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太原市2014年高三年级模拟试题(三)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8 页,第Ⅱ卷9至10页。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与答题卡相 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过去30年,中国创造的经济奇迹如今正与令人咋舌的老龄化现象相伴而 来。过快的老龄化速度正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大挑战。目前,中国有13.5 亿人口,并在继续保持增长,但中国人口总数预计到2030年左右将开始缓慢减 少。要认识到老龄化对中国的影响,可以先看看劳动人口与65岁以上的老年人 口占中国总人口的比例。1979年中国开始市场化改革时,劳动人口与老年人口 的比例约为7:1,目前这一比例约为5.5:1。到了2035年,劳动人口与老年人口 的比例将骤降至2.5:1 此外,劳动人口的年龄分布也很重要。过去的研究已经证明,30岁到40 岁的工作人口最有生产力和创新能力,而这正是所谓的“中国人口红利”的基 础。1979年改革以后,劳动人口的增长速度一直快于人口老化的速度,但从2015 年开始,这一趋势将发生逆转。到2035年将有1.5个年纪较大的工人(50到64 岁)对一个年轻工人(15到29岁)。这一趋势在低龄人口中也是如此,中国小学 新生从1995年的2500万下降到了2008年的1670万。这表明,中国正面临着与 韩国、澳大利亚和西欧其他国家一样的老龄化处境 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主要是因为人均寿命的显著增加和生育率的急速下 降。1980年中国的人均寿命不到65岁,目前是75岁;1980年每个妇女平均生 育2.63个孩子,2011年这个数字只有1.5。在中国的发达城市上海,生育率只 有0.6,这很可能是全世界所有大城市中最低的。这表明,中国新兴的中产阶层 与他们的西方同伴一样,比起家庭更看重生活方式和职业发展。现在,中国正在 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未富先老的大国。这是建国初期人口大爆炸和过去30年 预期寿命急速上升的共同结果。但我们不能将这样的困境完全归咎于持续了30 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政府施行的经济政策虽然帮助中 国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但却忘记了为人口老龄化做准备 实际上,只以快速增长的人均GDP作为衡量中国经济和社会进步的指标 是有很大误导性的。首先,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家主导的经济中,国 有企业的营业收入以平均每年20%至30%的速度上升,中国金融体系中的国 内储蓄约有一半来自国有企业。相比之下,平均家庭可支配收入同期年均增长速 度只有2%-3%。此外,虽然中国居民的储蓄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在全世界里 都是很高的,但存下来的钱对绝大多数指望靠这个养老的人来说基本是不够用 的。其次,人均GDP并不能体现实际的财富分配情况。现实中,需要考虑到财富 分配指数,如基尼系数,中国在过去30多年里已经从全亚洲收入最平均的国家
山西太原市 2014 年高三年级模拟试题(三)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第Ⅰ卷 1 至 8 页,第Ⅱ卷 9 至 10 页。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与答题卡相 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过去 30 年,中国创造的经济奇迹如今正与令人咋舌的老龄化现象相伴而 来。过快的老龄化速度正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大挑战。目前,中国有 13.5 亿人口,并在继续保持增长,但中国人口总数预计到 2030 年左右将开始缓慢减 少。要认识到老龄化对中国的影响,可以先看看劳动人口与 65 岁以上的老年人 口占中国总人口的比例。1979 年中国开始市场化改革时,劳动人口与老年人口 的比例约为 7:1,目前这一比例约为 5.5:1。到了 2035 年,劳动人口与老年人口 的比例将骤降至 2.5:1。 此外,劳动人口的年龄分布也很重要。过去的研究已经证明,30 岁到 40 岁的工作人口最有生产力和创新能力,而这正是所谓的“中国人口红利”的基 础。1979 年改革以后,劳动人口的增长速度一直快于人口老化的速度,但从 2015 年开始,这一趋势将发生逆转。到 2035 年将有 1.5 个年纪较大的工人(50 到 64 岁)对一个年轻工人(15 到 29 岁)。这一趋势在低龄人口中也是如此,中国小学 新生从 1995 年的 2500 万下降到了 2008 年的 1670 万。这表明,中国正面临着与 韩国、澳大利亚和西欧其他国家一样的老龄化处境。 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主要是因为人均寿命的显著增加和生育率的急速下 降。1980 年中国的人均寿命不到 65 岁,目前是 75 岁;1980 年每个妇女平均生 育 2.63 个孩子,2011 年这个数字只有 1.5。在中国的发达城市上海,生育率只 有 0.6,这很可能是全世界所有大城市中最低的。这表明,中国新兴的中产阶层 与他们的西方同伴一样,比起家庭更看重生活方式和职业发展。现在,中国正在 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未富先老的大国。这是建国初期人口大爆炸和过去 30 年 预期寿命急速上升的共同结果。但我们不能将这样的困境完全归咎于持续了 30 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上世纪 90 年代初,中国政府施行的经济政策虽然帮助中 国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但却忘记了为人口老龄化做准备。 实际上,只以快速增长的人均 GDP 作为衡量中国经济和社会进步的指标 是有很大误导性的。首先,从上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来,国家主导的经济中,国 有企业的营业收入以平均每年 20%至 30%的速度上升,中国金融体系中的国 内储蓄约有一半来自国有企业。相比之下,平均家庭可支配收入同期年均增长速 度只有 2%—3%。此外,虽然中国居民的储蓄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在全世界里 都是很高的,但存下来的钱对绝大多数指望靠这个养老的人来说基本是不够用 的。其次,人均 GDP 并不能体现实际的财富分配情况。现实中,需要考虑到财富 分配指数,如基尼系数,中国在过去 30 多年里已经从全亚洲收入最平均的国家
成了最不平均的国家。很明显,收入增长不平等和赢弱的家庭储备意味着中国普 通居民对人口老龄化准备不足。没能从中国快速增长的经济中获益的居民 在退休后将处于一个非常糟糕的财务困境中。长期的偏袒国有企业和在金融上的 有失公平,结果是中国家庭收入严重滞后于GDP增长速度。还有一个事实加剧了 中国的老龄化问题,即只有大约15%的退休工人在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的行业 中工作,他们享有某种形式的养老金。拥有退休金的人里只有大约10%至15% 的人仍然依靠子女养老,但对于那些没有退休金的人,这个数字跃升至超过 50%。 (摘编自《未富先老的中国》,有删节) 1.下列关于老龄化对中国影响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总人口目前已有13.5亿,并且在一段时间内还会继续保持增长, 但劳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会有所下降。 B.“中国人口红利”的基础将会动摇,30岁到40岁的最有生产力和创 新能力的工作入口所占的比例将会下降 C.中国新兴的中产阶层相对于家庭来说,更看重生活方式和职业发展, 这是富裕群体人均寿命增加和生育率下降的重要原因 D.退休金的有无以及退休工人所处的企业性质的不同,造成养老方式的 不同,使得老龄化后的中国面临严重的养老问题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过去30年所创造的经济奇迹也带来了令人咋舌的老龄化问题, 这一问题反过来又在影响着中国经济的继续增长 B.从2015年开始,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将会快于劳动人口的增长速度, 而低龄人口数量却呈下降趋势,这种状况短时间里很难改变。 C.中国正在成为一个未富先老的大国,这与人口和寿命的快速上升有关, 也与持续了30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有关。 D.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平均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远低于国 有企业的营业收入,大多数人的储蓄是不够用来养老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均寿命显著增加,生育率却急速下降,这和 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所面临的处境是一样的。 B.不能用快速增长的人均GDP作为衡量中国经济和社会进步的指标,因 为收入的增长是不平等的,财富的分配是不平均的。 C.长期地偏袒国有企业和在金融上压制普通中国居民,使得一些居民没 能从中国快速增长的经济中获益,退休后将处于糟糕的财务困境。 D.如果我们不能对人口老龄化做好充分的准备,那么,中国过去30年 所创造的经济奇迹就不能持续,还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杜袭字子绪,颍川定陵人也。曾祖父安,祖父根,著名前世。袭避乱荆 州,刘表待以宾礼。同郡繁钦数见奇于表,袭喻之曰:“吾所以与子俱来者,徒 欲龙蟠幽薮,待时凤翔。岂谓刘牧当为拨乱之主,而规长者委身哉?子若见能不 已,非吾徒也。吾其与子绝矣!”钦慨然曰:“请敬受命。”袭遂南适长沙
成了最不平均的国家。很明显,收入增长不平等和赢弱的家庭储备意味着中国普 通居民对人口老龄化准备不足。 没能从中国快速增长的经济中获益的居民, 在退休后将处于一个非常糟糕的财务困境中。长期的偏袒国有企业和在金融上的 有失公平,结果是中国家庭收入严重滞后于 GDP 增长速度。还有一个事实加剧了 中国的老龄化问题,即只有大约 15%的退休工人在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的行业 中工作,他们享有某种形式的养老金。拥有退休金的人里只有大约 10%至 15% 的人仍然依靠子女养老,但对于那些没有退休金的人,这个数字跃升至超过 50%。 (摘编自《未富先老的中国》,有删节) 1.下列关于老龄化对中国影响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总人口目前已有 13.5 亿,并且在一段时间内还会继续保持增长, 但劳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会有所下降。 B.“中国人口红利”的基础将会动摇,30 岁到 40 岁的最有生产力和创 新能力的工作入口所占的比例将会下降。 C.中国新兴的中产阶层相对于家庭来说,更看重生活方式和职业发展, 这是富裕群体人均寿命增加和生育率下降的重要原因。 D.退休金的有无以及退休工人所处的企业性质的不同,造成养老方式的 不同,使得老龄化后的中国面临严重的养老问题。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过去 30 年所创造的经济奇迹也带来了令人咋舌的老龄化问题, 这一问题反过来又在影响着中国经济的继续增长。 B.从 2015 年开始,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将会快于劳动人口的增长速度, 而低龄人口数量却呈下降趋势,这种状况短时间里很难改变。 C.中国正在成为一个未富先老的大国,这与人口和寿命的快速上升有关, 也与持续了 30 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有关。 D.上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来,平均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远低于国 有企业的营业收入,大多数人的储蓄是不够用来养老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均寿命显著增加,生育率却急速下降,这和 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所面临的处境是一样的。 B.不能用快速增长的人均 GDP 作为衡量中国经济和社会进步的指标,因 为收入的增长是不平等的,财富的分配是不平均的。 C.长期地偏袒国有企业和在金融上压制普通中国居民,使得一些居民没 能从中国快速增长的经济中获益,退休后将处于糟糕的财务困境。 D.如果我们不能对人口老龄化做好充分的准备,那么,中国过去 30 年 所创造的经济奇迹就不能持续,还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杜袭字子绪,颍川定陵人也。曾祖父安,祖父根,著名前世。袭避乱荆 州,刘表待以宾礼。同郡繁钦数见奇于表,袭喻之曰:“吾所以与子俱来者,徒 欲龙蟠幽薮,待时凤翔。岂谓刘牧当为拨乱之主,而规长者委身哉?子若见能不 已,非吾徒也。吾其与子绝矣!”钦慨然曰:“请敬受命。”袭遂南适长沙
建安初,太祖迎天子都许。袭逃还乡里,太祖以为西鄂长。县滨南境, 寇贼纵横。时长吏皆敛民保城郭,不得农业。野荒民困,仓庾空虚。袭自知恩结 于民,乃遣老弱各分散就田业,留丁强备守,吏民欢悦。会荆州出步骑万人来攻 城,袭乃悉召县吏民任拒守者五十余人,与之要誓。其亲戚在外欲自营护者,恣 听遣出;皆叩头愿致死。于是身执矢石,率与戮力。吏民感恩,咸为用命。临陈 斩数百级,而袭众死者三十余人,其余十八人尽被创,贼得入城。袭帅伤痍吏民 决围得出,死丧略尽,而无反背者。遂收散民,徙至摩陂营,吏民慕而从之如归 时将军许攸拥部曲,不附太祖而有慢言。太祖大怒,先欲伐之。群臣多 谏:“可招怀攸,共讨强敌。”太祖横刀于膝,作色不听。袭入欲谏,太祖逆谓 之曰:“吾计以定,卿勿复言。”袭曰:“若殿下计是邪,臣方助殿下成之;若 殿下计非邪,虽成宜改之。殿下逆臣,令勿言之,何待下之不阐乎?”太祖曰: “许攸慢吾,如何可置乎?”袭曰:“殿下谓许攸何如人邪?”太祖曰:“凡人 也。”袭曰:“夫惟贤知贤,惟圣知圣,凡人安能知非凡人邪?方今豺狼当路而 狐狸是先,人将谓殿下避强攻弱,进不为勇,退不为仁。臣闻千钧之弩不为鼷鼠 发机,万石之钟不以莛撞起音,今区区之许攸,何足以劳神武哉?”太祖曰: 善。”遂厚抚枚,攸即归服。时夏侯尚昵于太子,情好至密。袭谓尚非益友, 不足殊待,以闻太祖。文帝初甚不悦,后乃追思。语在尚传。其柔而不犯,皆此 类也 文帝即王位,赐爵关内侯。及践阼,为督军粮御史,封武平亭侯,更为 督军粮执法,入为尚书。明帝即位,进封平阳乡侯。诸葛亮出秦川,大将军曹真 督诸军拒亮,徙袭为大将军军师。真薨,司马宣王代之,袭复为军师。以疾征还, 拜太中大夫。薨,追赠少府,谥曰定侯 (选自《三国志·杜袭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袭遂南适长沙 适:去往 B.与之要誓 要:约定 C.方今豺狼当路而狐狸是先 先:先驱 D.时夏侯尚昵于太子 昵:亲近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杜袭“柔而不犯”的一项是(3分) ①乃遣老弱各分散就田业 ②袭入欲谏,太祖逆谓之曰 ③若殿下计非邪,虽成宜改之 ④万石之钟不以莛撞起音 ⑤不足殊待,以闻太祖 ⑥文帝初甚不悦,后乃追思 A.①②⑥ B.②③⑤ C.①④⑥ D.③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杜袭出身名门,避乱荆州时。虽刘表以宾礼相待,但杜袭认为刘表不是 个能够拨乱反正的主子,所以不愿委身相辅。 B.荆州步骑万人攻城,杜袭率众抵抗,城中吏民无一背叛,终于将入城之敌 消灭殆尽,突出重围,可见杜袭深受百姓拥戴。 C.许攸不愿依附太祖并对太祖有轻慢之语,太祖想要讨伐并拒绝群臣的劝谏, 杜袭巧用比喻,终于说服太祖采取安抚策略。 D.杜袭爱护百姓,深受百姓爱戴:在政治军事上,有勇有谋,深得太祖及后 任君王的信任,被授予许多官职和爵位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于是身执矢石,率与戮力。吏民感恩,咸为用命。(5分)
建安初,太祖迎天子都许。袭逃还乡里,太祖以为西鄂长。县滨南境, 寇贼纵横。时长吏皆敛民保城郭,不得农业。野荒民困,仓庾空虚。袭自知恩结 于民,乃遣老弱各分散就田业,留丁强备守,吏民欢悦。会荆州出步骑万人来攻 城,袭乃悉召县吏民任拒守者五十余人,与之要誓。其亲戚在外欲自营护者,恣 听遣出;皆叩头愿致死。于是身执矢石,率与戮力。吏民感恩,咸为用命。临陈 斩数百级,而袭众死者三十余人,其余十八人尽被创,贼得入城。袭帅伤痍吏民 决围得出,死丧略尽,而无反背者。遂收散民,徙至摩陂营,吏民慕而从之如归。 时将军许攸拥部曲,不附太祖而有慢言。太祖大怒,先欲伐之。群臣多 谏:“可招怀攸,共讨强敌。”太祖横刀于膝,作色不听。袭入欲谏,太祖逆谓 之曰:“吾计以定,卿勿复言。”袭曰:“若殿下计是邪,臣方助殿下成之;若 殿下计非邪,虽成宜改之。殿下逆臣,令勿言之,何待下之不阐乎?”太祖曰: “许攸慢吾,如何可置乎?”袭曰:“殿下谓许攸何如人邪?”太祖曰:“凡人 也。”袭曰:“夫惟贤知贤,惟圣知圣,凡人安能知非凡人邪?方今豺狼当路而 狐狸是先,人将谓殿下避强攻弱,进不为勇,退不为仁。臣闻千钧之弩不为鼷鼠 发机,万石之钟不以莛撞起音,今区区之许攸,何足以劳神武哉?”太祖曰: “善。”遂厚抚枚,攸即归服。时夏侯尚昵于太子,情好至密。袭谓尚非益友, 不足殊待,以闻太祖。文帝初甚不悦,后乃追思。语在尚传。其柔而不犯,皆此 类也。 文帝即王位,赐爵关内侯。及践阼,为督军粮御史,封武平亭侯,更为 督军粮执法,入为尚书。明帝即位,进封平阳乡侯。诸葛亮出秦川,大将军曹真 督诸军拒亮,徙袭为大将军军师。真薨,司马宣王代之,袭复为军师。以疾征还, 拜太中大夫。薨,追赠少府,谥曰定侯。 (选自《三国志·杜袭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袭遂南适长沙 适:去往 B.与之要誓 要:约定 C.方今豺狼当路而狐狸是先 先:先驱 D.时夏侯尚昵于太子 昵:亲近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杜袭“柔而不犯”的一项是(3 分) ①乃遣老弱各分散就田业 ②袭入欲谏,太祖逆谓之曰 ③若殿下计非邪,虽成宜改之 ④万石之钟不以莛撞起音 ⑤不足殊待,以闻太祖 ⑥文帝初甚不悦,后乃追思 A.①②⑥ B.②③⑤ C.①④⑥ D.③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杜袭出身名门,避乱荆州时。虽刘表以宾礼相待,但杜袭认为刘表不是一 个能够拨乱反正的主子,所以不愿委身相辅。 B.荆州步骑万人攻城,杜袭率众抵抗,城中吏民无一背叛,终于将入城之敌 消灭殆尽,突出重围,可见杜袭深受百姓拥戴。 ’ C.许攸不愿依附太祖并对太祖有轻慢之语,太祖想要讨伐并拒绝群臣的劝谏, 杜袭巧用比喻,终于说服太祖采取安抚策略。 D.杜袭爱护百姓,深受百姓爱戴;在政治军事上,有勇有谋,深得太祖及后 任君王的信任,被授予许多官职和爵位。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于是身执矢石,率与戮力。吏民感恩,咸为用命。(5 分)
(2)袭谓尚非益友,不足殊待,以闻太祖。(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从军行 李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注释】呼延:匈奴贵族,这里指敌军的一员悍将。 8.这首诗是如何表现战事的严酷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5分) 9.这首诗虽然写的是一场败仗,但却处处显出“英雄豪气”。请结合全诗简要 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佁然不 动 ,似与 游者相乐。(柳宗元《小石潭记》) (2)千嶂 里 燕然 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 (3)制芰荷以为衣兮, 不吾知其亦已兮, 。(屈原《离骚》)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11)、四(12)两题中选定其中一题作答。注意:作答时请 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题目内的小题, 不得选做另一题目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棋魂 游子 清晨,家丁刚刚打开大门,突然跌进一个人来。这是一个二十五六岁的 青年人,双目紧闭,浑身水湿,左臂负了刀伤,鲜血湿透了衣袖。王管家赶忙吩 咐送到下房急救 许久,青年人才醒了过来,问道:“这里可是江州刺史王景文大人的府 第?”王管家点点头:“请问足下从何而来?”青年人笑道:“小人莫谷青,江 北中州人氏,自幼好围棋,因得知王大人棋艺精绝,便有心来切磋棋艺。只因两 国以江为界,各守疆域,小人只好于夜间偷渡。上岸后又路遇劫匪,寡不敌众 不过终于可以一会王大人了!”王管家听了急进内堂禀报,回来后道:“老爷说, 足下远道而来,身体又有所不适,先请静养数日,待到神定气足后,再请公子赐 教
(2)袭谓尚非益友,不足殊待,以闻太祖。(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8~9 题。 从军行 李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注释】呼延:匈奴贵族,这里指敌军的一员悍将。 8.这首诗是如何表现战事的严酷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5 分) 9.这首诗虽然写的是一场败仗,但却处处显出“英雄豪气”。请结合全诗简要 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佁然不 动, , ,似与 游者相乐。(柳宗元《小石潭记》) (2)千嶂 里, 。 ,燕然 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 (3)制芰荷以为衣兮, 。 不吾知其亦已兮, 。(屈原《离骚》)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11)、四(12)两题中选定其中一题作答。注意:作答时请 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题目内的小题, 不得选做另一题目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棋 魂 游子 清晨,家丁刚刚打开大门,突然跌进一个人来。这是一个二十五六岁的 青年人,双目紧闭,浑身水湿,左臂负了刀伤,鲜血湿透了衣袖。王管家赶忙吩 咐送到下房急救。 许久,青年人才醒了过来,问道:“这里可是江州刺史王景文大人的府 第?”王管家点点头:“请问足下从何而来?”青年人笑道:“小人莫谷青,江 北中州人氏,自幼好围棋,因得知王大人棋艺精绝,便有心来切磋棋艺。只因两 国以江为界,各守疆域,小人只好于夜间偷渡。上岸后又路遇劫匪,寡不敌众。 不过终于可以一会王大人了!”王管家听了急进内堂禀报,回来后道:“老爷说, 足下远道而来,身体又有所不适,先请静养数日,待到神定气足后,再请公子赐 教
十天后,莫谷青终于跨进了王府的“松云轩”。只见堂中檀木椅上端坐 着一个中年人,三绺长须,面色祥和。这人就是当今深得皇上宠幸的皇太妃王燕 春的亲弟弟王景文。莫谷青双手一揖,朗声说道:“江北棋士莫谷青,特来向江 南棋王领教!”王管家见莫谷青长揖不跪,正要厉声喝斥,王景文摇手止住:“莫 谷公子不远千里而来,以棋会友,不可以常礼拘之。”说着,躬身向莫谷青道, “公子过奖了,老夫怎能担当‘棋王’二字?今天公子前来指教,老夫喜不自胜。 请!”便令摆上棋盘,与莫谷青分宾主落座。 两个时辰过去,双方各分秋色。这时,莫谷青执子强行打入白方腹地, 结果被王景文击中要害,首尾难顾。莫谷青额间沁出了细汗,一口腥血蹿上喉咙。 他不动声色地咽了回去,颤抖地投下一子。王景文身后的幕僚们,个个面露喜色。 谁知,王景文落子竟下出一步坏棋。莫谷青抓住机会,逆转了棋局。王景文微微 笑,推枰认输:“公子少年英雄,老夫领教了!”莫谷青笑道:“在下胜得侥 幸,受教不少,就此告辞!”起身一揖飘出门去。 王景文望着莫谷青背影,沉吟不语。一个幕僚不解问道:“这局棋大人 有两次可以杀死黑方大龙,为何将它放过了?”王景文笑道:“此人棋力不下于 我,但锋芒太露,这就和棋道不符了。我见他少年得志,心性极高,我若胜了这 局,他轻则一蹶不振,重则会呕血而死啊。但愿他回去复盘时明白其中道理, 修身养性,领悟棋道精神,可望成为一个旷世奇才。” 几个月后皇太妃因病薨逝,接着,先帝禅位于太子。王景文刚从朝中回 到江州,王管家来报:那个莫谷青又来了! 莫谷青沉稳了许多:“在下回去将对局反复推演,发现是大人存心相让, 寝食难安。士可杀不可辱,在下想与大人再弈一局,务请大人放出手段,使出‘江 南棋王’真本领,让在下输得口服心服!”随即从身上掏出一张押单,“在下渡 江之前,已托贵国商人将价值十万两白银的货物押在江州大兴隆栈,这是押单 在下就以此物为注,和王大人对弈一局。”王景文一愣,笑了:“公子是怕王某 不肯竭尽全力,故以此相激啊?王某应了,此局若输给足下,照数赔还。请!” 莫谷青执黑先行,步步为营。王景文应对看似平淡无奇,实则蕴藏着绵 绵后劲。双方进入“官子”阶段,莫谷青见盘面上白棋形势略优,不由心头焦急。 就在这时,一个家人进来禀报:“皇上圣旨到,请大人即刻接旨!”王景文一怔, 对莫谷青说声“失陪”,走出房间。约莫半个时辰,王景文进来,朝莫谷青抱歉 地一笑:“官身不由己,让公子久等了。”莫谷青也不说话,“叭”地落下一子。 王景文一愣,仓促落下一子。莫谷青却连发妙手,终盘一数,莫谷青恰胜一子 王景文看着棋盘,呆了一阵,苦笑道:“迅速备银十万两,送莫棋友出 城过江!”莫谷青拦住了:“此局在下虽胜了王大人,仍属侥幸。这十万两银子 请暂时存放在贵府,待数月后王大人公务稍闲,在下再来与王大人重博一局。” 王景文一笑:“感谢公子厚爱!只是王某再也无缘与公子共研棋艺 了。”说着,从衣袖里掏出圣旨,展开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尚书仆射 江州剌史王景文勾通敌国,与燕帝三子慕容白交游,图谋不轨,着即赐死。钦此 早就在门外等得不耐烦的两个黑衣使者端着一壶“鹤顶红”应声而进 王景文对众人一笑:“这酒不便相劝大家了。”刚一举壶,莫谷青身形 闪,夺下酒壶,朗声道:“在下慕容白两番渡江,不过是想与王大人切磋棋艺, 既然祸由我起,就请贵使者将我押解到京城,以释王大人清白!”说着将双手反 在身后
十天后,莫谷青终于跨进了王府的“松云轩”。只见堂中檀木椅上端坐 着一个中年人,三绺长须,面色祥和。这人就是当今深得皇上宠幸的皇太妃王燕 春的亲弟弟王景文。莫谷青双手一揖,朗声说道:“江北棋士莫谷青,特来向江 南棋王领教!”王管家见莫谷青长揖不跪,正要厉声喝斥,王景文摇手止住:“莫 谷公子不远千里而来,以棋会友,不可以常礼拘之。”说着,躬身向莫谷青道, “公子过奖了,老夫怎能担当‘棋王’二字?今天公子前来指教,老夫喜不自胜。 请!”便令摆上棋盘,与莫谷青分宾主落座。 两个时辰过去,双方各分秋色。这时,莫谷青执子强行打入白方腹地, 结果被王景文击中要害,首尾难顾。莫谷青额间沁出了细汗,一口腥血蹿上喉咙。 他不动声色地咽了回去,颤抖地投下一子。王景文身后的幕僚们,个个面露喜色。 谁知,王景文落子竟下出一步坏棋。莫谷青抓住机会,逆转了棋局。王景文微微 一笑,推枰认输:“公子少年英雄,老夫领教了!”莫谷青笑道:“在下胜得侥 幸,受教不少,就此告辞!”起身一揖飘出门去。 王景文望着莫谷青背影,沉吟不语。一个幕僚不解问道:“这局棋大人 有两次可以杀死黑方大龙,为何将它放过了?”王景文笑道:“此人棋力不下于 我,但锋芒太露,这就和棋道不符了。我见他少年得志,心性极高,我若胜了这 一局,他轻则一蹶不振,重则会呕血而死啊。但愿他回去复盘时明白其中道理, 修身养性,领悟棋道精神,可望成为一个旷世奇才。” 几个月后皇太妃因病薨逝,接着,先帝禅位于太子。王景文刚从朝中回 到江州,王管家来报:那个莫谷青又来了! 莫谷青沉稳了许多:“在下回去将对局反复推演,发现是大人存心相让, 寝食难安。士可杀不可辱,在下想与大人再弈一局,务请大人放出手段,使出‘江 南棋王’真本领,让在下输得口服心服!”随即从身上掏出一张押单,“在下渡 江之前,已托贵国商人将价值十万两白银的货物押在江州大兴隆栈,这是押单。 在下就以此物为注,和王大人对弈一局。”王景文一愣,笑了:“公子是怕王某 不肯竭尽全力,故以此相激啊?王某应了,此局若输给足下,照数赔还。请!” 莫谷青执黑先行,步步为营。王景文应对看似平淡无奇,实则蕴藏着绵 绵后劲。双方进入“官子”阶段,莫谷青见盘面上白棋形势略优,不由心头焦急。 就在这时,一个家人进来禀报:“皇上圣旨到,请大人即刻接旨!”王景文一怔, 对莫谷青说声“失陪”,走出房间。约莫半个时辰,王景文进来,朝莫谷青抱歉 地一笑:“官身不由己,让公子久等了。”莫谷青也不说话,“叭”地落下一子。 王景文一愣,仓促落下一子。莫谷青却连发妙手,终盘一数,莫谷青恰胜一子。 王景文看着棋盘,呆了一阵,苦笑道:“迅速备银十万两,送莫棋友出 城过江!”莫谷青拦住了:“此局在下虽胜了王大人,仍属侥幸。这十万两银子 请暂时存放在贵府,待数月后王大人公务稍闲,在下再来与王大人重博一局。” 王景文一笑:“感谢公子厚爱! 只是王某再也无缘与公子共研棋艺 了。”说着,从衣袖里掏出圣旨,展开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尚书仆射、 江州剌史王景文勾通敌国,与燕帝三子慕容白交游,图谋不轨,着即赐死。钦此。” 早就在门外等得不耐烦的两个黑衣使者端着一壶“鹤顶红”应声而进。 王景文对众人一笑:“这酒不便相劝大家了。”刚一举壶,莫谷青身形 一闪,夺下酒壶,朗声道:“在下慕容白两番渡江,不过是想与王大人切磋棋艺。 既然祸由我起,就请贵使者将我押解到京城,以释王大人清白!”说着将双手反 在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