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日美安全条约》1958年10月4日,日美两国首次举行修政《安保条约》条约的 谈判.1960年1月19日,日本首相岸信介和美国总统D.D.艾森豪威尔在华盛顿签订《日 美共同合作和安全条约》(通称《新日美安全条约》),1960年6月23日双方互换扣 准书后生效。新条约由前言和10条正文组成,有效期10年。该条约与《日美安全条约 相比,是两国对等的、双方承担义务的条约,加强了日美军事同盟关系(其中第五条共 同防卫:各铺约国宜誓在日本国施政的领域下,如果任何一方受到武力攻击,依照本 国宪法的规定和手续,采取行动对付共同的危险)。日本仍依靠美国核保护伞维护自 身安全,承担提供军事基地、扩充军备、共同作战等更多的义务。同时修订了《行政协 定》,改称《关于设施和区域及美国驻日本国军队的地位的协定》,废除了日方分担的 防卫经费。由于新条约敌视苏联、中国以及其他亚洲各国人民,日本有被卷入美国军 事行动的危险,因而激起日本人民的强烈反对。 思考愿:今天的日本为何不再像60年代郑样反对《新日美安保条的》? (二)50一60年代的经济外交: 1政治、军事上依赖美国, 经济上与美国合作竞争 2加强与西欧的经济合作 3推行亚洲一员外交,重视与东盟关系 (三)多边自主外交阶段 1以日美关系为基轴 2恢复中日邦交 3改变助以反阿政策,实行新中东政策 4进一步发展与东盟的关系 尼克松冲击: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初的近30年间,日本的外交基本上都是以日美 关系为轴的 在处理与中国的关系问题时 日本政府必须以不影响日美关系为前提 而,尼克松的关岛主义”出台后,美国对外政策发生巨大转变,特别是要改善和中国 关系以共同应对苏联的威胁,而一贯追随美国奉行反华政策的日本佐藤荣作政府对此因 军然不知。1971年6月日美之间刚刚通过外长与国务长官会谈达成合意在联合国共同 提案“两国中国“的重要问题”,7月便发生了“尼克松冲击”事件,使整个日木朝野为之震 惊。日本仅在尼克松本人电视宜布访中的一个小时前,才由日本驻美大使牛场信彦从罗 杰斯国务卿那里得到事前通告,而这一消息传到佐藤荣作首相那里时,距尼克松访中法 定公布只剩几分钟的时间,本来已经取得冲绳返还交涉成功的佐藤内阁,因为在中国问 题上对美国亦步亦趋,到头来却被美国搞了“越顶外交”,从而丧失了政治权威,进一步 加快了倒台的进程。日本各界要求恢复中日邦交的呼声也日渐高涨,1972年7月,田 中角荣继任新首相后,终于实现了中日邦交的正常化。 间题:如何评价70年代日本外交的“自主”性?
《新日美安全条约》1958 年 10 月 4 日,日美两国首次举行修改《安保条约》条约的 谈判。1960 年 1 月 19 日,日本首相岸信介和美国总统 D.D.艾森豪威尔在华盛顿签订《日 美共同合作和安全条约》(通称《新日美安全条约》),1960 年 6 月 23 日双方互换批 准书后生效。新条约由前言和 10 条正文组成,有效期 10 年。该条约与《日美安全条约》 相比,是两国对等的、双方承担义务的条约,加强了日美军事同盟关系(其中第五条 共 同防卫:各缔约国宣誓在日本国施政的领域下,如果任何一方受到武力攻击,依照本 国宪法的规定和手续,采取行动对付共同的危险)。日本仍依靠美国核保护伞维护自 身安全,承担提供军事基地、扩充军备、共同作战等更多的义务。同时修订了《行政协 定》,改称《关于设施和区域及美国驻日本国军队的地位的协定》,废除了日方分担的 防卫经费。 由于新条约敌视苏联、中国以及其他亚洲各国人民,日本有被卷入美国军 事行动的危险,因而激起日本人民的强烈反对。 思考题:今天的日本为何不再像 60 年代那样反对《新日美安保条约》? (二)50—60 年代的经济外交: 1 政治、军事上依赖美国,经济上与美国合作竞争 2 加强与西欧的经济合作 3 推行亚洲一员外交,重视与东盟关系 (三)多边自主外交阶段 1 以日美关系为基轴 2 恢复中日邦交 3 改变助以反阿政策,实行新中东政策 4 进一步发展与东盟的关系 尼克松冲击:战后到 20 世纪 70 年代初的近 30 年间,日本的外交基本上都是以日美 关系为轴的,在处理与中国的关系问题时,日本政府必须以不影响日美关系为前提。然 而,尼克松的“关岛主义”出台后,美国对外政策发生巨大转变,特别是要改善和中国的 关系以共同应对苏联的威胁,而一贯追随美国奉行反华政策的日本佐藤荣作政府对此却 浑然不知。1971 年 6 月日美之间刚刚通过外长与国务长官会谈达成合意在联合国共同 提案“两国中国”的“重要问题”,7 月便发生了“尼克松冲击”事件,使整个日本朝野为之震 惊。日本仅在尼克松本人电视宣布访中的一个小时前,才由日本驻美大使牛场信彦从罗 杰斯国务卿那里得到事前通告,而这一消息传到佐藤荣作首相那里时,距尼克松访中决 定公布只剩几分钟的时间,本来已经取得冲绳返还交涉成功的佐藤内阁,因为在中国问 题上对美国亦步亦趋,到头来却被美国搞了“越顶外交”,从而丧失了政治权威,进一步 加快了倒台的进程。日本各界要求恢复中日邦交的呼声也日渐高涨,1972 年 7 月,田 中角荣继任新首相后,终于实现了中日邦交的正常化。 问题:如何评价 70 年代日本外交的“自主”性?
(四)80年代的日本外交: 经济竞争 不分到有限分离 3日中间:合作但不友好。 4与第三世界:经济外交,争取经济资源和政治支持。 5日欧间:经济合作与竞争。 ★ODA(Offici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即"官方发展援助",日本译为"政 府开发援助”。ODA是指发达国家官方机构(包括中央、地方政府及其执行机构)为促进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福利水平的提高向发展中国家或多边机构提供的赠款,或 赠与成分不低于25%的优惠贷款。 大平内阁1979年底作出的对华日元贷款决定,是日本首次承诺提供多年度一搅子 ODA,也是中国首次从经合组织开发援助委员会的成员国接受ODA。此后,历届日本 阁都继承了大平内阁的对华ODA政策,不断扩大了对华ODA的规模。日本的对华ODA 成为中日关系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截止到2005年,中国己接受日本对0DA33000 亿日元,占中国接受OECD国家援助的60%。其中自一九八一年开始,日本政府累计 向中国提供无偿援助约一千三百七十六亿日元(约十二点五亿美元),对促进中国经济礼 会和两国友好关系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材料分析2:1日本大和综合研究所特别顾问、原日本经济企划厅长官宫崎勇先 牛。 他是当年日本对华经援的策划者之一,也是日本著名经济学家。他说,日本人应当 清楚,对华经援90%以上是有偿援助。迄今,日本向中国提供了总额为3.3万亿日元的经 济援助,其中3万多亿日元是有偿的,绝不是单方面的“无偿援助”。当初,欧洲就有人 说,“日本对华经济援助称不上援助”。现在,欧洲这种声音更强烈了。在使用日元贷 方面,中国是“优秀生”。日本的相关省厅对中国使用日元贷款的评价是“使用可靠, 没有问题”:“中国按规定支付借款利总,不折不扣地偿还本金,中国还负担若汇率变化 带来的损失,中国是最优秀的‘借款者’和‘金融交易对象”。2 自一九八一年开 始,日本政府累计向中国提供无偿援助约一千三百七十六亿日元(约十二点五亿美元)。 根据上述材料,我们应当如何看待日本对华OD?日本出于怎样的考虑才决定提供这 样的授助? (五)政治大国之梦 1第三次远航(概念):1980年大平内阁表示不愿做“跛足国家”:1981年铃木首相访 美时宣布日本开始了“第三个新起点”,有人称之为“第三次远航”,即由“模仿和追 随文明开化”走向“首创和领先的文明开拓”,迎接一个“以日本为中心的太平洋时
(四)80 年代的日本外交: 1 日美间:政治合作,经济竞争。 2 日苏间:由政经不分到有限分离。 3 日中间:合作但不友好。 4 与第三世界:经济外交,争取经济资源和政治支持。 5 日欧间:经济合作与竞争。 ★ ODA(Offici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即“官方发展援助”,日本译为“政 府开发援助”。ODA 是指发达国家官方机构(包括中央、地方政府及其执行机构)为促进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福利水平的提高向发展中国家或多边机构提供的赠款,或 赠与成分不低于 25%的优惠贷款。 大平内阁 1979 年底作出的对华日元贷款决定,是日本首次承诺提供多年度一揽子 ODA,也是中国首次从经合组织开发援助委员会的成员国接受 ODA。此后,历届日本内 阁都继承了大平内阁的对华 ODA 政策,不断扩大了对华 ODA 的规模。日本的对华 ODA, 成为中日关系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截止到 2005 年,中国已接受日本对 ODA33000 亿日元,占中国接受 OECD 国家援助的 60%。其中自一九八一年开始,日本政府累计 向中国提供无偿援助约一千三百七十六亿日元(约十二点五亿美元),对促进中国经济社 会和两国友好关系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材料分析 2:1 日本大和综合研究所特别顾问、原日本经济企划厅长官宫崎勇先 生。 他是当年日本对华经援的策划者之一,也是日本著名经济学家。他说,日本人应当 清楚,对华经援 90%以上是有偿援助。迄今,日本向中国提供了总额为 3.3 万亿日元的经 济援助,其中 3 万多亿日元是有偿的,绝不是单方面的“无偿援助”。当初,欧洲就有人 说,“日本对华经济援助称不上援助”。现在,欧洲这种声音更强烈了。在使用日元贷款 方面,中国是“优秀生”。日本的相关省厅对中国使用日元贷款的评价是“使用可靠, 没有问题”;“中国按规定支付借款利息,不折不扣地偿还本金,中国还负担着汇率变化 带来的损失,中国是最优秀的‘借款者’和‘金融交易对象’”。2 自一九八一年开 始,日本政府累计向中国提供无偿援助约一千三百七十六亿日元(约十二点五亿美元)。 根据上述材料,我们应当如何看待日本对华 ODA?日本出于怎样的考虑才决定提供这 样的援助? (五)政治大国之梦 1 第三次远航(概念):1980 年大平内阁表示不愿做“跛足国家”;1981 年铃木首相访 美时宣布日本开始了“第三个新起点”,有人称之为“第三次远航”,即由“模仿和追 随文明开化”走向“首创和领先的文明开拓”,迎接一个“以日本为中心的太平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