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过率下降 滤过率正常 滤过率下降 重吸收钠、 重吸收钠、 重吸收钠、 水正常 水增加 水增加 球一管平衡 球一管失平衡 图2一7球一管失平衡基本形式示意图
球—管平衡 球—管失平衡 图2—7 球—管失平衡基本形式示意图 滤过率下降 滤过率正常 滤过率下降 重吸收钠、 水正常 重吸收钠、 水增加 重吸收钠、 水增加
球一管失平衡导致钠水猪留的机制 (1)肾小管滤过率(GFR)下降 常见原因有: ①广泛的肾小球病变,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 炎 ②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肾血流量减少,SAMS↑、RAS↑。 (2)近曲肾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多 ①心房利钠肽(ANP)分泌减少. ②肾小球的滤过分数(filtration fraction,FF)增加 滤过分数(FF)=肾小球滤过率(GFR)/肾血浆流量(RPF) 肾内物理因素:是指肾小球的滤过分数增加所引起的肾小 管周围毛细血管内流体静压降低和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的变 化
球-管失平衡导致钠水潴留的机制 (1)肾小管滤过率(GFR)下降 常见原因有: ① 广泛的肾小球病变,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 炎. ② 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肾血流量减少,SAMS↑、RAS↑。 (2)近曲肾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多 ① 心房利钠肽(ANP)分泌减少. ② 肾小球的滤过分数(filtration fraction,FF)增加 滤过分数(FF)=肾小球滤过率(GFR)/肾血浆流量(RPF) 肾内物理因素:是指肾小球的滤过分数增加所引起的肾小 管周围毛细血管内流体静压降低和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的变 化.
入球A 出球A FF1=_ GFRL RPF 管周毛 细血管 无蛋白滤液 近曲小管 图2一8肾小管滤过分数的增加示意图
G F R↓ R P F↓↓ 入球 A 出球 A 无 蛋 白 滤 液 管周毛 细血管 近曲小管 图2—8 肾小管滤过分数的增加示意图 FF =
(3)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增加 ①醛固酮分泌增加 肾血管 入球小 有效循 灌注压 一→动脉壁 环血量 →肾血流量! 近球细胞↑一RASt一→醛固酮 分泌肾素 GFR↓ →流经致密 斑钠量 ②醛固酮灭活减少 ③ADH分泌增加 1)有效循环血量↓→左心房、胸腔大静脉容量感受器→ADH↑ 2)RAS↑→ATH↑→下丘脑→ADH↑ ④ADH灭活减少 醛固酮和ADH分泌增多,使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钠水增加
(3)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增加 ①醛固酮分泌增加 ②醛固酮灭活减少 ③ADH分泌增加 1)有效循环血量↓→ 左心房、胸腔大静脉容量感受器 →ADH↑ 2)RAS↑→ATH↑→下丘脑→ADH↑ ④ADH灭活减少 醛固酮和ADH分泌增多,使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钠水增加。 有效循 环血量 →肾血流量 肾血管 灌注压 GFR 入球小 动脉壁 流经致密 斑 钠 量 近球细胞 分泌肾素 RAS 醛固酮
(二)水肿的特点及对机体的影响 1、水肿液的性状①漏出液 ②渗出液 表2-3 漏出液与渗出液的区别 漏出液 渗出液 相对密度 <1.015 >1.018 蛋白含量 <2.5g% 3-5g% 细胞数 <500/d1 多数白细胞 来源 胸水、腹水、心包积水 炎性水肿液
(二)水肿的特点及对机体的影响 1、水肿液的性状 ①漏出液 ②渗出液 表2-3 漏出液与渗出液的区别 漏出液 渗出液 相对密度 <1.015 >1.018 蛋白含量 <⒉5g% 3—5g% 细 胞 数 <500/dl 多数白细胞 来 源 胸水、腹水、心包积水 炎性水肿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