. 外力、内力、应力、应变的概念。 5. 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6. 研究材料力学的基本方法。 7. 课程的性质、目的与学习要。 学时分配:课堂教学 2 学时 第二章 轴向拉伸与压缩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并理解轴向拉压杆的外力及变形特征,学会用截面法来计算轴力及画 轴力图。理解轴向拉压杆横截面上的应力分布规律。利用其强度条件学会计算三个方面的问题,即强度校 核、设计截面尺寸和确定许用载荷。理解低碳钢在拉伸时的四个变形阶段及材料的强度和塑性指标。理解 材料在压缩时的力学性能以及塑性材料与脆性材料力学性质的异同处。建立轴向拉压杆的纵向变形和横向 变形的概念,掌握轴向拉压杆轴向变形的胡克定律。熟练掌握拉压超静定问题的解法。了解拉压杆的变性 能的概念 教学重点:轴力及轴力图;轴向拉压杆横截面上的应力分布规律;强度条件;低碳钢在拉伸时的四个变形
湖南大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2015版)课程教学大纲 阶段:轴向拉压杆的纵向变形和横向变形:拉压超静定问题。 教学难点:拉压超静定问题。 相应毕业要求:1.3 教学内容:1.轴向拉压杆的外力及变形特征,用截面法来计算轴力及画轴力图。 2.轴向拉压杆横截面上的应力分布规律。强度计算。 3.低碳钢在拉伸时的四个变形阶段及材料的强度和塑性指标。 4.材料在压缩时的力学性能以及塑性材料与脆性材料力学性质的异同处。 5.轴向拉压杆的纵向变形和横向变形,轴向拉压杆轴向变形的胡克定律。 6.拉压超静定问题。 学时分配:课堂教学8学时 第三章剪切与挤压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直接剪切的定义和掌握其剪切、挤压的实用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剪切、挤压的实用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有效挤压面积的确定。 相应毕业要求:1.3 教学内容:1.剪切的定义和剪切。 2.挤压的实用计算方法。 学时分配:课堂教学2学时 第四章扭转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圆轴扭转的内力特点,学会计算外力偶矩和扭矩。理解圆轴 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切应力分布规律,掌握圆轴扭转强度计算的方法。理解圆轴扭转时的变形一一相对扭转 角和切应变的概念和圆轴扭转的刚度条件,掌握刚度计算的方法。 教学重点:轴扭转的内力特点,计算外力偶矩和扭矩: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切应力分布规律:圆轴扭转 强度计算;圆轴扭转时的变形。 教学难点: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切应力分布规律;圆轴扭转时的变形,扭转静不定。 相应毕业要求:1.3 教学内容:1.圆轴扭转的内力特点,计算外力偶矩和扭矩。 2.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切应力分布规律,圆轴扭转强度计算的方法。 3.圆轴扭转时的变形,刚度计算的方法。 4.扭转静不定求解。 3
湖南大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2015 版)课程教学大纲 35 阶段;轴向拉压杆的纵向变形和横向变形;拉压超静定问题。 教学难点:拉压超静定问题。 相应毕业要求:1.3 教学内容:1. 轴向拉压杆的外力及变形特征,用截面法来计算轴力及画轴力图。 2. 轴向拉压杆横截面上的应力分布规律。强度计算。 3. 低碳钢在拉伸时的四个变形阶段及材料的强度和塑性指标。 4. 材料在压缩时的力学性能以及塑性材料与脆性材料力学性质的异同处。 5. 轴向拉压杆的纵向变形和横向变形,轴向拉压杆轴向变形的胡克定律。 6. 拉压超静定问题。 学时分配:课堂教学 8 学时 第三章 剪切与挤压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直接剪切的定义和掌握其剪切、挤压的实用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剪切、挤压的实用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有效挤压面积的确定。 相应毕业要求:1.3 教学内容:1. 剪切的定义和剪切。 2. 挤压的实用计算方法。 学时分配:课堂教学 2 学时 第四章 扭转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圆轴扭转的内力特点,学会计算外力偶矩和扭矩。理解圆轴 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切应力分布规律,掌握圆轴扭转强度计算的方法。理解圆轴扭转时的变形——相对扭转 角和切应变的概念和圆轴扭转的刚度条件,掌握刚度计算的方法。 教学重点:轴扭转的内力特点,计算外力偶矩和扭矩;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切应力分布规律;圆轴扭转 强度计算;圆轴扭转时的变形。 教学难点: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切应力分布规律;圆轴扭转时的变形,扭转静不定。 相应毕业要求:1.3 教学内容:1. 圆轴扭转的内力特点,计算外力偶矩和扭矩。 2. 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切应力分布规律,圆轴扭转强度计算的方法。 3. 圆轴扭转时的变形,刚度计算的方法。 4. 扭转静不定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