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教育与教育学授课章节:第一章,第1-2节;授课时数:2学时1.识记"教育"的概念,辨析"教育"与"学习"、“灌输"、“养育"等概念的异同;教学2.理解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三要素在当代的变化;目的3.比较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教育的区别教育的概念及教育的要素;、教学内容教育的形态及教育的起源;!三、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1."教育"的概念;教学重点难点2.教育要素之间的关系;3.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教育的特征教师讲授:“教育"的概念;教育要素之间的关系,学生自学:教育起源问题的几种代表性观点;农业社会、工业社教学实施要求会、信息社会教育的特征1.结合从事教育工作或接受教育的实际,谈一谈对"教育"概念的作业、思考理解题2.信息社会及其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什么?(阅读材料)成有信主编:《教育学原理》(第一章)课后记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第1页第二讲:教育学发展历程与学习价值授课章节:第一章,第3-4节;授课时数:2学时
第一讲:教育与教育学 授课章节:第一章,第1-2节; 授课时数:2学时 教 学 目 的 1.识记"教育"的概念,辨析"教育"与"学习"、"灌输"、"养育"等概 念的异同; 2.理解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三要素在当 代的变化; 3.比较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教育的区别。 教 学 内 容 一、教育的概念及教育的要素; 二、教育的形态及教育的起源; 三、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 教 学 重 点 难 点 1."教育"的概念; 2.教育要素之间的关系; 3.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教育的特征。 教学实施要 求 教师讲授:"教育"的概念;教育要素之间的关系。 学生自学:教育起源问题的几种代表性观点;农业社会、工业社 会、信息社会教育的特征。 作业、思考 题 (阅读材 料) 1.结合从事教育工作或接受教育的实际,谈一谈对"教育"概念的 理解。 2.信息社会及其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成有信主编:《教育学原理》(第一章) 课 后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第 1 页 第二讲:教育学发展历程与学习价值 授课章节:第一章,第3-4节; 授课时数:2学时
识记20世纪五种主要教育学流派的代表人物,理解他们的主要1.学术观点,并能够结合实际进行独到的评论;教学2.把握当代教育学的发展趋势目的3.理解教育理论在日常教育生活和教育改革中的价值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历程;教学内容、二、教育学的价值。1.夸美纽斯及《大教学论》教育思想介绍教学重点难点2.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实用主义教育学:3. 4.学习教育学的价值。教师讲授:教育学发展阶段五种主要教育学流派及其主要学术观点教学实施要学生自学:教育学的发展趋势求讨论内容:在名师访谈的基础上,讨论教育理论在教育工作中的价值。1.当代教育学的发展趋势是什么?作业、思考2.访问一些优秀的中小学教师,分析教育理论知识在其专业成长题(阅读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料)翟葆奎主编:《元教育学研究》课后记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第2页第三讲:教育功能与教育的个体功能授课章节:第二章,第1-2节;授课时数:3学时1.识记教育功能的含义;教学2.1识别不同的教育功能观和功能的类型目的3.能根据自己的理解举例说明教育对人的发展的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的表现,并分析负向功能出现的原因
教 学 目 的 1.识记20世纪五种主要教育学流派的代表人物,理解他们的主要 学术观点,并能够结合实际进行独到的评论; 2.把握当代教育学的发展趋势; 3.理解教育理论在日常教育生活和教育改革中的价值。 教 学 内 容 一、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二、教育学的价值。 教 学 重 点 难 点 1.夸美纽斯及《大教学论》教育思想介绍; 2.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3.实用主义教育学; 4.学习教育学的价值。 教学实施要 求 教师讲授:教育学发展阶段五种主要教育学流派及其主要学术观 点。 学生自学:教育学的发展趋势。 讨论内容:在名师访谈的基础上,讨论教育理论在教育工作中的价 值。 作业、思考 题 (阅读材 料) 1.当代教育学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2.访问一些优秀的中小学教师,分析教育理论知识在其专业成长 中的地位和作用。 翟葆奎主编:《元教育学研究》 课 后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第 2 页 第三讲:教育功能与教育的个体功能 授课章节:第二章,第1-2节; 授课时数:3学时 教 学 目 的 1.识记教育功能的含义; 2.识别不同的教育功能观和功能的类型; 3.能根据自己的理解举例说明教育对人的发展的正向功能与负向 功能的表现,并分析负向功能出现的原因
教育功能的含义及类型;教学内容二、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促进功能三、教育的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四、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教育功能类型1.教学重点难点2.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促进功能3.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促进功能。教师讲授:教育功能的涵义、教育的个体功能。教学实施要学生自学:教育功能的类型。求讨论内容:在基础教育阶段,教育的负向功能的表现,联系"新课改",讨论如何改进。1.何谓教育的派生功能?作业、思考题2.为什么说教育具有个体享用功能,它与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有(阅读材什么联系?料)傅维利著:《教育功能论》课后记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第3页第四讲:教育的社会功能授课章节:第二章,第3-4节;授课时数:2学时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举例说明教育对社会的发展的正向功能与1.负向功能的表现,并分析负向功能出现的原因;教学2.了解教育功能形成和释放的过程;目的3.运用教育功能形成和释放的原理,尝试提出提高教育正向功能,减少教育负向功能的条件和策略,教育的社会功能;教学内容二、教育功能的形成;三、教育功能的释放
教 学 内 容 一、教育功能的含义及类型; 二、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促进功能; 三、教育的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 四、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 教 学 重 点 难 点 1.教育功能类型; 2.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促进功能; 3.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促进功能。 教学实施要 求 教师讲授:教育功能的涵义、教育的个体功能。 学生自学:教育功能的类型。 讨论内容:在基础教育阶段,教育的负向功能的表现,联系"新课 改",讨论如何改进。 作业、思考 题 (阅读材 料) 1.何谓教育的派生功能? 2.为什么说教育具有个体享用功能,它与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有 什么联系? 傅维利著:《教育功能论》 课 后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第 3 页 第四讲:教育的社会功能 授课章节:第二章,第3-4节; 授课时数:2学时 教 学 目 的 1.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举例说明教育对社会的发展的正向功能与 负向功能的表现,并分析负向功能出现的原因; 2.了解教育功能形成和释放的过程; 3.运用教育功能形成和释放的原理,尝试提出提高教育正向功 能,减少教育负向功能的条件和策略。 教 学 内 容 一、教育的社会功能; 二、教育功能的形成; 三、教育功能的释放
教育改善人口质量、提高民族素质的功能1.教学重点难点2.教育促进文化延续和发展的功能3.教育对社会发展的负向功能4.教育功能的释放。教师讲授:教育的社会功能。教学实施要学生自学:教育功能的形成与释放。求教育的社会正向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试举例说明。1.作业、思考题影响教育功能形成和释放的因素有哪些?2.(阅读材料)《教育功能郑金洲著:教育基本理论之研究》课后记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第4页第五讲:教育目的授课章节:第三章,第1-2节;授课时数:3学时1.3理解教育目的的内涵及其功能2.了解教育目的的类型及意义教学3.理解并掌握教育目的选择与确立的价值取向;目的理解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确立应注意的问题4.教育目的概述;、教学内二、教育目的的类型与功能三、教育目的选择确立的基本依据容四、教育目的选择确立中的基本价值取向及应注意的问题。教育目的及类型;1.教学重点难点2.教育目的选择确立中的基本价值取向;3.教育目的质的规定性;4.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确立应注意的问题
教 学 重 点 难 点 1.教育改善人口质量、提高民族素质的功能; 2.教育促进文化延续和发展的功能; 3.教育对社会发展的负向功能; 4.教育功能的释放。 教学实施要 求 教师讲授:教育的社会功能。 学生自学:教育功能的形成与释放。 作业、思考 题 (阅读材 料) 1.教育的社会正向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试举例说明。 2.影响教育功能形成和释放的因素有哪些? 郑金洲著:《教育功能——教育基本理论之研究》 课 后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第 4 页 第五讲:教育目的 授课章节:第三章,第1-2节; 授课时数:3学时 教 学 目 的 1.理解教育目的的内涵及其功能; 2.了解教育目的的类型及意义; 3.理解并掌握教育目的选择与确立的价值取向; 4.理解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确立应注意的问题。 教 学 内 容 一、教育目的概述; 二、教育目的的类型与功能; 三、教育目的选择确立的基本依据; 四、教育目的选择确立中的基本价值取向及应注意的问题。 教 学 重 点 难 点 1.教育目的及类型; 2.教育目的选择确立中的基本价值取向; 3.教育目的质的规定性; 4.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确立应注意的问题
教师讲授:类型及功能,教育目的选择确立中的基本价值取向。教学实施要学生自学:教育目的的内涵。求讨论内容:当代教育目的社会价值取向和人的价值取向中应注意的问题。说明教育目的内涵及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质的规定性1.1作业、思考题2.阐述社会本位论和人本位论的基本观点主张,并予以分析评(阅读材价。料)夏正江著:《教育理论哲学基础的反思一关于人的问题》课后记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第5页第六讲:我国的教育目的授课章节:第三章,第3节;授课时数:1学时把握我国教育自的的精神实质和依据1.教学理解我国教育目的确立的理论基础和教育目的实现的策略,2.目的我国的教育目的及精神实质教学内家二、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三、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构成茶四、孝教育目的实现的策略。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1. 教学重点难点教育目的的实践性缺失;2.3.我国教育目的及其实现的策略。教师讲授: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教学实施要学生自学: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构成,教育目的实现的策略。求
教学实施要 求 教师讲授:类型及功能,教育目的选择确立中的基本价值取向。 学生自学:教育目的的内涵。 讨论内容:当代教育目的社会价值取向和人的价值取向中应注意的 问题。 作业、思考 题 (阅读材 料) 1.说明教育目的内涵及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质的规定性。 2.阐述社会本位论和人本位论的基本观点主张,并予以分析评 价。 夏正江著:《教育理论哲学基础的反思——关于人的问题》 课 后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第 5 页 第六讲:我国的教育目的 授课章节:第三章,第3节; 授课时数:1学时 教 学 目 的 1.把握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和依据; 2.理解我国教育目的确立的理论基础和教育目的实现的策略。 教 学 内 容 一、我国的教育目的及精神实质; 二、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三、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构成; 四、教育目的实现的策略。 教 学 重 点 难 点 1.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2.教育目的的实践性缺失; 3.我国教育目的及其实现的策略。 教学实施要 求 教师讲授: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学生自学: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构成,教育目的实现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