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体育手段【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体育手段和体育运动技术的概念,明确身体运动的构成要素和体育运动技术的基本结构,体育运动技术动作质量和效果的综合评定标准,了解一些常见的体育运动项目。【教学重点】身体运动的七大构成要素。【教学难点】体育运动技术动作质量和效果的综合评定标准。【新知识点】体育手段和体育运动技术的概念;身体运动的构成要素和体育运动技术的基本结构:体育运动技术动作质量和效果的综合评定标准体育运动项目的起源、特点及分类。【教学方法与手段】运用多媒体进行授课,课堂讲授为主辅以课堂提问及讨论等方法。【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一、体育手段(一)体育手段的概念体育手段这个概念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可以指一种活动形式,如游戏、登山等均可称是体育手段;狭义的可以指某一种身体练习的动作,如一个高抬腿跑也是一个体育手段。我国体育理论界一直都认为:“体育手段是人们为了强身祛病、娱乐身心以及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而采取的各种内容和方法的总称。(二)体育的核心手段一一身体运动
第五章 体育手段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体育手段和体育运动技术的概念,明 确身体运动的构成要素和体育运动技术的基本结构,体育运动技术 动作质量和效果的综合评定标准,了解一些常见的体育运动项目。 【教学重点】身体运动的七大构成要素。 【教学难点】体育运动技术动作质量和效果的综合评定标准。 【新知识点】体育手段和体育运动技术的概念;身体运动的构成要素和体育运动 技术的基本结构;体育运动技术动作质量和效果的综合评定标准; 体育运动项目的起源、特点及分类。 【教学方法与手段】运用多媒体进行授课,课堂讲授为主辅以课堂提问及讨论等 方法。 【教学时数】4 学时 【教学内容】 一、体育手段 (一)体育手段的概念 体育手段这个概念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可以指一种活动形式, 如游戏、登山等均可称是体育手段;狭义的可以指某一种身体练习的动作,如一 个高抬腿跑也是一个体育手段。我国体育理论界一直都认为:“体育手段是人们 为了强身祛病、娱乐身心以及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而采取的各种内容和方法的总 称。 (二)体育的核心手段——身体运动
虽然体育手段是多样的,但是其最通用、最基本的手段却是唯一的,我们可以将其称之为体育的核心手段,或者说是实现体育目的的最根本的手段,这就是为实现体育目的的身体运动。(三)体育核心手段(身体运动)的分类根据研究的需要,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体育的核心手段进行不同的分类:按照人体基本活动形式分类,可以将身体运动分为走、跑、跳、投、悬垂、支撑、攀登、爬越、平衡等。按照人体运动环节分类,可以把身体运动分成上肢运动、下肢运动、头颈运动、腹背运动、全身运动等。按照生物力学运动形式,可以把身体运动分为平动、转动、鞭打等。按照身体运动的供能形式,可以把身体运动分为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从运动解部学的角度,可以把身体运动分为内敛运动、外展运动、旋内运动、旋外运动等。(四)身体运动的构成要素及其分析1、身体姿势身体姿势是指身体和身体的各个部分在作动作过程中所处的状态和位置。它属于动作的空间待征。一个完整的身体运动,通常包括开始姿势(准备姿势)、动作过程中的姿势和结束姿势。开始姿势是指身体运动开始之前,身体和身体的各部分处的准备状态。不同的开始姿势对于不同的身体运动具有不同的意义和作用。诸如有的开始姿势是规则本身所要求的,有的开始姿势可以使注意力高度集中并指向特定的目标,有的
虽然体育手段是多样的,但是其最通用、最基本的手段却是唯一的,我们可 以将其称之为体育的核心手段,或者说是实现体育目的的最根本的手段,这就是 为实现体育目的的身体运动。 (三)体育核心手段(身体运动)的分类 根据研究的需要,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体育的核心手段进行不同的分 类: 按照人体基本活动形式分类,可以将身体运动分为走、跑、跳、投、悬垂、 支撑、攀登、爬越、平衡等。 按照人体运动环节分类,可以把身体运动分成上肢运动、下肢运动、头颈运 动、腹背运动、全身运动等。 按照生物力学运动形式,可以把身体运动分为平动、转动、鞭打等。 按照身体运动的供能形式,可以把身体运动分为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 从运动解剖学的角度,可以把身体运动分为内敛运动、外展运动、旋内运 动、旋外运动等。 (四)身体运动的构成要素及其分析 1、身体姿势 身体姿势是指身体和身体的各个部分在作动作过程中所处的状态和位置。它 属于动作的空间待征。一个完整的身体运动,通常包括开始姿势(准备姿势)、 动作过程中的姿势和结束姿势。 开始姿势是指身体运动开始之前,身体和身体的各部分处的准备状态。不同 的开始姿势对于不同的身体运动具有不同的意义和作用。诸如有的开始姿势是规 则本身所要求的,有的开始姿势可以使注意力高度集中并指向特定的目标,有的
可以使身体处于最有利的位置,有的有利于取得最快的速度,有的则能加强动作的美感等。动作过程中的姿势是指在完成动作过程中,身体在某一瞬间所处的相对静止的空间状态。结束姿势是指在动作结束时,身体及身体各个部分所处的状态和位置。结束姿势对维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提高动作的质量与效果,防止犯规和预防运动损伤等都有积极意义,另外某些动作的结束姿势富有美学价值。在一些连续的成套动作中,前一个动作的结束姿势就是另一个动作的开始姿势,它的质量完成得如何将直接影响下一个动作完成的质量。2、身体运动轨迹身体运动轨迹是指身体重心或身体某一部分的重心,或身体某一点在运动时所移动的路线。身体运动轨迹属于空间特征。研究身体运动轨迹,主要是研究轨迹的形式、方向和幅度。轨迹的形式一般分为直线和曲线运动两种。直线运动是指身体某一点运动方向在运动过程中不发生改变,始终沿这一方向移动。曲线运动的特点是方向不断变化,曲线运动包括转动和抛物线运动。轨迹的方向是指在练习时身体或身体的某一部分所移动的方向。通常我们是从矢状面、额状面、垂直面三个面和上下、前后、左右六个基本方向来确定身体运动的方向。轨迹的方向在练习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方向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动作的质量和动作的准确性。轨迹的幅度是指身体运动范围的大小,动作幅度的大小一般用身体与身体某部分形成的角度;身体或身体的某部分与器械、标志物所形成的角度;身体或身体某部分移动的距离等方法来衡量
可以使身体处于最有利的位置,有的有利于取得最快的速度,有的则能加强动作 的美感等。 动作过程中的姿势是指在完成动作过程中,身体在某一瞬间所处的相对静止 的空间状态。 结束姿势是指在动作结束时,身体及身体各个部分所处的状态和位置。结束 姿势对维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提高动作的质量与效果,防止犯规和预防运动损 伤等都有积极意义,另外某些动作的结束姿势富有美学价值。在一些连续的成套 动作中,前一个动作的结束姿势就是另一个动作的开始姿势,它的质量完成得如 何将直接影响下一个动作完成的质量。 2、身体运动轨迹 身体运动轨迹是指身体重心或身体某一部分的重心,或身体某一点在运动时 所移动的路线。身体运动轨迹属于空间特征。研究身体运动轨迹,主要是研究轨 迹的形式、方向和幅度。 轨迹的形式—般分为直线和曲线运动两种。直线运动是指身体某一点运动方 向在运动过程中不发生改变,始终沿这一方向移动。曲线运动的特点是方向不断 变化,曲线运动包括转动和抛物线运动。 轨迹的方向是指在练习时身体或身体的某一部分所移动的方向。通常我们是 从矢状面、额状面、垂直面三个面和上下、前后、左右六个基本方向来确定身体 运动的方向。轨迹的方向在练习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方向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 动作的质量和动作的准确性。 轨迹的幅度是指身体运动范围的大小,动作幅度的大小一般用身体与身体某 部分形成的角度;身体或身体的某部分与器械、标志物所形成的角度;身体或身 体某部分移动的距离等方法来衡量
3、身体运动时间身体运动时间是指完成身体运动所持续的时间。动作时间的长短对动作的效果和对有机体承受的运动负荷有直接影响,有些动作的时间往往是完成动作的质量和运动成绩的标志。动作的时间又是调节运动负荷的一个因素,因为通过延长或缩短动作的时间可以加大或减少运动负荷。4、身体运动速率身体运动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某一动作的重复次数,也称频率。它属于时间特征,在一定的时间内重复的次数越多,频率就越快,动作的速率还是调节运动负荷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时间相对不变的条件下,频率越快,练习的强度也就越大。因此在教学训练中人们往往通过调整动作速率来调节运动负荷的强度。5、身体运动速度身体运动速度是指身体或身体的某一部分在单位时间内的位移速度。通常用位移的距离和所用的时间之比来表示,因此身体运动速度具有时间和空间特征。速度对运动动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速度是完成各种动作和影响动作质量的基本条件。(2)速度是影响负荷强度的重要因素。6、身体运动力量身体运动力量是指身体的移动对外部物质对象所产生的物理作用。如跳高的踏跳力量。它属于动力学特征。任何一个动作的力量都是由内力和外力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内力是指人体各部分相互作用下产生于身体内部的力。内部力量主要包括:(1)由运动器官的肌肉收缩产生的拉力。(2)由于关节囊、韧带和肌肉的弹力所产生的阻力。(3)在加速度动作过程所产生的身体各环节相互作用的反应力。外力是指动作过程中,外界作用于人体的力。主要包括:(1)人体或
3、身体运动时间 身体运动时间是指完成身体运动所持续的时间。动作时间的长短对动作的效 果和对有机体承受的运动负荷有直接影响,有些动作的时间往往是完成动作的质 量和运动成绩的标志。动作的时间又是调节运动负荷的一个因素,因为通过延长 或缩短动作的时间可以加大或减少运动负荷。 4、身体运动速率 身体运动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某一动作的重复次数,也称频率。它属于时间 特征,在一定的时间内重复的次数越多,频率就越快,动作的速率还是调节运动 负荷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时间相对不变的条件下,频率越快,练习的强度也就越 大。因此在教学训练中人们往往通过调整动作速率来调节运动负荷的强度。 5、身体运动速度 身体运动速度是指身体或身体的某一部分在单位时间内的位移速度。通常用 位移的距离和所用的时间之比来表示,因此身体运动速度具有时间和空间特征。 速度对运动动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速度是完成各种动作和影响动作质 量的基本条件。(2)速度是影响负荷强度的重要因素。 6、身体运动力量 身体运动力量是指身体的移动对外部物质对象所产生的物理作用。如跳高的 踏跳力量。它属于动力学特征。任何一个动作的力量都是由内力和外力相互作用 而产生的。内力是指人体各部分相互作用下产生于身体内部的力。内部力量主要 包括:(1)由运动器官的肌肉收缩产生的拉力。(2)由于关节囊、韧带和肌肉 的弹力所产生的阻力。(3)在加速度动作过程所产生的身体各环节相互作用的 反应力。外力是指动作过程中,外界作用于人体的力。主要包括:(1)人体或
器材所受的重力(即地心引力)。(2)器械对人体的支撑反作用力。(3)来自客观环境的阻力。7、身体运动节奏身体运动节奏是动作的快慢,用力的大小,肌肉的收缩与舒张以及时间间隔的长短合理交替的一种综合特征。它与动作的时间特征、空间特征和动力学特征都有关系。动作节奏对教学训练实践具有重要意义:(1)动作的节奏在整体上联系着动作的各个环节,节奏的合理标志着动作的力量、时间分配得比较恰当,它能保证动作协调、省力、效果好,符合技术的客观规律的要求。(2)在学习新动作时,了解动作的节奏有助于初学者对动作各环节之间内在联系的理解,加速对新动作的掌握。(3)在集体活动中,正确的节奏可以使集体动作协调一致、配合默契,整齐划一。二、体育运动技术(一)体育运动技术的定义体育运动技术是指为了达到某种具体的体育目的而完成身体运动的方法。可见体育运动技术是身体运动的高级形式,二者是同源同根,具有相同的“基因”,它们之间不存在本质上的区别。(二)体育运动技术的基本结构任何一项体育运动技术都是有结构的,研究表明,体育运动技术的基本结构包括技术基础和技术细节两部分。1、技术基础技术基础是根据动力学、运动学和节奏性的要求,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的各种技术环节的总称。在一般情况下,技术基础是不应改变的。在技术基础的
器材所受的重力(即地心引力)。(2)器械对人体的支撑反作用力。(3)来自客 观环境的阻力。 7、身体运动节奏 身体运动节奏是动作的快慢,用力的大小,肌肉的收缩与舒张以及时间间隔 的长短合理交替的一种综合特征。它与动作的时间特征、空间特征和动力学特征 都有关系。动作节奏对教学训练实践具有重要意义:(1)动作的节奏在整体上 联系着动作的各个环节,节奏的合理标志着动作的力量、时间分配得比较恰当, 它能保证动作协凋、省力、效果好,符合技术的客观规律的要求。(2)在学习 新动作时,了解动作的节奏有助于初学者对动作各环节之间内在联系的理解,加 速对新动作的掌握。(3)在集体活动中,正确的节奏可以使集体动作协调一致、 配合默契,整齐划一。 二、体育运动技术 (一)体育运动技术的定义 体育运动技术是指为了达到某种具体的体育目的而完成身体运动的方法。可 见体育运动技术是身体运动的高级形式,二者是同源同根,具有相同的“基因”, 它们之间不存在本质上的区别。 (二)体育运动技术的基本结构 任何一项体育运动技术都是有结构的,研究表明,体育运动技术的基本结构 包括技术基础和技术细节两部分。 1、技术基础 技术基础是根据动力学、运动学和节奏性的要求,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的各种技术环节的总称。在一般情况下,技术基础是不应改变的。在技术基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