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他们的学说被称为“席勒-斯宾塞理论”。这种说法认为艺术活动或审美活动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能,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人类具有过剩的精力,另一方面是人将这种过剩的精力运用到没有实际效用、没有功利目的的活动中,体现为一种自由的“游戏”。2.2.3表现说艺术起源于“表现”。系统地以理论方式提出这种说法的应当首推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其美学思想核心是“直觉即表现”说。英国史学家科林伍德对克罗齐的表现说作了进一步的详尽发挥,认为艺术不是再现和模仿,更不是单纯的游戏,只有表现情感的艺术才是所谓“真正的艺术”,艺术就是艺术家的主观想象和情感的表现。2.2.4巫术说:艺术起源于“巫术”。此种学说的代表人物是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他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最早提出艺术起源于“巫术”的理论主张。这种说法认为艺术起源于原始巫术,而原始巫术根植于原始人万物有灵的世界观,有顺势巫术、模拟巫术、接触巫术等。2.2.5.劳动说艺术起源于“劳动”。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前,在我国文艺理论界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理论,是认为艺术起源于生产劳动的理论。恩格斯指出:“首先是劳动,然后是语言和劳动一起,成为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在它们的影响下,猿的脑髓就逐渐地变成了人的脑髓。”正是由于劳动,才使人从自然界分离出来,形成了与动物不同的生存方式。劳动创造了人,也为艺术的产生提供了前提。2.3掌握应用关于人类实践与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艺术的产生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其中也渗透着人类模仿的需要、表现的冲动和游戏的本能。艺术的产生虽然是多元决定的,但是“巫术说”与“劳动说”更为重要。从根本上讲,艺术的起源最终应归结为人类的实践活动。事实上,巫术在原始社会中同样是人类的一种实践活动。对于原始人来说,巫术具有特殊的实用性,他们甚至认为巫术的作用远远大于工具,拥有巨大的威力。原始社会中的这种巫术仪式活动,同原始人的采集、狩猎等生产活动和社会群体交往活动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渗透到物质领域和精神领域各个方面的原始文化。正是在这种原始文化的土壤上,艺术才得以产生和发展起来。3.课程小结关于艺术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是“模仿说”“游戏说”“表现说”“巫术说”“生产劳动说”等五种,每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都不够全面。因此,我们主张第六种说法,即“多元决定论”。教学方式及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讨论,计算机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作业及课外训练:关于艺术起源的五种观点是什么?如何理解艺术起源与人类实践活动的密切关系?教学反思:
6 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他们的学说被称为“席勒-斯宾塞理论”。 这种说法认为艺术活动 或审美活动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能,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人类具有过剩 的精力,另一方面是人将这种过剩的精力运用到没有实际效用、没有功利目的的活动中,体 现为一种自由的“游戏”。 2.2.3 表现说 艺术起源于“表现”。系统地以理论方式提出这种说法的应当首推意大利美学 家克罗齐。其美学思想核心是“直觉即表现”说。英国史学家科林伍德对克罗齐的表现说作 了进一步的详尽发挥,认为艺术不是再现和模仿,更不是单纯的游戏,只有表现情感的艺术 才是所谓“真正的艺术”,艺术就是艺术家的主观想象和情感的表现。 2.2.4 巫术说: 艺术起源于“巫术”。此种学说的代表人物是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泰 勒。他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最早提出艺术起源于“巫术”的理论主张。这种说法认为艺 术起源于原始巫术,而原始巫术根植于原始人万物有灵的世界观,有顺势巫术、模拟巫术、 接触巫术等。 2.2.5.劳动说 艺术起源于“劳动”。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 20 世纪 80 年代改革开放 之前,在我国文艺理论界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理论,是认为艺术起源于生产劳动的理论。恩 格斯指出:“首先是劳动,然后是语言和劳动一起,成为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在它们的影 响下,猿的脑髓就逐渐地变成了人的脑髓。”正是由于劳动,才使人从自然界分离出来,形 成了与动物不同的生存方式。劳动创造了人,也为艺术的产生提供了前提。 2.3 掌握应用 关于人类实践与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艺术的产生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 审美、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其中也渗透着人类模仿的需要、 表现的冲动和游戏的本能。艺术的产生虽然是多元决定的,但是“巫术说” 与“劳动说” 更为重要。从根本上讲,艺术的起源最终应归结为人类的实践活动。事实上,巫术在原始社 会中同样是人类的一种实践活动。对于原始人来说,巫术具有特殊的实用性,他们甚至认为 巫术的作用远远大于工具,拥有巨大的威力。原始社会中的这种巫术仪式活动,同原始人的 采集、狩猎等生产活动和社会群体交往活动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渗透到物质领域和精神领域 各个方面的原始文化。正是在这种原始文化的土壤上,艺术才得以产生和发展起来。 3.课程小结 关于艺术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是“模仿说”“游戏说”“表现说” “巫术说”“生产劳动说”等五种,每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都不够全面。因此,我 们主张第六种说法,即“多元决定论”。 教学方式及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讨论,计算机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作业及课外训练: 关于艺术起源的五种观点是什么?如何理解艺术起源与人类实践活动的密切关系? 教学反思:
教美案3教学题目:(章、节)第三章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学时数「2第一节艺术的社会功能第二节艺术教育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艺术具有多种多样的社会功能。理解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当代艺术教育更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掌握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思政元素:艺术具有审美、认知、教育及娱乐等多重功能,艺术教育则旨在培养审美素养与创新能力。融入思政,强调艺术教育应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学生道德品质,增强文化自信,促进全面发展,为构建文明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教学基本内容:1.艺术的审美认知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审美娱乐作用2.美育与艺术教育3.艺术教育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4.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艺术的审美认知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审美娱乐作用难点:美育与艺术教育教学过程:1.课前预习观看线上课程平台教学资源,从上一章中学习了哪些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步形成本章的教学思路。2.讲授新课:2.1导入新课列举艺术功能的相关案例。2.2比较理解2.2.1艺术的功能与作用(1)审美认知作用。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艺术鉴赏活动,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历史、认识人生。(2)审美教育作用。主要指人们通过艺术欣赏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思想上受到启迪,实践上找到榜样,认识上得7
7 教 案 3 教学题目:(章、节) 第三章 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第一节 艺术的社会功能 第二节 艺术教育 学时数 2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艺术具有多种多样的社会功能。理解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 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当代艺术教育更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掌握艺术教育的任 务和目标。 思政元素: 艺术具有审美、认知、教育及娱乐等多重功能,艺术教育则旨在培养审美素养与创新能 力。融入思政,强调艺术教育应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学生道德品质,增强文化自 信,促进全面发展,为构建文明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教学基本内容: 1. 艺术的审美认知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审美娱乐作用 2. 美育与艺术教育 3. 艺术教育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4. 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艺术的审美认知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审美娱乐作用 难点:美育与艺术教育 教学过程: 1.课前预习 观看线上课程平台教学资源,从上一章中学习了哪些问题。教师根据学生 的回答,逐步形成本章的教学思路。 2.讲授新课: 2.1 导入新课 列举艺术功能的相关案例。 2.2 比较理解 2.2.1 艺术的功能与作用(1)审美认知作用。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艺术鉴赏活动,可以更加深 刻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历史、认识人生。(2)审美教育作用。主要指人们通过艺 术欣赏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思想上受到启迪,实践上找到榜样,认识上得
到提高,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引起人的思想、感情、理想、追求发生深刻的变化,引导人们正确地理解和认识生活,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寓教于乐”是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最主要的三个特点。(3)审美娱乐作用。艺术的审美娱乐作用,主要是指通过艺术欣赏活动,使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愉心悦目、畅神益智,通过阅读作品或观赏演出,使身心得到愉快和休息。2.2.2关于“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1)美育与艺术教育。席勒在《美育书简》中,首次提出了“美育”这一概念。我国最早公开将美育与德育、智育相提并论来提倡美育的是清末学者王国维,尤其是中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1868-1940)更是大力倡导美育,把美育确定为其新式教育方针的内容之一,并且提出了一系列美育实施设想,对美育的本质、内容、作用和实施美育的途径做了较系统的研究和阐述。蔡元培还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2)艺术教育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现代社会中,艺术教育这一个概念,有着两种不同的含义和内容。从狭义上讲,“艺术教育”被理解为对于培养艺术家或专业艺术人才所进行的各种理论和实践教育,如各种专业艺术院校正是如此,戏剧学院培养出编剧、导演和演员,音乐学院培养出作曲家、歌唱演员和器乐演奏员等。从广义上讲,“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为了培养专业艺术工作者。(3)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艺术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标就是在“立德树人”的目标下,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体来讲,艺术教育的任务又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来理解:一是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人的艺术修养。二是健全审美心理结构,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三是陶冶人的情感,培养完美的人格。3.课程小结艺术的社会功能有许多种,但其中最主要的是审美认知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审美娱乐作用三种。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在当代社会生活中,艺术教育尤其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艺术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教学方式及教学方法:课堂讨论、讲授,计算机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作业及课外训练:艺术具有哪些社会功能?为什么说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教学反思:
8 到提高,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引起人的思想、感情、理想、追求发生深刻的变化,引导人 们正确地理解和认识生活,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寓 教于乐”是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最主要的三个特点。(3)审美娱乐作用。艺术的审美娱乐 作用,主要是指通过艺术欣赏活动,使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 愉心悦目、畅神益智,通过阅读作品或观赏演出,使身心得到愉快和休息。 2.2.2 关于“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它的根本目 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1) 美育与艺术教育。席勒在《美育书简》中,首次提出了“美育”这一概念。我国 最早公开将美育与德育、智育相提并论来提倡美育的是清末学者王国维,尤其是中国近代教 育家蔡元培(1868-1940)更是大力倡导美育,把美育确定为其新式教育方针的内容之一, 并且提出了一系列美育实施设想,对美育的本质、内容、作用和实施美育的途径做了较系统 的研究和阐述。蔡元培还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 (2) 艺术教育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现代社会中,艺术教育这一个概念,有 着两种不同的含义和内容。从狭义上讲,“艺术教育”被理解为对于培养艺术家或专业艺术 人才所进行的各种理论和实践教育,如各种专业艺术院校正是如此,戏剧学院培养出编剧、 导演和演员,音乐学院培养出作曲家、歌唱演员和器乐演奏员等。从广义上讲,“艺术教育” 作为美育的核心,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为了培养专业艺术工作者。 (3)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艺术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标就是在“立德树人”的目标 下,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体来讲,艺术教育的任务又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来理解:一是 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人的艺术修养。二是健全审美心理结构,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和 创造力。三是陶冶人的情感,培养完美的人格。 3.课程小结 艺术的社会功能有许多种,但其中最主要的是审美认知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审美娱乐 作用三种。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 面发展的人。在当代社会生活中,艺术教育尤其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艺术教育的根本任 务和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教学方式及教学方法: 课堂讨论、讲授,计算机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作业及课外训练: 艺术具有哪些社会功能?为什么说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 用? 教学反思:
教案4教学题目:(章、节)第四章文化系统中的艺术学时数21第一节作为文化现象的艺术第二节艺术与哲学第三节艺术与宗教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艺术与文化的关系,理解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理解艺术与哲学、宗教彼此之间的相互关联作用。思政元素:艺术在文化系统中占据核心地位,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载体。融入思政元素,需引导学生认识艺术的文化价值,增强文化自觉与自信,促进文化的交流互鉴,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教学基本内容:1.文化与艺术2.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3.哲学与艺术的相互关系4.西方现代哲学与西方现代派艺术5.宗教与艺术的相互关系6.形形色色的宗教艺术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文化与艺术难点:宗教与艺术的相互关系教学过程:1.课前预习观看线上课程平台教学资源,从上一章(节)中学习了哪些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步形成本章的教学思路。2.讲授新课2.1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讨论“文化”的定义。关于“文化”的定义,较有影响的是19世纪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中提出的:“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9
9 教 案 4 教学题目:(章、节) 第四章 文化系统中的艺术 第一节 作为文化现象的艺术 第二节 艺术与哲学 第三节 艺术与宗教 学时数 2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艺术与文化的关系,理解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理解艺术与哲学、宗教 彼此之间的相互关联作用。 思政元素: 艺术在文化系统中占据核心地位,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载体。融入思政元素,需引 导学生认识艺术的文化价值,增强文化自觉与自信,促进文化的交流互鉴,培养跨文化交流 能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教学基本内容: 1. 文化与艺术 2. 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 3. 哲学与艺术的相互关系 4. 西方现代哲学与西方现代派艺术 5. 宗教与艺术的相互关系 6. 形形色色的宗教艺术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文化与艺术 难点:宗教与艺术的相互关系 教学过程: 1. 课前预习 观看线上课程平台教学资源,从上一章(节)中学习了哪些问题。教师根据 学生的回答,逐步形成本章的教学思路。 2. 讲授新课 2.1 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讨论“文化”的定义。关于“文化”的定义,较有影响的是 19 世 纪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中提出的:“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 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 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
一种综合体”。2.2比较理解文化,作为一个大系统,包含着诸多子系统。所有这些子系统,都处于整个文化的大系统中,一方面它受到文化大系统的影响和制约,另一方面它们反过来影响和作用于文化大系统。2.2.1关于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或文化现象,在整个人类文化大系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2.2.2哲学与艺术的相互关系。哲学作为人类理性的最高形式,要对作为人类感性最高形式的艺术产生影响,必然经过美学这一中介。美学作为哲学的一个分支,就是用理性的方法来研究感性认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黑格尔更是干脆将美学称为“艺术哲学”,明确指出美学在艺术与哲学之间的桥梁作用。西方现代哲学与西方现代派艺术。西方现代哲学是指19世纪中叶以来,为数众多的欧美哲学思潮和流派的总称。西方现代派艺术是象征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未来主义、迷惆的一代,存在主义文艺、荒诞派、新小说、抽象派、立体派、未来派、达达派等数量繁多的西方文艺流派的总称。这些流派的影响,几乎遍及艺术的各个种类和体裁,包括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电影、美术、音乐、舞蹈、雕塑、建筑等。哲学主要从事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等领域中带有普遍性的根本规律的研究,哲学主要通过美学这一中介对于艺术产生影响。艺术也可以通过审美创造对艺术家的思维及其思想产生启迪。2.2.3宗教与艺术的相互关系。许多思想家、美学家们都注意到宗教与艺术之间的紧密联系,并试图从认识论的角度加以解释。艺术与宗教在认识、掌握世界的方式上确实有某些共同之处。感知、想象、联想、情感等诸多心理因素,在艺术与宗教领域中都占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尽管艺术与宗教有着密切的联系,宗教对艺术的产生与发展都产生过直接的影响,但是,艺术与宗教二者毕竟有着本质的区别。3.课程小结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或文化现象,在整个人类文化大系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一方面,艺术参与和推动着人类文化的历史发展;另一方面,每个民族或时代的艺术又深深植根于这个民族或时代的文化土壤之中。哲学主要通过美学这一中介对艺术产生巨大的影响,与此同时,形形色色的宗教艺术几乎遍及各个艺术门类,成为世界艺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方式及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讨论,计算机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教学反思:10
10 一种综合体”。 2.2 比较理解 文化,作为一个大系统,包含着诸多子系统。所有这些子系统,都处于整 个文化的大系统中,一方面它受到文化大系统的影响和制约,另一方面它们反过来影响和作 用于文化大系统。 2.2.1 关于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或文化现象,在整个人 类文化大系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2.2.2 哲学与艺术的相互关系。哲学作为人类理性的最高形式,要对作为人类感性最高形式 的艺术产生影响,必然经过美学这一中介。美学作为哲学的一个分支,就是用理性的方法来 研究感性认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黑格尔更是干脆将美学称为“艺术哲学”,明确指出美 学在艺术与哲学之间的桥梁作用。 西方现代哲学与西方现代派艺术。西方现代哲学是指 19 世纪中叶以来,为数众多的欧 美哲学思潮和流派的总称。西方现代派艺术是象征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 未来主义、迷惘的一代,存在主义文艺、荒诞派、新小说、抽象派、立体派、未来派、达达 派等数量繁多的西方文艺流派的总称。这些流派的影响,几乎遍及艺术的各个种类和体裁, 包括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电影、美术、音乐、舞蹈、雕塑、建筑等。 哲学主要从事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等领域中带有普遍性的根本规律的研究,哲 学主要通过美学这一中介对于艺术产生影响。艺术也可以通过审美创造对艺术家的思维及其 思想产生启迪。 2.2.3 宗教与艺术的相互关系。许多思想家、美学家们都注意到宗教与艺术之间的紧密联系, 并试图从认识论的角度加以解释。 艺术与宗教在认识、掌握世界的方式上确实有某些共同之处。感知、想象、联想、情感 等诸多心理因素,在艺术与宗教领域中都占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尽管艺术与宗教有着密切的 联系,宗教对艺术的产生与发展都产生过直接的影响,但是,艺术与宗教二者毕竟有着本质 的区别。 3. 课程小结 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或文化现象,在整个人类文化大系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 位。一方面,艺术参与和推动着人类文化的历史发展;另一方面,每个民族或时代的艺术又 深深植根于这个民族或时代的文化土壤之中。哲学主要通过美学这一中介对艺术产生巨大的 影响,与此同时,形形色色的宗教艺术几乎遍及各个艺术门类,成为世界艺术史的重要组成 部分。 教学方式及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讨论,计算机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