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録 第一章家族… 第一節家族範園… 1 第二節父權… 5 第三節 刑法與家族主義 …27 一親屬間的侵犯… …27 殺傷罪… …27 姦非罪… g 竊盗罪… 52 二 容隱… …56 三 代刑… 60 四缓刑免刑 62 第四節 親屬復仇… …65 第五節行政法與家族主義 …85 第二章婚姻… …88 第一節婚姻的意義… .,88 第二節 婚姻的禁忌 .89 族内婚… …89 二 姻親…… …92 三娶親屬妻妾… .9 第三節 婚姻的締結… 98
2 目 第四節 妻的地位…… 102 第五節 夫家… 115 第六節 婚姻的解除 :?1 七出… I24 二 義絶… 128 三恊離…… 129 第七節妾… 30 第三意階級… :36 第一笛生活方式… 138 钦食… 139 农飾… 39 房舍… 147 輿馬… 51 第二節婚姻… :56 一階級内婚… 66 二 婚烟儀式的階級性… 174 第三節喪葬… :79 第四節 祭祀… 192 第四章階級(镄)… i97 第一節貴族的法律… 197 第二節法律特權… 207 一貴族及官吏… 208 二貴族及宫吏的家屬… 218 第三節良襞間的不平等 220 一良賤… 220 殺傷罪… 222
目錄 3 姦非罪…… 223 二 法奴間… 224 役傷罪… 227 姦非罪……… 238 第四節種族間的不平等 。。。 243 第五章巫術與宗教… 250 第一節神判… 250 第二節福報… 256 第三節刑忌… 262 第四節 巫蠱… 264 第六童儒家思想與法家思想… 27 第一節禮與法… 270 第二節德奥刑… 286 第三節以禮入法… 303 結論… 326 附绿中國法律之儒家化… 328
中國法律奥中國社會 第一章家族 第一節家族範圍 中國的家族是父系的,親屬關係只從父親方面來計算,母親方 面的親屬是被忽略的,她的親屬我們稱之爲外親,以别於本宗。① 他和我們的關係極疏薄,僅推及一世,從母親上湖至她的父母, 旁推至她的兄弟姊妹,下准及她的兄弟之子及姊妹之子,外祖父 母、舅父,姨母、舅表及姨表兄弟是我們的邊際親屬、過此即無服, 母之祖父母、堂兄弟姊妹③以及姪系等與我們無親屬翮係,外親親 圈的範圍是異常狄窄的。同時,服制極輕,指示親屬關係之疏薄。 外祖父母血親關係同於祖父母,但服不過小功,等於伯叔祖父母, 舅姨的血親關係同於伯叔及姑,但服同於堂伯叔父母及堂姑,只小 功。母舅之子及兩姨之子則關係更疏,僅服缌麻③,同於族兄弟姊 妹據《儀禮》:“外親之服皆缌麻也”④,外祖父母以尊,姨母以名纔 ①故《爾雅·釋親》於父宗日宗族,而奥姓親日母燕,日妻鯊 ②唐玄宗以堂姨舅古今未制服,思敦睦九族,引而親之,始制堂姨舅祖免(《唐會 要三七服纪》上),然止是一代之制, ③《犧禮·喪服》。參看《元典章》三○,《禮部》三,《禮制》三,《喪禮》,“外族服 圆”:《明會典》,一○二,《禮部》六十,《瘦禮》七,《丧服》,“外親服圆”;《清律例》二,《喪 服圖》,“外親服圖”。 ④)“俄僧·喪服
中國法律奥中國社會 加至小功①。舅本缌麻,唐大宗以舅之與姨親疏相似而服紀有殊, 理未爲得,始進爲小功②。 姑雖屬於本宗,但嫁後歸於異宗,所以出嫁便爲降服,而她的 子女與我們服只缌麻®。 以父宗而論,則凡是同一始祖的男系後裔,都屬於同一宗族團 體,概爲族人。其親屬範圍則包括自高祖而下的男系後裔。以世 代言之,包含自高祖至玄孫的九個世代,所謂九族是©。以嘏制言 ①《儀禮·喪服》,開元二十三年,太宗效文服紀之制有所未通,令禮官學士詳 議具奏。太常卿韋網奏請外祖加至大功九月。太子賓客崔沔議日:“正家之道,不可 以二,總一定議,理歸本宗,父以崇尊,母以厭降,豈忘爱敬?宜有倫序,是以有齊衰,外 服皆想麻,尊名所加,不過一等,此先王不易之道也。”職方郎中韋述議日:“壁人究天道 而厚於祖補,繁姓族而親其子孫,近則别於餐愚,遠則異於禽默,由此言之,母燕比於本 族,不可同贯明矣。且家無二尊,喪無二新,人之所奉,不可二也。…今若外祖及舅更 加一等,堂舅及姨列於服紀之内,則中外之制,相去幾何?廢禮徇情,所務者未。… 其堂姨舅既出於外曾祖,若爲之制服,即外曾祖父母,及外伯叔祖父母,亦宜制服矣。 外祖加至大功九月,則外曾祖合至小功,外高祖合至缌麻。若舉此而舍彼,享則不均,棄 親绿流,理則不顺,推而廣之,是與族無異矣。”禮部員外郎楊仲昌亦以“藕恐外内奪序, 親疏套偷”周言。户部郎中楊伯成,左監門绿事参軍到秩並同是護,皆謂不可。韋議遂 寝。(《唐會要·服紀>上)。 ②《唐會要·服纪上》。 ③《俄禮·喪服》;《元典章》“外族服”,《明會典》“外親服圓”;《清律例》“外親 服圆”。 ④九族的解釋,漢儒即有二锐,一說以爲包括異姓有服親,夏侯、歐陽等今文學 家主此說,調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孔穎達《書經注疏》)。其詳细内容,父族四:五族 之内周一族,父女昆弟適人者奥其子爲一族,己女昆弟適人者奥其子一族,己之女子 子適人者舆其子爲一族。母族三:母之父姓周一族,母之母姓爲一族,母女昆弟道人者 奥其子爲一族。妻族二:妻之父姓爲一族,妻之母姓爲一族(孔穎递《左傅》恒公六年 《注疏》)。《白虎通義》以父之姓爲一族,不限五族之内,母族谓母之父母一族,母之昆 弟一族,母昆弟子一族,亦奥孔《疏》異。杜預朝九族周外祖父,外祖母,從母子,妻父, 妻母,姑之子,姊妹之子,女子之子,非己之同族(《左傅》桓公六年註,今本“非”或作 “并”義異)。以爲九族“皆外親有服而異族者”,又姑姊妹及女遵人,但取其子而去其 母,皆與以上二說不同。 孔安國、馬融、鄭康成皆湖九族懂限父宗,上自高祖,下至玄孫(見《尚書註疏>, 《堯典》,孔《傳》,陸德明《音義》,孔额達《疏》,及《左傅》桓公六年孔《疏》)。後儒如陸德 明、贾公彦、願炎武等皆從此説,《日知绿》論辯甚詳。一般多以《喪服小記》以三爲五以 五爲九之説爲根據,機爲定論。明、请律明定本宗九族五服圆,九族事指父宗,更成爲 定制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