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大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医学基础化学教案班级:临床2011-4.5班临床2011-6,7班临床2011-,8,9班教师:闫豫君时间:2011年9月-2012年1月
石河子大学 2011-2012 学年第一学期 医学基础化学教案 班级:临床 2011-4,5 班 临床 2011-6,7 班 临床 2011-,8,9 班 教师: 闫 豫 君 时间:2011 年 9 月-2012 年 1 月
基础化学教案第1月日次课授课时间2011年基础化学年级2011级专业层次课程名称临床、1(五年制)专业技术讲师合班学时2教师姓名闫豫君授课方式职称第一章绪论 (1)第一节基础化学课程的地位和作用第二节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授课章节第三节溶液的组成标度第二章稀溶液的依数性(1)第一节溶液的蒸气压下降1了解基础化学课程的地位和作用。2熟悉我国法定的计量单位。教学目的与要求3掌握物质的物质的量、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以及摩尔分数和质量摩尔浓度的计算。4掌握溶液蒸汽压下降的原因。教学方法讲解为主,适当提问。重点1物质的物质的量的概念及其计算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其计算,以及和质量浓度的换算教学重点和难点3溶液的摩尔分数和质量摩尔浓度的计算及其相关的换算难点1物质的物质的量的计算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以及和质量浓度的换算教学辅助物品多媒体课件复习题、思考题、作业题教学效果:较差;一般;良好;学生互动情况:较差;一般,良好:课堂纪律:较差;一般,良好;课堂提问情况:较差;一般,良好;实施情况及教学效果分析教学内容完成情况:未完成;基本完成;完成作业及习题情况:未完成,基本完成;完成其他:
基础化学教案 第 1 次课 授课时间 2011 年 月 日 课程名称 基础化学 年级 2011 级 专业层次 临床、1(五年制) 教师姓名 闫豫君 专业 技术 职称 讲师 授课方式 合班 学时 2 授课章节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基础化学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节 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 第三节 溶液的组成标度 第二章 稀溶液的依数性(1) 第一节 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了解基础化学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2 熟悉我国法定的计量单位。 3 掌握物质的物质的量、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以及摩尔分数和质量摩尔 浓度的计算。 4 掌握溶液蒸汽压下降的原因。 教学方法 讲解为主,适当提问。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 物质的物质的量的概念及其计算 2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其计算,以及和质量浓度的换算 3 溶液的摩尔分数和质量摩尔浓度的计算及其相关的换算 难点 1 物质的物质的量的计算 2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以及和质量浓度的换算 教学辅助物品 多媒体课件 复习题、思考题、作业题 实施情况及教学效果分析 教学效果:较差;一般;良好; 学生互动情况:较差;一般,良好; 课堂纪律:较差;一般,良好; 课堂提问情况:较差;一般,良好; 教学内容完成情况:未完成;基本完成;完成 作业及习题情况:未完成,基本完成;完成 其他:
基础化学教案第2次课月日授课时间:2011年年级2011级课程名称基础化学专业层次临床1(五年制)讲师合班学时2教师姓名闫豫君授课方式专业技术职称第二章稀溶液的依数性第一节溶液的蒸气压下降授课章节第二节溶液的沸点升高和凝固点降低第三节溶液的渗透压力1.掌握稀溶液渗透压力的概念、现象发生的条件和方向、vantHoff方程式。2.熟悉稀溶液下列依数性溶液的蒸气压下降、溶液的沸点升高、溶液的3.教学目的与要求凝固点下降,熟悉稀溶液几种依数性之间的换算,会利用稀溶液依数性计算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4.了解:渗透压力在医学上的意义,明确电解质溶液的依数性、渗透浓度、等渗、高渗和低渗等概念。教学方法讲解为主,适当提问。重点1.稀溶液依数性之间的换算2.渗透压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教学重点和难点难点拉乌尔定律:凝固点下降教学辅助物品多媒体课件复习题、思考题、作业题教学效果:较差;一般;良好;学生互动情况:较差:一般,良好;课堂纪律:较差;一般,良好;课堂提问情况:较差;一般,良好:教学内容完成情况:未完成;基本完成;完成实施情况及教学效果分作业及习题情况:未完成,基本完成;完成析其他:
基础化学教案 第 2 次课 授课时间 :2011 年 月 日 课程名称 基础化学 年级 2011 级 专业层次 临床 1(五年制) 教师姓名 闫豫君 专业技术职称 讲师 授课方式 合班 学时 2 授课章节 第二章 稀溶液的依数性 第一节 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第二节 溶液的沸点升高和凝固点降低 第三节 溶液的渗透压力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稀溶液渗透压力的概念、现象发生的条件和方向、van’t Hoff 方程 式。 2.熟悉稀溶液下列依数性 溶液的蒸气压下降、溶液的沸点升高、溶液的 3. 凝固点下降,熟悉稀溶液几种依数性之间的换算,会利用稀溶液依数性计算 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4.了解:渗透压力在医学上的意义,明确电解质溶液的依数性、渗透浓度、 等渗、高渗和低渗等概念。 教学方法 讲解为主,适当提问。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稀溶液依数性之间的换算 2.渗透压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 难点 拉乌尔定律;凝固点下降. 教学辅助物品 多媒体课件 复习题、思考题、作业题 实施情况及教学效果分 析 教学效果:较差;一般 ;良好; 学生互动情况:较差;一般,良好; 课堂纪律:较差;一般,良好; 课堂提问情况:较差;一般,良好; 教学内容完成情况:未完成;基本完成;完成 作业及习题情况:未完成,基本完成;完成 其他:
基础化学教案月日第3次课授课时间:2011年年级2011级课程名称基础化学专业层次临床(五年制)合班学时2教师姓名闫豫君讲师专业技术职称授课方式第三章电解质溶液授课章节第一节强电解质溶液第二节酸碱质子理论了解:(1)活度因子及其计算。(2)酸碱在水溶液中的质子转移平衡。熟悉:(1)强电解质理论、强电解质溶液表观电离度和活度、离子强度等概念。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1)电解质溶液依数性及其计算。(2)酸碱质子理论、酸碱定义、共轭酸碱对、酸碱的强度。教学方法讲解为主,适当提问。重点强电解质理论、强电解质溶液表观电离度和活度、离子强度等概念。教学重点和难点难点强电解质溶液表观电离度和活度、离子强度等概念。教学辅助物品多媒体课件复习题、思考题、作业题教学效果:较差;一般;良好;学生互动情况:较差:一般,良好;课堂纪律:较差;一般,良好;课堂提问情况:较差;一般,良好:教学内容完成情况:未完成:基本完成;完成作业及习题情况:未完成,基本完成:完成实施情况及教学效果分析其他:
基础化学教案 第 3 次课 授课时间 :2011 年 月 日 课程名称 基础化学 年级 2011 级 专业层次 临床(五年制) 教师姓名 闫豫君 专业技术职称 讲师 授课方式 合班 学时 2 授课章节 第三章 电解质溶液 第一节 强电解质溶液 第二节 酸碱质子理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1)活度因子及其计算。(2)酸碱在水溶液中的质子转移平衡。 熟悉:(1)强电解质理论、强电解质溶液表观电离度和活度、离子强度等 概念。 掌握:(1)电解质溶液依数性及其计算。 (2)酸碱质子理论、酸碱定义、共轭酸碱对、酸碱的强度。 教学方法 讲解为主,适当提问。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强电解质理论、强电解质溶液表观电离度和活度、离子强度等概念。 难点 强电解质溶液表观电离度和活度、离子强度等概念。 教学辅助物品 多媒体课件 复习题、思考题、作业题 实施情况及教学效果分 析 教学效果:较差;一般 ;良好; 学生互动情况:较差;一般,良好; 课堂纪律:较差;一般,良好; 课堂提问情况:较差;一般,良好; 教学内容完成情况:未完成;基本完成;完成 作业及习题情况:未完成,基本完成;完成 其他:
基础化学教案日月第4次课授课时间:2011年课程名称年级2011级专业层次基础化学临床(五年制)2教师姓名闫豫君讲师授课方式合班学时专业技术职称授课章节第三节酸碱溶液pH值的计算了解:人体各种体液的pH值:两性物质溶液中[H+]的推导公式:.难溶电解质的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熟悉:水的离子积及水溶液的pH值的表达。酸碱溶液的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酸碱离解常数(Ka、Kb)及其应用,共轭酸碱对Ka和Kb关系Ka·Kb=KW;一元弱酸、一元弱碱、多元弱酸、多元弱碱和两性物质等水溶液中H+离子浓度(或OH-离子浓度)和pH值的计算方法。教学方法讲解为主,适当提问。重点1.酸碱质子理论、酸碱定义、共轭酸碱对、酸碱的强度。2.一元弱酸、一元弱碱水溶液中H+离子浓度和pH值的计算方法。3.两性物质等水溶液中H+离子浓度和pH值的计算方法。教学重点和难点难点1.一元弱酸、一元弱碱水溶液中H+离子浓度和pH值的计算方法。2.两性物质等水溶液中H+离子浓度和pH值的计算方法。教学辅助物品多媒体课件复习题、思考题、作业题教学效果:较差;一般;良好;学生互动情况:较差:一般,良好:课堂纪律:较差;一般,良好;课堂提问情况:较差;一般,良好;实施情况及教学效果分教学内容完成情况:未完成:基本完成:完成析作业及习题情况:未完成,基本完成;完成其他:
基础化学教案 第 4 次课 授课时间 :2011 年 月 日 课程名称 基础化学 年级 2011 级 专业层次 临床(五年制) 教师姓名 闫豫君 专业技术职称 讲师 授课方式 合班 学时 2 授课章节 第三节 酸碱溶液 pH 值的计算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人体各种体液的 pH 值;两性物质溶液中[H+]的推导公式;.难溶电 解质的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 熟悉:水的离子积及水溶液的 pH 值的表达。酸碱溶液的同离子效应和盐效 应。 掌握:酸碱离解常数(Ka、Kb)及其应用,共轭酸碱对 Ka 和 Kb 关系 Ka·Kb=KW;一元弱酸、一元弱碱、多元弱酸、多元弱碱和两性物质等水 溶液中 H+ 离子浓度(或 OH-离子浓度)和 pH 值的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 讲解为主,适当提问。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酸碱质子理论、酸碱定义、共轭酸碱对、酸碱的强度。 2.一元弱酸、一元弱碱水溶液中 H+ 离子浓度和 pH 值的计算方法。 3. 两性物质等水溶液中 H+ 离子浓度和 pH 值的计算方法。 难点 1.一元弱酸、一元弱碱水溶液中 H+离子浓度和 pH 值的计算方法。 2.两性物质等水溶液中 H+ 离子浓度和 pH 值的计算方法。 教学辅助物品 多媒体课件 复习题、思考题、作业 题 实施情况及教学效果分 析 教学效果:较差;一般 ;良好; 学生互动情况:较差;一般,良好; 课堂纪律:较差;一般,良好; 课堂提问情况:较差;一般,良好; 教学内容完成情况:未完成;基本完成;完成 作业及习题情况:未完成,基本完成;完成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