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思想政治教育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教育人民群众,总是 要通过一定载体才能进行。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之 教育内容的实施、活动的开展、任务的完成,都离不开一定的载体。因此,全 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并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情况,根据 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同内容,选择合适的载体,是加强和改进新时期思想政治教 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一节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概说 一、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含义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思想政治教育者(主体)通过某种形式、手段向思想政 治教育对象(客体)传输符合我国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 范等,使教育对象具备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客体 之间是通过一定形式、手段联系起来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手段很多,我 们把其中承载并能传递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或信息的形式称为思想政治教育载 体。如开会、办硏讨班、管理工作、文化建设、大众传媒等,都可以成为思想 政治教育的载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正是借助这些形式进行双边互动活动,从 而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 思想政治教育总是要通过一定载体进行。在实际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者 都会自觉不自觉地用到载体,但并不是每一个教育者对载体都有明确认识。这 是因为目前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理论研究还比较薄弱,突出地表现在对其内 涵的把握不够科学,以及相应地对具体载体的划分不够合理。例如,有的文章 把各级党组织、工会、共青团以及主要从事生产经营的企业班组都看作是思想 政治教育载体,称其为“有形载体”,把社会环境称为“社会载体” (周世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载体的探索》,刊《浙江商业经济》1995年第2期。) 有的文章把人格、典型、实事列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杨振明《试论企业思 想政治工作载体》,刊《求实》1993年第6期。)等等。这些观点值得商榷。我
1 第十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思想政治教育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教育人民群众,总是 要通过一定载体才能进行。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之一。 教育内容的实施、活动的开展、任务的完成,都离不开一定的载体。因此,全 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并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情况,根据 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同内容,选择合适的载体,是加强和改进新时期思想政治教 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概说 一、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含义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思想政治教育者(主体)通过某种形式、手段向思想政 治教育对象(客体)传输符合我国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 范等,使教育对象具备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客体 之间是通过一定形式、手段联系起来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手段很多,我 们把其中承载并能传递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或信息的形式称为思想政治教育载 体。如开会、办研讨班、管理工作、文化建设、大众传媒等,都可以成为思想 政治教育的载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正是借助这些形式进行双边互动活动,从 而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 思想政治教育总是要通过一定载体进行。在实际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者 都会自觉不自觉地用到载体,但并不是每一个教育者对载体都有明确认识。这 是因为目前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理论研究还比较薄弱,突出地表现在对其内 涵的把握不够科学,以及相应地对具体载体的划分不够合理。例如,有的文章 把各级党组织、工会、共青团以及主要从事生产经营的企业班组都看作是思想 政治教育载体,称其为“有形载体”,把社会环境称为“社会载体” (周世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载体的探索》,刊《浙江商业经济》1995 年第 2 期。); 有的文章把人格、典型、实事列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杨振明《试论企业思 想政治工作载体》,刊《求实》1993 年第 6 期。)等等。这些观点值得商榷。我
们认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必须同时满足下列两个基本条件: 第一,必须承载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并能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所操作。开会、 办硏讨班、各种活动等之所以被我们看作是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因为它们能 承载并传递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或信息。事实上,它们也在这个意义上经常为思 想政治教育所运用。从这个角度看,把社会环境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是不 恰当的。环境因素非常复杂,有些因素能承载并传递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且 易于操作,可作为载体运用,有些因素则难以作这样的运用,因而不能作为教 育载体。换言之,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与环境因素是可以交叉的,如文化、大 众传媒,既是社会环境的重要因素,又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加以运用 而当我们从特定角度研究问题或开展工作时,它们的归属又是明确的。但很多 环境因素则不能作如是看,它们不符合这里提出的条件。因此,笼统地说社会 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既不符合实际,又把 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与环境相混同了。 第二,必须是联系主客体的一种形式,主客体可借助这种形式发生互动。 前述开会,办研讨班,文化建设等都具有这种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讲,党组织、 工会、共青团以及企业班组等都不是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只是主体,而党团活 动、工会活动则可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把党组织等看作是思想政治教育 载体,就会把教育主体和载体混为一谈;这就如同把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和社会 环境混同一样,是一种把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泛化的倾向,会导致认识上的混乱, 实际工作中的随意性。此外,人格、典型、实事显然不能同时满足上述两个条 件,不能看作是教育载体。总之,只有同时具备上述两个基本特征的形式,才 能将其看作是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也才能加以恰当的运用,而不能同时满足上 述两个条件的,则不能看作是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应作为另外的范畴加以讨论, 二、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与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 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和思想 政治教育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也必然发生变化:原有的载体可能不适 用或不够用,适应新情况的新载体在不断出现并要求我们很好地去运用它:各 种载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也会发生变化,等等。教育者应敏锐地注意到 这种变化,及时地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运用作出调整,善于恰当地运用各种 载体尤其是与新情况相适应的载体,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在过去运用得比较多的载体如政治学习、开会、办学习班
2 们认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必须同时满足下列两个基本条件: 第一,必须承载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并能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所操作。开会、 办研讨班、各种活动等之所以被我们看作是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因为它们能 承载并传递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或信息。事实上,它们也在这个意义上经常为思 想政治教育所运用。从这个角度看,把社会环境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是不 恰当的。环境因素非常复杂,有些因素能承载并传递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且 易于操作,可作为载体运用,有些因素则难以作这样的运用,因而不能作为教 育载体。换言之,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与环境因素是可以交叉的,如文化、大 众传媒,既是社会环境的重要因素,又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加以运用; 而当我们从特定角度研究问题或开展工作时,它们的归属又是明确的。但很多 环境因素则不能作如是看,它们不符合这里提出的条件。因此,笼统地说社会 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既不符合实际,又把 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与环境相混同了。 第二,必须是联系主客体的一种形式,主客体可借助这种形式发生互动。 前述开会,办研讨班,文化建设等都具有这种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讲,党组织、 工会、共青团以及企业班组等都不是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只是主体,而党团活 动、工会活动则可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把党组织等看作是思想政治教育 载体,就会把教育主体和载体混为一谈;这就如同把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和社会 环境混同一样,是一种把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泛化的倾向,会导致认识上的混乱, 实际工作中的随意性。此外,人格、典型、实事显然不能同时满足上述两个条 件,不能看作是教育载体。总之,只有同时具备上述两个基本特征的形式,才 能将其看作是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也才能加以恰当的运用,而不能同时满足上 述两个条件的,则不能看作是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应作为另外的范畴加以讨论。 二、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与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 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和思想 政治教育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也必然发生变化:原有的载体可能不适 用或不够用,适应新情况的新载体在不断出现并要求我们很好地去运用它;各 种载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也会发生变化,等等。教育者应敏锐地注意到 这种变化,及时地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运用作出调整,善于恰当地运用各种 载体尤其是与新情况相适应的载体,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在过去运用得比较多的载体如政治学习、开会、办学习班
作大报告、搞政治运动、群众运动等,多是与计划经济体制,与相对封闭的社 会文化环境,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路线相适应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 会以后,我们已经废止“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不再搞政治运动了,思想政治教育当然不能也不宜以此为载体了。改革开放以 来的经济体制改革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改变了过去那种绝大多数人都 被组织在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企事业单位的格局,出现了外资企业、中 外合资企业、私营企业以及大量的个体工商户等多种经济成分;国有企业和集 体企业出现的大量下岗职工以及数以千万计的农民的流动,使他们与原有的社 会组织的联系松散化,而又未完全融入新的社会组织体系之中;全方位开放的 社会环境,使人们可以从更广阔的社会领域获得各种信息,包括思想政治信息, 人们的思想显然更复杂了。这种种因素,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了明显的社会 化的趋向。在这种情况下,原来行之有效的开会、办班等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就显得不够用或不完全适用了。例如,对国营企业职工、学校学生,仅仅运用 开会、办班这样的载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其局限性就很明显;至于对个体户 下岗职工、流动农民则很难采取开会、办班等形式进行经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 因而需要创造覆盖面广的新载体如文化载体、大众传媒载体、活动载体以及管 理载体等,以适应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需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 渗透力。而大众传媒的蓬勃发展,文化建设的空前兴旺以及全体社会成员文化 素质的普遍提高,又为思想政治教育运用这些载体提供了条件。因此,要做好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思想政治工作,除了继续运用开会、办学习班、党团活动等 载体以外,还应特别注意运用文化、管理、活动、大众传媒等新载体,充分发 挥这些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第二节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载体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载体包括开会、办学习(读书)班、党团活动等传统的 载体,也包括近几年为思想政治教育所运用的管理、文化活动、大众传媒等新 载体。思想政治教育对传统载体的运用已积累了很多经验,认识也较一致,这 里不再展开论述,拟着重就近几年出现的新载体的内涵、特征、作用以及如何 发挥它们的作用作些讨论
3 作大报告、搞政治运动、群众运动等,多是与计划经济体制,与相对封闭的社 会文化环境,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路线相适应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 会以后,我们已经废止“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不再搞政治运动了,思想政治教育当然不能也不宜以此为载体了。改革开放以 来的经济体制改革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改变了过去那种绝大多数人都 被组织在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企事业单位的格局,出现了外资企业、中 外合资企业、私营企业以及大量的个体工商户等多种经济成分;国有企业和集 体企业出现的大量下岗职工以及数以千万计的农民的流动,使他们与原有的社 会组织的联系松散化,而又未完全融入新的社会组织体系之中;全方位开放的 社会环境,使人们可以从更广阔的社会领域获得各种信息,包括思想政治信息, 人们的思想显然更复杂了。这种种因素,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了明显的社会 化的趋向。在这种情况下,原来行之有效的开会、办班等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就显得不够用或不完全适用了。例如,对国营企业职工、学校学生,仅仅运用 开会、办班这样的载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其局限性就很明显;至于对个体户、 下岗职工、流动农民则很难采取开会、办班等形式进行经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 因而需要创造覆盖面广的新载体如文化载体、大众传媒载体、活动载体以及管 理载体等,以适应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需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 渗透力。而大众传媒的蓬勃发展,文化建设的空前兴旺以及全体社会成员文化 素质的普遍提高,又为思想政治教育运用这些载体提供了条件。因此,要做好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思想政治工作,除了继续运用开会、办学习班、党团活动等 载体以外,还应特别注意运用文化、管理、活动、大众传媒等新载体,充分发 挥这些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载体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载体包括开会、办学习(读书)班、党团活动等传统的 载体,也包括近几年为思想政治教育所运用的管理、文化活动、大众传媒等新 载体。思想政治教育对传统载体的运用已积累了很多经验,认识也较一致,这 里不再展开论述,拟着重就近几年出现的新载体的内涵、特征、作用以及如何 发挥它们的作用作些讨论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载体 (一)管理载体 以管理为载体,就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渗透到管理活动中,渗透到人们 的具体工作之中,以达到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规范人们的行为、调动人 们的工作、学习、生产积极性的目的 管理是一种遍及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基本活动。从宏观上讲,它包括国家 的行政管理、人事管理、经济管理、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的管理等;从 微观上讲,它包括遍及所有行业的难以计数的大大小小的社会组织的管理,如 企业管理,学校管理,医院管理等。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它所运 用的载体也必须具有广泛的覆盖面,这样才能有效地对广大社会成员进行思想 政治教育。管理活动正好具备了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这一要求,它的普遍性为 思想政治教育利用其作为载体提供了外在条件。同时,管理活动的基本内容虽 然是协调社会(组织)内部的人力、物力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但其实质是调适人 与人之间的关系,调动人的积极性,从而达到一定的目标。思想政治教育的 个重要任务,也是要理顺人们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在这 ˉ点上,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有很高的契合度。管理活动以人为本的实质为思 想政治教育利用其作为载体提供了内在根据。由此可见,将管理作为具有广泛 群众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完全可行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运用管理载体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可行的 而且还具有其他载体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第一,有利于更好地把思想政治教育与经济、业务工作结合起来。思想政 治教育与经济、业务工作相结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原则和优良传统。而 以管理为载体便是把两者结合在一起的最佳选择。一方面,管理活动是提高经 济、业务工作效益的至关重要的一环,而管理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离不开思 想政治教育。在管理过程中,经济手段、行政手段乃至法律手段的运用,都需 要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密切配合。如果思想政治教育搞得好,人们对管理手段 就会产生认同感,自觉遵守政策、法规、制度、纪律,从而使经济、业务工作 秩序井然,顺利进行。如果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人们认识不到政策、法规、 制度、纪律的正确性、合理性、必要性,那么,这些管理手段就有可能流于形 式,得不到切实地贯彻落实,管理的作用也就无从实现。可见,在管理活动中 坚持思想政治教育,是使管理活动顺利而有效进行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思
4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载体 (一)管理载体 以管理为载体,就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渗透到管理活动中,渗透到人们 的具体工作之中,以达到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规范人们的行为、调动人 们的工作、学习、生产积极性的目的。 管理是一种遍及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基本活动。从宏观上讲,它包括国家 的行政管理、人事管理、经济管理、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的管理等;从 微观上讲,它包括遍及所有行业的难以计数的大大小小的社会组织的管理,如 企业管理,学校管理,医院管理等。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它所运 用的载体也必须具有广泛的覆盖面,这样才能有效地对广大社会成员进行思想 政治教育。管理活动正好具备了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这一要求,它的普遍性为 思想政治教育利用其作为载体提供了外在条件。同时,管理活动的基本内容虽 然是协调社会(组织)内部的人力、物力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但其实质是调适人 与人之间的关系,调动人的积极性,从而达到一定的目标。思想政治教育的一 个重要任务,也是要理顺人们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在这 一点上,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有很高的契合度。管理活动以人为本的实质为思 想政治教育利用其作为载体提供了内在根据。由此可见,将管理作为具有广泛 群众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完全可行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运用管理载体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可行的, 而且还具有其他载体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第一,有利于更好地把思想政治教育与经济、业务工作结合起来。思想政 治教育与经济、业务工作相结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原则和优良传统。而 以管理为载体便是把两者结合在一起的最佳选择。一方面,管理活动是提高经 济、业务工作效益的至关重要的一环,而管理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离不开思 想政治教育。在管理过程中,经济手段、行政手段乃至法律手段的运用,都需 要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密切配合。如果思想政治教育搞得好,人们对管理手段 就会产生认同感,自觉遵守政策、法规、制度、纪律,从而使经济、业务工作 秩序井然,顺利进行。如果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人们认识不到政策、法规、 制度、纪律的正确性、合理性、必要性,那么,这些管理手段就有可能流于形 式,得不到切实地贯彻落实,管理的作用也就无从实现。可见,在管理活动中 坚持思想政治教育,是使管理活动顺利而有效进行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思
想政治教育也需要管理的支持。这不仅是因为有效的管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 要基础,如果一个社会或单位管理混乱,人们的思想问题就会层出不穷,思想 政治教育在这样的氛围中就很难产生良好的效果;而且也因为只有通过管理这 个环节,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更好地渗透到经济、业务工作实践中,切实促进经 济、业务工作的发展。总之,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的关系,犹如车之两轮、 鸟之双翼,合则双美,离则两伤。以管理为载体能够有效地克服过去那种思想 政治教育与经济、业务工作相脱节的“两张皮”现象,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 结合着经济、业务工作一道去做,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第二,有利于对人们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提高思想政治 教育的效果。以管理为载体,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更深入、更贴近人们的思想 实际。例如,在管理要求人们遵守规章制度、严守劳动纪律的同时,如果辅之 以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教育、遵纪守法的法制观教育,就能更好地引导人们把 管理要求的各种规范以及相应的观念内化,使人们把管理要求他所做的被动行 动升华到自觉去做的境界。这样,职业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就落到了实处。同 时,以管理为栽体,可以及时有效地解决人们的各种思想认识问题。人的一生 有很大一部分是在职业工作中渡过的,人们在具体的经济、业务工作中产生的 思想认识问题最多、最复杂,思想政治教育所要解决的思想认识问题大量的也 是这一类在工作中产生的问题。而人们在工作中产生的各种思想认识问题往往 首先反映在管理的过程中。以管理为载体,就能及时发现各种思想认识问题, 实事求是地分析它们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从而提高人们的思想 认识水平,提髙人们的积极性,为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思想基础。如果等 到问题成堆才为我们所发现,才去做思想政治工作,就有可能错过解决问题的 最佳时机,降低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近几年,许多地方及部门尤其是企业的思想政治教育领导,运用管理载体 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应看到,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对管理 载体的运用还是不够的,运用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在此情况下,应进一步加 强对管理载体及其运用的研究,必须充分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这是个大 题目,需要作深入研究,这里仅就如何运用管理载体说几点意见 首先,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运用管理载体的自觉性。管理能否作为思想 政治教育的载体?管理载体有什么作用?这是每一个思想政治教育者尤其是领导 者都应弄清的问题。如前所述,管理活动的普遍性以及它所内含的某些思想政 治教育功用,使它能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被我们所运用,并且能起到其他 载体不可能起到的重要作用。只有对此有明确认识,才能自觉将管理作为思想
5 想政治教育也需要管理的支持。这不仅是因为有效的管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 要基础,如果一个社会或单位管理混乱,人们的思想问题就会层出不穷,思想 政治教育在这样的氛围中就很难产生良好的效果;而且也因为只有通过管理这 个环节,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更好地渗透到经济、业务工作实践中,切实促进经 济、业务工作的发展。总之,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的关系,犹如车之两轮、 鸟之双翼,合则双美,离则两伤。以管理为载体能够有效地克服过去那种思想 政治教育与经济、业务工作相脱节的“两张皮”现象,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 结合着经济、业务工作一道去做,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第二,有利于对人们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提高思想政治 教育的效果。以管理为载体,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更深入、更贴近人们的思想 实际。例如,在管理要求人们遵守规章制度、严守劳动纪律的同时,如果辅之 以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教育、遵纪守法的法制观教育,就能更好地引导人们把 管理要求的各种规范以及相应的观念内化,使人们把管理要求他所做的被动行 动升华到自觉去做的境界。这样,职业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就落到了实处。同 时,以管理为栽体,可以及时有效地解决人们的各种思想认识问题。人的一生 有很大一部分是在职业工作中渡过的,人们在具体的经济、业务工作中产生的 思想认识问题最多、最复杂,思想政治教育所要解决的思想认识问题大量的也 是这一类在工作中产生的问题。而人们在工作中产生的各种思想认识问题往往 首先反映在管理的过程中。以管理为载体,就能及时发现各种思想认识问题, 实事求是地分析它们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从而提高人们的思想 认识水平,提高人们的积极性,为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思想基础。如果等 到问题成堆才为我们所发现,才去做思想政治工作,就有可能错过解决问题的 最佳时机,降低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近几年,许多地方及部门尤其是企业的思想政治教育领导,运用管理载体 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应看到,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对管理 载体的运用还是不够的,运用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在此情况下,应进一步加 强对管理载体及其运用的研究,必须充分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这是个大 题目,需要作深入研究,这里仅就如何运用管理载体说几点意见。 首先,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运用管理载体的自觉性。管理能否作为思想 政治教育的载体?管理载体有什么作用?这是每一个思想政治教育者尤其是领导 者都应弄清的问题。如前所述,管理活动的普遍性以及它所内含的某些思想政 治教育功用,使它能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被我们所运用,并且能起到其他 载体不可能起到的重要作用。只有对此有明确认识,才能自觉将管理作为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