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2014届高三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为什么汉字是方块字,这个问题虽然没有明确的考证,但从古人观察世 界的方式中便可窥见一斑。《淮南子》说:“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 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在古人心目中,“天圆地方” 地是方形的,而且在这四方形地的尽头,还有撑着的柱子。从甲骨文可以看出, 汉字基本上是方形。到了西周末年,汉字一字一方格的特点已经完全成形了。此 后,春秋战国时从篆书到隶书,汉字完成了一次飞跃,表现在字形上,就是从以 前的圆润瘦长变成了方方正正的方块字。这种方方正正的写法,体现了中国古人 所追求的客观美一一稳重、端庄、平衡对称,有一种周正之美。 虽然后来有了“龙飞凤舞”的草书,但每个朝代的正体字,仍然沿袭着 工整的书写模样。最早的金文,即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都写得规规矩矩,在当 时写字是件极其庄重严肃的事。到了周朝后期,各国纷争,文字异性,但距离周 国最近的秦国,其正体字仍然是规正的篆体字。秦国灭六国,建立秦朝之后,正 式立小篆为正体字。但在官方规定的正体字之外,秦简上还出现了一种辅助性书 体,即后来的隶书,到汉代汉武帝年间,隶书逐步取代篆书成为正体字。此后, 在魏晋南北朝年间,楷书盛行,成为官方认可的正体字,一直流传至今。 虽然书写方式不同,但对平衡对称、周正之美的追求却一直没变。唐朝 时用科举制选拔人才,开了各种考试科目,书法就是其中一科。但是,不管是考 哪一科,都要求“楷书字体,皆得正详”,文字与书写并重。因为文字书法的优 劣关系到个人的功名和人生出路,所谓“升沉是系”,所以仕进者非常重视。当 时颜元孙《干禄字书》的影响很大,这本字书是在颜师古的“颜氏字样”的基础 上完成的,字分俗体、通体、正体三种写法。科举考试,官府文书,写字必遵正 体。后来颜元孙的侄子颜真卿在湖州做官,将《干禄字书》书写上石。要想通过 科举求仕进,就必须学习这样的干禄字。之后,端正秀丽的干禄字楷书成了一种 程式化的写法,千字雷同,明朝时,为皇帝书写诏诰的宫廷书家,以沈度最著名, 都擅长一笔这样的字,人称“台阁体”,清朝叫“馆阁体” 不过,这样过分求统一的书写方式却破坏了书法的灵魂一一对“势”的 追求。古人写字,讲求一个“势”字,不仅指通篇的气势,更指每一笔的手势动 作。把字写“活”,就是这个道理,有口气顶着,才能透出字里的精气神,这便 是“见字如见人”的所指。书写动作连贯,做到下笔不悔,一气呵成,才能气韵 生动。而要达成这样的功力,日积月累的训练便不可缺少,使肌肉也形成记忆。 这种日复一日的临摹、书写,培育了中国古人最早的美学情趣,甚至成为一种人 格训练。所谓“字如其人”,虽然后来多从道德层面解读,但其本意仍是强调 种认真的精神,写字如是,做人亦如是 (节选自《汉字为什么是方块字》,有删改) 1.下列对方块字发展历史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方块字与古人观察世界的方式有关,因为在古人心目中,天圆地方,地是 方形的,而且在四方形地的尽头,还有撑着的柱子 B.甲骨文中的汉字基本上是方形,到了西周末年,汉字一字一方格的特点已 经完全成形,春秋战国时,汉字完成了字形从圆润瘦长到方方正正的一次转变
山西省太原市 2014 届高三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3 题。 为什么汉字是方块字,这个问题虽然没有明确的考证,但从古人观察世 界的方式中便可窥见一斑。《淮南子》说:“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 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在古人心目中,“天圆地方”, 地是方形的,而且在这四方形地的尽头,还有撑着的柱子。从甲骨文可以看出, 汉字基本上是方形。到了西周末年,汉字一字一方格的特点已经完全成形了。此 后,春秋战国时从篆书到隶书,汉字完成了一次飞跃,表现在字形上,就是从以 前的圆润瘦长变成了方方正正的方块字。这种方方正正的写法,体现了中国古人 所追求的客观美——稳重、端庄、平衡对称,有一种周正之美。 虽然后来有了“龙飞凤舞”的草书,但每个朝代的正体字,仍然沿袭着 工整的书写模样。最早的金文,即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都写得规规矩矩,在当 时写字是件极其庄重严肃的事。到了周朝后期,各国纷争,文字异性,但距离周 国最近的秦国,其正体字仍然是规正的篆体字。秦国灭六国,建立秦朝之后,正 式立小篆为正体字。但在官方规定的正体字之外,秦简上还出现了一种辅助性书 体,即后来的隶书,到汉代汉武帝年间,隶书逐步取代篆书成为正体字。此后, 在魏晋南北朝年间,楷书盛行,成为官方认可的正体字,一直流传至今。 虽然书写方式不同,但对平衡对称、周正之美的追求却一直没变。唐朝 时用科举制选拔人才,开了各种考试科目,书法就是其中一科。但是,不管是考 哪一科,都要求“楷书字体,皆得正详”,文字与书写并重。因为文字书法的优 劣关系到个人的功名和人生出路,所谓“升沉是系”,所以仕进者非常重视。当 时颜元孙《干禄字书》的影响很大,这本字书是在颜师古的“颜氏字样”的基础 上完成的,字分俗体、通体、正体三种写法。科举考试,官府文书,写字必遵正 体。后来颜元孙的侄子颜真卿在湖州做官,将《干禄字书》书写上石。要想通过 科举求仕进,就必须学习这样的干禄字。之后,端正秀丽的干禄字楷书成了一种 程式化的写法,千字雷同,明朝时,为皇帝书写诏诰的宫廷书家,以沈度最著名, 都擅长一笔这样的字,人称“台阁体”,清朝叫“馆阁体”。 不过,这样过分求统一的书写方式却破坏了书法的灵魂——对“势”的 追求。古人写字,讲求一个“势”字,不仅指通篇的气势,更指每一笔的手势动 作。把字写“活”,就是这个道理,有口气顶着,才能透出字里的精气神,这便 是“见字如见人”的所指。书写动作连贯,做到下笔不悔,一气呵成,才能气韵 生动。而要达成这样的功力,日积月累的训练便不可缺少,使肌肉也形成记忆。 这种日复一日的临摹、书写,培育了中国古人最早的美学情趣,甚至成为一种人 格训练。所谓“字如其人”,虽然后来多从道德层面解读,但其本意仍是强调一 种认真的精神,写字如是,做人亦如是。 (节选自《汉字为什么是方块字》,有删改) 1.下列对方块字发展历史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方块字与古人观察世界的方式有关,因为在古人心目中,天圆地方,地是 方形的,而且在四方形地的尽头,还有撑着的柱子。 B.甲骨文中的汉字基本上是方形,到了西周末年,汉字一字一方格的特点已 经完全成形,春秋战国时,汉字完成了字形从圆润瘦长到方方正正的一次转变
C.秦朝时,小篆为正体字,到汉代汉武帝年间,隶书逐步取代篆书成为正体 字,魏晋南北朝年间,楷书成为官方认可的正体字。 D.古人写字讲求一个“势”字,要求书写连贯,下笔不悔,一气呵成。这是 书法的灵魂,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气韵生动的效果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方块字方方正正的写法,体现了中国古人平衡对称、周正之美的追求,这 种审美追求并没有因书写方式的不同而有所改变 B.虽然草书是“龙飞凤舞”的形态,但每个朝代的正体字仍然是工整的,及 即使是最早的金文,都写得规规矩矩 C.因为文字书法的优劣关系到个人的功名和人生出路,所谓“升沉是系”, 所以仕进者非常重视。如果学好端正秀丽的干禄字,就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谋求仕 途发展。 D.干禄字楷书在明朝时被称为“台阁体”,在清朝时被称为“馆阁体”,虽 端庄秀丽,但写法程式化,千字雷同,破坏了书法对“势”的追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淮南子》中关于女娲补天的传说是用来说明古人观察世界的方式的,我 们可以从这种方式中了解“汉字是方块字”的部分原因。 B.唐朝时选拔人才重视书法,要求“楷书字体,皆得正详”,文字与书写并 重。颜师古创立的干禄字几经发展,成为科举考试、官府文书必遵的书写正体。 C.古人写字,不仅讲求通篇的气势.而且讲求每一笔的手势动作,即把字写 “活”,透出字里的精气神,这便是“见字如见人”的所指。 在书写上,要达成气韵生动的功力,就必须进行日积月累的训练,使肌肉 也形成记忆。这种训练也成为一种人格训练,体现了一种认真的精神。 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扁鹊者,勃海郡郑人也,姓秦氏,名越人。少时为人舍长。舍客长桑君 过,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出入十余年,乃呼扁鹊 私坐,间与语曰:“我有禁方,年老,欲传与公,公毋泄。”扁鹊曰:“敬诺。” 乃出其怀中药予扁鹊:“饮是以上池之水,三十日当知物矣。”乃悉取其禁方书 尽与扁鹊。忽然不见,殆非人也。扁鹊以其言饮药三十日,视见垣一方人。以此 视病,尽见五藏症结,特以诊脉为名耳。为医或在齐,或在赵。在赵者名扁鹊。 当晋昭公时,赵简子专国事。疾,五日不知人,于是召扁鹊。扁鹊入视 病,出,董安于问扁鹊,扁鹊曰:“血脉治也,而何怪!昔秦穆公尝如此,七日 而寤。曰:‘我之帝所甚乐。吾所以久者,适有所学也。帝告我:晋国且大乱, 五世不安;其后将霸,未老而死;霸者之子且令而国男女无别。’公孙支书而藏 之,秦策于是出。夫献公之乱,文公之霸,而襄公败秦师于肴而归纵淫,此子之 所闻。今主君之病与之同,不出三日必问,问必有言也。”居二日半,简子寤 其后扁鹊过虢。虢太子死,扁鹊至虢宫门下,问中庶子喜方者曰:“其 死何如时?”曰:“鸡鸣至今。”曰:“臣能生之。”中庶子曰:“先生得无诞 之乎?何以言太子可生也!”扁鹊仰天叹曰:“越人之为方也,不待切脉望色听 声写形,言病之所在。闻病之阳,论得其阴;闻病之阴,论得其阳。病应见于大 表,不出千里,决者至众,不可曲止也。予以吾言为不诚,试入诊太子,当闻其 耳鸣而鼻张,循其两股以至于阴,当尚温也
C.秦朝时,小篆为正体字,到汉代汉武帝年间,隶书逐步取代篆书成为正体 字,魏晋南北朝年间,楷书成为官方认可的正体字。 D.古人写字讲求一个“势”字,要求书写连贯,下笔不悔,一气呵成。这是 书法的灵魂,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气韵生动的效果。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方块字方方正正的写法,体现了中国古人平衡对称、周正之美的追求,这 种审美追求并没有因书写方式的不同而有所改变。 B.虽然草书是“龙飞凤舞”的形态,但每个朝代的正体字仍然是工整的,及 即使是最早的金文,都写得规规矩矩。 C.因为文字书法的优劣关系到个人的功名和人生出路,所谓“升沉是系”, 所以仕进者非常重视。如果学好端正秀丽的干禄字,就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谋求仕 途发展。 D.干禄字楷书在明朝时被称为“台阁体”,在清朝时被称为“馆阁体”,虽 端庄秀丽,但写法程式化,千字雷同,破坏了书法对“势”的追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淮南子》中关于女娲补天的传说是用来说明古人观察世界的方式的,我 们可以从这种方式中了解“汉字是方块字”的部分原因。 B.唐朝时选拔人才重视书法,要求“楷书字体,皆得正详”,文字与书写并 重。颜师古创立的干禄字几经发展,成为科举考试、官府文书必遵的书写正体。 C.古人写字,不仅讲求通篇的气势.而且讲求每一笔的手势动作,即把字写 “活”,透出字里的精气神,这便是“见字如见人”的所指。 D.在书写上,要达成气韵生动的功力,就必须进行日积月累的训练,使肌肉 也形成记忆。这种训练也成为一种人格训练,体现了一种认真的精神。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扁鹊者,勃海郡郑人也,姓秦氏,名越人。少时为人舍长。舍客长桑君 过,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出入十余年,乃呼扁鹊 私坐,间与语曰:“我有禁方,年老,欲传与公,公毋泄。”扁鹊曰:“敬诺。” 乃出其怀中药予扁鹊:“饮是以上池之水,三十日当知物矣。”乃悉取其禁方书 尽与扁鹊。忽然不见,殆非人也。扁鹊以其言饮药三十日,视见垣一方人。以此 视病,尽见五藏症结,特以诊脉为名耳。为医或在齐,或在赵。在赵者名扁鹊。 当晋昭公时,赵简子专国事。疾,五日不知人,于是召扁鹊。扁鹊入视 病,出,董安于问扁鹊,扁鹊曰:“血脉治也,而何怪!昔秦穆公尝如此,七日 而寤。曰:‘我之帝所甚乐。吾所以久者,适有所学也。帝告我:晋国且大乱, 五世不安;其后将霸,未老而死;霸者之子且令而国男女无别。’公孙支书而藏 之,秦策于是出。夫献公之乱,文公之霸,而襄公败秦师于肴而归纵淫,此子之 所闻。今主君之病与之同,不出三日必问,问必有言也。”居二日半,简子寤。 其后扁鹊过虢。虢太子死,扁鹊至虢宫门下,问中庶子喜方者曰:“其 死何如时?”曰:“鸡鸣至今。”曰:“臣能生之。”中庶子曰:“先生得无诞 之乎?何以言太子可生也!”扁鹊仰天叹曰:“越人之为方也,不待切脉望色听 声写形,言病之所在。闻病之阳,论得其阴;闻病之阴,论得其阳。病应见于大 表,不出千里,决者至众,不可曲止也。予以吾言为不诚,试入诊太子,当闻其 耳鸣而鼻张,循其两股以至于阴,当尚温也
中庶子闻扁鹊言,目眩然而不瞬,舌挢然而不下,乃以扁鹊言入报虢君 虢君闻之大惊,出见扁鹊于中阙,曰:“窃闻高义之日久矣,然未尝得拜谒于前 也。先生过小国,幸而举之,偏国寡臣幸甚。有先生则活,无先生则捐填沟壑, 长终而不得反。”言未卒,悲不能自止,容貌变更。扁鹊曰:“若太子病,所谓 尸厥’者也。太子未死也。夫以阳入阴支兰②藏者生.以阴入阳支兰藏者死。 凡此数事,皆五藏厥中之时暴作也。良工取之,拙者疑殆 扁鹊乃使弟子子阳厉针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有间,太子苏。太子起 坐。更适阴阳,但服汤二旬而复故。故天下尽以扁鹊为能生死人。扁鹊曰:“越 人非能生死人也,此自当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 (节选自《史记·扁鹊太仓列传》) 【注】①指越简子想灭晋卿范氏和中行氏与泰穆公想平晋乱一样。②支兰,阻绝。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特以诊脉为名耳 特:特别 B.不出三日必间 间:痊愈 C.问中庶子喜方者曰 方:医术 D.先生得无涎之乎 诞:欺骗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扁鹊拥有高超医术的一项是(3分) ①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 ②以此视病,尽见五藏症结 ③先生得无诞之乎 ④目眩然而不瞬,舌挢然而不下 ⑤但服汤二旬而复故 ⑥故天下尽以扁鹊为能生死人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③④⑤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扁鹊做人家客馆的主管时偶遇长桑君,时常恭敬地对待他。后来长桑君拿 出一种药给扁鹊,扁鹊按照他说的服药三十天后,就能看见墙另一边的人。 B.扁鹃为晋国大夫赵简子诊病,断定晋国将要大乱,之后会有人称霸而且称 霸不久就会死去,霸主的儿子将让国家男女淫乱。 C.扁鹊治病不需给病人切脉、望色、听声、写形,就能说出病因在什么地方, 因为他根据病人外表症候,就能推知内部的病机;诊察到内部的病机,就能推知 外表的病症。 D.扁鹊认为虢国太子是阳气袭入阴气,可以治愈,如果情况相反,就会死亡 他认为自己并未有使死人复活的本领,只是可以使不应当死的人恢复健康而已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i0分) (1)我之帝所甚乐。吾所以久者,适有所学也。(5分) (2)有先生则活,无先生则捐填沟壑,长终而不得反。(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临江仙 元好问 李辅之在齐州,予客济源,辅之有和。 荷叶荷花何处好?大明湖上新秋。红妆翠盖木兰舟。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 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负欢游。一尊白酒寄离愁。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 【注】李辅之是元好问的朋友。齐州即东州,今山东济南。济源,今河南济源。 怍者写此诗前三年曾与李辅之两次畅游济南大明湖 8.上片是如何表现“江山如画”的特点的?请简要分析。(5分)
中庶子闻扁鹊言,目眩然而不瞬,舌挢然而不下,乃以扁鹊言入报虢君。 虢君闻之大惊,出见扁鹊于中阙,曰:“窃闻高义之日久矣,然未尝得拜谒于前 也。先生过小国,幸而举之,偏国寡臣幸甚。有先生则活,无先生则捐填沟壑, 长终而不得反。”言未卒,悲不能自止,容貌变更。扁鹊曰:“若太子病,所谓 ‘尸厥’者也。太子未死也。夫以阳入阴支兰②藏者生.以阴入阳支兰藏者死。 凡此数事,皆五藏厥中之时暴作也。良工取之,拙者疑殆。” 扁鹊乃使弟子子阳厉针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有间,太子苏。太子起 坐。更适阴阳,但服汤二旬而复故。故天下尽以扁鹊为能生死人。扁鹊曰:“越 人非能生死人也,此自当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 (节选自《史记·扁鹊太仓列传》) 【注】①指越简子想灭晋卿范氏和中行氏与泰穆公想平晋乱一样。②支兰,阻绝。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特以诊脉为名耳 特:特别 B.不出三日必间 间:痊愈 C.问中庶子喜方者曰 方:医术 D.先生得无涎之乎 诞:欺骗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扁鹊拥有高超医术的一项是(3 分) ①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 ②以此视病,尽见五藏症结 ③先生得无诞之乎 ④目眩然而不瞬,舌挢然而不下 ⑤但服汤二旬而复故 ⑥故天下尽以扁鹊为能生死人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③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扁鹊做人家客馆的主管时偶遇长桑君,时常恭敬地对待他。后来长桑君拿 出一种药给扁鹊,扁鹊按照他说的服药三十天后,就能看见墙另一边的人。 B.扁鹃为晋国大夫赵简子诊病,断定晋国将要大乱,之后会有人称霸而且称 霸不久就会死去,霸主的儿子将让国家男女淫乱。 C.扁鹊治病不需给病人切脉、望色、听声、写形,就能说出病因在什么地方, 因为他根据病人外表症候,就能推知内部的病机;诊察到内部的病机,就能推知 外表的病症。 D.扁鹊认为虢国太子是阳气袭入阴气,可以治愈,如果情况相反,就会死亡。 他认为自己并未有使死人复活的本领,只是可以使不应当死的人恢复健康而已。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i0 分) (1)我之帝所甚乐。吾所以久者,适有所学也。(5 分) (2)有先生则活,无先生则捐填沟壑,长终而不得反。(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8-9 题。 临江仙 元好问 李辅之在齐州,予客济源,辅之有和。 荷叶荷花何处好?大明湖上新秋。红妆翠盖木兰舟。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 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负欢游。一尊白酒寄离愁。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 【注】李辅之是元好问的朋友。齐州即东州,今山东济南。济源,今河南济源。 怍者写此诗前三年曾与李辅之两次畅游济南大明湖。 8.上片是如何表现“江山如画”的特点的?请简要分析。(5 分)
9.从上下片的关系角度,简要分析词人的情感?(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 间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秋天漠漠向昏黑。 娇儿恶卧 踏里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不如 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乙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在这里不要叫我妈妈 曾颖 这个关于母爱的故事,是一个保安小兄弟讲的 我是到帝豪小区当保安的第三天认识阿兰的。准确地说,应该是她主动 来和我搭讪并请我吃苹果。这是我在这座富人住的小区中受到的最高礼遇。这里 的其他住户,通常是车进车出,像害怕掉出冰箱的冰激凌一样地小心呵护自己, 而保姆们,也因为忙或别的什么原因,不怎么爱搭理人 从相貌和装束上看,阿兰也是保姆,但也许是来城里很久了,她的举止 言谈和衣着,并不像其他小保姆那样,浑身上下要么是未谙世事的青涩感,要么 就是急于摆脱以往的形象而用力过猛的装扮。她始终穿着一件洁白干净的衣服 套一双价格低廉但样式还算好看的皮鞋,浑身上下,散发出一股淡淡的香气,不 是桅子花,便是黄桷兰或茉莉。她每次出现,都带着一个小男孩。小家伙白白胖 胖一脸营养过剩的样子,他的衣着,永远是最新最时尚的衣裤。 我的工作,是看护小区的花园。花园占地几十亩,是小区的配套工程, 里面有健身路径、游泳池、网球场,还有休闲娱乐广场和儿童游艺设施。我主要 负责看门,及时将那些妄图混进去的刷鞋匠破烂王小商小贩和非小区住户阻挡在 门外。 每天下午六七点,阿兰就会带着小胖胖准时来公园。阿兰永远穿着一身 浅淡的衣服,而小胖胖,则像一个变身小精灵,身上的衣物和手中的玩具一天 个花样。小胖胖一来,就和孩子们一起去滑滑板车或扮游戏,阿兰就站在一旁, 远远地看着孩子,像看一幕精彩的电影,随着他的表现而变换着表情。 我问阿兰:你的工资一定很高吧?看把孩子带得多好! 阿兰对此,总是含笑不答 几个月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我和阿兰也混成了熟人,小胖胖每次见面, 隔很远就会喊叔叔,有时还会将口袋星的糖,掏一块送给我。我们已将彼此的碰 面作为一种习惯,如果偶有下雨或别的原因没看到他们,就会有怪怪的感觉。 有一天,保安队长对我说:最近有业主反映,外面时不时有非业主混入 花园,极有可能是保险公司的业务员,或小偷团伙的卧底。一定要加强警惕性, 将这些不安全因素清除出去。 领令之后,我睁大眼睛努力寻找队长所说的可疑人物,但几天下来, 无所获
9.从上下片的关系角度,简要分析词人的情感?(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 ,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 间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2) ,秋天漠漠向昏黑。 ,娇儿恶卧 踏里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不如 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乙 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在这里不要叫我妈妈 曾颖 这个关于母爱的故事,是一个保安小兄弟讲的: 我是到帝豪小区当保安的第三天认识阿兰的。准确地说,应该是她主动 来和我搭讪并请我吃苹果。这是我在这座富人住的小区中受到的最高礼遇。这里 的其他住户,通常是车进车出,像害怕掉出冰箱的冰激凌一样地小心呵护自己, 而保姆们,也因为忙或别的什么原因,不怎么爱搭理人。 从相貌和装束上看,阿兰也是保姆,但也许是来城里很久了,她的举止 言谈和衣着,并不像其他小保姆那样,浑身上下要么是未谙世事的青涩感,要么 就是急于摆脱以往的形象而用力过猛的装扮。她始终穿着一件洁白干净的衣服, 套一双价格低廉但样式还算好看的皮鞋,浑身上下,散发出一股淡淡的香气,不 是桅子花,便是黄桷兰或茉莉。她每次出现,都带着一个小男孩。小家伙白白胖 胖一脸营养过剩的样子,他的衣着,永远是最新最时尚的衣裤。 我的工作,是看护小区的花园。花园占地几十亩,是小区的配套工程, 里面有健身路径、游泳池、网球场,还有休闲娱乐广场和儿童游艺设施。我主要 负责看门,及时将那些妄图混进去的刷鞋匠破烂王小商小贩和非小区住户阻挡在 门外。 每天下午六七点,阿兰就会带着小胖胖准时来公园。阿兰永远穿着一身 浅淡的衣服,而小胖胖,则像一个变身小精灵,身上的衣物和手中的玩具一天一 个花样。小胖胖一来,就和孩子们一起去滑滑板车或扮游戏,阿兰就站在一旁, 远远地看着孩子,像看一幕精彩的电影,随着他的表现而变换着表情。 我问阿兰:你的工资一定很高吧?看把孩子带得多好! 阿兰对此,总是含笑不答。 几个月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我和阿兰也混成了熟人,小胖胖每次见面, 隔很远就会喊叔叔,有时还会将口袋星的糖,掏一块送给我。我们已将彼此的碰 面作为一种习惯,如果偶有下雨或别的原因没看到他们,就会有怪怪的感觉。 有一天,保安队长对我说:最近有业主反映,外面时不时有非业主混入 花园,极有可能是保险公司的业务员,或小偷团伙的卧底。一定要加强警惕性, 将这些不安全因素清除出去。 领令之后,我睁大眼睛努力寻找队长所说的可疑人物,但几天下来,一 无所获
有一天,一个中年妇女来向我举报线索,说有个女人,老是带个娃娃来 和她孙子套近乎,她在小区里没见过这女人,深度怀疑其动机不纯。 她指的女人是阿兰。 这是我不愿认可的事情,但为了不让那女人继续向队长投诉,我决定悄 悄查一查 这天夜里,我换上便衣,跟在从花园里出来的阿兰身后,远远听见孩子 叫阿兰妈妈。阿兰赶紧制止住他,说:小声点,我给你说过多少遍,茌这里不要 叫妈妈,要是被别人听到了,你就不能来这玩了。 我悄悄跟着他们,左拐右拐走了几里路,来到一处城中村,这里是外来 人口聚居地,我刚进城的时候,也住过类似的地方。 我跟着他们,从狭窄而杂乱的巷里穿过。突然觉得前方夜色中一大一小 两个身影,与周遭的环境是那样的不协调,像两朵花落入垃圾筒。 在一处小杂货店,他们停下,店里一位明显比阿兰大的男人没好气地说: 又跑哪去了?你不嫌折腾?这孩子每月折腾的钱,够我们吃半年了 阿兰进店,很快换了件蓝布衫,端着一个盛满碗的大锅,蹲在街边 面洗一面说:折腾?你忍心让娃娃像咱这样混一辈子?我就是要让孩子去好一点 的环境,和素质髙的孩子玩!总不能让他跟咱们周围这些野孩子去交流怎么捡垃 圾刨沙土?那样就永远完了!我不能给他好的环境,但我一定要让他知道什么是 好,什么是坏 男人没言语了,空气中只有小胖胖轻声哼着从别的孩予那里学来的英语 儿歌 我没有把所看到的情况向队长汇报。每天仍努力以平静的神态,继续和 阿兰母子打着招呼。直到半年后,我被调去守会所,我还给后任的小徐招呼,请 他好好照顾阿兰,我依稀记得,我的前任老吴,在交接工作时,也对我说过类似 的话。 故事讲完,有人在这里面听出了辛酸,有人在里面听出了感动,有人在 里面听出了无奈与伤感。不知道你能从中能听出点什么?反正我听完之后,接连 两宿都没睡好觉,眼前,总闪着两母子的身影,耳朵里,冷不丁会回响起那声让 人心碎的声音:在这里,你不要叫我妈妈! (选自2011年11月13日《今晚报》) (1)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阿兰自己省吃俭甩,却要给自己的孩子穿最时尚的衣裤,玩最好的玩具, 并每天带他到富人区玩,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融入到富人区中。 B.保安眼中的阿兰的形象,从相貌和装束上看,质朴整洁,像是保姆,这是 她为了能够顺利进入小区而刻意打扮的 C.阿兰的丈夫并没有阻拦阿兰的做法,但他对阿兰的那些没好气的话语,说 明他并不真正关心孩子的成长,只是考虑如何赚钱、攒钱 D.保安和阿兰聊天的时候夸她把孩子带得很好,并猜测她工资很髙的时候, 阿兰对此总是含笑不答,表现了阿兰质朴、不善言谈的个性。 E.这篇小说通过保安的讲述,塑造了一个想要让孩子接受良好环境影响的母 亲形象,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实,发人深思 (2)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阿兰这个人物形象。(6分) (3)请结合小说,分析“我”(保安)在小说中的作用。(6分)
有一天,一个中年妇女来向我举报线索,说有个女人,老是带个娃娃来 和她孙子套近乎,她在小区里没见过这女人,深度怀疑其动机不纯。 她指的女人是阿兰。 这是我不愿认可的事情,但为了不让那女人继续向队长投诉,我决定悄 悄查一查。 这天夜里,我换上便衣,跟在从花园里出来的阿兰身后,远远听见孩子 叫阿兰妈妈。阿兰赶紧制止住他,说:小声点,我给你说过多少遍,茌这里不要 叫妈妈,要是被别人听到了,你就不能来这玩了。 我悄悄跟着他们,左拐右拐走了几里路,来到一处城中村,这里是外来 人口聚居地,我刚进城的时候,也住过类似的地方。 我跟着他们,从狭窄而杂乱的巷里穿过。突然觉得前方夜色中一大一小 两个身影,与周遭的环境是那样的不协调,像两朵花落入垃圾筒。 在一处小杂货店,他们停下,店里一位明显比阿兰大的男人没好气地说: 又跑哪去了?你不嫌折腾?这孩子每月折腾的钱,够我们吃半年了! 阿兰进店,很快换了件蓝布衫,端着一个盛满碗的大锅,蹲在街边,一 面洗一面说:折腾?你忍心让娃娃像咱这样混一辈子?我就是要让孩子去好一点 的环境,和素质高的孩子玩!总不能让他跟咱们周围这些野孩子去交流怎么捡垃 圾刨沙土?那样就永远完了!我不能给他好的环境,但我一定要让他知道什么是 好,什么是坏! 男人没言语了,空气中只有小胖胖轻声哼着从别的孩予那里学来的英语 儿歌。 我没有把所看到的情况向队长汇报。每天仍努力以平静的神态,继续和 阿兰母子打着招呼。直到半年后,我被调去守会所,我还给后任的小徐招呼,请 他好好照顾阿兰,我依稀记得,我的前任老吴,在交接工作时,也对我说过类似 的话。 故事讲完,有人在这里面听出了辛酸,有人在里面听出了感动,有人在 里面听出了无奈与伤感。不知道你能从中能听出点什么?反正我听完之后,接连 两宿都没睡好觉,眼前,总闪着两母子的身影,耳朵里,冷不丁会回响起那声让 人心碎的声音:在这里,你不要叫我妈妈! (选自 2011 年 11 月 13 日《今晚报》) (1)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阿兰自己省吃俭甩,却要给自己的孩子穿最时尚的衣裤,玩最好的玩具, 并每天带他到富人区玩,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融入到富人区中。 B.保安眼中的阿兰的形象,从相貌和装束上看,质朴整洁,像是保姆,这是 她为了能够顺利进入小区而刻意打扮的。 C.阿兰的丈夫并没有阻拦阿兰的做法,但他对阿兰的那些没好气的话语,说 明他并不真正关心孩子的成长,只是考虑如何赚钱、攒钱。 D.保安和阿兰聊天的时候夸她把孩子带得很好,并猜测她工资很高的时候, 阿兰对此总是含笑不答,表现了阿兰质朴、不善言谈的个性。 E.这篇小说通过保安的讲述,塑造了一个想要让孩子接受良好环境影响的母 亲形象,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实,发人深思。 (2)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阿兰这个人物形象。(6 分) (3)请结合小说,分析“我”(保安)在小说中的作用。(6 分)