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心理学… 教育学… …18 普通话… ……*………40 教育技术学导论… ……45 教育传播学… ……54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 …61 学习科学与技术… …71 教学系统设计… …78 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 …87 摄影技术基础… …96 摄像技术… …105 计算机网络… …114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122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130 数据结构… …138 创意美术基础… …147 构成设计… …153 平面设计与二维动画制作… …159 三维建模与动画设计… …174 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 …181 非线性编辑… ……188 专业英语……“ …198 虚拟现实技术教育应用… …209 教育软件工程… ……219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法… …229 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与环境… …237 教育评价与测量… ……244 培训方案与课程设计… …253
1 目 录 心理学……………………………………………………………………………………1 教育学……………………………………………………………………………………18 普通话……………………………………………………………………………………40 教育技术学导论…………………………………………………………………………45 教育传播学………………………………………………………………………………54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61 学习科学与技术………………………………………………………………………71 教学系统设计……………………………………………………………………………78 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87 摄影技术基础……………………………………………………………………………96 摄像技术………………………………………………………………………………105 计算机网络………………………………………………………………………………114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122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130 数据结构………………………………………………………………………………138 创意美术基础……………………………………………………………………………147 构成设计………………………………………………………………………………153 平面设计与二维动画制作………………………………………………………………159 三维建模与动画设计……………………………………………………………………174 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181 非线性编辑………………………………………………………………………………188 专业英语………………………………………………………………………………198 虚拟现实技术教育应用………………………………………………………………209 教育软件工程……………………………………………………………………………219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法……………………………………………………………………229 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与环境………………………………………………………………237 教育评价与测量…………………………………………………………………………244 培训方案与课程设计……………………………………………………………………253
产品设计… ………*…260 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 ……265 模块化编程与传感器应用………271 中小学STEAM教育与创新教育… …276 知识管理与绩效技术… …284 数字音频技术……292 中小学创意课程开发与实践 …299 数字影视创作… …306 人工智能概论………311 教育技术前沿…。 …317 智慧教育与智慧校园… …324 现当代文学经典鉴赏… …333 中国文化概论… ……344 东西方文化与礼仪… …348 健康体适能………357 2
2 产品设计………………………………………………………………………………260 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265 模块化编程与传感器应用………………………………………………………………271 中小学 STEAM 教育与创新教育………………………………………………………276 知识管理与绩效技术……………………………………………………………………284 数字音频技术……………………………………………………………………………292 中小学创意课程开发与实践……………………………………………………………299 数字影视创作……………………………………………………………………………306 人工智能概论……………………………………………………………………………311 教育技术前沿……………………………………………………………………………317 智慧教育与智慧校园……………………………………………………………………324 现当代文学经典鉴赏……………………………………………………………………333 中国文化概论……………………………………………………………………………344 东西方文化与礼仪………………………………………………………………………348 健康体适能………………………………………………………………………………357
《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psychology) 执笔者:郭淑斌 审核人:王玉龙 编写日期:2018年8月 一、课程基本信息 适用专业 教育技术学 开课单位 人文与教育学院教育信息技术系 课程类型 专业基础课 课程性质 必修课 是否为双语 否 学分数 2 学时数 总学时32,其中:实验(实训)学时0:课外学时0 先修课程 无 后续课程 教学系统设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法等 二、课程简述 《心理学》是教师教育学习领域的基础课程,属于师范类学生的公共必修课。通过教学,旨 在使学生系统掌握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掌握心理调适的基本方法,提高自 我教育能力,形成健全人格,完善教师素质结构,以适应教师素质与教育改革的要求。本大纲立 足于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从课时安排到课程内容均有所改革。改革后的《心理学》课程任务更加 明确而具有针对性,集中于心理学基础理论知识的讲授,作为先修课程,它为《教育学》《教 育心理学》两门课程的学习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本课程所支撑的毕业要求 (一)本课程内容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 1.信息技术教育方向 毕业要求 课程名称与指标点的对应关系矩阵 心理学 毕业要求1一思想、身心素养:德、智、 指标点1-3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 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 0.3 理素质。 养和道德水平。 毕业要求2一知识结构:掌握与本专业相 指标点2-2掌握教育基本理论与基础知 0.1 关的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系统科学、 识,具有较强的教育理论素养
1 《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psychology) 执笔者:郭淑斌 审核人:王玉龙 编写日期:2018 年 8 月 一、课程基本信息 适用专业 教育技术学 开课单位 人文与教育学院教育信息技术系 课程类型 专业基础课 课程性质 必修课 是否为双语 否 学分数 2 学时数 总学时 32,其中:实验(实训)学时 0;课外学时 0 先修课程 无 后续课程 教学系统设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法等 二、课程简述 《心理学》是教师教育学习领域的基础课程,属于师范类学生的公共必修课。通过教学,旨 在使学生系统掌握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掌握心理调适的基本方法,提高自 我教育能力,形成健全人格,完善教师素质结构,以适应教师素质与教育改革的要求。本大纲立 足于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从课时安排到课程内容均有所改革。改革后的《心理学》课程任务更加 明确而具有针对性,集中于心理学基础理论知识的讲授, 作为先修课程,它为《教育学》《教 育心理学》两门课程的学习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本课程所支撑的毕业要求 (一)本课程内容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 1.信息技术教育方向 毕业要求 课程名称与指标点的对应关系矩阵 心理学 毕业要求 1—思想、身心素养:德、智、 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 养和道德水平。 指标点 1-3 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 理素质。 0.3 毕业要求 2—知识结构:掌握与本专业相 关的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系统科学、 指标点 2-2 掌握教育基本理论与基础知 识,具有较强的教育理论素养。 0.1
信息科学与技术等基础知识:掌握教育技 术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以及常用的技 术与工具:具有教育理论素养、人文与艺 术素养、媒体与技术素养、系统工程素养。 课程达成度要求 0.4 2.创客与STEAM教育方向 毕业要求 课程名称与指标点的对应关系矩阵 心理学 毕业要求1一思想、身心素养:德、智、 指标点1-3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 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 0.3 理素质。 养和道德水平。 毕业要求2一知识结构:掌握与本专业相 关的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系统科学、 信息科学与技术等基础知识:掌握教育技 指标点2-2掌握教育基本理论与基础知 0.1 术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以及常用的技 识,具有较强的教育理论素养。 术与工具;具有教育理论素养、人文与艺 术素养、媒体与技术素养、系统工程素养。 课程达成度要求 0.4 (二)毕业要求指标点在本课程中的实现路径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心理学基本原理和基本研究方法。要求学生掌握心理学的方法,描述人 的行为,解释人的行为,控制人的行为和预测人的行为,理解心理学最终是为了提升人类生活品 质的目标。在此基础上,学会用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的基本原理和观点,了解教学中的心理现象 和心理过程,初步学会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解决教与学的过程中的有关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四、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一)考核目标 了解学生的学习是否完成以下教育目标: (1)了解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独立价值。 (2)理解这门学科的主要概念、基本原理。 (3)学会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技能来帮助课堂教学以及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及时的辅导和调适。 (4)学会运用心理学的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二)考核方式 采用过程性评价与期末考试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平时的讨论、作业、课程论文和调查报告作 为过程性评价内容,期末考试以大纲规定的教学重点为主,实行闭卷考试。采用百分制。 2
2 信息科学与技术等基础知识;掌握教育技 术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以及常用的技 术与工具;具有教育理论素养、人文与艺 术素养、媒体与技术素养、系统工程素养。 课程达成度要求 0.4 2. 创客与 STEAM 教育方向 毕业要求 课程名称与指标点的对应关系矩阵 心理学 毕业要求 1—思想、身心素养:德、智、 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 养和道德水平。 指标点 1-3 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 理素质。 0.3 毕业要求 2—知识结构:掌握与本专业相 关的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系统科学、 信息科学与技术等基础知识;掌握教育技 术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以及常用的技 术与工具;具有教育理论素养、人文与艺 术素养、媒体与技术素养、系统工程素养。 指标点 2-2 掌握教育基本理论与基础知 识,具有较强的教育理论素养。 0.1 课程达成度要求 0.4 (二)毕业要求指标点在本课程中的实现路径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心理学基本原理和基本研究方法。要求学生掌握心理学的方法,描述人 的行为,解释人的行为,控制人的行为和预测人的行为,理解心理学最终是为了提升人类生活品 质的目标。在此基础上,学会用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的基本原理和观点,了解教学中的心理现象 和心理过程,初步学会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解决教与学的过程中的有关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四、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一)考核目标 了解学生的学习是否完成以下教育目标: (1)了解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独立价值。 (2)理解这门学科的主要概念、基本原理。 (3)学会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技能来帮助课堂教学以及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及时的辅导和调适。 (4)学会运用心理学的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二)考核方式 采用过程性评价与期末考试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平时的讨论、作业、课程论文和调查报告作 为过程性评价内容,期末考试以大纲规定的教学重点为主,实行闭卷考试。采用百分制
(三)成绩评定 过程性评价占总成绩的50%,期末闭卷考试占总成绩的50%。 五、课程内容、重点和难点及教学方法与手段 第一章绪论 重点:本章教学的重点包括: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现象及其分类,对心理现象的基本认识, 心理科学的发展概况等相关问题。 难点:本章教学难点主要包括对心理现象的基本认识,心理科学发展进程中不同流派的基本观点。 教学方法与手段:对于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采用讲授法,并要求学生课外通过在线课程进行自主 学习:对关键原理和重点难点采用讲授法、课堂讨论、案例教学,帮助学生理解重难点内容,把 握本课程的内容体系。并要求学生课外通过在线课程进行自主学习。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2.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1)探讨人类感知、注意、记忆、思维、想像等认知活动的规律,为知识掌握、技能 形成和能力培养提供科学依据 (2)探讨人类情绪、动机、人格、社会态度等非认知活动的规律,为提高学习积极性、 培养健康人格提供科学依据 (二)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1.心理学的哲学与科学背景 2.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冯特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3.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构造主义心理学、机能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完形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派、人 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神经心理学。 (三)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1,理论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学习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变态 心理学、动物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学。 2.应用心理学 教有心理学、咨询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广告与消费心理学、法律 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健康心理学。 (四)心理的生理基础 1.神经系统及其活动方式 3
3 (三)成绩评定 过程性评价占总成绩的 50%,期末闭卷考试占总成绩的 50%。 五、课程内容、重点和难点及教学方法与手段 第一章 绪论 重点:本章教学的重点包括: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现象及其分类,对心理现象的基本认识, 心理科学的发展概况等相关问题。 难点:本章教学难点主要包括对心理现象的基本认识,心理科学发展进程中不同流派的基本观点。 教学方法与手段:对于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采用讲授法,并要求学生课外通过在线课程进行自主 学习;对关键原理和重点难点采用讲授法、课堂讨论、案例教学,帮助学生理解重难点内容,把 握本课程的内容体系。并要求学生课外通过在线课程进行自主学习。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2.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1)探讨人类感知、注意、记忆、思维、想像等认知活动的规律,为知识掌握、技能 形成和能力培养提供科学依据 (2)探讨人类情绪、动机、人格、社会态度等非认知活动的规律,为提高学习积极性、 培养健康人格提供科学依据 (二)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1.心理学的哲学与科学背景 2.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冯特 1879 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3.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构造主义心理学、机能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完形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派、人 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神经心理学。 (三)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1.理论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学习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变态 心理学、动物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学。 2.应用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咨询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广告与消费心理学、法律 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健康心理学。 (四)心理的生理基础 1.神经系统及其活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