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与体育系教案(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专业室内艺术设计班级室内艺术设计241课程平面构成32学时吴佳泓任课教师揭阳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与体育系2024年9月
艺术与体育系 教案 (2024-2025 学年第一学期) 专业 室内艺术设计 . 班级 室内艺术设计 241 . 课程 平面构成 . 学时 32 . 任课教师 吴佳泓 .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与体育系 2024 年 9 月
授课第6周课次第1次时间章节第概述一章名称授课教学2学时理论课(√)、实践课()、习题()、其它()时数方式教学让学生掌握平面构成的一些基本的概念,引导学生产生对这门课程进一步学目的习的兴趣,发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要求思政通过教授学生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及优秀作品分享,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激目标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动力和潜力,培养学生自主分析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在小组讨论中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教学讲解法、讨论法、实践法方法教学重点重点:平面构成的相关概念、源流;难点:中国传统中的平面构成。难点教学步骤及内容:第一章概述1.1平面构成的概念构成就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元素组合在一起,或者将组合在一起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元素分解后再进行组合。平面构成:平面构成是现代设计基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将既有的形态(点、线、面、体)在二维的平面内,按照一定的秩序和法则进行分解、组合,从而构成理想形态的组合方式。平面构成点线面表现1.2平面构成的源流1.2平面构成一一历史源流-产生的根源艺术渗透力一一审美价值
授 课 时 间 第 6 周 课 次 第 1 次 章 节 名 称 第一章 概述 授 课 方 式 理论课(√)、实践课( )、习题( )、其它( ) 教 学 时 数 2 学时 教 学 目 的 要 求 让学生掌握平面构成的一些基本的概念,引导学生产生对这门课程进一步学 习的兴趣,发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思 政 目 标 通过教授学生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及优秀作品分享,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激 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动力和潜力,培养学生自主分析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 ,在小组讨论中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 学 方 法 讲解法、讨论法、实践法 教 学 重 点 难 点 重点:平面构成的相关概念、源流;难点:中国传统中的平面构成。 教学步骤及内容:第一 章 概述 1.1 平面构成的概念构成就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元素组合在一起,或者将组合在一 起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元素分解后再进行组合。平面构成:平面构成是现代设计基础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将既有的形态(点、线、面、体)在二维的平面内,按照 一定的秩序和法则进行分解、组合,从而构成理想形态的组合方式。 平面构成点线面表现 1.2 平面构成的源流 1.2 平面构成——历史源流——产生的根源艺术渗透力——审美价值
1.3中国传统中的构成1.3.1作为表意体系的汉字,就是构成最好的体现,它是意符和音符的组合体。1.3.2构成形式在中国的传统图案造型中也显而易见。1.4平面与立体平面构成一一主要在二度空间范围之内以轮廓线划分图与底之间的界限,描绘形象。它所表现的立体空间并非实在的三度空间,而仅仅是图形对人的视觉引导作用形成的幻觉空间。立体构成一一通过材料的组合(例如:线材、板材等)组成占有立体空间的实体,即实际的厚度、高度及宽度来塑造形象。1.5研究对象着重于研究二维平面内基本形态的创造1.6平面构成的目的、意义及应用范围1.61目的:通过对理论的学习,基本掌握视觉元素中的点、线、面的种类、性质以及它们之间在二次空间中的构成种类、方式:研究形象与形象之间的关系构成表现、肌理的表现与意义;探索形式美法则怎样在具体构成中体现;培养创造思维在具体构成中的表现:对绘画材料的性能具有基本认知和把握,熟练堂握描绘的基本功,为今后的专业造型设计打好基础。1.6.2意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设计创造能力,为今后的专业设计构思提供方法和途径,也为将来的专业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1.6.3应用的范围:广告设计、工业设计、建筑设计、纺织印染设计、时装设计、书籍装顿设计、舞美设计等广泛的领域。1.7平面构成的学习方法1.7.1借鉴前人的经验,立足与时代,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1.7.2开拓思路,发挥想象力,引发构思、培养独创精神:1.7.3通过对平面构成基本原理的学习,堂握构成的组织方法:1.7.4在研究理论的基础上,尝试多种材料、工具及技法表现,力求新的组织方法。1.8了解平面构成的材料与用具复习思考题、作业题:1.阅读课本并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平面构成的实际应用情况下次课预习要点:第二章平面构成造型要素
1.3 中国传统中的构成 1.3.1 作为表意体系的汉字,就是构成最好的体现,它是意符和音符的组合体。 1.3.2 构成形式在中国的传统图案造型中也显而易见。 1.4 平面与立体平面构成——主要在二度空间范围之内以轮廓线划分图与底之间的界 限,描绘形象。它所表现的立体空间并非实在的三度空间,而仅仅是图形对人的视觉 引导作用形成的幻觉空间。立体构成——通过材料的组合(例如:线材、板材等)组成 占有立体空间的实体,即实际的厚度、高度及宽度来塑造形象。 1.5 研究对象 着重于研究二维平面内基本形态的创造 1.6 平面构成的目的、意义及应用范围 1.61 目的:通过对理论的学习,基本掌握视觉元素中的点、线、面的种类、性质以及 它们之间在二次空间中的构成种类、方式:研究形象与形象之间的关系构成表现、肌 理的表现与意义;探索形式美法则怎样在具体构成中体现;培养创造思维在具体构成 中 的表现:对绘画材料的性能具有基本认知和把握,熟练堂握描绘的基本功,为今后的 专业造型设计打好基础。 1.6.2 意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设计创造能力,为今后的专业设计构思 提供方法和途径,也为将来的专业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 1.6.3 应用的范围:广告设计、工业设计、建筑设计、纺织印染设计、时装设计、书籍 装帧设计、舞美设计等广泛的领域。 1.7 平面构成的学习方法 1.7.1 借鉴前人的经验,立足与时代,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7.2 开拓思路,发挥想象力,引发构思、培养独创精神: 1.7.3 通过对平面构成基本原理的学习,堂握构成的组织方法: 1.7.4 在研究理论的基础上,尝试多种材料、工具及技法表现,力求新的组织方法。 1.8 了解平面构成的材料与用具 复习思考题、作业题: 1. 阅读课本并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平面构成的实际应用情况 下次课预习要点:第二章 平面构成造型要素
授课第7-9周课次第2-4次时间章节第二章平面构成造型要素名称授课教学6学时理论课()、实践课(V)、习题()、其它()方式时数教学目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平面构成的各种视觉要素,平面构成中的点、线、面及构的要求成的形式美法则,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教学讲解法、讨论法、实践法方法通过教授学生平面构成造型要素,在造型处理中培养严谨的做事态度,培养思政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提升学生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动力和潜目标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学重点:平面构成的视觉形态要素及划分;难点:平面构成中的点、线、面及重点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难点教学步骤及内容:通过提问(什么叫构成)结合图片的分析,引出构成概念,切入课题。由理论的讲授,图片展示,让同学初步了解平面构成概念及意义,构成的源流。最后,教学互动环节。教授内容纲要:第二章平面构成造型要素构成设计的点、线、面是一切造型要素中最基本的,存在于任何造型设计之中。2.1认识点2.1.1点的概念(1)从几何学意义上说,点是只有位置而没有大小的,点是线的开端和结束,是直线与直线的相交。从艺术设计的角度上来说,形象之狭小者为点。而所谓“小”是相比较而言的。作为视觉的表现,点没有一个特定的形象标准,形成点的因素与形状无关,(可以是圆形、三角形、方形以及不规则图形等)而与大小、空间有关,它是具有空间位置的视觉单位。(2)在平面构成设计中,点作为最基本的造型元素,始终是相对意义上发生视觉上的审美作用。一般来说,点越小,其点的感觉越强,点变大,则开始有面的倾向。点的界限无法设定,其境界也极为深远,点为构成设计带来了无限的生机。2.1.2点的基础性质与特征从本质上来说,点是最简洁的形,它具有细小性和可视性;同时,由于点在画面中的位置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使得点还具有简洁性和生动性。2.2.3点的情感表达:在平面构成中,作为视觉形象的点由于大小、形态各异,在排列中的多样化使点也具有丰富的情感,不同的点具有不同的情感表达。(1)圆点具有完美、圆润、充实、饱满、运动的感觉;(2)方点具有沉稳、静止、坚实和次序感的特点;(3)多变和异形点具有紧张、尖锐、不安定机自由、随意的感觉;
授 课 时 间 第 7-9 周 课 次 第 2-4 次 章 节 名 称 第二章 平面构成造型要素 授 课 方 式 理论课(√)、实践课(√)、习题( )、其它( ) 教 学 时 数 6 学时 教学目 的要求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平面构成的各种视觉要素,平面构成中的点、线、面及构 成的形式美法则,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教 学 方 法 讲解法、讨论法、实践法 思 政 目 标 通过教授学生平面构成造型要素,在造型处理中培养严谨的做事态度,培养 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提升学生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动力和潜 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 学 重 点 难 点 重点:平面构成的视觉形态要素及划分;难点:平面构成中的点、线、面及 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教学步骤及内容:通过提问(什么叫构成)结合图片的分析,引出构成概念,切入课 题。 由理论的讲授,图片展示,让同学初步了解平面构成概念及意义,构成的源流。最 后,教学互动环节。 教授内容纲要: 第二章 平面构成造型要素构成设计的点、线、面是一切造型要素中最基本的,存在于 任何造型设计之中。 2.1 认识点 2.1.1 点的概念 (1)从几何学意义上说,点是只有位置而没有大小的,点是线的开端和结束,是直线与 直线的相交。从艺术设计的角度上来说,形象之狭小者为点。而所谓“小”是相比较 而言的。作为视觉的表现,点没有一个特定的形象标准,形成点的因素与形状无关, (可以是圆形、三角形、方形以及不规则图形等)而与大小、空间有关,它是具有空间 位置的视觉单位。 (2)在平面构成设计中,点作为最基本的造型元素,始终是相对意义上发生视觉上的审 美作用。一般来说,点越小,其点的感觉越强,点变大,则开始有面的倾向。点的界 限无法设定,其境界也极为深远,点为构成设计带来了无限的生机。 2.1.2 点的基础性质与特征从本质上来说,点是最简洁的形,它具有细小性和可视 性;同时,由于点在画面中的位置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使得点还具有简洁性和生动 性。 2.2.3 点的情感表达: 在平面构成中,作为视觉形象的点由于大小、形态各异,在排列中的多样化使点也具 有丰富的情感,不同的点具有不同的情感表达。 (1)圆点具有完美、圆润、充实、饱满、运动的感觉; (2)方点具有沉稳、静止、坚实和次序感的特点; (3)多变和异形点具有紧张、尖锐、不安定机自由、随意的感觉;
(4)不规则点由于没有规则的形状,所以性格富于变化、显得自然、生动;(5)大点具有简洁、单纯、单一的感觉,小点具有琐碎、有光泽、丰富的表情。规则性点与非规则性点2.2认识线2.2.1线的概念线是点移动的轨迹,极薄的面相交也形成线。从几何学角度上看,线只有长短、方向和位置而没有粗细之分;作为视觉形象的线,它不仅具有长短、方向、位置还具有粗细。在艺术设计中,线与点一样具有其他元素在视觉上无法取代的表现力。2.2.2线的种类与表情(1)线的种类(2)线的表情直线一一简单、明了、直率;速度感、紧张感、锐利;阳刚细线一一速度感、敏锐感、紧张感粗线一一粗扩、豪爽、阳刚、厚重等长线一时间性、持续性短线一一间断性、迟缓性水平线一一联想到地平面-一安定稳重,能产生视觉上的横向扩张感垂直线干脆、坚定、直接、阳刚、明确斜线一一打破了视觉平衡一一动态、冲击飞跃感,强烈的不安定感,更具运动感折线一一焦躁、动荡不安曲线一一感性、弹性、轻快、优雅、丰满等感觉,具有较强女性特征,柔弱几何曲线一一借助绘图工具完成一一规范、准确、冷静、单纯、明快自由曲线一一随意、自由、柔和、偶然一一自由、奔放、洒脱感所有线的这些表情都取决于对生活的直接经验和感受。2.2.3线的构成
4 (4)不规则点由于没有规则的形状,所以性格富于变化、显得自然、生动; (5)大点具有简洁、单纯、单一的感觉,小点具有琐碎、有光泽、丰富的表情。 规则性点与非规则性点 2.2 认识线 2.2.1 线的概念 线是点移动的轨迹,极薄的面相交也形成线。 从几何学角度上看,线只有长短、方向和位置而没有粗细之分;作为视觉形象的线,它 不仅具有长短、方向、位置还具有粗细。在艺术设计中,线与点一样具有其他元素在视 觉上无法取代的表现力。 2.2.2 线的种类与表情(1)线的种类(2)线的表情 直线——简单、明了、直率;速度感、紧张感、锐利;阳刚细线——速度感、敏锐感、 紧张感粗线——粗犷、豪爽、阳刚、厚重等长线——时间性、持续性短线——间断性、 迟缓性水平线——联想到地平面——安定稳重,能产生视觉上的横向扩张感垂直线—— 干脆、坚定、直接、阳刚、明确斜线——打破了视觉平衡——动态、冲击飞跃感,强烈 的不安定感,更具运动感折线——焦躁、动荡不安曲线——感性、弹性、轻快、优雅、 丰满等感觉,具有较强女性特征,柔弱几何曲线——借助绘图工具完成——规范、准 确、冷静、单纯、明快自由曲线——随意、自由、柔和、偶然——自由、奔放、洒脱感 所有线的这些表情都取决于对生活的直接经验和感受。 2.2.3 线的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